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顺应自然掌握规律的作文)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顺应自然掌握规律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4 10:50:53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顺应自然掌握规律的作文)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一】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0002-1999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二】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而科技也日新月异。无数人追寻潮流甚至想立于潮流之上引领潮流,而我,只愿做自己内心的国王。

潮流,顾名思义,是社会的一种风格,是应时代发展与个人心理的产物,即“时尚”所涵盖的一切。现代潮流,与科技一样“苟日新,日日新”,没有人知道明天的潮流又是什么。不生存于社会高层的我们,只能以一种仰望的姿态去面对它,然后跟风一样地去崇拜它,模仿它,仿佛一朝不跟随,就会与时代脱轨,与这个世界失联。跟随潮流的我们只不过是一角墙头草罢了,盲目地跟风,盲目地附和。

内心强大的人,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潮流。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潮流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他们,和我一样,也只愿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在这一点上,孩童与我们相似。年幼的他们,不知晓潮流是什么,因此也不会跟随,纵使知道了,潮流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又怎会是玩耍、玩具所比得上的呢?

我看待潮流,就像在百花之地欣赏花朵一样。我可以去观赏它,但我绝不会以它为中心来衡量着身边的满园鲜花。同样,我可以顺应潮流,但我会与它保持理性的距离,必要时甚至全身而退。一切的一切,只因我顺应的是自己正确的本心,而非顺应的是瞬息万变的万物。

做自己内心的国王,需要明白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正如中国古朝代的君王一样,他们顺应本心,想要国泰民安,就励精图治,想要安逸享乐,就骄奢淫逸。虽然后者不可取,但那也是本心。而我,做自己内心的国王,顺应的是自己内心中正确的本心。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至关重要。

历史上不乏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抛却了自己为官的初心,搜刮民脂民膏。更有甚者,则认为“大家皆贪我不贪,是为异类”,导致了我们多少的先人不堪重税之苦。《捕蛇者说》便是一个典型。而曾经的他们,与当今社会里那些盲目追赶潮流的人又何其相似。追赶潮流,却丢了本心,失了真心,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坚守初心,不忘本心,我们一定能拥有更为精彩的人生。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三】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四】

数学的神奇无处不在,每一个数字、符号都是他的凭证。今天,我也证实了这一点:数学的神奇。

数学课下课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关于平方的规律。我摊开练习本,看见练习本上的密密麻麻的验算过程,突然,一个不起眼的算式引起了我的注意:52-4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式,口算也能算出来:9,而9不正是5+4的和么?我又换了一个式子:62-52,结果是11,11也正是6+5的和。我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快要疯了。但是好奇的我又想:这是两个相邻的数的平方,那不相邻的可以么?于是我就又列了一个式子:52-32,并且很快的得出了结果:16,这时,我懵了,一时半会儿得不出结论,这令我很沮丧。

忽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不从5与3的和或差来考虑呢?5+3=8,5-3=2,8×2=16!16不就是52-32的差么?我又试了试:72-42=49-16=33。(7+4×(7-4=11×3=33,结果一样!我是一个固执的人,继续想:既然正数可以,负数同样适用么?比如(-32-52=9-25=-16。(-3+5×(-3-5=2×(-8=-16。又是一个奇迹!这会不会是巧合呢?我换了大数试试:20002-19992=4000000-3996001=3999;如果用规律来计算的话,就是:(2000-1999×(2000+1999=1×3999=3999。哈哈,果然简便了很多!真是方便!小小的“+”“-”,具有着无穷的魔力,怎么不能说,数学是神奇的呢?

数学的“魔术”一个个被我“揭穿”,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不起了,可我还誓不罢休,又接着算起了立方:43-33=64-27=37;33-23=27-8=19。这下,我可败下了阵,看来,还是“数学”略胜一筹,它再也露不出马脚了,我也甘拜下风。

——上课铃响了,清脆的铃声听起来格外悦耳,好像在庆贺我似的,取得了“破解家”的称号。虽然我还未看透数学,但是我却认识到数学是奇妙无穷的。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五】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追求内心的自由,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又有王安石顺应变法,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是顺应潮流,还是要追寻自我呢?

在如今如此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阿尔法围棋能够打败世界围棋高手李世安,如果我们不跟随信息化的脚步前进,顺应时代的潮流趋势,我们会不会和时代脱轨呢?

我的回答是:否。

江一燕,唯一一位获得国家地理摄影的女摄影师,同时作为演员,她是如何调剂自己的状态在不同的身份中生活呢?大多数的演员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泡在剧组,泡在横店,江一燕则和他们不同,她每年会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几个月去广西的某个山区做支教活动,也可以不顾柏林电影节的邀请,去北极看极光,或只为陪伴母亲。在追寻自我中,她也并不和时代脱节,每年接一两部的戏约,维持自己的生计。在顺应潮流中追寻自我,她就像是娱乐圈中自由自在的鲸鱼,在潮流涌动中,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却不至于与时代的列车脱轨。这是我极其羡慕的人生。

但是,一味地顺应潮流和一味地追随自我又会怎样?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最后赴湘流,葬鱼腹,落得自的地步,这就是一味地追求自我,不融入潮流啊!何不如渔父一样“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乱世中仍守护自己内心的一方净土,有何不可。

随着电子数码产品的日趋扩大,苹果手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但是竟出现一位女中学生为买Iphone而卖的情况。这种盲目追随潮流,一味顺应潮流而失去理性的行为,我实在想不通。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我们人类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但也不能一味地跟着大众走,这样只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己。其实顺势和顺从自己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掌握好距离,我们也可以做一天鲸鱼。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六】

无论何时,看见野地里、栏杆上、矮墙边那泼泼洒洒茎叶密生的绿萝,我的心里总会荡漾起一阵波澜。微风拂过,绿萝枝叶婆娑,那随风起舞的声音,似乎交织成一句话:顺应自然是一种美!

又是一个红柳吐芽之际,趁着明媚的春光,我散步到公园。一幕明丽的景色跳入我的眼帘:泥土铺成的小道边,成片的绿萝向着春风伸展,那桃心型的叶掌似乎在向我招手致意……

我雀跃地走近,绿色把眼睛塞得满满的。心中禁不住地欢喜,便挑了一株嫩绿的,拔回家栽到一只透明的花瓶里。我把花瓶摆放在书桌前的窗台上,让它给我的房间增添几分生机。

以后的日子里,我坚持每天殷勤地给它换水,它也不负我的期盼。藤蔓越伸越长,攀到了纱窗上;薄薄的叶片逐渐长得厚起来,颜色也更绿了,看上去油亮亮的,像着上了一层油彩;那浸没在清水中的根须也舒展开来,一直伸到了瓶底。

每次写作业累了,目光落在它身上,我的心便顺着藤,向着远方蔓延开去,直到春风熏醉了我的全身。

可惜好景不长。一日我在写作业时思绪凝滞,弃笔望远,扫见那株绿萝,不由得一惊:它的藤蔓微微缩皱,无力地垂落到窗台上;叶片,蜷曲着,失去了往日油亮的光泽,像是生病了,显得没精打采的。是不是该换水了?我急忙冲到水池边,换了一瓶清水。只能过一夜看看了。夜已深了,我躺在床上,牵挂着我的绿萝,久久难眠。

第二天惊醒,我急忙趴到窗台上观察。怎料它毫无好转,反而叶片发黄。怎么回事?我咋咋呼呼地推开房门,惊醒了还在熟睡的妈妈:“妈妈,看看这绿萝怎么了?”妈妈仔细打量了它,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顺应自然是一种美。”

顺应自然是一种美?妈妈高深的话语,让我疑惑不解。

我重新仔细观察它:它的每一茎藤蔓都一律伸向窗外的方向,每一片叶子也都扭头望向窗外。刹那间我明白了,它是想到自然界生长呢!我捧着心爱的绿萝,急忙冲向公园。到了公园,我将它重新栽入到那块长满绿萝的地里,让它和朋友们团聚。怀揣着不舍的心情,我把它看了又看,慢慢地转身离开了。

几周后,我又来公园看它。它的变化真大!我用喜悦的目光重新打量它:它的藤蔓恣意地延伸,已经爬上了公园的铁栏杆,叶片密密地排列着,苍翠欲滴,闪烁着光泽,好像每一片叶子上都有鲜活的生命在颤动。一阵风拂过,叶片随风摆动,像似在为我起舞……

草木本有心,它们比我们更加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热爱这个世界,只要我们俯下身去,用心聆听它们的话语,我们一定会了解它们的心声的,它们也一定会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我们看。绿萝自那以后,我的窗台上便只剩那个空空的花瓶,但我不后悔,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顺应自然是一种美!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七】

当母亲说这种鱼是结对出现时,小孩不信母亲的说法,于是又去寻找,果然小孩又找到了一条类似的鱼。是什么让母亲知道肯定还有一条鱼?又是什么使小孩真的找到了那另一条鱼?是自然的规律。那种鱼会结对出现是难以改变的自然规律。

自然的规律能让小孩找到另一条鱼,也能让我们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

遵循自然的规律,它会给科学引领正确的方向,当门捷列夫用扑克牌排成最早的元素周期表时,在场的科学家鲜有认同。但当门捷列夫预测的元素一一被发现且性质相近时,门捷列夫对人们的惊奇却微微一笑:“这不过是自然的规律”。是啊,门捷列夫不过是发现了简单的自然规律,可正是遵循着这些自然规律,人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元素。

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它必将推动科学社会的发展,反之,若不遵守自然的规律,则必然会造成失败的苦果。好大喜功的中国人在中国统一后大搞“大跃进”,提出在十年内赶超英美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当时风靡一时,可这样严重违反自然规律的说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失败。前人失败的例子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才能收获成功。

即使有巨大的利益在眼前,可我们仍应保持清醒,遵守自然规律。工业化时期,贪婪的人们不断地生产,全然不顾工业尾气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于是乎,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酸雨危害这些灾难接踵而至。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开始重新按规律生产,减少对自然的危害,遵守自然规律发展,这样才能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诚然,你可以将哥白尼等科学家送上火架台,但“日心说”的自然规律却不会因此改变,同样,无论再怎么否认,自然规律就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会随人类的意志而改变。

因此,遵守自然的规律,这样你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顺应规律作文300字【八】

有一次,菲菲和蓝猫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跳的格子是这样的:1 2 3 4 5,菲菲把一个沙包抛到第一格,再单脚跳进此格,捡起后回到起点,再抛进第2格,菲菲跳进第一格后再跳进第二格,但跳进第二格时,菲菲踩到线了,所以失败了。蓝猫接着玩,他一下就跳进了第二格,菲菲说它赖皮,不算。刚好洋博士经过这儿,问明情况后,夸它们说:“知道吗?你们玩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蓝猫和菲菲很惊讶。

洋博士说:“你们跳格子,每次可以跳一格,也可以跳两格,还可以一格两格断续的跳,但每次最多只可以跳两格,跳完5格共有多少种跳法呢?”

菲菲和蓝猫都认真地想了想后,蓝猫拍着脑门说:“第一格,很显然只有一种跳法。第二格,可以一次跳一格,跳两次;还可以一次跳两格,跳一次;有两种跳法。第三格,可以一格一格的跳,跳三次;还可以先跳一格,再跳两格,跳两次;或者先跳两格,再跳一格,跳两次;有三种跳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知,跳进第四格有五种跳法,跳进第五格有八种跳法。”洋博士高兴的笑着说:“你们仔细观察跳进每一格的方法数1、2、3、5、8,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菲菲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洋博士说:“对,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数列。想不想听一个关于数列的故事呢?”

蓝猫和菲菲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当然想。”

于是洋博士说,意大利比萨的一位绰号为斐波那契的数学家在《算盘书》这本数学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养了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即第13个月共可有多少对兔子(如果生下的小兔都不的话?

此题的推算方法和跳格子一样,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数是前两个月的兔子数之和。据此推知,一年后,共有233对兔子。以上兔子数构成的数列,现在称之为“兔子数列”。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不断地了解生活中的奥秘。

蓝猫和菲菲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最后蓝猫说,我出两道关于数列的题,请大家一起算一算吧!题目是这样的:

1、4、7、10、( 、16、19、( 、25、28

96、( 、24、12、6、3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