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作文)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01 14:12:32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作文)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一】

天穹高广,于是杞人忧其危耸。宇宙神秘,于是苏格拉底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自然朴实,于是梭罗抗锄弃世,奔赴瓦尔登湖……他们正因为抬头仰望,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因而认清自己。踏上了各自的道路。

世界那么大,只有抬头仰望,才能去逐渐了解。只有敬畏高处,才能更执着地追求。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只愿做曳尾之龟的庄子,像个好奇孩子一样,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抬头仰望蓝天,因其渺远而惊讶,并且想弄清天之奥秘。从抬头的那一刻起,他便与世俗分离,迈向逍遥而游的道路。从此,他的思想与灵魂,从此从人世超脱,变得高远宽广,进入九天绝顶的神秘境界。而由此产生的《庄子》,洋洋洒洒,字字珠玑。

一个人的抬头仰望,让他坚定了理想,昂扬了斗志。从此,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战狼Ⅱ》的抬头仰望,让其认清中国电影的不足与大片的闪光点。不论是场面、特效、剪辑,还是道具表演,《战狼Ⅱ》剧组都以好莱坞大片为标准。没有那抬头仰望,就不会那二十六次入水拍摄的执着,没有那抬头仰望,就不会有那酷炫但又极度危险的坦克漂移,更不会有那酣畅淋漓的武打动作。而要《战狼Ⅱ》成为电影票房的不朽传奇更是天方夜谭。正是整个剧组的抬头仰望与严格制作,才使《战狼Ⅱ》成为神话。

一个集体的仰望,让整个集体迸发出蓬勃的力量,从而实现非凡的目标。

其实,小至个人与集体,大至国家与民族,都需要抬头仰望。

日本在黑船事件后深深感受到自己在列强面前的弱小与其封建制度的腐朽。在抬头仰望美国与英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它励精图治,毅然开始明治维新,彻底改变自己落后的思想与制度,最终成功进入经济强国之林。而与之相反的英国,沉溺于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终逐渐被美国德国等不断抬头仰望的国家超越

一个国家的仰望,是一个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汇聚的民族理想塑造着整个民族的精神与斗志。

只有学会仰望,才会觉得自身的渺小,愈觉世界之大。但我们在抬头仰望的过程中亦不可妄自菲薄,更不能耽于盲目的追求而迷失了自我。抬头仰望的我们,也要低头思索,理性的分析自己,切不可为实现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大跃进”只顾奔跑而不低头看路的人难免重重地摔上一跤。

学会抬头仰望,不仅要向上看,也要适时向下看,对自己有所肯定。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二】

喷薄而出的海啸蓄势在大海的深处,震烁天地的雷电酝酿在云层的深处,参天屹立的大树扎根在泥土的深处。自然的力量大都来自于自然的深处,而我们人生的力量又源于何处呢?

毋庸置疑,它来源于我们人生沉潜的深度。换句话说,我们沉潜的深度给了我们人生中最关键的力量,而关键的力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

沉潜深度源自持之以恒的毅力。水滴的力量来源于它们将自己沉潜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复一日,终成穿石壮举;细绳的力量来自于它们将自己捆绑在岁月的车轮上,一次又一次,终成断木伟业。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为了画好那幅《涅瓦河边的普希金》,阅读了大量有关的历史书籍和诗作,进行了长时间的构思,画了数百张草图。他不断描绘,反复修改,为了完成一幅理想的画作,他竟花去了20年。20年的描描绘绘多么枯躁,可列宾坚持了下来;20年的涂涂抹抹多么耗费心,可列宾沉潜了下来。列宾用20年的光阴展示了他人生沉潜的深度。

沉潜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有人偏偏不为之所动。著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大工作期间,潜心科研,身在西湖边,竟十多年不曾游览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古人云:“性痴,则志凝。”而洪式闾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他人生的深度,这样的深度美足以让西子湖黯然失色。

沉潜深度源自不畏困难的勇气。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只有具备开拓进取的勇气才能无往不前。居里夫人1899年2月6日的工作上记下了室温:摄氏六度,然后在旁边一连打了十个惊叹号,表示了她征服任何困难的决心。玛丽。居里夫人,一个女子,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勇者。她的人生深度在她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在打下的一个又一个惊叹号中延伸。

没有深潜入水,企鹅就不会有破水而出、登上陆地的力量,也就没有了那一道优美的经线;同样,如果没有深潜的功夫,一个人就只能永远漂浮在人生的长河中随波逐流,永远无法登上属于自己的陆地,更无法飞上属于自己的天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江万丈,非一川之功。我们的深潜需要我们的毅力,我们的专注,我们的勇气。有了这些,那么就让时间去蓄积我们的能量,让生活去酝酿我们的爆发。只有冲天而起的那一刻,才是我们创造人生新高度的时刻,才是显示“沉潜”巨大力量的时刻。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三】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老夫子这句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真“不能”与假“不能”全决定于一个人的态度。

态度往往直接决定了一件事的后果。大学里的一堂数学课上,教授在临下课时将一道数学题抄在了黑板上。这是一道他多年解不出的难题。他告诉学生,做不出就不要勉强。恰巧有一个学生迟到了,没听见他的话。只以为黑板上的题目是作业,就抄了下来。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位成绩并不是很优异的学生第二天竟是全班唯一做出这道题的学生。是态度创造出了这位学生和其他同学的差异,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正确的态度与坚强,自信,智慧一样,是一个人心中贮存的一种品质。“为长者折枝”时,“不为”与“不能”之间看出一个人敬老的态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看出孟老夫子做人处世的态度,齐宣王虚心向孟老夫子求教治国方略,可以看出他治国的态度。

正确的态度既然是一种品质,它就不能靠一时兴起的冲动,更不能急于求成。它应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点一滴当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正确的态度是一个人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品质。成功的人大多经历过一段“瓶颈期”,所谓“瓶颈期”就是一段看似无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准备就绪,等待时机的非常关键的过程。“瓶颈期”最要命的地方就是它不知何时是头。其实许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时期,可只有那些成功的人在这种时期中总保持着勤奋向上的态度,酝酿着自己的实力,也酝酿着未来。而相反有些人在这段时期中,习惯了安逸的生活,追求与进取的精神被逐渐磨去,过去所掌握的技巧与学识也慢慢退化待一直寻觅的机会从天而降时,他已无力去迎接他,把握他了。

态度决定命运。如果我们苦苦追寻的目标是一座导航灯,那么态度就是我们的交通工具。只有靠他,我们才能冲破重重困难,抵达我们心中的伊甸园。

人生高度在于态度作文【四】

当一位登山运动员在6400的高度悠然下山时,还很干脆地回答:"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能够攀登到的最高处。" 有人为他没能再攀高一点以跨过6500米的登山亡线而感到惋惜,我也为他感到惋惜。

我们都有过跑长跑的,当长跑跑到一定的时候,身子会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整个人就像面临亡似的难受。可是一旦越过了极限,跑起来就不那么难受了。这就是“高度”,一个考验人的意志和力量的“高度”。你跨不过这一“高度”,你就只能是一个普通人,而一旦你越过了这一“高度”,说不定你或许就成了伟人。

整整写了三年却没有发表一个字,反而欠了一脖子债,这可以算是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可是巴尔扎克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巴尔扎克在自己的手杖上写着:“我能战胜一切挫折。”也许正是他具有这种坚毅的品格,才使他跨越这一“高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也使他的作品永垂青史的吧?

西西弗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每天做着辛苦却永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他遇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逾越的“高度”,他该感到万分的痛苦。可他却跨越了这一“高度”,当人们看到他时,他正捉了只蝴蝶在快乐地玩赏。

曹雪芹晚年生活没有着落,连饭都吃不饱,在一般人看来他该为生活奔波,首先解决温饱问题,哪还有闲工夫搞什么小说创作,可曹雪芹却跨越了生活艰难的“高度”,注满腔心于《红楼梦》,写出了这本传世不朽的经典;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瘫痪,行动极为不便,在一般人看来,她该每天靠别人帮助来维持生活,能活一天是一天,哪还学什么外语!学了外语也不可能出国或当翻译。可张海迪却不仅不需要别人照顾,反而用惊人的毅力学完了比常人更多的语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奥斯特罗夫斯基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做不了,连到外面晒太阳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可他照样用手摸索着,完成了伟大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就是因为他跨越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高度”的缘故。

每个人都会遇到“高度”,你越过了“高度”,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愿你不要被你面前的“高度”吓倒,做一个勇于超越自己的极限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