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那段快乐的日子800字记叙文)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那段快乐的日子800字记叙文)

更新时间:2024-01-13 04:15:54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那段快乐的日子800字记叙文)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一】

那是十岁时的一个夏天,我与好友来到楼下滑旱冰,但是我正滑的开心时一条不平的棱把我无情的绊倒,下巴顿时流不止,我哭了。没有太多时间去医院于是便在旁边的小医院缝了针,在我正痛苦时,妈妈·爸爸从工作中赶了过来,本以止住了泪,可一看父母那憔悴的脸上流露出了担心的光痕。我的泪以涌出眼眶,妈妈出去了我知道她是太担心我了,所以才不忍看着针,一下一下的穿过我的伤口。

过去的时光,岁月都与我分手,而现在是一切却又无法定格在心中就像照相机中的胶卷一样总有一天会淡忘,那年我的心把一切都定格了,包括每一滴泪水。时光,岁月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还长吗?我不想离你而去,因为你们心中保留着我最美好,真实,开心的回忆。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二】

所谓“画面感”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取得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最能说明画面感在文学作品里的强大感染力。全曲分三组罗列九种事物:“枯藤老树昏鸦”深秋肃氛围画面呼之欲出;“小桥流水人家”充满江南温暖风味,与上句之肃形成强烈反差;“古道西风瘦马”主人公始出场,却是风尘仆仆人困马乏孤苦伶仃的感觉。三个画面的营造,犹如蒙太奇镜头大手笔的组合,视觉冲击力强劲无敌。至于后面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不用再多说了,也唯有“断肠”二字可以形容此情此景了。古人极度推崇此曲,还将此罗列景物营造画面的修辞方法称为“列景”,中间无一虚字联接,堪称意象集中的极致写法。其实,我们随便看哪一首唐诗宋词,都少不了画面之美,尤其是素有“诗中画画中诗”之美誉的王维的诗,画面感营造之妙处俯拾即是。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记叙文(或更广一点说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形象思维,其实就是用画面来思维。在记叙文教学中抓住“画面感”这个关键词,可谓切中肯綮、抓住了记叙文的命脉所在。

记叙文主要用来写人记事。写人,要让人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事件中去表现性格展现精神;记事,事中总少不了环境的渲染人物的交代,这其中少不得要描写的文字。所以,记叙文要生动起来,要营造画面感,只要抓住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这两大类描写技法,通过描写来创造画面感,应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谈到人物、景物描写,为了行文的`方便,也为了内容的准确表述,我们首先有必要对“描写”进行一下界定。按语文教学界一般的说法,从描写内容来分,可以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又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类,还有人多分出一个神态描写,其实我们可以认为人物的肖像描写包括了静态的外貌描写和动态的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分,可以把描写分为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可以把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把一个人物写活,无非是让他又说又动又想,还要让他所说所做所想都独具特点。不同的人物就将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按不同比例配合。这么一说好像很简单。只是让人担心的是:好像一篇好作文可以像配比药液一样按处方配备,有亵渎创作高尚的嫌疑。不过,话说回来,让初学写作的学生,知道写一个人是这样写外貌,这样写动作,这样写语言及心理,把各种人物描写方法烂熟于心,甚至哪一类人说哪一类话做什么动作也来一番研究,未尝不是一个简便经济的做法。大可不必有陷入八股文窠臼危险的担心,或扼祖国未来人才想象力的忧虑。

根据“画面感”营造的需要,人物描写中外貌描写应突出写该人物最具特点的脸部器官写,按鲁迅的说法,主要是写一个人的眼睛。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集中搜集各种写人物眼睛的名段,分析归纳词语,学习写作的总体方式,如工笔细描、写意速白描、漫画夸张等。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期集中学习如何写人的头发、胡须、其它五官,特别还有人的笑脸的写法。经过这么有计划的一番修炼,通过写人的外貌,营造出画面感,使人如见其人。在这里,最需大力批判的学生作文写法是:某某有什么样的头发,头发下面是一双什么样的眉毛,眉毛下面是眼睛……这样的写法不知始于何人创造,流毒甚远。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何突出画面感呢?按笔者的经验,人物语言描写中一定要配上人物说话神态的描写,而且人物表情变化的词语一定要丰富多变。至于动作描写,则应注重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雪地捕鸟一段的动作描写“扫雪”“支匾”“系棒”“牵绳”“拉”“罩”等,无一重复,且精炼准确,让人轻易想见捕鸟之乐趣。再如《故乡》中少年闰土月下刺猹那段的动作描写,也已成效仿的经典。另外,语言动作描写还应学会细节描写的运用,语言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口头禅,动作描写可以写人物的某个习惯性动作,这样人物自然就活起来了。

景物描写应该是最好营造画面感的了,但奇怪的是学生最憷的就是写景的作文了。这其中除了学生情感的调动不足的原因之外,症结就在于对景物描写技法的掌握不到位。在景物描写中,应该要借鉴影视摄像师的感觉,学习摄影师如何运用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一个景物。迁移到写作中,就表现为对景物层次的安排。摄影有远中近景,有特写,有俯拍有仰拍,写作同样也可以用文字把这样的层次感区分出来。另外,就是强调色彩感在写景中的表现。写景说其实是写颜色的变幻。可以教学生积累与运用表颜色的形容词的使用。

当然,在作文中纯粹的写景机会应该不多,的是有人有景的场面描写,就像我们观看影视片时发现的,纯粹的风光展现确实不多,的是人景物交融的盛大场面。所以学会场面描写对画面感的营造至关重要。场面描写有几对结合要素,一是中心人物和围观群众描写相结合,中心景点和周围环境描写结合;二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三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不少古文名篇,比如《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醉翁亭记》就是写景写大场面之景的绝佳范例,限于篇幅,不作分析。总而言之,营造画面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描写这个表达方式的运用。

在学习如何营造画面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技巧还是次要的东西,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养成一种凡为文必注重画面感的自觉意识。比如学生记事作文中常见的弊病是写一件事(特别是写游记写春游野炊之类的作文)按时间顺序事无巨细从头记到尾,没有详略安排,没有描写,没有个性感悟,只有骨架没有肉。并非学生不会描写不会抒情,很多时候,是他们不知道要停下来描写一番,要让读者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只求写完,或认为记叙完整就是好作文。假如他们本身已拥有要营造画面感的强烈自觉意识,是绝不可能去写这样流水账式的文字的。

将营造“画面感”这个关键词贯穿于记叙文写作的全过程,确实能树立起学生凡为文必须讲求生动的自主意识,在阅读课中,也能自觉地去分析课文如何营造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文之法千千万,抓住肯綮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三】

两边的茉莉花瓣颤颤巍巍,没有生机一般,仿佛一触即落。一会儿到家,竟然发现家中夹杂着水泥、松土味地上。满是玻璃杯子的碎渣和那刺痛双眼的鲜。

那玻璃渣泛着丝丝的寒光,像晶莹剔透的珍珠,再无奈只得忍住眼泪,去尽力寻找那熟悉的身影。但却没有找到母亲,心一下子就沉入谷底。“叮铃铃叮铃铃”的电话声音如约而至的响起。这声音仿佛构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深渊,令我颤抖、彷徨、害怕。抖擞的拿起电话,生硬而又干涸的呢喃声说“喂”“小琳,快点来医院,你妈跌倒了,不过幸好伤的不重”邻居王大妈的声音传来。飞快的跑着,道路两旁的柳枝依旧在摇曳着,构成一道碧绿的风景线。而唯一不同就是纯白的茉莉花飘出淡雅的芳香,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紧绑的心瞬间松弛一般。摘下一束茉莉花,进入那满是刺鼻消毒水的医院,轻轻的推开医院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母亲那被白色纱带包裹着的双手。好像蚕茧一般安静而又静谧。而父亲此刻紧握着母亲的另一只手,安详的睡着。邻居王大妈说父亲一听到妈妈跌倒的消息,就连忙赶来母亲脸上挂着苹果一般甜甜的微笑。

不苟言笑的父亲竟然表现出对妈妈的关爱。不愿打破这样美好的画面,静静端详一会,便蹑手蹑脚的将那一束散发着阵阵邮箱的茉莉花放在床头。却意外地惊醒了母亲。刚要着急的询问母亲的伤势。母亲便做了一个手势,指了指像一个孩子般正在熟睡的爸爸。意思浅显易懂。让我不要惊扰了爸爸。再接着小声点说“孩子,我没事!让你担心了。”

昨天晚上母亲一整夜没有动,因为怕她自己的移动会惊醒到一直在为这个家操劳的父亲。阳光滑落树梢留下斑斑驳驳的碎影,而屋内的那浅浅的茉莉话香,却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一样,深深地,像一坛埋藏多年的老酒;淡淡地,像山峦里的一泓清泉……奶白色的云点缀着湛蓝的天空,淡雅的芳香弥漫鼻腔。纯白的记忆弥留在脑海。构成了一幅让我流连的画面。

没有对白的画面作文800字记叙文【四】

每天上学时,走过一条条街道。看着那路边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树叶堆,干干净净的路面,就让人想起在每个清晨,在太阳刚升起时,那两个被拉长的影子和两张充满着喜悦的脸庞。

在冬天的某一个清晨,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他和他的妹妹就已经来到了街道上,开始这一天的.工作。他们俩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每天都要早早起床来打扫这座城市,但由于两个人身体都不好,在冬天常常扫不完所有的街道。

兄妹俩看到父母的难处,就商量着要替父母分担一点,于是他们俩就承包了这一整条街道,扫完后再去上学。

两双拿着扫把的手布满了冻疮,脸颊被冻的通红,但无论天气有多么寒冷汗水都会湿透他们的衣裳,也只能用袖口擦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但他们还是一个劲儿地扫起地上的落叶,从不停下。

东方有些发白了,过一会儿星星全不见了,远处的楼房、树木、街道隐约可见,渐渐的天空有些微红,并且越来越浓,不断地向上扩展着……

终于,太阳露出了半个笑脸,染红了整片天空。这时他们也刚结束,身子沐浴在阳光下,影子被渐渐拉长,每当这时,他们总会环视这条街道,就像在看自己的领土一般,浑身散发着愉快的气息,在对望一眼,相视而笑。

在这笑容里好像其他的都被忽视,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个街道和他们。因为它不仅包含着完成工作的喜悦,还有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而感到的自豪。

画面定格于此,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兄妹俩那份真挚的情感,洒满了整条街道,这再也不是一条普通的街道,而是儿女对父母爱的象征。

这样的画面,怎能不让我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