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对祖国统一的看法500字)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对祖国统一的看法500字)

更新时间:2022-11-04 01:02:00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对祖国统一的看法500字)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感性,右岸理性,左岸是看法,右岸是事实,左岸住着我们的,期盼和挣扎,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

事实之于真理更加严峻而难以抗拒,因为大多的事实都不依靠我们的意愿和存在。人们从理想和幻想中得到安慰也蒙受羞辱,好在事实更为长久。尽管它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事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将事实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是我们所知世界最直接的反映。

哈珀-李曾说:“去掉那些形容词,剩下的就是事实了。”如果说看法就是事实的.修饰,那么我们对此,需要保持冷静甚至警惕,君子慎独,偏信则暗,切勿让看法凌驾于事实之上。1994年南非记者凯文以一张《饥饿的苏丹》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在那照片上,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在地上,而秃鹫在不远处虎视眈眈。荣誉过后,对他的斥责谩骂汹涌而来,谴责他是踏在女孩尸体上的卑鄙小人。但事实上女孩的手上带着象征人道主义保护的手环,而凯文也对她伸出援手。可是口水的狂欢下,没有人愿意回归理性的看法,几个月后这位记者痛苦地离开人世。事实的分量比整个世界还重,我们需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事实离开了看法都是空洞的,因为我们的看法也从来不是事实本身。

但这并不代表看法是可以完全摈弃的。世界不只有复杂的事实,同样包含了人内心真实与直接的体验。不论看法是积极还是消沉,总会与旁人的意见有所不同。若所有人闷声不响,或是人云亦云,这样无非就是将最真实的苦痛以及最炽烈的情感用最庸俗的套语来表达。如果没有看法,我们将处在一个停滞的时空。而一旦看法基于事实,晦暗不明的时刻也有了坚持的信念。此次疫情中,我们接受痛苦和希望并存的事实,也在荒原中举起一把火,善意会拥抱哭泣的灵魂,而罔顾事实的看法则令我们在气愤之后更加珍惜而坚定。

还有一种看法更令我们震撼。15世纪,布鲁诺为日心说毅然赴,他对科学的坚持让欧洲教廷都为之惶恐。1912年民国初立,孙中山先生在地图上画下心中的建国蓝图,他的梦想或者说是中国人的梦想,得需百年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新冠疫情刚出现时,李文亮等14位吹哨人就已向外界发出预警,提醒身边之人做好防护措施……他们的看法比事实先行一步,逆着众人一致的步伐勇敢地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基于现有情况而对将来的合理看法,分明是黑夜破碎即将倾泻出的红日,是风暴侵袭前的一声雷响,又有谁能说这些看法是无力的?

谎言之中,有勇士挺身而出,无畏的直言与的印痕中,事实和看法依存而生,相辅相成,空洞被充实,无力变成坚实的力量。

为此,且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崭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且用真实架一座桥,让言说者不空谈,让主事者不麻木,让刚烈者不偏激,让脆弱者不沉沦,让书斋知晓江湖事,也求民间参知庙堂言!

我们站在事实与看法的岸上,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二】

就从星期一的体育课来说吧。男同学们排队总是站不好,所以陈老师给了我一个权力,要排队整齐,无人讲话,才能去上课,没有做到就会罚站,还停课。从此我把陈老师的要求铭记在心中。“铃、铃、铃……”预备铃已经拉响了,我把所有男同学叫出教室,整理好队伍,准备下去上课时,王先淦在队伍中窜来窜去,活像一只欢蹦乱跳的猴子,闷热的天气再加上王先淦火上浇油,真是愤怒到极点了,我疯狂地大叫着,让男生们回教室罚站,完全忘记了作为委员的尊严。他真是“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粥”,全班男生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罚站,在这大热天里谁愿意罚站呀,所以有些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这时王先淦又难耐寂寞,开始捣乱,他东看看,西瞧瞧,趁我不注意时脱掉了衣服。我看见大家都站得那么认真,还是不忍心,叫他们再次快静齐地排队。男同学们又一次站好了,又只有王先淦在那里唠叨:快站好呀,不然又下去不了……。看来又再拍我的.马屁了。我真怀疑可否用一张胶布把他的嘴封上。在下楼的过程中,我无意从窗子边看到了陈老师,只见队伍走得像一根蜿蜒起伏的卧龙,队伍中发出的讲话声令我的耳朵都承受不了,我好心地提醒他们,可他们不听,果真不出我所料,陈老师见我们零乱的走下来,顿时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王先淦,讲话、排队乱动,这些小事对你来说是很快乐的,但对于我们而言这一点小事是非常重要的,你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态度,还影响了班级的纪律性,难道你就不曾有丝毫难为情吗?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三】

西周晚期,周天子统治不力,西戎不断扰边境,社会矛盾加剧,百姓怨声载道,各个诸侯国开始自谋发展,逐渐不听周天子的召唤。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率军与申国、缯国、犬戎的三国联军在骊山开战,周幽王兵败被,自此西周灭亡,郑国、卫国、秦国、晋国四国赶来救援,赶走犬戎,迎立已废太子姬宜臼为周平王。周平王畏惧犬戎,弃丰镐而东迁洛邑,实际管辖的领土大大减少,东周开始,周室衰微,周天子的威信不复从前。

郑武公护周平王东迁有功,任卿士,辅佐周朝政务,利用职权为郑国谋发展,秦国护周平王有功,得周朝西部地区,周平王许诺只要能赶走西戎,土地就属于秦国。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与中原诸侯国取得了联系,开始了它艰难的扩张之路。

周室衰微,自顾不暇,诸侯国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壮大,在各方面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力图不被他国欺负。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四】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诚然,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接受事实,发表看法,事实与看法,似乎是相互依存的组合。

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即客观事实。看法则是指对客观事物所抱有的见解和观点。

事实是看法产生的前提,看法是基于一件现实的事情之上而产生的对此的认知与态度。一个凭空产生、没有任何依据的看法,即使包装得天花乱坠,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网络上自媒体的一些虚假信息、捕风捉影的娱乐信息等,这些没有事实基础的观点看法,是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而依据客观的看法能体现出事实的价值,让事实在舆论面前挺身而出。当人们的看法站在事实这一方时,事实方能真正体现出作为事情真相的价值。由此可见,“看法”要以“事实”为基础,才不至于“空洞”;“事实”要有“看法”来提升,才不至于“无力”。

然而,如果我们跳脱时空的限制,矗立于历史的长河中观望,事实与看法,又好似互相抽离的组合。

当柏拉图在公元前时期提出“洞穴之喻”这一理论时,并没有所谓的“事实”可以佐证,这一看法看似是空洞无力的,然而这一理论却正是以生活真相作为事实,并最终成为了了不起的“看法”。因此,事实并不一定是指一件具体的事。又如最早提出地球为球体的毕达哥拉斯,这一没有确切事实作为依据的看法,在当时看来是荒诞可笑的,但后来的航海家证明了这一“空洞”的看法是真理。如果“看法”领先了时代,而“事实”却又受限于客观条件的约束,看法可能并没有同时代的事实作为依据,却依旧无法阻止它成为真理。由此也可例证,并非所有的看法离开了事实都是空洞荒谬的。

而离开了看法的事实也未必无力。例如在法院判决时,即使“看法”尚未形成,所有的“事实”都是有力的,成语“铁证如山”正是如此。因此“事实”的存在,本身便足以形成“看法”;又如在千百年间,孔子的形象经历几番波折,舆论或许可让他时而被批驳,时而被神话,但却不能撼动本来存在的事实,不能撼动“孔子是哲学家”的事实。因此,“看法”是舆论导向,而“事实”本身就具有无可争议的力量。

事实并非一定是眼中所见,看法可能是片面之谈,在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密集,某些事实可能是舆论导向的产物,某些看法可能受限于时空的拘束,这样的事实与看法即使互相依存,也注定无法成为真理。

因此,事实与看法终究是辩证统一的。特别对于我们青年人,面对当今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为了去芜存菁,沿着正确的人生长路行进,必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凡事力求探索事情的真相,具备精准的逻辑和清醒的判别力是关键的重中之重。

当今,只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批评,结合真正的事实与看法,才能摆脱时空限制,明辨是非,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祖国统一的认识与看法800字作文【五】

最近,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考成本的问题的说法,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2年高考成本的变迁,几许欢喜几许哀愁。下边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70年代一本练习本,一碗绿豆汤,高考花5毛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

高考已经沦为三拼游戏,首先是拼体力,看谁参加的特长班、培训班、兴趣班多、看那个学生做的题目多。其次是拼金钱,老师不会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奉献的,要收费的。要家长购买这样那样的资料,补脑液要花钱;再次是高考的关键时刻,父母要做好后勤保障。

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命运,富二代的命运呢,有较好的经济资源,参加的特长班、培训班、兴趣班、家长陪读、让孩子租住在学校的'附近,再一对一的家教补课,确实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得分机会。

在看我们的农二代、穷二代,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也提供了改变他们命运的通道,他们很少拥有特殊的资源,根本就没有财力吃什么补品,上什么补习班,有的甚至连学费都交不上,还要靠社会的力量来资助,甚至靠贷款来交学费,只能通过寒窗苦读,靠自身的的顽强努力考出优异成绩,实现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的数据及看法来分析,从22年前花费280元,现在花费10万,高考成本涨了300多倍,相对应的是人们收入的普片上涨。高考成本的变迁,首先,反应两代人的高考成本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原因在于两种东西,一种是服务还是利益的观点,以前讲的是服务,现在讲的是利益。其次,是反应了不同的家庭,富二代、穷二代的高考成本,一个是物质上的成本,高额的成本投资也不一定收到理想的回报;相反,一个是劳务成本,虽然没有高额的成本,也可能换来高额的回报。最主要的还是反应了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