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写热爱土地的作文500字(描写土地的作文500字)

写热爱土地的作文500字(描写土地的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3 19:41:18
写热爱土地的作文500字(描写土地的作文500字)

写热爱土地的作文500字【一】

我们生活在一片美丽祥和、可爱迷人的一片乐土上,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大海,峰峦雄伟的大山,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人类发扬了历史文明,得到了地球上的资源。我们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要靠土地获取。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土地资源却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在人类寻找文明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沧桑,而沉重的代价是以牺牲土地,过分地开发利用土地的结果。上游工厂乱排放污水到河水污染了庄稼,高楼大厦占据了良好的耕地。甚至还乱挖土地,生产100万块红砖,要挖土一米深的耕地1100平方米。而这些砖建造一栋1.5万平方米18层建筑物的一半都不够.要是造这样的一栋楼,得用多少耕地土来换啊!所以,现在国家规定,不能使用耕地土造的砖,只能用空心的水泥砖.这样一年就可以减少使用6000亿块红砖,得有多少耕地节约啊!在我的家乡,好多土地都是空在那里,她本来可以长出绿油油的麦子,沉甸甸的谷穗,但人们把她给遗忘了,到城里去打工。这样我们国家到国外进口好多的粮食,如果我们把耕地都好好地利用,就不依赖进口的了。

另外我国的很多耕地受到水土流失、耕地质量退化影响。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刻不容缓。如果人类还要长久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就应该保护这土地!不要再建设什么工厂,也莫提什么豪华别墅。可以节约的土地就不要再浪费了,可以重复开发的就不要去建别的建筑,可以停止的污染就不要持续下去,因为伤害土地就是伤害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认真地保护好、节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斩断污水伸向农田的魔爪,回收废旧电池、清除白色污染。让那些讨厌的山体滑坡、泥石流远离我们,让地震、海啸成为遥远的记忆……

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我国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对耕地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我们还要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通过法律的形式把耕地好好地保护起来,进行这些措施就是为了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写热爱土地的作文500字【二】

那片土地,总勾起我的回忆,那一片土地,总让我想了一遍又一遍,那片土地,总抓住我的心,让我痴迷上了它。

城市,就像是由那错落的高楼,纵横在大街小巷的马路,那一辆辆蚂蚁般的车辆构成的巨人。这个巨人似乎整天都在工作着,车辆的来往,不断的车鸣,广场上大妈的跳舞音乐声,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一切,看似十分热闹,可久了,它会让人感觉闹心,而这时,那片土地让我越来越痴迷。

那儿,没有城市的华美,但那儿却有着独特的魅力,有着独特的宁静,那儿,有着一条条通达的田间小路,随处都可见的绿色植物,路边有着苍绿的草,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四周的山坡上长着繁茂的树木……

那儿,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宁静的气氛,总能让人心旷神怡。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万物都从酣梦中苏醒过来了。鸟儿似乎一醒来就要亮亮清脆的歌喉,花草树木伸了伸懒腰,抖了抖身上的露珠。这时漫步在清晨的田间小径中,可真是一种享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大自然的天籁之声,看着洒在草叶上的阳光,这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一切都是这么安静,那颗心似乎融入到了这清晨之中。到了晚上,那片土地没有城市的灯火阑珊,没有城市的人群涌动,那片土地只是静静地等着夜幕降临,然后涌起了各种动物的鸣叫,那鸣叫似乎是这夜晚的伴奏曲。听着,似乎能拨动人们的心弦。那儿就是这么宁静,这么美好。

在那儿,也有我儿时的许多小伙伴,曾经和她们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疯。而现在,我们都长大了,没有了小时候的顽皮,只是变得更加安静了,当我们聚在一起时,我们都会谈谈心,说说趣事。

那片土地,是我心中最美的故乡,现在我越来越想念它。身在这个热闹的地方,有时候我想去寻找一份宁静,那片土地便成了我最想去的地方,真希望就处在那个地方,而每当心情烦闷的时候,我都会想想它,渐渐地,它成了我最痴迷的地方。

那儿,让我痴迷,让我痴迷那儿的宁静,那儿的物,那儿的人,甚至那儿的一切。

写热爱土地的作文500字【三】

“梦似驼铃惊明月,心如红叶染青山。”为了赢得日后的收获,我俯身耕种那贫瘠的土地,愿如漫山红叶,拼尽全力,染红梦的青山。

那日与琵琶相遇,它古朴的韵味,悠长的余韵,深深地震撼着我。从那一刻起,奏出高山流水,滋润心中贫瘠的土地,便成为了我的梦想。梦中的我,静倚四根琴弦,岁月静好,沃土繁茂。

天生,那土地便很荒芜,这是当我的手指第一次触上钢弦时,我就明白。我知道自己不是音乐天才,我的手指并不修长,一个把位往往要两秒才能串起来。这样贫瘠土地,真的适合耕种吗?为了耕种,我开始找寻肥料。我试着将八拍的音节改成四二拍,不断熟练,不断加速,将一支完整的曲子分成几个片段,逐个攻破。终于,三个月后,汗水将音符串成微笑,微笑将执着串成养分。琴音,从我手中涌出,向前,向前,终汇成雨滴,在心中洒下,一滴,一滴。我像载着梦想的海燕,敢于在通往音乐的道路上吼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仿佛有破茧成蝶的希望,到底是沉睡的蝶,还是丑陋的蛹?不知道,我只能为了心中那片土地,坚持!

当指尖的厚茧铺成了路,蝶从梦中苏醒。我接近了。

然而我的曲调只是连贯,总少了一丝应有的感觉。不只是我,同学们也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不屑,将这个问题放大,放大,再放大,呈现在我面前。为什么还是不够好?直到那天,我看到表演者随旋律变化的表情,她似乎与琴融为一体,那般如泣如诉。我明白了,弹琴,技艺只是第一步,重在用心。

于是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琴声的小溪泛起了涟漪,有了自己欢快的跳跃,悲痛时的沉默。情感的融合是那么不易,但我已可以用琴声表达作曲者,表达自己,这一次,我用了三年。

那年夏天,蝉鸣声不绝于耳,演播厅内人心躁动。紧张占据了我整个心。我坐在舞台中央,调动情绪,牵动曲子,闭上双眼,梦境中的情景与现实重叠。我俯下身,耕种自己的土地。此时,十年,红叶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