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作文800字顺应自然尊重规律)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作文800字顺应自然尊重规律)

更新时间:2023-12-07 00:13:15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作文800字顺应自然尊重规律)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一】

有个好心人在海边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穴里往出爬,这时过来一只老鹰要抓小海龟,游客把小海龟护送到大海,把老鹰赶走。这时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爬向海里,原来这只小海龟是个“侦查兵”。等好心人走后,马上来了一群老鹰。

人们常常说,不要将好事办成坏事,也就是成语所说的弄巧成拙。上面例子中所举的这个好心人就是把事情办砸了的一种。本来,按照动物界的`活动圈,也就是它们各自形成的生活规则和防范方法,小海龟们完全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充其量牺牲一只小海龟而已。但是,经过这么一个好心人的帮助,破坏了他们相互形成的默契规则,白白搭上了更多小海龟的生命。

春江水暖鸭先知。动物界、生物界,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适应大自然,和大自然中各自链条上的生物相关联的生存发展。蛇吃老鼠,同样,蛇也通过吃掉老鼠为其它老鼠提供更多的粮食来养活老鼠(当然也养活人类),这就是规律。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自身发展规律,各自在各自的循环圈内发展循环,以至生命发展循环往复不止。这是达尔文生物圈理论告诉我们的道理。近年来,我们面对发展压力和环境恶化状况,国家也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说到底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声音和举措越来越多。或许,上面的这位好心游客就是正是影响如此号召,心中顿时如此佛性,才做出如此举动的。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二】

有一次,菲菲和蓝猫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跳的格子是这样的:1 2 3 4 5,菲菲把一个沙包抛到第一格,再单脚跳进此格,捡起后回到起点,再抛进第2格,菲菲跳进第一格后再跳进第二格,但跳进第二格时,菲菲踩到线了,所以失败了。蓝猫接着玩,他一下就跳进了第二格,菲菲说它赖皮,不算。刚好洋博士经过这儿,问明情况后,夸它们说:“知道吗?你们玩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蓝猫和菲菲很惊讶。

洋博士说:“你们跳格子,每次可以跳一格,也可以跳两格,还可以一格两格断续的跳,但每次最多只可以跳两格,跳完5格共有多少种跳法呢?”

菲菲和蓝猫都认真地想了想后,蓝猫拍着脑门说:“第一格,很显然只有一种跳法。第二格,可以一次跳一格,跳两次;还可以一次跳两格,跳一次;有两种跳法。第三格,可以一格一格的跳,跳三次;还可以先跳一格,再跳两格,跳两次;或者先跳两格,再跳一格,跳两次;有三种跳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知,跳进第四格有五种跳法,跳进第五格有八种跳法。”洋博士高兴的笑着说:“你们仔细观察跳进每一格的方法数1、2、3、5、8,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菲菲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洋博士说:“对,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数列。想不想听一个关于数列的故事呢?”

蓝猫和菲菲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当然想。”

于是洋博士说,意大利比萨的一位绰号为斐波那契的数学家在《算盘书》这本数学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养了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即第13个月)共可有多少对兔子(如果生下的小兔都不的话)?

此题的推算方法和跳格子一样,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数是前两个月的兔子数之和。据此推知,一年后,共有233对兔子。以上兔子数构成的数列,现在称之为“兔子数列”。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不断地了解生活中的奥秘。

蓝猫和菲菲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最后蓝猫说,我出两道关于数列的题,请大家一起算一算吧!题目是这样的:

1、4、7、10、(   )、16、19、(  )、25、28

96、(  )、24、12、6、3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吧!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三】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四】

我是学校奥数兴趣小组的一员,每周星期三的放学后,我都要去学奥数。这天,我来到了奥数教室,老师发下来了一张纸,纸上最显眼的地方印着“找规律”三个大字。一看到这三个字,我的'脑中就浮现出一个个搅在一起的自然数,这些自然数犹如乱麻,怎么也理不清。理不清也得理。我仔细地看了看题,第一道题是“2、4、6、8”,“哈,这最简单,这些数不都是偶数么?”刚想完,我就拿起笔,飞笔疾书,在空格上写下了“10、12、14”。见第一题这么顺利地通过,我轻轻的吁了一口气。哪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数字规律第二题见我轻轻松松地将第一题给摆平了,急忙向我发起了进攻。这道题是“1、2、2、4、3、8……”我一瞧,不禁呆住了,“这该填什么啊?这分明是道没有规律的题嘛。”我心里嘀咕着。我皱着眉头,两眼直瞪着纸上的题目,笔在草稿纸上不断地比划着……很快,我又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我立马写在了纸上。因为又一道题在我手中迎刃而解,我不觉信心大振。

第三题见我连破两道题,连忙横空出世,将我阻拦。世上确实没有永远简单的题,我真的被它难住了,那是“1、1、2、3、5、8、13……”你说,这么难的题我怎么能做出呢?但正所谓“天下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我绞尽脑汁思索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我的手心里也冒出了汗,身子也不如刚才直了,但我还是坚持着。15分钟到了,20分钟到了,30分钟。我再也忍不住了,放下了手中的笔,打算放弃对这道题的进攻。我对自己说:“吴梦威呀,你难道忘了刚才你连破两题的威风了么?你可不能前功尽弃呀!”想着想着,我又握起了笔。突然,我的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我仔细一回想,“对啊,就是这个方法!”在我的辛苦思索下,这道题终于被我给做出了。此时,我顿感心情舒畅。纸上的数字也似乎在为我而感到高兴。

这次做奥数题,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作文尊重规律800字【五】

昨天晚上,我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奥数难题:有四种水果,它们千克数的乘积在200~250之间,这些水果最少共有多少千克?我想不出来怎么做,就去问爸爸。爸爸让我自己把题多读几遍,好好它的意思。

我读了几遍,还是不太懂。爸爸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给我提了个问题:两个数的乘积等于20,这样的两个数有几组?哪一组的和最大?哪一组的和最小?

我说:有三组:1和20,2和10,4和5;

第一组的和1+20=21最大;

第二组的和2+10=12较小;

第三组的和4+5=9最小。

爸爸让我找规律,并提示我:是不是两个数差的越大,和越大?差的越小,和越小?

我发现就是这么个规律:差值越大,和越大;差值越小,和越小。

啊!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要想符合乘积在200~250之间,总重量最少这两个条件,四种水果的千克重差值一定要小。

所以,这组数应该是:2、3、5、7;

它们的乘积是:2*3*5*7=210;

它们的和是:2+3+5+7=17。

由于不能确定我的答案是否正确,爸爸又编了个小程序,把乘积在200~250之间的所有数列了一个表,发现我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同时,我发现这道题还有另一个答案:2、4、5、6(2×4×5×6=240,2+4+5+6=17);我还发现“差值越大,和越大”这个规律也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