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写关于莲花的作文 700字(描写莲花的作文600字初中)

写关于莲花的作文 700字(描写莲花的作文600字初中)

更新时间:2024-06-12 20:54:21
写关于莲花的作文 700字(描写莲花的作文600字初中)

写关于莲花的作文 700字【一】

花中君子莲花又叫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根系生于污泥之中,绿叶浮于水面。夏日,莲就摇曳于清水、绿叶之间,似九天仙姝,或玉洁冰清,或高贵艳丽。美、妙,清香,使人爱慕之心油然而生,尊敬之情从心而发,自然而成。

莲,花中之君子也,中通外直,不曼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这是宋朝大儒周敦颐先生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的描写与评价。如果说这几句话是先生对莲的风韵、风骨的描写与评价,那么下面这段话则当是对莲之神韵,莲之本质最透彻最精辟的描写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出于污浊而不污浊,长于淤泥而无污垢,生出的是清香,是美丽,这就是莲。

莲是美丽的,莲是高贵的。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士大夫、英雄豪杰,都把莲看做自己向往的一种人生境界。把莲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楷模。在污浊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莲给了人们多少信心、勇气,使人们勇于坚守真、善、美,抗击假丑恶。有多少人像莲一样在污浊中,在黑暗中,放出清香、美丽,放出光明,放出心香一缕,心光一片,照亮一片世界,造就一片清凉。

世人爱莲之美,敬莲之风雅与气质,又称它为出水芙蓉。如果说莲在俗世生活中为人们所爱。那么莲花在东方的佛教中就更为人所称道。莲花的完美,超凡脱俗之气被视为永恒超越的精神象征。在庙堂的壁画,雕塑与典籍中,诸佛与大菩萨常常端坐于莲花之上。在此,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象征。它寄托着人们对永恒,对未来,对超越而美好世界的渴望与理想。

朋友,或许我们并不是一个佛门的修行者,就如席慕蓉所说:“不能像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我是凡人,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快乐啊忧伤啊,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但是既然我们是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幸福美好世界与生活的渴望却都应一致的,那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象莲花一样给世界放出一缕清香,装点一分美丽。

写关于莲花的作文 700字【二】

我的家乡有一个莲花湖,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也是一个健身娱乐的场所。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去观赏公园的景色。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人山人海:跳健身操的、打羽毛球的、打牌的……

春天,湖边的小草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大地,吐出嫩嫩的绿芽。莲花湖边的.广场上聚集了很多小朋友,他们在一起玩耍、放风筝。小鸟在枝头唧唧喳喳地闹着,好像在和小朋友们打招呼呢!

夏天,湖边的大树长的郁郁葱葱,碧绿碧绿的叶子随风飘动。湖里到处是美丽的莲花:它们有的穿着粉红色的衣服,含苞欲放;有的绽开了几片花瓣,在微风中频频点头;还有的竞相开放,在争着做荷花仙子呢!在湖边游玩不由让人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秋天,树木的叶子日渐枯黄了,一片片叶子在微风里飞舞,静静地飘落在泛起微波的湖面上,犹如一只只孤零零的小船。小草好像有些疲惫,在风中蜷缩着身子。

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天气的寒冷,却挡不住小朋友们的兴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滑冰。湖边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小朋友们在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

家乡的莲花湖可真美呀,如果你来莲花湖,可别忘了让我做导游啊!

写关于莲花的作文 700字【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题记

自北宋学者周敦颐写下了《爱莲说》后,世人对莲又有了新的认识,那高尚的品质,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莲,花之君子者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口中吟诵着杨万里的诗句,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

一眼望过去,那曲曲折折的荷塘,颇有诗意。目光落在那一隅。

看见了一位残疾的小伙子,本还有些责备的想:真煞风景。但再往后,就不这么想了。他长相平凡,身着素色的长衫,再加上比平常人少了一条腿,综合起来,更让他显得身份卑微,不足挂齿。他坐在亭子里的长椅上,拐杖全在一只手上,就这样坐着。

西湖美景天下文明,所以尽管只是一座小亭,同样也是人山人海。就在他不远处,来了一位老奶奶,看得出来,已经是八、九十岁了。老人看样子是想坐下,可旁边的游客,一个个都像没看见似的,不理睬。就在我正鄙弃着那些没有素养的人时,不料,他却站了起来,行为极不敏捷,甚至有些笨拙。

他拿起了拐杖,极其吃力地用一只腿站起,再拄起拐杖,腾出了一个位子:老奶奶,您到这儿来坐。他微笑着。

那笑容中隐藏着几分说不出的亲切与乐观。他完全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颓废、堕落,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看着他,宛如塘中一朵盛开的莲,即使出自淤泥,可是那又怎样,他并没有被沾染,品行依然那样高尚。

予仍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