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高考作文800字)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高考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9 22:55:54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中国故事高考作文800字)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一】

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仅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2010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93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5.15亿元。

面对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伊宁市始终有着勇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精神,并提出未来五年城市的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6%,到2015年达到3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5246;人均生产总值到2015年达到50000元,在河谷率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3%,到2015年达到24亿元,实现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到2015年达到210亿元……

如花的伊宁,是美的世界,美的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扑入她的胸膛,享受美,体验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勤劳勇敢善良伊宁人会把这座“花城”建设成为充满生机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强的实力城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团结稳定的和谐城市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二】

我居住的小区很早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活动。我的爸爸是一名党员,也是垃圾分类活动的志愿者。他经常教育我和妈妈:“垃圾分类,要从自己做起,从小处做起。”

这不,你看,爸爸又在监督我和妈妈进行垃圾分类了。吃完晚饭,妈妈拿来抹布擦桌子,桌上的饭粒、鱼刺、骨头连同我们擦嘴的餐巾纸,一股脑儿被妈妈抹进了厨余垃圾桶。爸爸一见,皱起眉头说:“餐巾纸是其他垃圾,不能扔到处厨余垃圾桶里。”妈妈撇撇嘴说:“不就是几张餐巾纸嘛,有什么关系?”“不行,既然垃圾已经在分类,就要严格执行。还是挑出来吧!”妈妈拿他没办法,只好把餐巾纸捡了出来,扔进“其他垃圾”桶里。

晚上七点,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我边喝酸奶边看电视,一喝完,就随手把酸奶瓶扔进了“其余垃圾”桶里。谁知,爸爸的火眼金睛又发现了,“彤彤,这是什么垃圾?”爸爸问道。“这不是其他垃圾吗?”“错了,把酸奶瓶用水洗一洗,就是可回收物中的塑料。”“哦!”我点点头,继续看电视。爸爸见我没什么反应,嗓门一下子大了,“那还不快捡起来去洗?我们家不是有个专门回收塑料的纸箱子吗?洗完晾干后就放那里面。”哎呀,爸爸可真烦!我心里这么想,嘴里也小声嘀咕着,一脸不乐意。爸爸二话不说,自己捡起那个酸奶瓶,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后晾在阳台上,然后走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彤彤,垃圾分类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它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大事,它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让我们学会节约利用资源。我们现在觉得麻烦,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这个好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要靠每天的坚持,要从小处入手,你明白吗?”看到爸爸那么认真严肃的样子,我惭愧得红了脸。

爸爸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监督我家的垃圾分类工作。他会给妈妈和我做示范,和我们讲解,当我们因为归类问题起争执时,爸爸就会上网查资料解决疑问。在爸爸的努力下,我和妈妈严格遵守垃圾分类的标准,也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而我也成了一台播种机,在奶奶家里教奶奶垃圾分类,在象山的外婆家里,我和外婆一起垃圾分类。大家都夸我是环保小卫士呢!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三】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又习惯把它称为“过年”。有了年,日子就有了盼头。我从小生活在城里,都说现在的年味不如以前浓,城市的年味不如农村浓。而在我心中,春节年年都是那样新颖。

我放寒假的时候,爸爸妈妈还都要上班。一个人呆在家里却并不无聊。我会精心地重新布置我的房间。明亮的窗户上贴着我亲手剪的窗花,虽然剪法简单,有些地方还被我剪坏了,但却凝聚着我的心。五颜六色,也透着喜气。相框上换上新照片,门上贴好“福”字,新的日历也挂上墙,生肖玩具更是占着最显眼的位置。我虽忙,但是不亦乐乎!

等到小年,爸妈也放假了。妈妈开始忙着张罗吃的。年糕意味着“年年高”,豆腐意味着“多福”,豆芽意味“如意”,鱼代表“年年有余”。除了这些传统食物,妈妈还会从哪个食谱上学来几道新菜,让我大饱口福。爸爸写得一手好字。以前,有时爸爸自己写春联贴在门上,有时就让我拿着笔墨纸砚去请邻居家一位退休老教师写。而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市场上卖的春联又都千篇一律,爸爸便会带我到新华书店。在那儿。既可以领到自己喜欢的免费春联,又可与同道者切磋技艺,一举两得。

做好了这些准备就到了年三十儿。中午照样是要祭祖的。晚上,我们一家三人围坐在桌边。人少不代表冷清,相反地,桌边欢声笑语不断。吃完饭,我们就到阳台上看烟花。我家阳台是观赏烟花的绝佳位置,四周没有高楼阻挡,一览无余。起初只是三四处亮光,接着越来越多。有的如金蛇蜿蜒而上,有的如流星划过夜空,有的似仙女散花,落英缤纷?夜空被染得绚烂至极,流光溢彩。八点钟到了,我们一家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守夜是需要功夫的,我通常熬不那么晚就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年初一,爸爸妈妈守着电话,而我则用短信拜年。现在的拜年短信越来越有意思了。有的巧妙地把数字1至10融入其中,有的充满诗情画意,如“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看雪”。每收到一条短信,就好像看到了那位朋友的笑脸,我心里暖暖的。

下午我们一家出去逛街。市中心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到处洋溢着喜气。

这就是我春节,传统融入现代,普通但快乐无比!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四】

手中的笔,书写着绵延万里,几串清秀的字体,蕴意深远。你还在为你的梦想创作着吗?——题记

帘外雨阑阑,混合着水笔在纸页上发出“沙沙”的声音。望着那篇尚未完成的作文,一股浅笑涌上嘴角——我可是要成为作家的呢!

要说我真正开始爱上写作时,还是五年级和孟老师初遇的时候。那时的我,对作文一窍不通,写一篇作文简直是要了我的命!周末常常为一篇作文耗掉三四个小时,还要妈妈在旁边一字一句地辅导。那时,我考试前还要专门背作文呢!

五年级前的暑假,我总琢磨着如何在新老师面前崭露头角。既然他是一个作家,那不如我“赠”他一篇作文算了。于是呀,我在电脑上搜集大量华丽的词语,又从书上摘录了大段大段的句子,终于拼拼凑凑成了一篇“空壳”作文。我当时单纯地认为只要把习作写的足够漂亮,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厉害,这就成功了。

孟老师一眼就看破了这“华丽的外表,空虚的内容”,提醒我,让我顺着自己的感觉走,我修改了五六回。我现在还记得他给我的评语:“写作文要在把事情讲清楚的前提下,再去雕刻一两个词语。”简简单单一句,打开了我对习作紧闭已久的大门。修改完后一读——哇,不过如此嘛!原来作文这么简单!

在那个寒假,我又陆续发了几篇作文给他。这和之前不一样,这可是我独自一个人,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的习作,而且质量杠杠的!因此,这几篇作文也得到了他的好评。我却万万没想到——这样一写下去,就越发不可收拾了。我每天都在留意身边的任何一件细微的事情:一个素材就是一篇作文啊!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发表了20多篇作文,拿到了“习作之星”“写作明星”奖杯。成为作家这个念头,也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纵放繁枝散诞春”,写作也成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篇一篇作文,不断的修炼,提升,凝聚了我无尽的心,掺杂了我滴滴的汗水。以后,无论多老,我都会继续写下去,只要手中的笔还在,我还有力气……

“沙沙——”雨还在下,望着那作文纸上精心雕琢了一半的作文,我提笔,继续打造那一个个轻盈的字符……

高中作文 我的中国故事【五】

从小,我就想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像杨丽萍姐姐一样翩翩起舞,像宋祖英阿姨一样大展歌喉,像赵玉斋阿姨一样抚琴弄弦……但是,我的追梦过程却是曲折而漫长的。

一年级的六一儿童节,我看见一位同学风风光光的在舞台上跳拉丁舞,我便想和她一样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回家后,我便缠着妈妈让我去学拉丁舞,妈妈欣然同意了。但我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由于我的瘦弱,一些强劲动作我总做不到位,尽管我努力的练习,还是不见长进,正因如此,我常常被别人嘲笑,我的信心完全没了。

二年级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的信心重新树立起来。那是我哥哥的十岁生日,我上台唱了一首《捉泥鳅》。宴会结束时,亲朋好友都夸我唱歌唱得好。回家后,我向妈妈提出我要学声乐,谁知妈妈也是这么想的。一天后,我便在声乐班学声乐啦!可是好景不长,刚开始我还比较出色,节奏感把握得准、吐字清楚。但到了后面,级别高了一些,高音越来越高时,老师总说我的发声方法不正确。回家后,我怎么练也练不正确,就是悟不出老师说的发声方法。妈妈说我年龄太小了,接受能力差,等以后再学。

一直到了三年级刚放暑假,妈妈对我说:“总不能什么都不学吧,这样,学个乐器。”我说:“那学古筝吧。”进了辅导班,我想我再也不能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了。于是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每天坚持练习半小时。就这样,我从三年级暑假坚持到现在。中间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都咬咬牙,挺过去了。有一次,老师教我弹声音清脆的摇指了。本以为很快就学会了,但是,我却怎么也学不会。老师让我用手腕摇,我却用手臂摇;老师让先往下,我却先往上……但我还是没有轻易放弃,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练习,我终于跨过这个坎儿了。现在有很多比我先学的同学都被我甩在后面了,老师也经常夸我聪明、勤奋。我信心倍增。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了。

现在,我古筝已经六级了,今年夏天准备考八级,明年考十级。十级过了后,我就上初一了。那时,我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好了,再学声乐。当然了,古筝还会继续练习,不断深造。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成真。大家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