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韧劲作文记叙文(以韧劲为话题的记叙文)

韧劲作文记叙文(以韧劲为话题的记叙文)

更新时间:2024-06-15 06:10:52
韧劲作文记叙文(以韧劲为话题的记叙文)

韧劲作文记叙文【一】

我在家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最让我回味的就是帮姥姥包馄饨了。一开始,我包的馄饨不是捏不住皮要不就是像个金元宝似的撑破了皮,我失望的垂下头,真是见者容易,学者难呀!

姥姥看出我的窘境,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先拿出一张面皮,然后在面皮中间放一点肉馅,再拿起面皮的一角,沾点水,向对角轻轻的对折,折出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形状,从三个角里角度比较小的角向另一个小角翻起来再轻轻对折,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我按照姥姥教的步骤和手法,果然完成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我一个接着一个的包起来,在捏住皮的情况下尽量包的造型好看一些,虽然我很努力,不过我的“作品”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没有气馁,一直坚持帮助姥姥把最后一张面皮用完。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多帮忙,这些工作就都是姥姥一个人来做了,作为她的子孙,我有义务帮助她多干些家务活,这样不但可以尽我的一份孝心,更主要的是,我可以在这种劳动中体验到乐趣!

干完这项让我筋疲力尽又让我快乐不已的工作,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成就感!原来劳动是这样开心的一件事呀!

韧劲作文记叙文【二】

不同的视角,有不一样的感受。从叙述人称来看,记叙文经常采用的视角主要有三个:1.“我”的视角(即第一人称),以当事人的视角来记叙,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抒情,容易写出“我”的心理活动,给阅卷者真实、亲切的感受。“我”在文中一般是主要人物,也有做线索人物的,如鲁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小伙计、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侄儿若瑟夫就是线索人物。但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出“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2.局外人的视角(即第三人称的视角,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从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事物,用旁观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叙述冷静、客观、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场景转换;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真实。3.“你”的视角(即第二人称)。通篇以“你”的见闻、经历为主线展开叙述,成呼告对话之势,便于直接倾诉内心激荡的感情,展开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另外,用第二人称写物还具有拟人效果,能将物写活,赋予其人的情感。

韧劲作文记叙文【三】

小z在老师面前,的确是个光鲜亮丽,各科成绩拔尖的好学生,但他有多苦,多不易,背后付出的.汗水,只有我们这帮同学看在眼里。

小z家里条件并不差,但爸爸总是出差,妈妈又脾气暴躁,在外面小z犯了一点点小错,他妈妈虽不打他,也不骂他,就让他站在客厅里,一遍又一遍的读课文,念的小z口干舌燥,双腿麻木,就是这样,他妈妈也不准去喝水休息,只是继续让他站着读课文,据说直到夜里,她妈妈才肯罢休。

小z每天来学校都来的特别早,六点左右。保安大叔说,很早,天还没完全亮,就听见了小z的读书声,下课了,别人都出去休息了,他依旧留在位子上写作业,复习,他永远是我们班最勤奋的,也是我们公认最努力的人。

小z唯一的兴趣是研究昆虫,她妈妈极力反对,无果。小z就是这样,宁愿被惩罚,也不愿别人动他的宝贝一丝半毫,他妈妈见反对无效,就只好默默的同意了。可小z,也算是被抓到了一个把柄,只要他成绩略微下降,她妈妈必拿昆虫下手,听同学说,有次他生病,请假了一周,回来正巧赶上考试,一周只靠自学,成绩不大幅度下降才怪,小z成绩却没有什么大波动,只不过掉了几个名次,他妈妈当场怒了,把他一屋子的昆虫全踩了。小z因此难过了好久,一直不肯原谅他妈妈。

小z的家庭并不美好,他从小在不易中成长,没有多少关爱,只有无处不在的打与骂,一般人早堕落了,小z却坚持了下来,还常年稳居班级第一,各科优秀的不成样子,谁能说,他这不是努力,只是上天的恩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