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游平遥古城作文1000字左右)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游平遥古城作文10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1-27 22:10:01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游平遥古城作文1000字左右)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一】

暑假里,我们全家从气候炎热的南国广东飞到了气候宜人的云南丽江。

刚打开旅游车门,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写着“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两架巨大的水车“呼呼”地转着,我们漫步在青山环抱的古城中,踩着光滑、美丽的五彩石铺就的小路上,我发现古城里的泉水分成三条主流穿过古城,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支流,穿街走巷,入院过墙。拱桥、平桥、木头桥、石头桥……架在纵横交错的支流上,红花绿树倒映在水中,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水城威尼斯了,古城中保存了许多明清年代的民居建筑,它们均是两层楼的木质结构,青瓦白墙,每座房顶上都垂挂着吉祥物,有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鱼、凤凰、龙,意示着纳西人盼望和平、吉祥、如意。

古城的街道干干净净,下雨天无泥迹,大晴天无灰尘,古城的街道两旁都是商铺,有卖乐器的店,有卖土特产的店,有卖紫玉雕刻的店,有卖工艺品的店……玲琅满目,店里的服务员穿着特别的民族服装招揽游客。古城不仅在中国名气很大,而且名满天下,到处都能看见外国朋友。

我们站在木府花园的山顶上俯瞰,古城全貌尽收眼底,我陶醉在这美丽的古城中。太阳快下山了,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彩霞,晚上,四方街上灯火闪烁,中外游客聚集在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丽江古城——-迷人的古城,丽江古城——使人梦想重游的古城!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二】

暑假,我和爷爷奶奶来到了美丽的云南。游玩了许多景点,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丽江古城,他那种清纯、古朴的美令我至今难忘。

漫步在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上,便见美丽的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城而过,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居民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听导游说,这股股清流都是来自象山脚下的玉泉,玉泉水一分为三,三又分成九,所以泉水满城可见,家家流水。

青石板铺的小道上,人群川流不息。木头建造的小屋里,人山人海。各种各样的纪念品:蜡染布、五彩缤纷的羊皮画、用动物身体做成的各种小饰品、纳西文化的东巴文字图书……这许许多多精美的东西,配上古城一律的土墙、灰瓦、石路,我仿佛置生于古代的城镇,也仿佛看见了古代马帮在这里以茶换盐的场景。

当夜幕降临后,有纳西古乐的乐队在演奏他们本名族的音乐。各种各样五彩的灯光,把古城装扮的美轮美奂。“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用手一指,原来是水车转动时发出的美妙乐曲,每滴一下水,下面的灯就亮一次。这清脆、悦耳的声音,哪怕是最杰出的音乐家也无法演奏出来吧!

小桥倒映在彩灯照亮的水中,各种鱼儿在翡翠般地水草间欢快地穿梭着。这时的古镇已是灯的海洋,“放河灯”、“对山歌”、浓浓的咖啡味弥漫在空气中,原始与现代气息的交融给美丽的丽江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丽江古城有着看不尽的美丽景色,有着读不完的悠久历史,让我流连忘返。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三】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去了平遥古城游玩,在那里,不仅令我大开眼界,而且还了解了许多关于古城的知识。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来到古城,我们租了一辆电瓶车,听随车的导游讲解古城的大概特征,据说平遥诞生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 这里有80多条街道而且条条相通,车子穿行在古城的街巷之中,走走停停,因为道路不宽,错车时要格外小心。而最窄的地方仅够两辆自行车的位置。导游说古城的建筑能保留到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在以前抗日时期,日本人因为尊重乌龟,龟有长寿之意所以破坏不是很多。第二是因为当地居民翻盖旧房的不多,后来平遥古城又被国家保护了,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

我走上“平遥三宝”之一的古城墙,上面陈列着铁制的炮筒和两个铁人,向城下望去,满眼都是古建筑,古色古香。而我站的南城门,正是“龟城”的。了城墙我们先去了“日升昌”票号,这里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一进大门就有一个石头做的大元宝,有许多游客还往大元宝上坐了坐,也想沾点“富”气,票号里陈列着许多旧时的元宝,旧时的钱币…… 接下来我们的目地的是镖局,那些仿真的人做的栩栩如生,我看见许多人拿着刀、斧、剑等武器保护几个抬着钱箱子的人,原来是哪位大户人家要搬家,但怕钱财被抢了,所以就请了这些会武功的人来保护他的这些钱财。

下面我们又去了文庙参观,在文庙有一个龙门,门槛有半米高,听导游说只要跳过这个龙门,就能金榜题名,游客们听了都来跳,就连上了年纪的人也跳,我也忍不住跳了一回。龙门旁边还有个鳌头的石雕,我站上去,照了一张相,所谓“独占鳌头”。我们还参观衙门,衙门里摆着许多刀呀,长枪呀,还有“萧静”“回避”的木牌,好像还能感觉到当时的威武。我最喜欢的还是古城的明清街,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房檐上刻着彩雕。我穿梭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听着各种吆喝声,选购着自己中意的商品,最后还品偿了平遥的美食——平遥牛肉。

平遥古城真值得一游。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四】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大理古城是中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天,我们到大理古城来了。开车的师傅直把我们送到客栈前。那是一条类似胡同的小路,散发着厚重的古代气息。

古城的大门,也就是东门,叫洱海门。洱海门气势宏大,旁边还停着一辆马车,总让我们想起大唐那辉煌的时刻。

古城里,人声鼎沸,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我们来到了著名景点——洋人街。街上有许多“老外”。我们来到一家服饰店,店里有许多少数名族的服装正在出售。一位外国女士正在试穿,那样子真有趣。

街上,人头攒动,我紧拉着妈妈的手,生怕走丢。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走到了西门——苍山门。

真有趣!西门边上,竟响起了广场舞的声音。

我们这样逛了一整天。晚上,那夜景让人沉醉!

洱海门亮着,亮堂堂的,亮得显眼。这时候,拍照必不可少。你拍,我拍,他也拍,直到拍了好多张照才心满意足。

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雨。雨停了,外面雾蒙蒙的。我们到了洱海门边上,找了一辆由一匹白马拉着的马车。我们坐了上去。

马绕着古城逛了一圈,慢悠悠的。当它看见路边有几辆搅拌机,马飞速地奔跑起来。车夫解释说,这匹马没在雨天见过搅拌机,所以害怕了。

我们又愉快地度过了一天,大理古城内的一天。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五】

游完了玉龙山,我们便随着导游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中有一条水穿城而过。从南门进,北门出,所以你在那里游览不怕迷路,只要看看水流就行。要去南门,逆水走,要去北门,顺水走就可以了。城中还有许多水井,一般都是连起来的三个,有“一井饮,二井洗菜,三井洗衣”的规矩。一幢幢古朴的房子,把我们带回了久远的时代。房屋的屋檐都是向上翘的,据说这屋顶飞走时,就是他们家飞黄腾达之时,路面是用从山上开采来的,女娲补天用的那种五彩石铺成的,漂亮极了。

丽江古城的特产很丰富,有天然螺旋藻、米糕、鸡豆凉粉……甚至还有凉拌树皮。我最爱吃那里的米糕和鸡豆凉粉,米糕甜甜的,上面有着红艳艳的玫瑰馅,白白的米粉在红红的玫瑰馅下面,既美观又好吃。鸡豆凉粉凉滋滋的,拌着蒜泥、醋、葱,又酸又凉,好吃极了。

古城里到处可见各种手工作坊,像银器作坊、玉器作坊、东巴纸作坊……银器作坊就是制造银器的,一会儿“叮叮咚咚”地打上一阵,一会儿放到火盆里“轰轰”地烧着,一会儿又放进冷水中“哧哧”地冷却着,就这样,一件精美锃亮的银器就打好了。东巴纸是一种古老的纸,是把牛毛、树皮都放在锅里煮,又在冷水里泡,剁一剁,变成糊,刮在木板上晒,等干了,才算做好。作坊的人告诉我们,东巴纸能保存几百年不破。

夜幕降临,灯光闪烁。古城里最热闹的就是酒吧了。一个个酒吧都有好听的名字,“一米”、“千里走单骑”等等。舞台上,有的在放声歌唱,有的在轻歌曼舞,有的在激情跳跃;舞台下,有的在细细欣赏,有的在慢慢品味美酒,还有的在轻声交谈。

丽江古城,古老而又年轻,宁静而又热闹,真好!

徽州古城作文800字【六】

平遥,这个曾在两千年前因出产陶器而被命名的平陶城,后因避北魏拓跋陶之讳而改为平遥的历史古城,虽然现在我们已看不到它两千年前的古城风貌,然而此刻我们有幸能看到三百年前重修于康熙年间的这座平遥古城,并且它的城墙保存得十分完好。

在这古老的城墙之上,三千垛口,七十二敌楼依然巍峨耸立,难道这垛口,这敌楼,仅仅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吗?从它的实用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三千,七十二不正象征了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大贤人吗?古代战争年代,平遥古人仍不忘学习及文人的重要性。可见这“文武结合”的精神早已种在了平遥人的心中,这也无怪乎坐落于文庙对面的平遥一中,年年高考升学率非常高,一直也是省属的重点中学,或许这已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早已注定的了。

走下这刻满历史符号的平遥古城墙,再走入这票号之祖的“日升昌记”,奇迹!这简直真的是个奇迹!在这举世闻名,为战争而造的古城墙内又有一个举世闻名,关系着商业兴忘的票号。一个是战争中的焦点,声,喊声,弓箭,火炮充塞其中;一个是金融界的中心,钱进,票出,商贾,富豪频频进出。这日升昌记的名头,在几百年前就享誉全国,名满世界了。“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这副对联,足以说明当时日升昌票号的火爆与昌盛,别小看了“一纸风行”这四个简单的字,就这四个字,便断送了有数百年历史的镖局业。日升昌票号当年定下来的一些规章制度,在如今的金融界,企业界仍是制胜的法宝,日升昌票号的运作虽然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它的规范,它的精神却一直留传下来。

走过古老的平遥城墙,看过光辉的日升昌票号,穿过平遥县衙的层层大院,所以才立于城隍庙的戏台之上。我仿佛刚从历史中走来,一路观赏,一路品味。三百年的历史从身边匆匆而过,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古城让人们永远感受着古代城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