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近现代历史人物1000字作文(伟大历史人物作文900字)

近现代历史人物1000字作文(伟大历史人物作文900字)

更新时间:2022-05-21 08:15:40
近现代历史人物1000字作文(伟大历史人物作文900字)

近现代历史人物1000字作文【一】

从前,有一财主家养了一只狼犬,狼犬十分忠实地为主人看家守门。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暗夜,一伙盗贼破窗而入,狼犬大喊大叫,虽然身上被捅了好几刀,但它仍然奋不顾身地咬住盗贼。狼犬不仅保卫了主人的百万家财,而且捉住了一名盗贼,官府顺藤摸瓜,擒拿了好多盗贼的同伙。

义犬上了光荣榜,戴上大红花,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盗贼头子决心为同伙报仇,他恨了看门的义犬,便以惊人的高价托人购买义犬。

开始时,主人说什么也不肯出卖立过功的义犬,但当买价渐渐上升到1万大洋时,主人动心了。他找到了安慰自己的借口:这位先生肯出如此高价购买义犬,足见他的诚意,足见他充分了解义犬的价值,他肯定比我更爱惜义犬。如果我硬要将它留下,不是耽误了它的美好前程么?这样一想,主人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白花花的1万大洋。

他急匆匆赶到狗市场上,只花了几块大洋便买回来一只新的狼犬。他想:要是新狼犬也能立功,还可以再赚它1万大洋,这样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正当他打着如意算盘时,义犬被盗贼头子剁成了肉酱,包了狗肉包子,分给同伙饱餐了一顿。消息传开,狗们不寒而粟。

当天晚上,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暗夜,盗贼头子带领同伙再次光顾财主家。新狼犬便勇猛地扑上来殊搏斗。盗贼掏出义犬的大腿骨,甩到狼犬身旁说:“别逞强了,先瞧瞧这是什么?”狼犬闻了闻说:“不过是块骨头罢了!”

“告诉你,这是你的前任的大腿骨!”盗贼头子说,“它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守护主人的百万家财,然而主人却为了得到1万大洋而出卖了它。你觉得还有必要为这种忘恩负义的人送吗?”

狼犬傻了眼,伤心地连连叹息。面对义犬的大腿骨,它的四肢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

盗贼从容不迫地盗走了财主的百万家财。甚至连出卖义犬所得的1万大洋也全被洗劫一空。

财主如梦初醒,悔恨交加,可惜为时太晚了。因为见利忘义,他已经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近现代历史人物1000字作文【二】

这个暑假,我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籍,但有了挺多的心得与体会。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

余秋雨先生不愧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散文家,他的语言清新自然,文笔通顺流畅,时不时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就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且深深地沉沦在文章里"不能自拔"、回味无穷。无论是人还是文章,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在《山居笔记》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个王朝的背影》和《历史的暗角》。

先谈一谈《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篇文章以清王朝为背景,以康熙的"长城"——避暑山庄为线索,开始了与清朝的谈话。文章的开头以康熙的人生与能力入笔,写到了"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所以他在避暑山庄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去那里打猎,也算是一种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就是康熙作为一个君王的伟大之处,无形胜有形,便可以不再去修长城。他不但精通中国文化,而且熟知国外名人所著的几何与自然科学的学说著作。他"将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使那个时代强盛无比。而到了他的后代乾隆那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康熙的"长城"突然变成了康熙炫耀自己功名与荣誉的地方,"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详的气氛".紧接着,排斥了外国文化并只限定在广州开放外贸,从而导致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

之后的嘉庆在避暑山庄看到了父亲的功德,不禁觉得身上的担子太重。这就使之后的子孙在这种压力下一步步带领清王朝走向衰败。在清朝灭亡后,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尽;余秋雨先生在文末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在《历史的暗角》这篇文章中,余先生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臭名昭著的小人,并且详细的分类为: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小人在中国人的心中,自古就有一种范畴,卑鄙的、邪恶的、损人利己的人都会被人们自动划分到小人这一行列中去。小人的嫉妒与自我利益的膨胀,往往会使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走向冤屈之路而无言以对,或许这正是小人真正的强大所在。余先生的一句话,令我的理解更加深刻:"小人的势力往往在暗角中滋生,牵绊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人被就算被绊倒,摔了个倒栽葱,也对这些人或事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在这一方面,小人的手段耍的极其阴险。"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在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侮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享受侮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一个二个文化名人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所在。虽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会落得好下场。因为——小人终究是小人。

近现代历史人物1000字作文【三】

斑鸠的啁啾声,欢快而明亮,唤醒了这个小山村。人们纷纷起身,赶去早集,做生意或采购物品。

一个姑娘也在准备着她刚刚纺出来的丝绸,准备拿到集市上卖。这姑娘大约十五六岁光景。她的眼睛大且水灵,顾盼生辉;身段婀娜,举手投足之间都令人意乱情迷。美丽的姑娘名叫桑梓,是一个农家姑娘。收拾好了一切东西以后,桑梓就一个人推着满载丝绸的板车,向集市走去。

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已经环抱着大地。桑梓摘下面纱,抬头看了看天色,是时候回家了,桑梓心中想。她正准备重新盖上面纱,不远处,一个青年跑了过来。桑梓闻声,转过头去。那惊鸿一瞥,让这个叫氓的青年怦然心动。

氓住在淇水对面的另外一个村里,这次来这儿是因为要做生意。他本想趁早把他的布匹换成丝绸,未曾想遇到这样的俏佳人。

桑梓见是一个青年男子,马上将面纱盖上。氓在桑梓的板车前站定,笑嘻嘻地和桑梓说:“我要用我的布换你的丝绸。”桑梓把丝绸给了氓,推着板车正欲离开,氓却叫住了桑梓:“姑娘,你住在哪里啊?你叫什么名字?”桑梓有些不知所措,推着板车慌慌张张地离开了。

此后的几次市集上,氓都会出现在桑梓的板车前,和桑梓聊天。日复一日,桑梓的心被英俊而又健谈的氓彻底攻陷了。氓和桑梓这一对年轻男女坠入了爱河之中。小村里,河畔旁,时不时会出现他们相携徜徉的身影。

没过多久,氓就向桑梓提出要娶她为妻。恋爱中的桑梓十分感动。可是,桑梓也犹豫了。氓说要娶她为妻,双方家里的长辈都不知道,而且又没有媒妁之言,这样会不会太草率了?

日子过啊过,氓要回他的家了,桑梓送他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氓一遍又一遍劝桑梓立马嫁给他,可桑梓却依然在犹豫。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礼法,她该如何选择呢?在一遍又一遍的追问下,氓生气了。桑梓见情郎发火了,忙说,:“好好好,虽然没有媒人,不过没关系,请你不要生气,等到秋天我就嫁给你。”氓这才离开,向他的家乡走去。

桑梓只要一有空,就会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远方来人。没看见那来的人,思念的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等啊等,桑梓终于看到了氓,十分开心,又说又笑。氓对桑梓说,我占了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于是,氓用车接走了桑梓,桑梓带上了她所有的财物,登上了氓的马车,算是嫁给氓了。他们,私奔了。

刚刚嫁到氓家的桑梓,充满对新生活的憧憬,哪怕日子贫苦,但她因为有丈夫氓的疼爱,所以觉得虽苦犹甜。氓不甘心在小山村里度过这一生,所以氓只身一人外出经商,留桑梓在家操持家务。

岁月总是那么的无情,时间,渐渐把桑梓的美貌冲刷,因为常年劳作,桑梓老得很快,不再是年少时的俏佳人了。桑梓在老去的同时,也发现,氓对她似乎没有那么关心了。氓回家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甚至几年都不回家一次,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可怜的桑梓既担心又疑虑,好几次想写信问氓,可却怕氓生气,一直都没有开口。

直到有一天,衣着光鲜的氓带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郎回了家,对桑梓说要纳女郎为小妾。桑梓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毫不留情的击碎了。她躲到了房间里,一把摔上门,蹲在墙角嚎啕大哭。桑梓觉得很委屈,她自从嫁给了氓,就吃尽了苦头,起早贪黑的劳作,也没有犯下什么差错,可等到容颜不再的时候,她却被抛弃,她不能接受。虽然男人是可以纳妾的,可氓婚前却信誓旦旦的承诺他今生只有桑梓一人,怎么如今又反悔了呢?桑梓想到离开,可是她对氓的感情已经不可割舍了,哪怕他带了外面的女人回家,桑梓依然深爱着他。痛苦的桑梓终日垂泪。

自从氓带女郎回家以后,氓就带着女郎住到了外面。过了几天,氓又回家了,他命令桑梓同意他纳妾。桑梓对氓吼道:“你说过,今生只我桑梓一人,你做到了吗?你说要给我美好的生活,你做到了吗?你现在和别的女人花前月下,我怎么可以同意!”氓的爆脾气又一次点燃,他扬起手,给了桑梓一个清脆的耳光。桑梓被这记耳光震惊了。她捂着火辣辣的脸颊,不可置信地瞪着氓。氓说:“桑梓,你还翻了天了。老子今天休了你!”撂下这句话的氓,走到书桌前,写下休书,拍在桑梓脸上,然后又踹了桑梓一脚,气势汹汹的离开了。

一种叫绝望的苦药在桑梓心中蔓延开来,触痛了她的神经。桑梓的心,痛,又不痛。桑梓想哭,可是却没有眼泪。她在心中暗暗感叹:“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现在的桑梓,就像落叶的桑树,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她没有了青春靓丽的容貌,没有了氓对她的脉脉深情,没有了婚姻,她无法从爱情里全身而退。

无助的桑梓只能写信到久不联系的娘家,和她的兄弟们吐露苦水。可令桑梓失望的是,她等来的,却是兄弟们的讥笑。桑梓捧着那封信,自己伤心。桑梓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苗,也熄灭了。

桑梓一直深爱着氓,可惜氓却不爱她了。从前,天真的桑梓想着和氓白头到老,但接踵而至的打击超出了桑梓所能承受的范围。氓,做得太过了。

曾经的海誓山盟,你侬我侬,羡煞旁人。如今,却是这样的结局。

桑梓决定离开。

收拾好行囊的桑梓,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斑鸠啁啾着,只不过今天的声音,带着丝丝低沉,伴着桑梓落寞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所不能及的那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