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广州快乐十天游作文400字(四年级作文游广州400字)

广州快乐十天游作文400字(四年级作文游广州400字)

更新时间:2023-11-29 21:54:26
广州快乐十天游作文400字(四年级作文游广州400字)

广州快乐十天游作文400字【一】

广州塔高六百余米,可不是所谓的“百尺”,换算过来,都有两千余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

从地铁口出来,向后一望,那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根根钢柱,蜿蜒着,宛如缓缓升入天空的云梯。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巍峨庄严,把广州这座城市的'风气、精神全部显现出来了!

在买完票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广州塔。在看了我们的目标楼层后,我差点没吓晕——三位数!天啊!107层!这得多高啊,怕是那美国的帝国大厦或者是上海的东方明珠都没那么高吧。嘿!若干个世界之最在上面呢!一定要不枉此行啊,当然要去参观参观啦!

上了电梯,感觉还没有过几十秒,就已经入了云端,转眼间,就已经到了107层。在这个“传奇”的楼层有n个(n大于等于1)世界之最,在上面,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城市;像大白菜一样的汽车;比蚂蚁还小的人。我们仿佛鹤立鸡群,站在这个城市的顶端,鸟瞰着这个城市,记录着她的沧桑。广州塔,这个珠江新城的新地标,印证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这个城市的中央转过了360°后,我们将挑战这次旅行的最高点:450观光平台(一个位于450m的观光平台)。在那里,才是一览众山小!

同样是几次眨眼间,111层(450观光平台)也就那样到了,一上去,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那巍峨的气势吓呆了。抬头,手可摘星辰,低头,一览纵“楼”小。

在稍作游览后,我们一行人就离开了广州塔。虽然回到了家,但是,广州塔那高耸入云的塔峰,那巍峨磅礴的气势,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太深。

广州快乐十天游作文400字【二】

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来到了地下车库,爸爸问我早餐想吃什么,我说想吃我们小区的华润超市门前的天津灌汤包。来到了华润超市门口,由于外面有一道栏杆,所以像我们家这样体型比较庞大的汽车是开不过去的。于是呢,老爸就一个人下去买香喷喷的包子了。嘻嘻,早就久闻着天津灌汤包的大名,今天,我要亲自来尝尝看,哈哈哈哈。刚说完,老爸就以非常快的速度上了车子。爸爸说,他买了六个包子,爸爸得了扁桃体炎,吃四个,我也得了扁桃体炎,就吃两个。然后,我们一边吃东西一边上路了。轰轰,那是发动机启动的声音。我刚想告诉爸爸去广州,没想到他却走通往宝安的那条路,这是怎么回事呢?哦!原来呀,我这位老爸是有阴谋的。即刻,我便知道了,原来爸爸去宝安是因为要在广东长大高速公路工程里去接一位老乡叔叔一起去广州参加老乡同乡会,可是,当我们去那里的时候,发现那位老乡叔叔好像根本就不在他的宿舍里。接下来,我们就无可奈何地去广州了。

我在车上读了一会儿水浒传的第三卷,然后爸爸叫我别看了,于是我把书收起来,又看了一会窗外,欣赏了一下外面的美丽风景。大概过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广州的天河区的天河大厦,哇,天河大厦好雄伟啊!虽然不是像普通大厦那么高,但是照样不失大厦的风采:明亮的水晶吊灯把整个大厅照得亮堂堂的.;小姐们穿着端庄而优雅,而各位男士们穿着绅士而不失风度?反正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们将车停在门外的宽阔的停车场里,然后走进大厅,左拐,登记了一下名字(我的名字不用签。),领取了奖品。由于那位专门负责发奖品的小姐说现在一楼宴会厅是满的,那个同乡会还没开始。于是我就和老爸上二楼找了一个位置随便休息了一下,然后又下一楼上了一趟厕所,喝了一点水。接下来,我们回到车上把礼品放到了车的后备箱里,然后就又回天河大厦了。

回到大厦后,宴会开始了,究竟宴会上发生里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看下集,广州游记(下)宴会开始了!

广州快乐十天游作文400字【三】

“陈家祠”是这次到广州才听说的,罗处说这个地方是广州为数不多古迹之一,我很感兴趣,古迹能增添城市历史的可读性。

到了“陈家祠”,见院墙上分明写着“陈氏书院”的字样,心想这祠堂跟书院应该还是有别的吧,“家祠”跟我们老家的“家庙”有什么 会有怎样的区别?带着疑惑走进大院,立刻被这祠堂的辉煌气势给镇住了。去过好多城市,家祠、书院、庭院也见了不少,都没有这样的感觉:气派、精致、庄重、 华丽。气派表现在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精致体现于各式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艺术品上;庄重展现在灰墙的宽厚、柱基的稳 重、神龛的庄严上;华丽显现于屋顶,精美的屋脊五彩斑澜、绚丽多采,富丽堂皇。由于之前不知道“陈家祠”,所以没做好功课,以至于只能有这样的直观的感 受。出门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大门两旁的四个廊门,上面分别镶有“德表”、“蔚颍”、“昌妫”、“庆基”的石匾,还疑问为什么是“蔚颍”,我在其它城市的一 些古老庭院里见过“蔚庐”的字样,释为“慰藉身心的房舍”,是对居所的雅称。而这里为什么要“蔚颍”?我带着疑惑离开了“陈家祠”。

回到家里,从陈家祠带回的疑惑还在脑子里缠绕。我认真翻阅与“陈家祠”有关的书籍,查找了与之相关的资料,对陈家祠有了些许浅显的认识。

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又是代表其宗族在社会的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 志。祠堂可分为宗祠、家祠和合族祠等,宗祠是人们供奉和祭祀同族始祖的场所;家祠是同族族人中各家各户供奉和祭祀各自直系祖先的场所;合族祠往往规模较 大,多是几县、十几县甚至数十个县同族族人共同集资修建的供奉和祭祀本族始祖及操办宗族事务的场所。

陈家祠是合族祠。陈姓是清代广东第一大姓,清光绪十四年(1888),广东陈氏族中的乡绅名流为光宗耀祖,联名向全省各地陈姓宗 族发出《广东省各县建造陈氏书院》、《议建陈氏书院章程》等信函,其内容主要是以认购祖宗牌位的方式筹集经费,凡陈姓族人只要缴纳一定的款项,都可将祖先 牌位或自己的长生位放入陈家祠神龛内供奉。并且在《议建陈氏书院章程》中规定,牌位摆放位置的优劣与捐款数目的多少挂钩,捐款数目越多,其牌位摆放的位置 就越好。从筹集经费到购置风水宝地直到修建完工,整个过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能看到一些现代企业制度的痕迹。看来广东的经济发展能始终走在前沿是有历史 渊源的。

当初以书院的名义发信函,却又谈邀集全省陈姓族人“议建宗祠”,原因于清乾隆年间,广东官府担心各地族人聚集广州建造合族祠堂,其宗族势力日益强大,就会聚众闹事,与官府抗衡,于是规定广州城内严禁建造祠堂。为规避官府的禁令,陈家祠以书院为名,行祠堂之制。

陈姓出自妫(音guī)姓,其远祖为舜帝,始祖为妫满。周朝时,武王封妫满于陈国(今河南周口淮陽县)。妫满后,谥号“胡 公”,后人称“陈胡公”。陈胡公的后代一部份以国为姓,姓陈;另一部份以他的谥号为姓,姓胡。因此,胡、陈同源。我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总对“陈家祠”割舍 不下,冥冥中是有先人牵引着我去寻祖,让我知道我从哪里来。

“昌妫”就是让妫满的后人繁荣昌盛。

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为避难出奔齐国,改称田氏,其后裔在战国时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公元前221年,齐 国被秦国所灭。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在齐国尚未灭亡时便投奔楚国,后当上宰相,被封在颍川,并改回陈姓,成为颍川陈氏始祖。此后,颍川陈氏不断生息繁衍, 逐渐成为陈姓历史上重要的颍川陈氏。后来,分支传至广东。

“蔚颍”就是慰藉远在颍川的陈氏先祖。

到了东汉时期,陈氏家族出了一个名士叫陈寔(通“实”),当过太邱长,后世称其陈太邱公。陈寔为人公平正直,德行高洁,不受高官 厚禄,备受后人推崇,“陈寔遗盗”的故事名闻当世,流传千古。他后,大文学家蔡邕为他作《陈太邱石碑文》,称赞他“仁而爱人”,“绪绅儒林”,“文范先 生”,“文为德表,范为士则”。

“德表”就是德行的表率。是对陈寔赞颂,也是对陈氏后人的要求。

“庆基”意为幸福的`根基。不难理解,“妫”、“颍”、“陈太邱公”是陈氏家族幸福的根基。

到此,我长出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重负来自于对家祠历史文化的迷恋,来自于对“德表”、“蔚颍”、“昌妫”、“庆 基”这八个字匆匆的一瞥。我会不会再去“陈家祠”二瞥、三瞥......直至把自己“瞥”成一位“祠堂”学家,这只是一个玩笑,不过我深信“处处留心皆学 问”。“陈家祠”有太多的学问,得慢慢读,细细品。

说到这里,我又觉得挺好笑的,平日里常听人讥讽河南人,网络上还曾报料某企业在招聘启示中还附加着“河南籍除外”的规定,我一朋 友还把女儿的河南籍贯改了,说是怕长大后不好找工作。殊不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跟河南都有着剪不断的渊源。回眸历史,你会发现,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 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的最后一站。

对广州有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这个城市的包容性。也正是这种包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异乡人,发达的城市移民多,就象阿杰 说的:我是客家人,客居他乡的人。这种亲切感来自于朋友的真诚和盛情,让我观赏海心沙的夜色,小蛮一腰的风姿;让我领略“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西关美 景,品尝“泮溪酒家”的美食。

感谢罗处、晋龙的邀请,让我了确亲临亚运赛场的宿愿;让喜哥和我能“偷得浮生几日闲”,在天天天蓝的广州,享受“亚运”带来的清净和畅通。等来年的紫荆花再开满枝头,我希望能在贵州迎接你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