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传承中国文化作文600字)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传承中国文化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2-03-15 20:05:35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传承中国文化作文600字)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一】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近年來,福建官方正致力於弘揚以朱子文化為核心的閩派文化。

民進福建省委在調研中的發現,伴隨著朱子文化復興,福建各地呈現出各自為政,爭相哄搶“朱子文化”的局面。

記者梳理發現,福建多地已規劃投入重金打造朱子文化相關產業。其中,作為朱子出生地的三明市尤溪縣,投資3億元人民幣致力於建設佔地4.4萬平方米的朱子文化園﹔南平市建陽區是朱子墓地所在地,投資10億元建設佔地8000畝的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區等﹔朱熹學習生活50多年的武夷山五夫鎮,則規劃建設成為弘揚、交流、體驗朱子文化的第一重鎮。

民進福建省委在調研后提出建議,要改變長期以來將朱子文化看作只是一個地域文化的'思維。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福建省委副主委何強說,沒有統一規劃和統籌,難做出特色,文化保護難以落到實處。

原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省政協委員馬照南建議,根據朱熹在福建的理學足跡,政和、尤溪、建甌、武夷山、建陽、延平、福州、廈門同安、泉州、漳州、寧德等,策劃開發覆蓋福建全省“朱子理學尋蹤游”活動等。

鄭家建則進一步指出,不僅要加強省內城市合作,也要聯合省外有關地市,共同打造朱子文化項目。他說,朱子在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都留有足跡,如其祖籍地婺源、開風氣之先的朱張“會講”之地岳麓書院、完成其理學思想轉變的白鹿洞書院等,都是朱子文化遺存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5年開通的合福高鐵,途經福建武夷山、建陽、安徽黃山、江西婺源多個朱子文化要地,正串聯起一條“朱子之路”。鄭家建舉例說,目前,武夷山到婺源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這意味著兩地聯合起來推動朱子文化的時機已經到來。

正是看好“朱子之路”,福建省旅游局已先行探路。2015年,該局邀請了200名歐美知名旅行商蒞臨武夷山開展“朱子之路再出發”武夷新發現活動,探訪絲路茶路傳奇,打造朱子文化旅游黃金線路。

朱熹在武夷山學習生活長達50多年。該市市長徐春暉稱,武夷山將探索會同“朱子之路”沿線城市聯手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朱子文化在台灣地區影響力也十分巨大。鄭家建還建議,由海峽兩岸聯手,調動海內外資源,建設一個國家級朱子文化博物館,不斷激發保護發展朱子文化遺存的動力。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二】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画依旧,琴依旧,只是你已静静地长眠于地数百年了,但隐隐文公山,缓缓清印溪,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你的怀念。因为这一方山水处处有您的足迹,处处有您的墨迹,处处有您的气息。这一方莘莘学子因为你而多了份书卷气,这一方父母官也因你而正气满怀,这一方的百姓因为你而多了份豪气,这一方山水因你而更显灵气。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这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物是人已非,人去诗还在。当人们还停留在天光云影中享受自然时,你智慧的大脑却在思考中穿越时空。“观书有感”,何止是观书,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什么样的源头,就有什么样的现状。知识丰富的源头是博览群书,永不掉队的源头是改革创新,廉洁奉公的源头是心存百姓,国富民强的源头是社会和谐,而朱子您不就是尤溪能名扬四海的源头之一吗?您的思想不就是我们想建设和谐生活的源头之一吗?……所以我们永不能让“源头”枯竭,让“源头”受污染。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暖花开,东风和煦,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你为我们描绘了春到人间时的大好风光。其实你何尝不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画卷:我们渴望寻“芳”时,能有“万紫千红”;我们渴望寻“圣人之道”时,能见“桃李满天下”;我们渴望寻“心中之梦”时,能够“蓦然回首,梦想就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渴望寻“爱”时,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渴望寻“和谐”时,能看到“无边光景一时新”……为了渴望能成为现实,我们会不计付出。

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书的痴迷,让你处处有感悟,处处生妙语,亦让后人时时受启迪。只因“春水生”,“蒙冲巨舰”遂成“一毛轻”,遂能“自在行”,形象说理,妙趣横生,它让人想起“读书破万卷”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想起“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起“功到自然成”;想起厚积薄发……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先付出,水到自会渠成。

总觉得您有神话中的魔棒,能点石成金,能化寻常为神奇;总觉得您有佛门中的慧眼,能看透天地玄机,能了然世间万物;总觉得您有传说中的摄魂之术,你能让时人茅塞顿开,让千年之后的人还沐浴在你的智慧中,在你的智慧中开创新的生活。

你,让怀念您成为一种习惯……

突然间,又想起您的《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只是如今面对石榴花开时,我们不必感慨“可怜此地无车马”了。您知道吗?您的故乡沈城,您曾牵系的华夏神州不仅正处于“五月榴花照眼明”之时,也正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之际!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三】

近代东亚教育、科学的发展,曾借用朱子学的格物致知观念接引西方近代科学,是朱子学观念在中国学术近代化发生积极作用的一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朱子学的格物论有益于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外,还应看到朱子学的格物致知思想更近于晚近受到大家重视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因为朱子的格物说的确不是朝向某些专业的科学研究,而是重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道德理解、多元眼界和宽阔胸怀。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则是关于经典文本学习的课程,经典的意义在于经典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在历史筛选过程中经历选择而积累下来的精华,对经典的不断学习与发展是文明的传承的重要途径,这正是朱子所始终重视的一点。由此可见,对于当代的通识教育来说,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朱子的四书著作中,对《大学》的研究和阐发,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集中地表达了朱子的儒学思想,《大学》固然着眼于成年读书人的修身,但也关注社会风俗的改善。如其《大学章句序》的最后一句:“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在此序文中朱子明白表达出,不仅学校教育着眼于全民,所谓“当世之人无不学”;而且即使是大学,也并非只与君子精英有关,强调大学之教不仅与“学者修己治人”有关,也与“国家化民成俗”有关;不仅与“治隆于上”有关,也与“俗美于下”有关。因为就教育和学习的内容而言,儒家的学校教育与佛教不同,对士大夫来说是“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对普通民众而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所以,其教育的结果,“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学习者经过学习,不会脱离人伦日用,而能够更加理解自己的性分和职分,在其本职位置上尽其分尽其伦尽其职、尽其力尽其心尽其性。每个人都在其社会职位上尽其力,国家自然就得化民成俗之效了。“性分”指个人命定的社会地位和活动限度,“职分”是指对所处社会地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性分的概念本出自玄学,朱子则由此阐明儒家教育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即使人安其性分,尽其职分,移风易俗,指出化民正俗的重要性。朱子一生的小学蒙学著作也很多,是对传统蒙学教育贡献最大的人,他的著作如《童蒙须知》《小学》《增损吕氏乡约》等,流行甚广,对儒学价值的大众化、通俗化,对培养少年儿童,养成德性,起了积极的作用。今天应当重视朱子这方面的贡献,在福建可使朱子的这些著作与目前流行的《弟子规》一起,古为今用,在道德教育中起其应有的作用。朱子的家礼、家训也不仅对朱子一家或朱姓人家有意义,南宋以来对社会风俗、化正人心都起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要把朱子学的这些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培育结合起来,使中华文化、朱子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价值和个人美德的源泉与基础。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四】

在琅琅的《朱子家训》声中,首届厦门国际朱子文化节配套活动之一——朱子文化论坛“朱子家风家训与家礼”正式开讲,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朱子学会副会长朱杰人作为主讲人进行了厦门(同安朱子学院开院后的首讲。

朱杰人从古今中国家庭重视“理”与“礼”的视角来谈《朱子家训》的作用,朱子重视礼,是在同安四年多的任职期间总结出来的。朱杰人教授认为,朱熹24岁首仕同安的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到民间,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个深刻、切身的了解。朱熹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无礼”,他意识到必须重拾儒家的传统思想,让这思想再次成为人们生活的准则和规范,社会才能回归正常,走向和谐。

短短317个字的《朱子家训》,给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底线。这个底线划得非常的清晰,而且是可以执行的,朱杰人说,越过了这条底线,你就不配称作“人”了。

朱杰人认为,《朱子家训》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人伦观、修养观、道德观、社会观和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观。

“今天我们仍提倡要讲礼,因为礼在当今仍有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朱杰人教授强调,人的要受到限制和克制,而不是无限制膨胀,而礼便是克制和约束人的无限制释放和膨胀的利器。今天的物质飞速发展,社会崇拜金钱、忽视亲情、破坏自然……这些行为的出现,究其原因是信仰、传统和精神的丢失,而礼便是连接信仰、传统和精神的纽带。 

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文1000字【五】

福建朱氏后裔顺应潮流组建社团,加强朱氏成员联谊、沟通,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在社会、单位、乡村、邻里之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更好地传承弘扬朱子文化,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朱氏宗亲社团组织优势,广泛开展联谊、沟通和合作,搭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子文化的工作平台,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建立朱氏宗亲社团联系会议制度,由各地(市朱氏会轮流主持,每年定期开展1-2次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进一步加强世界朱氏裔孙的联络、沟通和交流,

(二秉承朱子“崇文重教,明理诚信,人格修养”的品德,率先垂范,在家庭、社会、单位、乡村、邻里之间,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时代新风尚;遵循朱子“忠孝廉节”的教诲,践行“文公家训”。

(三在现有宗祠、庙堂文化活动中,探索“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途径;关心朱子文化研究工作,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关注《朱子文化》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宣传并扩大阅读群体,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并支持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发挥福建“道南理窟”、“海滨邹鲁”的历史文化优势;搭建“海洋寻根”、“书院之旅”平台,加强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动。

(四文化遗址遗迹具有观赏性,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观追溯历史,涵养文化底蕴,提高文化自信与自觉。闽北是朱子的故里,朱子文化的摇篮,现今尚存的.朱子文化遗址,需要朱氏裔孙们的共同努力、保护和修复,让朱子文化的遗址遗迹,发挥应有的历史地位。

让我们精诚团结,凝心聚力,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