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去云龙谷的作文三年级)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去云龙谷的作文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3-04-21 20:42:47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去云龙谷的作文三年级)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一】

寺门口东边有一棵奇特的大树,它的树干是银杏树,足有三、五个人合围那么粗。上面却长出了檀、柏、银杏树三种不同的树枝,树冠足有一亩。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同根三异树”了。一到秋天,树上便长满了银杏的果实----白果。据说这棵奇树是当年净居寺的开山祖师种下的。

寺门口西边有七棵古老的树,分别是唐松宋柏,每一棵都要两三个人才合围的了。

走进寺门,天王殿迎面而来。天王殿左右两侧有四大天王,他们个个手持兵器,青面獠牙。天王殿中间有一台屏风。屏风后面的前中央有一个韦驮菩萨,据说他是专门负责保护佛祖的。

穿过天王殿来到院子。院子正中间有一口古井,探头往下看,只见有一段木头露出水面,这是怎么回事呢?传说当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四处云游玩,来到苏山。他掐指一算,算出这里将要建一间庙宇。于是他运用仙术,搜集了木头藏到了一口古井里了。过若干年后,果然有一位到处寻找建庙宇的地方的和尚,他来到苏山,但他并不知道这是哪里。于是他问一个老农,这是哪儿?老农告诉他说:“这南面是小苏山,北面是大苏山东。他又问老农姓什么,老农告诉他说:“我姓苏。”这下和尚可高兴坏了,因为他的师父告诉他遇到有“三苏”的地方才可以建庙,他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这样的地方。他发现那地方有一口古井,他向下一看,嘿,那有一根木头,他把木头拉上来,又冒出来一根,他再拉再有,再拉再有,他拉了许多木头,他找了木工给他建房子,过若干天后,在井下系绳子的人问木工:“木头够了吗?”木工说够了,他就没有再拉,直到盖好,木工才发现少了一根木头,他准备去古井拉那最后一根木头,谁知他怎么拉也拉不动了。没办法,只得上山砍一根了。可是后来人们发现,山上砍的那根木头做的檩子很快就烂了,可别的檩子不仅没有烂,而且还一之色彩鲜艳。

古井四周有几十块名人碑刻,最著名的要算是苏东坡住在这里时写下的《咏净居寺并序》了。穿过古井来到了后院,有一个名叫大雄宝殿。一个如来佛祖正坐在莲花宝座上,有四大金刚在下面托着,如来佛跟前有他的两个弟子,两旁有十八罗汉,如来佛祖后面有一个观音。

大家都知道,这么漂亮的净居寺,只有苏山才有。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二】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又出发了。这次我们是来找春天的哦~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厉害!一会儿找到了紫色的花,一会儿又找到了粉色的花,还有的在和花草树木进行亲密接触

正当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两艘大大的船从小河上飘过,吸引了好多宝贝的注意,大家争相看着这两艘发出响声的大船,孩子们还互相讨论着:“看,那里有船!”“我坐过船”“我也坐过”。。。O(∩_∩O哈哈~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来这里写生的混龄二班的哥哥姐姐。他们一个个手持画板和铅笔,坐在大石头上画画,那样子神气极了!托二班宝贝们那崇拜的小眼神一直就没离开过哥哥姐姐们

别着急,我们也会长大的。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三】

我们由火文化广场进入我们参观的第一景点——隧皇陵。高高的石牌坊上刻有“隧皇陵”三个大字。随队老师介绍:古时,商丘叫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厌世则升天。国有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倾,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鸮,鸮就是猫头鹰,用嘴去啄燧木,发出火光,圣人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人们就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氏。陵前有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所题“燧人氏陵”石碑一通。石碑坐落在一只巨龟身上,听说这只巨龟叫赑屃,传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石碑后便是墓冢,高13.9米。一级台基81.9米见方,整个墓冢15亩(10043平方米。形状像埃及的金字塔,蔚为壮观。领队老师生动的介绍之后,学生们自由活动,首先他们争先恐后的去摸摸赑屃的头和腚,保佑身体健康,然后观赏造型别致的各种动物石雕,有的同学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些石刻的内容,(学生没有带照相机刘昊抄写的《鹗鸟啄燧》:燧明国中火树生,盘根错节横万顷。鹗鸟频频叩燧木,星星之火放光明。《钻木取火》燧人神异多聪颖,鹗鸟啄木得灵性,折下燧枝取圣火,开天辟地第一功。学生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赞叹着古人的聪明机智,善于动脑。忘记了时间已是中午12点多了,肚中饥肠辘辘。

学生狼吞虎咽午餐之后,我们来到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 35米,台基周长 270 米,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拾级而上,砖石台阶一级高过一级,为步步登高之意。台的两边有两个阁楼,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也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

台的中间是拜殿,拜殿之后是大殿,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一耳房,整个建筑小巧别致。殿宇飞檐走兽,金碧辉煌。学生专心的听着老师的讲解,感叹阏伯管火负责,为民造福的精神。着这重重垒土之下的文化积淀,使我们意犹未尽,兴趣盎然。由阏伯台向南是通向王亥广场的砖石小道,小道两侧草儿绽青,几棵梨树上,洁白的花儿迫不及待的张开笑脸,一簇簇、一团团。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四】

早闻南山寺是座古刹,清幽安静,于是便在古寺山脚下的村子里订了住处。刚到那天恰是下午,山前停车场上的车辆很少,人也很少。

沿着林间小路,依山坡上行。走到一个叉路口,几分疑惑,究竟从哪条路上山呢?偶遇一翁,背着竹筐采了一些绿色的枝叶,头上却戴了几朵山野的花朵,哼唱着小调下山。不由向他寻问。翁说,哪条路上寺,得看你选择何种方式上山。若开车而行,继续前行,若爬山入寺,请转向而上。不由笑了,多看了老翁一眼,忽然觉得这老人家的话里有几分禅意。

南山寺依山势而建,林荫覆盖,高低错落,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山上长满了狂野的小花,五颜六色,都是那么无拘地盛开。成荫的小路,清爽的山风,让人心醉。空气清新,山野纯净,更让人快乐。

门前有一条碎石堆成的小路,45度倾斜,坡陡路滑,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仿佛是让人们在入寺前,收敛心性,放弃红尘杂念,怀着一颗纯净的禅心而来。

山门素净,“南山寺”三字古朴美观,又隐隐透出气势。南山寺是五台山的一座大寺,始建于元代,后经几代人的重建及维修而成。寺院七层,共有三部分。下三层是极乐寺,中间一层善德堂,上三层佑国寺。殿堂窑房300余间,规模宏大。据说,此寺最引人入胜的,是其中的石雕,泥塑及其宏伟的气势。

来南山寺,选择山脚下而居,主要是慕名而来。这里没有“香火旺盛”的纷扰,也无旅行社带团前来的聒噪,格外地清静。山间小路,只有几家当地卖山货的村民,卖佛家用品的人家,倒也是悠闲安静的。

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南山寺门前一处最大。上面的砖雕,题词,都让人眼花缭乱。转过影壁,便是宽大宏伟的108级石阶,仰头是白牌楼。

走在石阶上,可以看到墙外的松柏,看到远处的山脉,对面山顶露出的建筑。天上的云朵自由飘浮,视野开阔。我们一边向上走着,一边倾听不远处的梵音。也许是习惯,每到寺庙,总会收敛起自己的性情,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让自己变得温和起来。走进大山,走进古寺,远离了红尘,感受天地之广阔,聆听梵音之袅袅,沉浮的心,也变得悠然自在起来。

继续向上走,南山寺的牌楼气势逼人。汉白玉雕,主次分明,雕刻精美细致,雄伟壮观。经过鼓楼,又进入南山寺的主院。这里有大雄宝殿,有精美的彩绘塑像和雕像。送子观音,十八罗汉,造型各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穿过善德堂,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这里是石雕的世界。据说这里有石刻千幅,件件刻工精绝。

每进入一道院门,总会有种恍惚,回首处是红尘,而这里只有清幽。那一刻,我自己也会想,究竟是红尘好呢还是寺里的清修安宁呢?站在门前,能够看到门里的香火,又回首看到门外的天空。一边这样想着,一边不觉微微笑了。何必拘泥呢,若心中有禅,又何必拘泥于是红尘还是世外呢?

经过极乐寺大雄宝殿,特意去寻了“真如自在”的牌匾,据说是慈禧太后御笔恩赐,上面慈禧太后的御笔之宝,笔力老道。我不懂书法,对佛教更了解不深,但是对这四个字颇感兴趣,因为这四个字是该寺的镇寺之宝,有着普济和尚修持得道,慈禧太后恩赐的故事。“真如自在”是佛教的术语,寻书看到解释:“‘真如’意为佛的本来面貌;‘自在’意即人在消除烦恼、彻底了悟之后的仪态。合起来为‘这就是佛的本来面貌和仪态。’”普济和尚,学识渊博,静心打坐几十天不吃不喝,了悟诸法,能够挣脱了身心烦恼的束缚,让人向往。人生在世,总有些牵牵绊绊,而真正的挣脱,我想不是抛弃,而是坦然面对,笑对人间。

也许因为人少,我们在南山寺逗留了很久。穿过院子,看到老和尚坐在院子里睡着了,两个和尚在不远处下棋,旁边是盛开的花朵,一种安祥的味道,从心底涌起。想起前一日去对面山上拜佛,香火旺盛人头攒集的景象,而这里的静谧,让我们身心欢喜,微笑也变得安然,祥和,自在起来。

在佑国寺的门口,我们遇到了一钵法师,他爽朗的笑声,让我们停住脚步。他身穿各色碎布补缀而成的僧衣,吸引了我。后来我在网上查询才知,一钵法师是位让人尊重的苦行僧法师,因为长期苦行,内心慈悲并有所领悟,被人称作憨愚禅师,憨愚大师,佛教三藏法师。“他有超常乎寻常的毅力,修类似古人修道所行一样的苦行。”他身上穿的各色补丁的僧衣,也是如古人修道时那样,只为御寒,安守清苦。佛家的“百纳”是指由许多碎布片补缀成的僧衣,后来才有了定制,被称作了“三衣”、“福田衣”之类,甘守清贫的僧人所穿的衣服。

沿级而下,恰路过他的身边,七岁的开心对着他双手合十,尊重地唤了声:“师傅好。”他朝着小开心的脑袋上轻轻一击,开心笑着“哎”了一声,却没有躲开,只仰脸笑着看他,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却笑着说:“阿弥陀佛。”后来,我知道这是高僧给我们加持,也是对我们的祈祷祝福。我曾经查过一些说法,据说这样“摸头”可以给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可以消灾免难,也可以从烦恼痛苦中解脱,是很难得相遇的事情。一钵法师是个苦行僧,并不常在南山寺落脚,而我们这次能与法师相遇,只能说是有缘了。他转过头去,又轻轻地在开心爸爸的头上,轻轻一击。我笑着给法师问好,也等待他的加持。他却温和地对我说,把帽子摘下来,然后在我头上一击。我们向法师道过谢,继续往前走,回头仍看到法师在我们身后微笑点头。

夕阳西下,老寺静谧,巍然挺立。我们仍沉迷于生动的石雕间,沉迷于石雕里雕刻的故事中,仿佛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时光凝固眼前,不由感慨又惊叹。坐在石阶上,仍去看连绵的山脉,回首看到房顶上也长了绿草野花。院墙上斑驳的苍苔,各色山花绽放,倒垂的花束的绽开笑颜,更象是一幅富有禅意的画。佛乐声声入耳,又轻轻落入心间,山林寂然,内心安然。

渐渐地,夜暮降临,我们坐在一角休息。月亮升起了,林海,清清的流水,石板铺就的小路,山鸟清脆,渐渐迷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那一刻虽然不是春天,但是画面映入眼睑。一位僧人穿过院子,看见我,双手合十,点头问好。我亦微笑着回礼,有种莫名的感动。

仍是坐着,倾听梵音,隔壁院里正在做法事,为红尘中的.人祈祷。微有些恍惚,抬头看到天上的明月,在静静的蓝色里,清亮的感觉。许是淡淡的梵香迷惑了我,我一直浸于

虔诚的意境里。静静仰望,仿佛一双眸子注视着我,安然地看着群山,看着寺庙,看着渺小的我。这样的环境,内心里的浮躁收敛,沉静的感觉一直包围着我。几乎没有什么人,儿子小开心也与我一同坐着。下面是长长的石阶,隔了灰墙看到远处,模糊的山形,一丝云烟围绕对面的山头。

仍然看着月亮,格外幽静。山风吹过,些许寒冷。静静地,仿佛听到月亮轻微地叹息。“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明月看。”这样的诗句在心中涌起。不知看过多少次月亮,而在这样清幽的古寺里读着月亮,又是不同的心境。我仍是月亮眸中的我,多少年来不变。寂静的山里,冰盘般的明月,透出清寒,而此时的内心,也变得格外皎洁。没有红尘牵绊,没有繁华或是萧落的感慨,仿佛内心中也升起了一轮圆月,如同点燃了一盏心灯。

安然静坐,山风为伴。我仍是我,那个来自红尘的女子;月亮仍是那个月亮,每晚依窗而望的月亮。只是此刻朦胧间,我已不是我,月亮也不是月亮,耳畔梵音,心头温柔。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月亮,也都有一盏凛凛的,远离尘嚣的明灯。

回到住处,依然倚窗去看窗外的山,看山上掩入夜幕的老寺。静静地倾听着不远处的梵乐,内心仍会涌出真实的感动。

临走的那天清晨细雨霏霏,天还未亮,我和开心爸爸一早起床再登南山寺。上山的路口安静无人,我们发现前几日购买台蘑的地方,货物都被露天放着,只蒙了个塑料布。这里的民风纯朴,台蘑是村民们在山里采的天然的蘑菇,好的能卖到几百元一斤。他们心思单纯,只是露天掩着,并不怕人拿。这样的信赖,这样的诚信,不由让人感慨万分,由衷地感动。

沿着林荫一路向上,清冷的雨打在伞上,山花更加烂漫,鸟儿不停地欢叫。进了寺门,爬上一百零八级台阶,才发现中间山门未开。里面梵音响起,山寺的师傅们在作早课。

静静地站在汉白玉的牌坊下,眺望周围,群山苍翠,开阔安宁。深深地呼吸,不由想起了那四个字:真如自在。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五】

在经历漫长而又开心的旅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宜兴大觉寺。你别小瞧这个寺院,它可非比寻常,它的规模是如此的宏大,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城镇。它里面的文物是那样的多,简直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它里面的花儿是别样的美,美的不像是真的,像是从天而降得仙女。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朝大门走去,刚踏进去一步,便闻到阵阵花香,抬头一瞧,只看见了密密麻麻的粉红的花,这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缝隙,活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我再往前走了一活儿,发现里面又有桃花又有梅花,桃花呢,颜色淡一点,像朝霞一样。梅花呢,颜色深一点,像晚霞一样。

我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有一家展示厅,便往里一瞧。哇!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堆起来的话,应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我继续往里走去,看到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再仔细一瞧,原来这是“大雄宝殿”。我一脚就垮了进去,看到一尊巨大的佛像坐在中间,他眼神微闭、神态安详,十分的友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看天色已晚,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觉寺。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六】

张津瑞

今天我们青林书吧所有学作文的同学一起去甘泉寺玩了一整天。我给你讲一下我们的乐趣吧!

今天早晨我一起来就听杨老师打电话,说就剩下我了。我飞快地穿衣服,爬起来就走。到那儿,陈诗琪也到了。我们一起开车到了车站,刚好有一辆空车等着我们,太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座位。

到了甘泉寺,我们飞快的往大门里跑。杨老师给我们照了一张合影。我们就去了凤凰城堡。到了收门票的地方,正好前方有一个小池子。那里放的`都是钱。财迷刘雨杭把手伸进去捞了一个一元的硬币,正想带走,果然他的美梦没实现,被我们看见了。我说:“小偷来了,要偷一元钱了。”刘雨杭赶忙把硬币扔到了水池里。我们又继续往上爬。到了一个鬼屋的门外,只见锁门了。我在窗户外看,里面真是吓人了,一个像鬼一样的东西在正中间,我飞快地跑了。到了山顶,我累得快不行了。找个用木头做的沙一坐,太爽了。刘老师让我们到财神爷那拍照,说摸到他能有钱,我只好去了。等拍完以后我就看见有一个很浅的井。老人说是神泉。喝了可以学习好。反正我不信,喝了一口,吐了八口,难喝了。我喝完觉得有点晕,给喝酒一样,一下子就撞到了柱子上。(范文网 我可万万没想到,刘雨杭喝了一大勺子,醉得连路都走不了了。

下午,我们又到了另一个山上玩,刘雨杭又给我们讲军校的生活,大家乐得别提了。两点我们就下山了。鲍星宇跑的太快,一下子从山上飞了下来,结果树没抱住,摔了个“狗啃泥”。

到了山下,我们就坐车回青林书吧了。

这就是我们快乐的一天!

去翠云寺的远足作文【七】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但今年的春天来得似乎很慢,温度依然那么低,天老是阴沉沉的,太阳也是吝啬地洒下点暖意就躲到云层下去了,就连迎春花也见不到踪影,小草也盖着大被在沉睡,一切都象是冬天的延续。想想往年的这个时候,人们早已是换上春装踏青赏花了。

“五一”就要到了,想起了三年前的五一节,我与姐姐相约去滨海路徒步走木栈道的情景,大连滨海路木栈道是现今世界上最长的木栈道,已获吉尼斯纪录,它依山傍海而建,一面环绕起伏的山峦,一面滨临悬崖峭壁,下面是浩瀚无垠的大海,风景秀丽宜人,树木葱葱郁郁、花草绚烂芬芳,海边礁石形状各异、在波光磷磷的海面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岛屿,时而还有游轮穿梭而过,成群的海鸥飞翔在碧海蓝天之间。这些年这里已成为旅游景区,也是市民徒步健身的场所,更成了婚纱摄影的绝好外景地。

穿上休闲的运动装和舒适的旅游鞋,背起装满食物和水的行囊,拿上照相机,我们雄纠纠气昂昂地上路了,这里徒步的'人非常多,有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有坐在童车里的婴儿,三五成群的年青人更是比比皆是,更有许多人还带着自家的宠物狗,在木栈道上走很舒服,有弹性,有些人甚至干脆脱了鞋赤脚走起来,为了就是体验这种感觉,徜徉在其中真是饱览了美景、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境。

我盼望春天的到来,盼望花红叶绿的时节,更盼望那徒步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