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结伴而行和独自前行作文)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结伴而行和独自前行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6 11:36:20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结伴而行和独自前行作文)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一】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二】

论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在我看来,君子乃至国家甚至世界都应和而不同,在“和”的大花圃中各散“不同”芬芳。君子和而不同,为和谐社会点缀绚丽色彩。

大千世界,人无前篇一律,所谓“和”,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谓“不同”,既是人的独一无二及自我特色,古时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孔子,孟子,道子,庄子等各个流派掌握着自己派别的独特思想,共同发展,百花齐放。在科学界,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朋克量子论,无一不是互为基础条件,共同进步的,但却各有特色。正是因为人的思想思维各异,才竞相迸发出如此之多思维火花并共同前进。正所谓君子之和而不同,彼此相触又独树一帜。

民族和而不同,各有差异有归于统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和”的国家中各民族保持个性,共同繁荣。语言上,习俗上,地域上都各有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世界瞩目,然而它们在差异中和谐共处,回归于统一。试想,倘若只有“不同”,各民族会争锋对立,倘若只有“和”,文化的单调也会使中国丧失缤纷的色彩。可见,民族和而不同也十分重要。

国家和而不同,为世界发展提供动力。

如今,“全球化”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和平与发展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便是世界的“和”,在这样一个“和”的世界,有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有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存,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彼此拥有自己的政策,却可以优劣互补,也正是因为各种优劣冲突的存在,世界的发展才拥有了动力。例如欧洲的联合,如今的欧盟已经成为了强大的团体,在设有联合之时,每个国家力量并不强大,彼此联合后,和谐共处,却依旧保持本国风貌,在“和”之下的“不同”促进了欧盟的发展,国家的和而不同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吗?

世界之大,各事物都应该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嗅到“和”的花园中散发的各种馥郁气息。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诗意地阐述过“古今之成大学问者”的三重境界,德国哲学家尼采亦将人生分为三个时期: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然而他们都没孔子说得经典,无论做人做学问,这最高的境界曰其“和而不同”。——题记

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我独爱读史书。然而史书读得多了,便常常觉得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也只有在这种文化环境当中,才孕育出如此不可胜数的这类英雄,焕发出他们独具一格的色彩。

这类人中我首推王安石。

王安石衣臣虏之衣,食猪狗之食,不梳不洗,这种浅层的不同谁都可以做到。但是他的“大不同”在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人屈指可数。他不满当时的政法,提出推行新政,朝中仅有两人支持,两人毕竟算是安慰的了。但是连老臣司马光、苏轼、欧阳修等都纷纷背离,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创伤!可是他从未放弃他的`不同,印象里他潇洒放言“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更清楚地记得他的自勉诗:“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这是何等的境界!他的最高“非同境界”历史上定是唯他独尊:晚年的时候迫于多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归隐山林。这本是他可拿来修身养性的时刻,要是其他人必定做了陶渊明这样的隐者。可他不愿,他不愿与这些隐者相同,甚至觉得这是种耻辱。他只想民,心系民生,仍然抱着做回救世主的夙愿。“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每次我读起它,便有着无法言语的敬佩与赞许。

王安石为的是与苍生相和。《免税法》、《水利法》泽被后世,功在千秋。特别是《水利法》在推行后的短短几年内,全国就兴修水利工程几万处,灌溉田地数万亩——好一幅春和景明图。

和而不同,这人生的最高境界,被王安石诠释得尽善尽美。

又想起谭嗣同。谭嗣同不愿与梁启超等人相同,他不愿与他们外逃避难。“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由来一声笑,倚剑封喉。”一八九八的深秋,寒风飒飒,黄叶飘零。京华大地,一片荒凉。菜市口刑场,谭嗣同面对闪着寒光的屠刀,对苍天大呼:“有心贼,无力回天。得其所,快哉快哉!”英雄倒下的时候,四海响起悲歌。谭嗣同依然固执喊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康有为走了,梁启超走了,他们劝谭嗣同来日方长。嗣同与曾志同的朋友不和,他决意国:“不有者,无以酬圣主;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谭嗣同愿做的是与国家的命运相和,凡是其他种种,决不相和。这样的理想,这样的舍生取义,九也无憾了。

新中国也不乏这类英杰。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谈到他最佩服的北大人马寅初。马寅初因“新人口论”遭围攻遭排斥,那个时候大字报都帖满了他的办公室。但他不愿屈服于强大的压力,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自辩:“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才会罢休,决不向任何人投降!”马寅初做出这样的举动需要何等勇气不言都知。马寅初只愿意与真理相和,违背真理绝对不可相同。

和而不同更渗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不断互相吸取、融合的过程。先秦百家争鸣,互相吸取知识,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思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更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同时,儒学也在吸取佛、道两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宋代的道学。经过儒、道、佛三家的互相吸取、融合,终于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补共存,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

晏婴曾举君臣关系,说明和与同之间的不同。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取同的态度。这就是和而不同。

今天,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我们都面临着多种文化互相激荡的局面,多种文化的碰撞会有什么结果?有人提出了文化冲突论,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面对这一切,重温中国古代关于和而不同的思想,总结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有重要的意义。记得江爷爷在访问美国布什图书馆时的讲话中也讲到和而不同,他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四】

它是冬日的天使,它是冬日的精灵,它又是冬日又一种融融的情思。天空中雪花飘落,地上的玩童追逐,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礼物,飞雪中的.情侣也志返的享那温馨的一刻,那浪漫的一切。轻轻的、轻轻的,它轻吻着大地万物,装饰着一切枯黄的惨象。一夜春风抖落了千树万树梨花,装饰了整个世界,也装饰了一位青年的梦。雪花缀满枝头,铺满大地,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这般晶莹洁白,是白云在此逗留吗?借着余日的光辉更是风情万种,如同万粒珍珠齐放光茫,光彩夺目,如但愿梦不醒,但愿雪不融,你的温柔已深深占据了我的心,愿洁白的世界只有安祥,愿你的洁白交通化我的心灵,与你同行才有片刻的宁静。轻轻的,你连我也融入了,调皮的你怎么也抓不住。

你终于累了,伏着大地安祥的睡了,静静散了一地,挂满了梨树,白得并不空白,白得并不惨淡,有月光轻扶着你,有月光轻吻着你。雪,白的可爱,白的温柔。

雪花雪花满天飞,你为谁妩媚,不过是醉眼看花花也醉;

雪花雪花满天飞,你为谁憔悴,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

又一个白蝶乱舞的季节,又一个冰封的世界,你轻轻的飘扬,带走了我的思绪,净化了我烦燥的心,唯有你轻盈的温柔才能安抚我的心。

雪花纷飞的时季,我的梦又一次被装潢,我的生活又一次如此美丽,浮生若梦,飘飞几何?你的温柔与洁白将我沉醉于一个冬季。

和而不同自在前行作文【五】

刚进大门就看到两株红枫,树上少许叶子如姑娘的丝巾给灰色空间增添几许暖色,树下叶子红中渐枯,安静地躺在着,任风雨侵袭无力反抗;大片法桐卸下叶子的丰满,凸显树干和枝条的骨感。它们从现在起不再招摇,收敛温情,积聚力量,迎接冬的一次次洗礼。在雪花飘落之际,做一个长长的梦,而梦中有厚厚的落叶偎依,有麻雀、喜鹊等候鸟的鸣唱。  沿着湖边悠长的小道前行,放眼望去,湖面迷蒙着一层薄雾,水天一色的灰。岸 边柳叶泛黄,以最亮的色彩装点冬的落寞。柳叶不仅形状美,且最早发芽、最晚凋落。它们剪刀似的模样不只燕子喜欢,就连时间也为它停留,让柳叶尽可能在树上多待些时日,轻摇倩影,柔醉四季。  不只是人喜欢红色,石楠、南天竹、樱树,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都喜欢中国红。此刻的它们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红,给单调的冬晕染些绚烂色调。  我喜欢树的坚守,虽然日月更替,四季轮回,而树却能不改初衷,一生不变方位,立足脚下,触手蓝天。此时,有的树上只剩几片甚至一片叶子,仍昂扬枝头随风轻舞。它们清楚自己的命运,能坦然面对,却也不放弃在枝头高歌的机会,尽力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 相对于落叶,松柏永远是不急不蹙不慌不忙。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它们以一种慢的节奏生长,时间和空间对它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它们有大把光阴和时间赛跑,有大把的葱绿与四季争宠,更喜欢与雪花逗唱。 这个季节应是无花的,菊凋零梅未开。是谁填补了无花的空白?是月季,大朵月季从人家院墙探出头来望数着街上行人的脚步,街道两旁绽放出朵朵大红,花园中金黄月季神采奕奕,婀娜丰硕,公园中的小月季抱着团绽放,还有从春走到夏,又到秋冬的金光菊在这寒冷的季节,仍不放弃对生命的热爱,执着盛开,朵朵像太阳…… 拿起相机想给湖中野鸭一个特写,它嫌我惊扰自在的畅游,转身离去,只留给我一行水痕,旋即这水痕也荡然无存,唯留我失望的眼神;我端起相机给树上黑喜鹊拍照,还没来得及对焦,它们“嘎嘎”两声,又飞更高更远了。它们是自由的`,自由地选择生活的地方和每天高歌的树梢。它们的生活方式是稳定的,喜欢待在同一个地方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不做候鸟。

冬,让森林公园空旷很多,空旷到只有我一人游玩;也静寂很多,静寂到原本密不透风的树林现在唯有挺拔的树干和清瘦的树枝,就连亭子、游船和游乐园的各种玩具也都静默着。  缱绻在家的人们是否抱怨冬的阴冷无情? 请别抱怨冬的无情。其实,冬有情,它的情蕴含在凛冽北风、飘舞在曼妙的洁白中。它是四季的终点,让你感觉时间也有尽头,因此倍加珍惜光阴的美好;它是时间的过度和延续,有了冬,秋才能继续,春才有根源;有了冬,万物可以不用那么努力,暂时休养生息、积聚力量。有了冬,才有了明春的姹紫嫣红,万般生隆。 冬,像极了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还没人把冬比作女人吧,我把冬比作女人。你若不做冬的知己,就不会细心观察,不深入了解,就不懂冬的心事,就不会觉察它的美。冬风的刺骨、冰的坚硬吓走了百花,吓跑了绿意,让人体寒。同时也让细菌望而却步。冬女人的美体现在轻柔的雪花,纯净而圣洁;冬女人的美,体现在梅的绽放,暗香盈袖;冬女人的美体现在无私奉献,它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了日后春的尽情绽放! 绕湖一周,还没来得及细看和品味,雨滴飘落下来,我匆匆而返。留下偌大一个森林公园独自冬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