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

更新时间:2024-05-28 07:18:43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一】

老师一直在想办法给我们观看《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想让我们感受一下那些热爱我们祖国和热爱祖国文化的人,是如何以歌曲的形式把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的。

这天下午,老师好不容易弄好了,我们也终于可以看到了。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一位白发苍苍的74岁的老人,为我们唱的《青玉案·元夕》,他的歌声将我们带进了作者辛弃疾的内心世界,仿佛他隔着时间的洪流在与辛弃疾对话。那个老人非常热爱着中国的诗词,用了自己3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诗词,来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化。老人一曲完毕之后,朗诵了那首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他朗诵每一句,都是投入了自己最深的感情,嘴唇在颤抖着,用最真挚的心体会,看完之后,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许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我想,在这平静祥和的世界里,我们享受着很好的生活,可是我们却没有将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学精粹很好的学习,我感到深深的愧疚与不安。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知识不强大,拿什么来捍卫我们伟大的国家?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让自己与诗为伴,与词为友,将它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二】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周日晚自习,周老师组织我们看了经典咏流传这部片子。经典咏流传将诗词与歌词、京剧等融合在一起,既好听又朗朗上口,让人耳目一新。

我首先看到了一名十一岁少年和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李胜素,用京剧的强调唱出了《仆算子·咏梅》这首词。他的声音婉转好听,好似天籁之音。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王洪洋,他的京剧唱得这么好。而他从小在加拿大生活,他在英语世界中,还能将汉语说得如此之好,实在是太棒了。

最令我感感到热沸腾的就是七十四岁的陈彼得老先生唱得《青玉案·元夕》。别看这位老爷爷满头白发,可他的声音却宝刀未老。妈妈听了还觉得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呢。柯洁也进行了演唱《长相思·山一程》,他的声音时而大气豪迈,时而深情脉脉,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经典咏流传》真是一个难得的好节目,我以后一定继续观看。了解更多文化知识。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三】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经典咏流传》第四期节目,节目的形式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多彩。看后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曹轩宾的《别君叹》令我眼前一亮。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将送别友人的心境描写的淋漓尽致,好友即将西去,前路漫漫,不知何年何日再相逢,读来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低吟白雪逢阳春,送君别去无知音”,充满了肝肠寸断的离别情。优美的词,动人的旋律,听着听着就潸然泪下。

在语文课上,老师曾讲过,离别诗是古人诗作的一大主题,而《送元二使安西》更堪称送别诗的“压轴之作”,原先我的认识是肤浅的,经过这样的演绎,我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但在曹轩宾陕西方言的演唱中更让我体会到了离别之苦。作为一个陕西人,我第一次感觉到陕西方言的大气磅礴,感悟到诗人的愁肠百结。我仿佛看到了诗人送别的场景,不舍、无奈、祝愿,如此哀伤,如此动人,这种凄苦的感觉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家珍老师用南宋古琴的演绎下更让人愁肠百结,以歌和诗,给观众们带来极具画面感的想象和无限回味的余地。

我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到经典的魅力!立足当下,再造流行,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家书永流传作文高中【四】

在那个金钱第一、膨胀、人性贬值的时代,在西方那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有一样东西深深吸引并感动着我,它带给我的震撼绝不逊于那个自尊的简·爱藐视金钱地位、提倡男女平等、抨击教条制度的顽强与叛逆,也丝毫不亚于那个在荒岛上度过二十多年的鲁滨逊的顽强和机智,它就是卡夫卡《变形记》中那只永垂不朽的大甲虫——那只流露人性最真实一面的大甲虫。

起初,我认为那是个荒唐的故事。平凡的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可慢慢的,它变成了一个沉重的故事。我从它身上读到了人世间的悲哀。可怜的格里高尔每天为家人奔波,有一天早晨醒来,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他从镜中看到了自己,天!他真的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甲虫,一只丑陋的令人厌恶的甲虫,笨重的身体使他动弹不得,就像那生活重担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痛苦,孤独,迷惑,无助,他变成了家里的累赘,父母和妹妹先后对他失去了耐心……最后他了!是的,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最终还是被他最亲的人无情的抛弃了!这真是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故事。

后来,我渐渐发现有一种叫做善良的东西荡漾在我的心间。在喧嚣的二十世纪中,善良似乎已成了一棵无人理睬的“狗尾草”,而在卡夫卡——这位因为父亲的一句责骂就去自的心灵脆弱的奥地利人——的笔下,我重拾了善良,我的心又温暖了一次,我的热又沸腾了一回。在格里高尔痛苦的时候,他得到了妹妹的同情;虽然后来,他失去了这种发自善良的同情,在绝望与孤独中去了。在那个非常时刻——他的思想寻求安慰、他的心灵期盼阳光、他的灵魂呼唤真情的那一刻,他的妹妹曾毫不吝啬将这一切赠予了他,即使那一刻是如此的短暂!

一切就那样结束了!格里高尔在那样一个明媚的早晨去——或许他在此前的某个夜晚就已经孤独凄凉的去了,只是一直没人发现罢了。总之,他了!而他的家人似乎得救了,解脱了,他们的生活似乎终于因为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而灿烂了。

在《变形记》中,我们不能只看到那甲虫惨的悲凉,更应读懂那份难能可贵的善良,那份沉睡在人们心中的真情,那份被世俗束缚着却永远不会褪色的“本能”。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