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重阳节作文大全500字初一)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重阳节作文大全500字初一)

更新时间:2022-09-15 15:00:27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重阳节作文大全500字初一)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一】

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叫“重阳节”,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我国是个有着许多美好传统的国度,尊老敬老更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德。老人们在这一天赏菊陶冶情操,或者是登高锻炼身体,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出发时,天空一片湛蓝,飘逸的云朵缓缓飘过,为我们遮住强烈的阳光。微风一阵阵地拂过,使人心旷神怡。早起的鸟儿的叫声好像是在为我们的队伍送行。

一初到敬老院

出发!我们乘坐的巴士汽车终于发动起来了。出了校南门,上了公路,左侧,那一排绿中泛黄,黄中又带点绿的树那样笔直,像一个又一个昂首挺胸的小卫士,坚决守护好这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

车走了几十公里,驶入了一片低矮的住房,看来已经到农村了。敬老院也应该不远了。我们又行进了几百米,一栋米黄色的。二层小楼进入了我的视野,在一片茂密的苹果园的环抱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定是敬老院了。果不其然,我们在这里停了下来,老师指挥我们下了车,我们到了本次行程的第一个目的地———聂各庄敬老院。

我们走进了大门,一棵四季长青、枝叶繁茂的迎客松展现在了我面前。向后看去,一幢楼房那么简洁,一个个方方正正的窗户光洁又明亮,就连窗框也闪着光亮,毫不比大都市的高楼大厦逊色。

经敬老院院长介绍,我才得知,这座敬老院是八十年代兴建的,这批楼房是刚刚建成的二期建筑,采用了标准的双人间。一期建筑只剩下了在院子中间的一间小平房,但是用不了几天也不复存在。了解到这么多,终于要亲自走进老人的房间表演节目并赠送礼物了。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二】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三】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通常出游赏景、登高远眺。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布置让我们回家帮老人做一件事情。做什么呢?我打量打量坐在沙发上的姥姥,姥姥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还是一直为我们操碎了心。无情的岁月在姥姥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细细的皱纹,那稀疏的头发虽然被染成了黑色,却始终遮不住那白得发亮的原色,最终我的目光落在了姥姥的手上。姥姥岁数大了,眼神不好了,平时剪指甲都要戴上老花镜,很费劲,不如,我帮姥姥剪指甲吧。

于是我拿出指甲刀,神秘地对姥姥说:“姥姥,您的指甲长了,我来给你剪指甲吧。”姥姥好像很吃惊,疑惑地望着我,“平时都是我自己剪,今天怎么啦?”“今天不是重阳节吗,我要尽一下孝心。”由于长期操持家务,姥姥手上的皮已经变得皱皱巴巴的,粗糙得就像老树皮,指甲被层层叠叠的老皮和无数的毛刺包围着,手掌摸起来又厚又硬,掌心磨出了一层黄黄的老茧,由于天气转凉,手上有的地方已经裂开了细细的小口,露出了红红的丝,这双手曾经在我小时候哭闹时,轻轻地抚摸我入睡;曾经在我饥饿的时候,帮我做出可口的饭菜,我又何时想过帮姥姥做些什么呢?

我仔仔细细地把姥姥的指甲剪得整整齐齐的,又给姥姥涂上护手霜,滋润皮肤。“长大了!”姥姥欣慰地笑了。是啊,以前也许是我太小,不懂得孝敬老人,可现在,应该懂得去回报他们所为我做的一切。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给老人们买太多东西,但即使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拥抱、洗一次脚、梳一次头,他们都会感到非常幸福的,也希望每一个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节日。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四】

1、据《续齐谐记》记述

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

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另外,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也有三种主流说法。

1、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2、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3、重阳节据说是汉高祖刘邦时代兴起的

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五】

尊敬的离退休老同志:

你们好!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在这硕果累累的时节,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九十四华诞和纪念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喜悦,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

在此,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老同志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汝州农商银行的'宝贵财富,你们为汝州农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忆往昔,你们为农信建设呕心沥,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首首人生赞歌;看今朝,我们汝州农商银行的不断发展,蕴含着你们的指导和关心,凝结着你们的教诲和培养。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在你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汝州农商银行各项事业发展正稳步有序的发展。

汝州农商银行的发展牵动着你们的心,汝州农商银行的成就凝聚着你们的心和汗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为汝州农信事业做出贡献的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继续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汝州农商银行将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出发点,以改作风和抓落实为着力点,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汝州农商银行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老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你们不但丰富,阅历富足,而且还有很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你们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是关心下一代的慈祥老者,是汝州农商银行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你们的余热将使建设一流汝州农商银行的前景更为光明!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是陈年的酒,是美的展示,是辉煌的见证。衷心希望你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继续关心、支持汝州农商银行的各项事业发展。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道一声亲切的问候,送一曲衷心的祝愿,祝各位老同志们节日愉悦,健康幸福!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六】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七】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值此重阳节来临之际,乡党委、政府谨向各位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重阳节

在石塘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位老同志任劳任怨、艰苦创业,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壮丽的诗篇。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你们以深厚的爱党爱民之情,时刻关心石塘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用最美的夕阳红辉映着我乡的蓬勃发展。石塘的发展蕴含着你们的智慧和付出,石塘的腾飞凝结着你们的奉献和心。在此,我们谨向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乡党政一班人坚持以富民兴乡为已任,团结全乡广大干群,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坚持“基层先行、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融城对接、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乘势而上谋跨越、再鼓干劲立新功”的工作要求,突出项目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民生,确保了全乡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我乡连续2年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是全市文明乡镇、全市十大魅力乡镇,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集体;连续3年评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红旗单位、“五个好”乡镇党委、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招商引资、安全生产、新农村建设、卫生教育等多项工作都评为全县先进单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后,乡党委、政府一定会做到对老同志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努力把老干部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同志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更期盼你们一如继往地关心石塘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中共石塘乡委员会

石塘乡人民政府

二○xx年十月十六日

重阳节作文500以上【八】

尊敬的雷氏各位老宗亲:

您们好!金秋送爽,菊香荡漾。时值我国第二个法定老人节--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深圳雷氏商会组委会祝全国各位老宗亲节日快乐!

我们的老宗亲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经历或见证了我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的辉煌壮举。如今,全国人民正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您们见证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几十年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农村、在城市、在工矿企业、在领导岗位您们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青春和热,沧海变桑田,您们倍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国是千万家,您们在家庭中曾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您们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曾经四处奔波、辛苦劳作。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家庭琐事,事事操心,件件过手。有苦一人独吞,有乐全家分享。有的老宗亲操劳小家,还得操劳“大家”。有的是为邻里操心,有的为家族分忧解难,对维系一方和谐、稳定、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是家中的宝,老人是国家的财富。老人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诫年轻人少走弯路,老人还在为祖国建设出谋划策。在一些家庭里,老人还在为儿女带孩子,为后人操心操劳。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

无限青山中国梦,敬老仁孝九州同。雷氏宗亲的年轻人一定要敬老、爱老、助老。祝老宗亲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安康!

201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