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1 02:17:32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一】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迈步可以温暖我们的心灵,一张薄纸可以增加心灵的厚度,一声道歉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文明就在举手投足之间!

一步的距离有多远?很远?不远!据统计,我国城市中有30%的垃圾散落在垃圾筒周围。只要短短的一步,地面就可以变得清洁。就因为扔垃圾的人不肯迈出这一小步,社会便始终迈不出一大步。

一个闷热的下午,暴雨不期而至,繁华的街道上,行人匆匆。一名女学生没带雨伞,全身湿透,正焦急的等红灯过斑马线。这时她后面的一位阿姨轻轻的上前一步,手中的雨伞替她挡住了风雨。文明只是一步的距离,温暖人心!

一张纸的厚度有多厚?不厚?很厚!列车上,一个女孩正在座位上静静地看书,一个青年走过来,怒斥女孩让她滚开!原来女孩弄错了座位,女孩对青年的粗暴报以歉意的一笑。起身想拿自己的行李,可行李太高,女孩够不着,而青年仍怒火中烧不断催促着她。于是,女孩拿出一张纸,铺在座位上,踩上去,拿下行李,弯腰拾起那张纸离开了座位。青年不说话了,脸上露出羞愧的神情。一张纸只有不到一毫米的厚度,但却折射出一个人心灵的厚度,而且很厚。文明只是一张纸的厚度,赢得尊重!

一声“对不起”有多难说,很难?不难!我的学校人很多,每晚打热水人也很多,所以有时难免有些碰撞,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另一位同学身上,可他没有道歉,这可惹恼了另一位同学,双方言语不和,并大打出手,结果两人都受到了学校的处分。还有一次,同样的情况发身在另一位同学身上,甲连忙诚恳地对乙说:“对不起!”乙一脸的怒气转化为一句“没关系”。之后两人还成了好友。一种情况,两种结局。文明只是简单的话语,赢得理解!

文明总在不经意间流淌,素质总在细节上体现,道德总在举手投足中升华。中华民族,千年的礼仪之邦。理者行,仪者形也,图仪而弃理者,非善也。今二者缺其一,其可怪也欤!现在的人更像是一个静止在针尖上的花瓶,一动便摔得粉碎。

每年我国都会选出各种文明礼仪模范,这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但社会不能仅仅靠几个模范。要知道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明丽的春天;要知道一帆待发不是英雄,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在进步,没有模范,而人人都是榜样,这样的社会才真正达到文明。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举手投足之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二】

曾经,我们以“文明古国”而骄傲;曾经,我们以“礼仪之邦”而自豪……

“礼”,为千年来儒家文化所推崇。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可如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怪相让我们惊讶:路口,红灯闪亮,然而车子依然行驶。一个阳光男孩,灿烂的生命离开了世界;公园里,一朵鲜花开得正欢,一双手把它摘了下来,美丽的花儿就此凋谢;盲人道上,明眼人无视那醒目的盲道,盲人独行困难重重……

当一个文明人真的那么难么?非也!文明,就在举手投足间!红灯亮时,停住匆忙的脚步;春暖花开,缩回你的手,送去欣赏的目光;盲道上,让你的车辆有序停行,让盲人安然出行;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出你的座位;街上,捡起一片垃圾,少吐一口痰……这些都可以让别人对你投来赞许的目光,也可以让你自己得到升华!

记得有一次去长沙,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逛商场,准备乘坐电梯去二层超市。上电梯时人很多,我刚想跑到前面冲上电梯,爸爸着急地说:“小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为了安全要按顺序排队乘坐。”我回到爸爸身边,准备和爸爸按顺序上去。可是这时,一个男人匆匆忙忙地冲上来,撞开我和爸爸,又冲向前面,撞到了很多人。我们的心情顿时降到了零点……这人真不礼貌,想想我刚才的行为我低下了头……这场商场之行,不仅顺利地买回了东西,也给我上了一课,一场人生之课……

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素质教育,更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而且讲文明懂礼仪是做人的起点。孟子曾经说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意思是说一个不知羞耻的人,就不是人,与动物没有差别。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我们应该做的是讲文明,讲礼貌,而不是无耻地去破坏和谐!

只有在有礼貌有文明的社会里生活才可能愉快,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更加融洽,那么,世界上就可以减少很多不愉快的事件发生了。为了社会的安宁,为了自我的升华,更为了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我们就应该讲文明。

文明,其实,就在举手投足之间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三】

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往往都是些小的、不经意的举动。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被感动了,进而学会了做人。

——题记

一日,在寝室内自习,门外轻叩了三声,再隔了两三秒后一室友方推门而入,事后想起那轻叩的三声和几秒的等待真是妙不可言。

这轻叩和等待虽然只是几秒,但这几秒钟却饱含了一颗细致关爱的心,这几秒避开了一次不及的相遇,让门内外都有了心理的准备,顿时备受感动。

那轻叩与等待也成了我生活中令我动容的瞬间,让我铭记于心,教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又一日,天冷,夜里寒气重,母亲拿来了毛毯帮我盖上,当时已半睡半醒,闭眼只等母亲离开时轻带房门的一声响,许久不见有什么声响,睁开眼看时母亲早已离去在隔壁房睡了,心中便有了不解。

这之后我便尝试着出去时如此带门,结果却总是在合门的一瞬间看见锁舌清脆的撞击。

那无声地带门而去,便成了我的一个心结,一种渴望的技能。那来自母爱无微不至的关爱,便成了又一个让我铭记永生的无声瞬间,并无时不在念想。

这是父母对子女无声的教导,是对己对人的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习惯。

对待他人,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了太多信息,或令人感动,触及心灵内壁最柔弱之处,或令人心生厌恶,为人所不齿。

这些就是所谓的素质,不会有专门的课程和导师去教导你这些。这永远都只是你知识构成的一部分只能在生活中一点点积累,在对人对己中感悟。

所谓举手投足,指的是一言一行是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我们往往在举手投足之间被人感动又感动了他人。在不断地感动中我们学会了做人,自身素质也不断地提高。

一句关心的话,轻轻带上的门,递剪刀时握着刀尖的手掌,电梯中的等待,上车时的谦让……

很多事就在我们身边,从小事中一点点地去发现,去养成一种习惯。在对人对己的举手投足之间,良好的素质不断地展现。

又一日,从已熟睡的父母房间离开,带门时把住拉手,慢慢松去无声地带上了房门。

那感觉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在举手投足之间我学会了做人。

举手投足见精神作文【四】

生命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人类也已从年幼懵懂的种群成长为拥有高度文明与智慧的生物。知识与责任让我们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我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善待自然。而我想说,善待自然,就请从举手投足之间做起。

这个世界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可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来抗议日本人对鲸的残酷戮,他们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坚固的木屋过树上生活来反对商人们对森林的砍伐。有时候,我们不由觉得那样的勇气与壮举离我们太遥远。没有错。但爱与善待并不总是要用惊天动地的牺牲来表达。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表现出对自然的善待。

弯身绕过低垂的树枝,轻轻扶起被吹偏的花朵,爱怜地送走不慎落到你书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流浪狗生物之间平等的爱与尊重遂自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自然辉映在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我们需要规模组织都很庞大的环保运动,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细致。

动画片《西游记》里有一幕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念经,忽然一只蚂蚁掉落在他的手上。唐僧并没有粗鲁地甩动手掌或是直接将这只小虫碾,他只是轻轻地将蚂蚁所在的那只手放在地上,让惊慌失措的蚂蚁安全离开。记得小时候我每看到这一段,总会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虚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善,才成就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圣僧,才显现出佛的博爱与睿智。同样,当我们于举手投足间,积累对自然的善待,谁又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呢?

是谁说过,人类要用博爱的宇宙观来看待自己,看待地球。宇宙观,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对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员。而涉及到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我则认为,要用最微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为。因为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小小善举,才折射出一个灵魂的光芒,才体现出一颗满盛爱与美好的真心。

点评:文章立意很成功。该文以识见为高,立意集中深刻,强调了要在举手投足之间善待自然,这切合了命题要求,敏锐切中社会热点,把举手投足这样的微观小事,和保护自然的宏观命题有效结合。当然,把动画片中的细节写进来,让文章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