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金融与诚信的作文600字)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金融与诚信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2-03-06 11:57:20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金融与诚信的作文600字)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一】

大学时在学校附近的图书超市看到了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阅读之后感觉作者实在是非常优秀,作者在书中推荐了一些书籍,我就按着作者的推荐,开始了阅读,作者推荐了一本金融类书籍《金融的逻辑》,我就在当当网上买了这本书开始看,因为图书超市当时找不到这本书。阅读之后感觉作者的一些观点非常有见地,深受启发。

在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时作者指出英国之所以在18世纪开始远远超过法国,并最终在世纪末战胜法国,其关键之一就在于英国有更发达的金融技术让它更能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正因为英国有着比法国远为发达的证券市场,是英国不仅能以未来收入为基础融到更多国债资金发展国力,而且需要支付的融资成本也比法国低一半。更强的证券化能力使英国可以筹到更多的钱用于发展国家实力,使英国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都一直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让不到两千万人口的英国主宰世界两个世纪。正是由于金融的发达,导致了西方的崛起,而反观中国,当时落后的金融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分析的很深刻。

作者另外说中国的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保险,因为在古代社会个人经济风险交易功能主要由家庭来承担,那就对家庭文化有相应的要求,在中国就有了儒家文化;如果这种功能主要由市场来承担,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发展出自由、民主与法制,与此同时,西方的“家”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以兄弟姐妹间、长辈与晚辈间的感情交流为基础。因为西方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保险就可以用市场来取代,市场使个人更加自由,不再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父母在退休后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不需要受后代的支配。对于儿女来说,他们也不用感到“孝”的责任压力,但他们出于爱父母还是可能选择自愿去照顾父母。但是没有了压力,人会更加的轻松。

作者在分析公司时提出,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西方之所以强大,在于他们有汇集大量资本、“集中力量办大事”、分散创业风险的方式,亦即公司。因为公司的强大,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作者从经济角度对于国家发展的分析非常到位。

在谈到创新创业时,作者说到创新、创业成就的实现是由于资本市场培植、催化的结果。尤其是股市,股市给社会提供的不只是表面上的融资,更重要的是提前估价创业者的成功,并加速实现创新者的成果,给社会贡献活生生的创新榜样。没有金融市场,就没有股市,没有股市,就没有风投、PE投资,那么创业、创新风险就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分散,也就不会有国家的强盛。

这本书使我对于金融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是个金融小白,这本书算是金融的启蒙教材,其中的以上观点使我深受启发,影响了我以后的决策,也许一本好书的作用就是可以改变一个人,往好的方向改变,而这本《金融的逻辑》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二】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盛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三】

2008年金融海啸,美国著名的老牌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消息一出,震惊世界。因为商界一直有Too Big To Fall(太重要以至于不能倒下)的潜规则,所以当这个有着158年的超级投行的最终倒下,也说明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之深。

国家不幸诗家幸,人们预计马上好莱坞就会投资拍摄相关影片。影迷已经手拿爆米花等在电影院里,不成想等来却是老态龙钟刚刚出狱的哥顿·盖科(《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和头戴棒球帽永远在挑战山姆大叔的胖子迈克·摩尔(《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两部影片,前者竟让资本大鳄有了亲情的概念,后者虽有出色的资料整理和剪辑观念,但是又失之艺术气息。

直到2011年圣丹斯电影节,狮门影业慧眼识珠,迅速拍下这部由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初哥J·C·陈多尔、凯文·史派西、杰瑞米·艾恩斯、扎克·昆图等数名男星共同主演的影片的发行权。美国以及全球的观众,才得以欣赏到好莱坞第一部能够如此清晰的解析金融危机起源的精彩独立制作影片。

影片讲述的正是2008年金融风暴之前的24小时内,一个老牌投资银行内发生的所有事情。根据影片的阐述,投行在三年内经营了一款将不同信用评级整合在一起的抵押债券,在发行了大量该类债券后才最终清楚其风险性,但是为时已晚,由于杠杆效应,一旦出现下跌,公司需要赔付的价值甚至远远高于公司的总值。而就在此时,“补仓”的抉择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投行老板图尔德描述此情此景为“音乐停了,风暴来了”。

影片完美的遵循了古典戏剧的三一定律,一天之内,一个故事、同一个场景,变化的只是人物的语言、状态和失焦的摩天大楼窗外景色。影片的终极问题,也和经典戏剧一样——当面对矛盾时,人如何选择,或者,用另一句话来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于影片中的人物来说,选择就是,卖掉不良资产,还是破产。当交易部的头目山姆拒绝将不良资产转移给同行的时候,他认为:“我们正在把毫无价值的'东西卖出给自己的交易伙伴,我们正在搞垮别人的事业,彻底的。以后,没有人会买我们的东西。”这是一个从事了34年金融工作的行家里手心中的职业操守,同时也是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盗亦有道”,毕竟自己手下的股票经纪人们即将把手中大笔的不良债权和股票卖给自己建立起程度相当深的买家、交易员和客户。如果成功,投行可能会幸免于难,但是金融业会受到巨大冲击,同时,自己也将从此上了同行的黑名单。

信奉曹操信条“宁肯我负天下人”的老板图尔德则认为,有必要“让公司走自己的路,哪怕让其他公司无路可走”。别忘了这位精神领袖对于自己员工——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诲是:“更快、更狡猾或者干脆作弊”。也许正是这种认识,使得他轻而易举的选择了将债券和股票抛售的做法。

绝妙的是, 对于自己挑起的,即将到来的金融危机,图尔德认为:“1937年、1957年、1984年、1987年,1997年,2000年,都一样,周而复始,这种情况一直会发生,我们改变不了什么,我们只不过是控制不住自己罢了。我们只不过是采取措施,做对了我们赚一笔,做错了横尸街头。”图尔德对于金融危机的宿命式总结,精准的令人无可辩驳。

最后风险评估员彼得问山姆,转嫁掉不良资产是否正确时,山姆反问“对谁来说”,彼得回答“我不知道”,山姆则替人们回答:“我也不知道。”事实也是这样,当一个组织或者团体的规模以及带来的影响过于强大的时候,个人的属性就被衰减的无比渺小。在这种情况下,对错之间的界限就会开始模糊。一个错误的决定,既来自一个集合,也来自一个个人。不过,毕竟金融危机发源于这个万恶的投行,最终苦果却要世人均摊。即便资产缩水,拥有高薪的金融从业者也一定比工鞋阶层好过,这估计也是纽约“占领华尔街”运动兴起的原因。

有趣的是,影片在拍摄的时候,“占领华尔街”运动并未开始。不过《商海通牒》毫不遮掩的曝出了投行中各个级别的年薪数目,最初级的如彼得和赛斯,大约为25万美元,交易组头目威尔250万,大老板图尔德自然更是高的没边,9千万的分红和年薪,身价数十亿。单凭这不平等到极点的工资条,就足以被工薪阶层棒。但是,话说回来,那些聚集在华尔街,举牌抗议的示威者,又是否真的无辜到可以随便向华尔街大鳄们扔出石头?一个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起源又是否只是投行的金融精英闯下的大祸?对此,导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片中有一个场景,评估员塞斯问长官威尔,这次的危机会给平常人带来的影响,威尔这样反击塞斯的内疚:“这些普通人,他们想要的生活就是香车豪宅,但是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要,我们是他们豪华生活的根本原因。我们用手指在他们天平的一端压了一下,我们抽走手指,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公平社会,但是他们马上就会不干。他们想要我们给的东西,但是又喜欢假装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他们装伪君子比我强多了,去他们的吧。”当听到来自不同阵容的致命攻击时,不知占领华尔街的将领们,会作何感想。向来热衷于超前消费观念的美国人民,在使用信用卡预支舒适生活,利用金融衍生品大赚金钱的时候,是否也曾在心中暗暗担心过这样的一天?

影片的结尾,投行成功将大部分债券和股票分摊给了更多的同行,一场危机已经在所难免。山姆来到前妻家的草坪,为自己去的老狗挖一份坑穴,面对早已形同陌路的前妻,和因为肝部肿瘤而辞世的宠物,山姆擦干眼泪,奋力铲向地面。直到画面消失字幕升起,铁锹与地面的撞击声依然冲击着观众的神经,令人怀疑,去的究竟是老狗,还是其他的什么?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四】

先来说一个奇葩的新闻。先有报道称:2月1日,清华校长邱勇在学校工字厅会见了来访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之一、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资产主要管理人奥利弗·罗斯柴尔德(OliverRothschild一行。结果,很快罗斯柴尔德集团做出了回应,确认奥利弗不是其家族成员,也不涉足集团的任何业务。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在了清华大学的脸上,pia,好响!在上周举行的博鳌论坛上,清华副校长杨斌也公开承认“的确存在着甄别方面的疏忽”。一来一去,坐实了那个奥利弗是山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此罗斯柴尔德非彼罗斯柴尔德。

其实,认错人的不止清华大学一家,还有浙江大学、宁夏区政府、深圳市政府、杭州市政府、山东淄博市政府、盘古智库......他们一致认为自己接待的是神秘犹太银行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系的第九代继承人。结果,据《经济观察报》的扒皮报道:这位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确实有一家公司,但总资产不到10万,还负债75万,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而且还资不抵债。

一个资不抵债的穷酸老外,结果在中国一流精英面前骗吃骗喝,被奉为座上宾。真是太好玩了!但是,为什么一提罗斯柴尔德,就能忽悠住这些人呢?这里,还得感谢《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先生。嗯,就是那个在太原因为为泛亚坐台而被打的家伙。他因为金融小说《货币战争》,一举成为了名流。是的,《货币战争》是一个金融小说,而不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但可惜的是,太多人把《货币战争》当成学术著作了,宋鸿兵先生也半推半就,不提自己是小说家,偏偏往学者的身份上靠拢,直到他被打。

《货币战争》最大的贡献,就是描写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宋先生的笔下,全世界的金融系统都被一个叫美联储的机构控制的,这个美联储背后有个神秘财团叫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在一战、二战期间就发了战争财,后来冷战时期明争暗斗、政党互相倾轧,都是财团在背后搞鬼。而实际上,如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一家在普通的投资银行,差瑞银、摩根士坦利这些大鳄差的太远了,以2001年为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利润是1.34亿美元,和花旗集团的210亿美元相比,还不够塞牙缝。对于《货币战争》中的描写,该家族的第六代掌门大卫·罗斯柴尔德专门出面说这本小说是完全的虚构杜撰。

金融是一个需要门槛的课程,对专业知识很多人有不太了解,而宋鸿兵的小说又写的引人入胜,于是,他大获全胜,收获了大笔大笔的稿费与版税。

以上是想说明,金融学需要一点门槛,千万不可盲目乱信,你看连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还有深圳、杭州政府都被宋鸿兵给忽悠了。要不是宋鸿兵,罗氏那个长长的形式,估计在中国压根就没有几个人能知道。再有,我实在是太讨厌《货币战争》及宋鸿兵了,自那本书一上市就开始抵制并反宣传它。因此就对说了几句,也算泄一下心中块垒。而要想了解一点有关金融学与现代中国形式的话,还是推荐看看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的书吧,比如《金融的逻辑》《中国人为何勤劳而不富有》,都很不错,也通俗易懂。

接下来,继续借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话题,聊一聊什么是金融学上的“空头”,以及什么是“做空”。

在罗斯柴尔德的家族神话中,他们借滑铁卢战役情报崛起的故事最为有名。罗氏家族投身商业始于第一代梅耶·罗斯柴尔德,他的5个儿子分别被派往欧洲各地拓展事业,其中第3子内森·罗斯柴尔德在伦敦发展(上面的山寨罗氏就自称来自这一系。通常的说法是,1815年6月18日,威灵顿率领英军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内森通过自己的间谍,最早获知了这一消息,立刻来到伦敦股票交易所,卖出手中的英国公债,其他人据此判断“威灵顿战败了”,跟风抛售。当英国公债大跌至票面价值5%时,内森开始大举回收。很快,威灵顿大胜的消息传来,英国公债价格飙升。内森“狂赚了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滑铁卢一战时内森一举成为英国最大的债权人……英格兰银行被内森所控制”。

上述说法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家的起点。内森的做法,其实就是典型“做空”。在金融领域,做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跌后买进再归还,获取差价利润。内森利用大家的信息不对称,先摧毁大众的信心,大量卖出,造成价格下跌,然后低买高卖,赚取利润差。整个“做空”的闭环就是这样完成的。

“做空”强调的是“做”,指的是整个行为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事,就是“空头”。所谓空头,中文含义是名不副实或者有名无实的意思,引申到金融领域,就是指做空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即空头头寸。哦,“头寸”是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人们通常把股价长期呈下跌趋势的股票市场称为空头市场。空头是投资者和股票商认为现时股价虽然较高,但对股市前景看坏,预计股价将会下跌,于是把股票卖出,趁高价时卖出的投资者。采用这种先卖出后买进、从中赚取差价的交易方式称为空头。哦,抱歉,这里引用了一些专业词汇,下面尽量简单一些。

上面这段,与再往上一点,对比着内森·罗斯柴尔德的做法,基本上就了解了什么是“空头”与“做空”了。只是内森做空的不是股票,而是英国国债,它们都属于金融领域。实际上,电影《大空头》的做法多少与这个一致,只是更复杂一些,等我下面再说。

以上内森的做法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下什么是“空头”,什么是“做空”。但实际上,以上的信息是错的。现实中的内森·罗斯柴尔德并没有在英法战争中获利多少。实际上,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并遭遇第一次被流放,此时罗斯柴尔德兄弟预测伦敦、维也纳股市将迎来牛市,买进了一批奥地利股票。没想到,1815年3月,拿破仑卷土重来,欧洲各国惶恐不已,内森兄弟的期待落空了。但是,作为商人,内森总得寻觅商机,当看到拿破仑复辟后,内森再次出手,大规模收购、囤积金币。仅仅在4月的第1周,他就买了“10万金币、5万英镑的外国金币、10万西班牙币以及近20万优质票据”。然而,意外又发生了,拿破仑这次复辟只持续了100天,战争即告结束,这些金币大全部砸在了内森手里。随着金银不断贬值,罗斯柴尔德家族损失惨重。滑铁卢战役后,内森确实通过英国公债赚了一些钱,但极为有限。罗氏家族的第3代继承人维克托·罗斯柴尔德说,这场战役结束前一周,英国公债的价格已攀升到了53点,内森在获得英军大胜的消息后,付出2万英镑,于6月20日以56.5点的价格买进最大数量的英国公债,在一周后的60.5点时抛出,他的利润不过7000英镑。

内森的利润是7000英镑,而不是像吹的那样成了英国最大债权人。上面是虚假新闻与历史现实的关系。在假新闻之中,让大家明白了什么是“空头”与“做空”,在历史真实之中,告诉大家投资有风险,不是想做空就能做得了的。

罗斯柴尔德的家族的神话,一直被滑铁卢战役的财富膨胀所笼罩。其实,这一说法的真实来源就是内森自己,他之所以那么做,一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投资失败,二是为了打造家族神话。做金融,讲的就是要忽悠,如果告诉大家实情,那么以后就没人会相信自己了,而刷数据,在虚假上继续忽悠,能够把钱忽悠到手,就还是能够翻身并做大的'。现在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就是怎么玩的。还有一些互联网创业者,也是这么玩的,自己把数据刷上去,使得业绩看起来很棒,就可以继续忽悠钱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神话,在经过自己的编造之后,到了二战前夕,纳粹也参与进来。罗斯柴尔德家族是犹太人,纳粹则是反犹的。前期,为了打击犹太人,纳粹的宣传机器就不停地抹黑罗氏家族,他们不断宣扬称罗氏家族通过贷款来支持战争和革命,达到掠夺人民的目的。纳粹通过歌剧、展览、电影等,不断向德国人强化罗斯柴尔德家族意图控制欧洲金融、商业的“阴谋”。纳粹先后出品电影《罗斯柴尔德:在滑铁卢的红利》《顽固的犹太人》,称欧洲、美国已被一群犹太银行家控制,这伙“恶势力”的代表自然又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说罗氏家族控制了美联储的传言,即出自《顽固的犹太人》这部电影。

额,宋鸿兵先生的阴谋论,起源就是来自于纳粹,这也是一个事实。

以上说了太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故事。其实,梳理一下,完全可以成为一篇单独的文字。因为内森·罗斯柴尔德自己的阴谋加上纳粹的阴谋,整出一个大大的阴谋论来。然后又经过宋鸿兵先生的传播,在一向盛传阴谋论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以至于,连清华大学的校长都中了毒,着了道,上当受骗了。真真是天大的笑话!我整理了这么多,主要是觉得有趣,其次觉得可以顺便把一些基本的金融操作方式,给大家串一下。

回到《大空头》上来。这部作品,讲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故事。标题上,不仅是“空头”,还是“大空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面内森的假消息中,说内森通过信息不对称,先领抛英国债券,然后带动大家都抛,造成了英国债券价格的下跌。这次他又来兜底,大量买进,等到债券价格大幅时再次抛出,从而大量赚钱。这就是“做空”,他的做派也是最基本的做法。当然,内森做空的新闻本身是假的。而真实做空市场的人,目前就有,像索罗斯。这位犹太商人,就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做空大家。1997年,他闪电般的出手香港金融市场,使港元汇率一路下滑,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最后逼得中央政府出手阻击方才止住。但他已经从中赚的盆满钵满了。他的量子基金,还成功做空了东南亚金融市场、英国金融市场、俄罗斯金融市场等,索罗斯的资产至少要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富可敌42国。这才是真正的大额,甚至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他都没有损失,甚至还赚了一笔。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他的量子基金回报依然达32%,2008年再录得8%回报,跑赢整体基金业平均跌19%的颓势。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仅仅在美国市场,最终就共有5万亿美元消失不见,包括养老金,退休福利,存款和证券等,8百万人失业,6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次金融危机损失惨重,到现在时间已到2016年,8年过去,整个世界依然没有能够从这次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危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像索罗斯赚的钱,可以说就是踏着无数底层投资者的尸体赚来的。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索罗斯,更多的人都属于赔钱者。还有一少部分人,他们尽管没有索罗斯那样庞大的资金体量,却也能从金融危机中赚来一大笔,这样的人,同样是一群牛逼者。

《大空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牛逼者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没有太多交集的三拨人,最终通过08金融危机获得了巨额回报,其中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迈克尔·布瑞得到489%的回报,净赚26亿多;史蒂夫·卡瑞尔饰演的史蒂夫·艾斯曼团队净捞10亿,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本·霍克特让他的团队拿到了高达8000万的回报。

事先,他们都没有索罗斯那样的能量去做空美国的金融市场。他们的“做空”及“大空头”是如何来的?通过保险。保险与股票、债券一样,都属于金融市场的一份子。在保险市场上的交易,依然属于大金融交易的一部分。上述三支团队之所以能够做空美国金融市场,他们同样如同内森及索罗斯一样,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首先是迈克尔·布瑞,他的职位后缀是MD董事总经理,而不是普通的CEO,作为一名宅男经理,他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阅读信用评级机构据以确定借款申请人信用级别的大量原始数据,发现了数字背后的真相,从而推断出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隐忧,进而开始出手做空美国房地产次贷市场;然后,他的动作被一位银行经理发现了,这位小经理就是瑞恩·高斯林饰演的贾瑞德·韦内特,作为一名业务经理,他嗅出了其中的商机,但他自己手上没钱,于是不断忽悠别人进行出手,最后他遇到了史蒂夫·艾斯曼团队,双方在试探之后,最终决定联手入手,也投入了做空次贷市场;最后一支团队是两个市场小喽啰,无意间发现了迈克尔·布瑞的信息,也视为珍宝,于是如同贾瑞德·韦内特,不停忽悠别人,最后他们遇到了有钱人本·霍克特。最后,三个团队都赚大了!

三个团队没有那么大的资金体量,直接带动整个次贷市场的涨跌。他们提前嗅到了次贷市场的危机,做空的方式是通过CDS(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简单一些,打个比方的话,就是利用一款保险产品。一般情况下,我们大部分买保险产品都是为了给自己留保障的。像保障自己得病后有钱治病,车丢了可以减少损失,房子着火了不至本无归。这几个团队,出手的CDS,本意也是为了保障次贷市场不会崩塌。而且,这是个需要持续投入的保险,比如迈克尔·布瑞往其中投入了500万美金,购买了大笔保险额度,而只要投保的次贷市场没有问题,那么每年就需要往里面缴纳保险费。实际上,次贷危机爆发于2007年,迈克尔·布瑞最早入手于2005年。两年时间里,需要缴纳的保险额度,已经使得他所在的那家公司快吃不消了。就像内森·罗斯柴尔德在滑铁卢战役前后的表现一样,如果判断失误,不仅是损失钱的问题,布瑞的公司都可能要垮掉。但是,布瑞购买的这份保险的魅力,就在于一旦次贷市场崩塌,他们就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到巨额赔偿。

OK!就像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职业打假者一样,迈克尔·布瑞、史蒂夫·艾斯曼、本·霍克特三支团队,就是故意买进铁定要崩塌的保险,然后坐等巨额赔付金。他们做空市场的方法,就是这么简单!只是,次贷市场是否铁定会崩塌,那个时代却没有多人敢打这个包票,即便大家都看出了问题,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崩塌掉。迈克尔·布瑞、史蒂夫·艾斯曼、本·霍克特三支团队的敏锐,就是及时事发现了问题,并果断出手,赌博一样押次贷市场会在两三年时间内就崩盘,结果,他们赌对了。

在当时,金融市场上很多人都看出了次贷市场存在风险,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迈克尔·布瑞、史蒂夫·艾斯曼、本·霍克特三支团队居然还为次贷在购买保险,这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傻子。马上就要倒掉的东西,你们居然在为他们买保险,希望他们不倒,这不是傻是什么。那些个卖保险的人,看到这群傻子这样傻逼的行为,都乐坏了,原本就很难卖的险种,居然有人愿意买,还买了那么多。结果,谁也没有想到,那压根就是投机般的投资,隐藏着更大的收益。

迈克尔·布瑞、史蒂夫·艾斯曼、本·霍克特三支团队,最后都赚翻了。但是他们为何能够发现次贷市场一定会出现问题的呢?这里必须要讲一下次贷危机。下面有可能要用到一点金融学的知识,我尽可能讲简单一点,白话一点。所谓房地产,现在中国的北上广深还处于限购的状态中。要知道,在限购之前,很多人是靠投资房地产发了大财的。我在火车上就遇到过一个在北京拥有38套房子的投资客。

那时候,投资房地产,坐拥30几套房子,实际上你并不需要有多少钱。一般,只要你付得起第一套房子的贷款就可以了。假设这笔原始资金为50万,足够首付买一套房子。假设你30%首付,交了50万,新房价值150万。那么等房本下来,你就拥有一套价值150万的房子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拿着房本去银行进行抵押。有一个价值150万的房子做抵押,你可以轻松贷来100万。拿着这100万,你可以再去市场上分别首付50万,再去入手两套价值150万的房子来。这样,实际上你只有50万,通过两次贷款之后,你已经坐拥三套房子,市值已经是450万了。如果你再拿着后来入手的两个房子继续去抵押,不停倒手,那么,滚来滚去,你也可以轻松拥有30多套房子了。当然,多次贷款之后,你要每个月面临着巨额的银行利息需要还。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隔三差五卖掉其中的一个房子,套成现金,一边还贷款,一边大吃大喝过着有钱人的生活。但是,万一,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让你一下房子卖不掉,那么你就可能一下资金断链,银行断供,所有的房子都会连带着出问题,发生崩塌。整个房产市场的泡沫与危机,大抵就是这样。

上面这个情况是前些年中国就以大量发生着的事,现在依然没有消化干净。好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涨,没有发生崩盘,而且还有政府在托底。不过,现在银行贷款越来越规范,加上限购,都使得市场投机难以为继,多少保证了一些市场的安全。但是,最早的那批投资者早就发了大财了。

中国的这些地产投资的情况,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的。换个角度,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说。还是拿50万作为首付来说事。50万,是一套房子的首付款,房子总价150万。业主要买这套房子,需要向银行贷款100万,约定还款期限为30年。贷出去100万,加上利益,30年后银行的总收入会在120万以上。这个20万的利息就是银行的正常收益。但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总想赚到更多,它们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巧立名目,去做新的贷款产品,以获取更多的现金,赚更多的钱。那么,现在,一个30年期总额为120万收益的款项,就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项目拿出去销售了。因为银行要收回全额的120万,需要30年,他们不愿意等那么久,于是就包装一下,对外宣称我有一个30年期120万的优质项目,现在需要提前预支这笔款项,请你来购买这个项目吧,你现在出120万给我,半年后连本带息给你121万。半年净赚1万,其实也不多。这种事情,现在的P2P、P2B,以及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把预期收益当成金融产品进行销售。这里有个最大的危机,就是万一银行销售的120万的收益,由于买房的人还不起贷款了,那么这个收益就变成假的了。而对虚假产品的二次销售,必将会带来更多的虚假,形成一连串的市场泡沫。不定那天,就会掉链子,那时候,金融危机就来了。

美国的次贷,差不多也是这么一回事。美国证券市场,将一些不是那么好回收的房地产贷款产品,打包了进行再次销售,就是次贷,结果造成了金融市场的虚假繁荣。然后,迈克尔·布瑞、史蒂夫·艾斯曼、本·霍克特三支团队首先嗅到了危机,并进行了做空。再往后的事,我们都看到了,次贷危机爆发了,迈克尔·布瑞、史蒂夫·艾斯曼、本·霍克特三支团队却赚的盆满钵满了。

这就是《大空头》要讲述的故事,三个彼此孤立的故事,却被巧妙地串接了起来,共同演绎了一场幽默又好看的华尔街悲喜剧。这个故事这么有趣,以至于《大空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至于片中的演员,无论是克里斯蒂安·贝尔,还是史蒂夫·卡瑞尔,还是瑞恩·高斯林,或者布拉德·皮特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非常值得一看。

诚信金融作文1000字【五】

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每个人奋发向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是“硬约束”,是需要房产作抵押的,一般赖不得。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从本质上讲,市场在中国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压制。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各种金融市场出现后,中国人的个人空间终于出现并正在扩大。国内社会各界普遍觉得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视家庭,或者说西方人对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国人淡,陈教授认为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而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当然,传统儒家文化的转型是正在进行时,而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不管怎么说,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则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已进入“水深火热”之中,但从实际的美国社会生活看,都难以感受到或者看到这种危机。也就是说,危机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对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创新。作者承认层出不穷的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但这是金融创新的过错吗?作者给予了否定,并认为危机之后美国的消费驱动模式不会终结,相反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要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关于金融创新,作者认为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代表了两个极端。在美国,金融创新可以说是完全放开的,出了问题再说,没出问题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国则是,如果没有政府批准,任何创新都不行。美国允许自由的金融创新,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恰恰是通过出现问题,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要有监管。中国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实际上这个代价在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美国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说,美国金融的问题是创新过度带来的,那么中国金融可能恰恰是创新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躲过了一次金融危机而暗自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