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学习书法的收获与感受1500字作文)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学习书法的收获与感受15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5:08:00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学习书法的收获与感受1500字作文)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一】

在去广州的路途中,我十分激动,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啊!刚到广州赛场,我就看见热闹非凡的比赛大厅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学生,他们都兴奋无比地笑着、跑着、叫着。如果不看比赛大厅正上方挂着超大的“粤、港、澳”硬笔书法精英总决赛的条幅,我还以为自己走进了运动会的比赛现场呢!

听带队的老师说:“我们这次比赛有500多人参加,竞争对手非常多。”可是我还是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相信自己。

比赛终于要开始了,我努力让自己静下来,一点也不敢激动,因为写错了是不能改的。刚好坐我旁边的选手是跟我一起学书法上高级班的同学。我忽然又有点紧张,因为他是高级班的,而我只是中级班的,真不知道比赛结果会是怎样。

我们要比赛的.题目在大屏幕上出现了。《春晓》这首古诗就是我们今天比赛的内容。我顿时一阵欣喜,因为这首诗我很熟悉,但是要写好还是有点难度的。我仔仔细细地写着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写得小心翼翼的。我终于写完了这首诗,我抬头一看,还有好多选手正在埋头苦干地写着。

终于,成绩单出来了,我既激动又松了一口气,因为比我高一级的那个同学只得了二等奖,而我却得了一等奖!

这次比赛还有特等奖呢!我一定要向特等奖的同学学习。争取下次我也能得特等奖,请大家为我加油吧!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二】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几千年以来,中华文化演绎出了精彩绚丽的书法文化。上至天子发诏书,下至老百姓红白喜事,毛笔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重要文字工具”,书法成为“文化”的象征。

时至千年巨变之历史换挡期,这一重要的“文化艺术”在中华大地也遭遇了挫折。作为一个读书人,我和很多同年龄的朋友一样,没有重视和学习。父亲和爷爷,乃至曾祖父,都能写就一手非常漂亮的毛笔字。我小时候非常羡慕,但却一直没跟父亲好好学习。直到大学毕业,在从教的。时候才和学生一起拿起毛笔学习。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书法文化,让孩子们继承这个优秀的文化宝藏。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千年书法》的纪录片,在前段时间我观看的时候,特别震撼。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和学习,祝愿中华的书法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翰墨飘香化凡心,千年书法承文运。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三】

我认为学习可以比喻如何东西!

我们可以把学习比作平常的吃饭!只有你肯去努力的绞,才能吃下肚子!当然,你不可能跳过这个过程!任何人都要经过绞的.过程才能将“饭”吞下!我们还可以将学习比作走路!只有你肯动一下那懒惰的“脚”!就前进了一步!请大家不要去看“道路”的长短!要认为那是一小步!当你走到了你想要的“目标”!你再回头看看你走的“路”是多么的长远!那个时候才可以感到自豪!学习可以比作我们生活的所以事情!只要你认真的去探索、发现!就可以发现人生上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和学习有关!都可以比作学习!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此,本人送给各位喜爱学习的朋友几句话!“书山有路勤为进,学海无涯苦做舟”!“想要抬头做人,务必埋头读书”!大家想古人为了读书是多么努力!为什么我们这些后辈却在丢弃中国人的脸呢!大家如果学过历史的话!都知道古代的知名人物为了自己的国家可以而把生命都可以不要!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四】

书法,是在宣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墨迹,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其手指的延伸,笔的疾驰、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其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是一种表现性艺术;书家能够通过作品把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的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书如其人、书为心画”说法。书法,看似十分简易,仿佛凡是会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参与,能使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字,似乎就成了书法家,其实不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是玄妙而艰深的。

我们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既是一项独特的艺术,又是一项综合性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会使孩子从小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书写时手、眼、脑的协调配合,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对人体各系统的调节发育都有好处,对培养孩子优美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五】

在我初识它的三年里,我讨厌它。一个“横”,换取了我三个月的努力和老师无奈的笑容;一个“风”,我用“100”这个数字为它的练习历程画上一个句号;一幅只有四个字的作品,我却写到深夜十二点还不成功。它没有绘画的灵活多变,没有音乐的富有生趣。与它共处,看不见色彩的跳跃,听不到旋律的飘扬,只有白纸上一笔一笔的刻板。

因此,、我第一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书法?

“是锻炼耐心和毅力吧!”我对自己说。

兰年后,我学习行书。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不似楷书那般规整,也不似草书那般适性任情。而初中的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却又不能看透有些事情。我只是觉得烦躁。时间在毛笔画出的墨迹上流走,砚台里的墨水好像永远也用不完。每晚两个小时的练字,让人没有余力去应付作业。三年前得出的答案因此被我抛弃。耐心和毅力有什么用?修身养性又有什么用?它们都比不上理科尖子的那一份灵感。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人们常常都忘了后面的那一句:可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纵然我在书法上有再多的.天赋与灵感,可考卷上的分数不如其他人高,又怎么考上一中?我希望面对的不是一堆的宣纸,哪怕取代它们的是题海也无所谓。’

叛逆时期的我,第二次问,我为什么要学书法?

是为了传承文化吧?我又给自己一个答案。

再一次想起它,是在我独立练字的两年里。叛逆期的焦躁已然退去,毅力耐心修养成为了某种财富,而书法也成了一种才艺、特长。可我却渐渐觉得,在这个互联网如蜘蛛丝般包裹着城市丛林的时代里,在这个信息化和“拇指一族”横行的年代里,在这个以钢筋水泥铸成一切的时代里,墨迹好像正在淡去,而电脑取代了一切,它身上挂着无人可及的“高效”和“高产”的勋章。这些勋章闪闪发光,只让人觉得古老的文化抵挡不住第一生产力的产物的洪流来袭。我拿起纸,听到别人的赞扬,却想再问一次:

我为什么要学书法?我学它有什么意义?

最后的这个问题就那样徘徊在我脑海中,久久散不去,得不到一个答案,我想它不会走。后来有一天我放下了笔,不再练字,埋头学习。在我用从前锻炼出的毅力和耐心挺过了冲刺般的初三,又用从容走过跌宕的高一之后,我重又拾起了笔,说实话,在这一次拿起笔之前,我曾无数次回想起从前的辛苦,也回想起曾经无知的烦躁与放弃。我觉得它们很可笑,却又笑不出来。谁可以对着自己的过去发自内心地嘲笑?谁愿意背叛自己?而当我凝神静气,第一次用带有自己风格的笔触写下学过的诗篇时,竟有一种舒畅。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也许学书法,就是这样的过程:先学形,再学神,最后做自己。就算古老文化被高科技冲刷得再厉害,我们还是中国人,我们还是要在长久的练习中找回根源的感觉。就算一幵始只是无味地模仿那些美德的皮毛,但总有一天会探到精髓,最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为自己。无论如何,人都要学会做人。也许,学习书法更深的一层意义就是探访人,探访自己的源。

虽然,我无法保证“书法”这一国粹在多年之后仍会有人愿意那般积极地学习它,传承它,但从我个人来说,我不后悔。我对自己说,莫要忘了这个问题。一句“我为什么要学书法”,追问出的,不仅是书法的真谛。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六】

到了那里一看,哇,参加比赛的选手可真多呀!听说来这里比赛的人个个都是身手不凡,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的,倒是我今天话特别少,妈妈好像是看出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宝贝,没事的,不要紧张,就当作是平时一样练字就好。”我听了妈妈的话,点了点头。

我是低年组的被分到第一教室,家长可以进去十分钟帮忙折纸,比赛的时间是一个小时。比赛开始了,我记住了老师的话,先用自己带的毛边纸练习一张,让自己熟练一下,找到感觉后才正式写在那张折好的作品纸上,此时的教室特别的安静,每位选手都在用心的写,我也不例外,我全神贯注地,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个字,我是倒数第二个才写完的',写完后还又仔细地检查一遍,担心自己粗心忘记落款,查完后才松了一口气。

终于颁奖仪式开始了,我的心里紧张的怦怦直跳,当我听的评委说:“我宣布,获得低年段三等奖的是金山小学的詹振华。”我一下子高兴的跳了起来,目光一下朝妈妈那里看去,妈妈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今天真的是很开心、很难忘的一天,我想在这里对所有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是你们的支持让我热爱了书法,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一次学习书法有什么感受作文【七】

只见礼堂的中央整齐地摆放着几张长桌,由一匹暗红的绸缎覆盖,笔墨纸砚都摆放在每张桌子的正上方,舞台前上方的电子屏上闪亮的红色大字——“传承汉字文化,秀出真我风采”让人肃然起敬,一场筹划已久的书法比赛已经拉开帷幕。你看,主持人迈着自信的脚步走上了礼堂的舞台;你听,话筒里传来了百灵鸟儿一样的声音:“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灵魂,而完美演绎它的书法更是光耀古今,书法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下面有请各位选手闪亮登场!”这时台下的评委老师和各班观摩代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选手们向礼堂中央各自指定的位置迈去,我也随着队伍前进,感觉腿有千斤重,呼吸也受阻,虽然老师和同学都在为我鼓劲,但我仍然很激动,仿佛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好像是要去参加一次世界级的较量,毕竟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展示。“孩子,心静才能写好一笔一划。”我的耳畔回响起了爷爷的声音,他老人家教我写字的情景历历在目,写字的`时候无论周围发生什么状况,他总是那样淡定。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时我清晰的听到礼堂里面响起了轻柔的古筝乐曲——《渔舟唱晚》,三十分钟的时间,就让音乐来伴随我们绽放艺术的光彩吧!

礼堂里静悄悄的,除了回旋的徐徐的音乐。大家凝神静气,开始了各自的创作。我手拿毛笔蘸了蘸墨汁,思量片刻,便开始在宣纸上驰骋。我参赛的内容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喜欢行书,我觉得它既不过于端庄,又少了几分不羁,如行云流水,自然飘逸。一次偶然在网上了解了宋四家之一米芾的《多景楼诗帖》,爷爷说这幅作品不但诗作豪放,而且纵横曲直尽显老米行书的功力,我当时看了,羡慕之至,自己也想尝试这样的风格。爷爷说过,行书运笔时要快而稳,圆而折,虽然我还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真谛,但已经领悟几分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浓浓的墨字,淡淡的墨香,流畅的字形,在字迹的牵牵连连中,我仿佛在和李白同乘一叶轻舟辞彩云、听猿啼、赏群山了。我的作品完成了,手心微微润滑,别的选手也陆续放下了手中的笔,我们回到了台下的座位上,助手们在台上展示着刚才的作品,既有硬笔书法也有毛笔书法,有的字形方方正正,有的字形俊逸洒脱,评委们在紧张、认真的评审……

台上响起了主持人洪亮的声音,“下面我宣布比赛的结果……”走出礼堂的时候,天空蓝蓝的,鸟儿在欢乐的歌唱,奖状上金色的字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的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