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生活中的中华文化1000字作文)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生活中的中华文化10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3-10 02:49:59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生活中的中华文化1000字作文)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一】

暮色四合,惨淡的月光透过楼道间的小窗户洒进来,我想游魂一样穿越在楼寓之间,温馨的灯光透过瞳孔射在心上,使我无法遁逃。

记忆的洪流冲破闸门,我突然想起她今天怒发冲冠的样子:“我这么做是为了谁?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我心如刀绞,内心的怨恨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节节攀升,我头也不会地冲向卧室,把门摔上。我摇了摇头,迫使自己不再想那件事。

不经意走到了门口,我把钥匙插就锁里,防盗门“砰”的一声打开了,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突兀。不出所料,又是熟悉的黑暗。我打开灯,冰冷的奶油蛋糕静静的躺在餐桌上,毫无生气,塑料包装里蛋糕的颜色十分鲜艳,可我却一点食欲也没有。今天是我的生日,她又在公司里为业绩打“突击战”吧。我冷笑一声,无心在这里呆下去,我丢下书包,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细细的凉风掠过树梢发出速速的声音,橙黄色的路灯灯光在黑暗中挣扎着,勉强照亮整条街道,我跟着身前那纤细的影子麻木的走过了不知多少条街。不知不觉间竟是走到了她工作的地方,二楼的'窗户还隐隐约约的透着白炽灯的光亮,她的身影映在那扇窗上。依旧是穿戴整齐的她,眉宇间却染上了遮不住的憔悴。桌子上的单子堆成一座小山,旁边还有大概因为放置时间太长而僵硬了的面包。我的眼里氤氲着水汽,眼前的画面彻底击碎了我那微不足道的怨恨“妈!”我脱口而出。而怯懦的我没有勇气再踏进那栋楼。只是靠着路灯任凭汹涌的眼泪肆意泛滥。

那夜,我明白了什么叫理解。也在没有问过妈妈:“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他也还是总说她拼命地工作是为了我,为了让我过好。我先最终的源头只有一个字“爱”。

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像您的爱洒进了我的心房,照透了我的怨恨,冥冥中从心底升出一句话:妈妈,我理解您。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二】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文章中间——承上启下、引起下文

文章末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篇末点题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三】

理解万岁!”是啊,理解即使目前没有万岁,恐怕也已几千岁了。中国古时有“伯牙破琴谢知音”的典故;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理解还曾以“他乡遇故乡”的名义,荣列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可见,理解这一词古往今来源远流长。理解别人是如何之重要,被人理解更是如何之幸运。

记得我曾有一段时间酷爱读小说,有空没空就向图书馆跑,往书堆里钻。一开始得到了我班几个同学的响应。可是,我们老师为这方面极不满意,说我们不抓紧时间复习,只知道去看闲书,开始我们还不以为然,暗暗认为老师不理解我们,但是随着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略有下滑。老师便借题发挥,要我们停止看“闲书”,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在老师严厉的管教下,我们中的很多人动摇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孤军奋战”了。更令人难堪的是,我成了班里公认的“异类”,“孤家寡人”,没有人支持我,没有人理解我。

一个寒冬天气里的一天,老师已经向我发动了近三五十次“进攻”,我望着窗外梧桐树光秃秃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在这几十天里,我天天、时时、分分、秒秒都被一群异样的目光围视着,仿佛他们看的是外星人似的。我的处境就好似窗外的梧桐,没有帮助,有的只是狂风骤雨。

是去还是留?我扪心自问。这些日子我去的目的是什么?我确认我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去的,而且我已得到了一定的成果。我下定决心,去!我拿起笔记本,向图书馆直奔……

从三楼跑下一楼,再从三号楼奔向一号楼,再从一楼登上四楼,我早已气喘吁吁,图书馆的爷爷边笑边给我开门。“又来充电了!”老爷爷嘿嘿笑道,“快两个月了,嗯,有毅力!”啊,这时我的内心倍受一种宠爱似的,大为感动,我的行动,真正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一位图书馆的老爷爷。多长的时间,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的眼睛有点犯潮,心里很美。我在寒冬腊月得到理解,就像太阳照在身上般暖洋洋的……

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1000字【四】

表哥去当兵了。当全家人正为考上初中的我而欢呼庆祝时,承诺过带我去旅游的表哥丢下伤心的姨妈和姨父应征了。

我很不解,同时也有点讨厌表哥。他不是承诺过我只要我考上初中,他就带我去旅游吗?他看看白发苍苍、泪流满面、满脸不舍的父母不会心痛吗?他可以放着一本的大学不上而当兵吗?可是在车站上,表哥还是一脸刚毅地走了。走之前,他满怀歉意的抚摸着我的头,说:“你不了解,可是表哥一定要去的。表哥答应你,回来一定带你旅游,好不好?”毕竟是小孩心性,我被哄了哄就没事了。

初中上了政治课,我才渐渐理解了表哥。那节课的课题叫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当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要根据国家的需要来服兵役。书上还插入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太像我表哥了。我越看越气愤,眼前像是出现了姨父和姨妈两张泪痕交错的脸。老师这时候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是赞成这个人丢下父母去服兵役呢还是在家里孝敬父母?”我回答道:“老师,我觉得他应该在家孝敬父母。”老师看了我一眼,说道:“你的眼光太狭隘,为祖国服兵役是一件光荣的事。舍小家保大家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精神,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不懂吗?”我一时怔住了,无言以对。

我升初中的那一年是奥运年。当我窝在床上看到电视里的五星红旗慢慢升起时,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看到那些精神饱满的中国军人时,我觉得表哥当初的选择真的很对。如果不是军队,奥运会怎么会举办顺利呢?那些国家元首怎么会如此相待呢?我暗暗下定决心,下次等表哥回来,我一定不会再苦着脸看他,请求他留下来了。

我在到姨父姨妈家玩时,发现表哥有一篇日志在他书桌抽屉的夹层里,上面写者:“从小我的理想是当兵,因为上了历史课,看到中国在列强的铁蹄下受尽侮辱,看着祖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看着日本侵略者那丑恶的嘴脸,我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保家卫国。可是爸妈老了,让我犹豫,我很想在父母身边敬孝道,使他们安享晚年。理想与亲情让我徘徊……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理想。”

我看完后百感交集,提笔写了一封信给表哥。告诉他我的整个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对以前不懂事的羞愧。

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换位思考,有时候,理解会获得最多的和谐。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