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中秋节火把作文(火把节的作文三百字)

中秋节火把作文(火把节的作文三百字)

更新时间:2024-05-13 01:39:05
中秋节火把作文(火把节的作文三百字)

中秋节火把作文【一】

今天是我们凉山彝族人民最具特色的火把节的第一天,火把广场要举行隆重的打火把仪式。吃过晚饭,我和远道而来的雨琪姐姐,璇璇妹妹等一大帮亲戚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火把广场。这里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旁挤满了跳达体舞的人们,欢乐的气氛让我也不禁加进到了其中,人们不分种族肤色,手拉着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不时还伴随着阵阵欢呼声……

正当我们跳得兴奋的时候,天空传来了“砰”的一声巨响,原来是焰火晚会开始啦!流星一样的焰火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冲上了夜空,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间绽放开了一朵朵金黄色的绣球花,瞬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在我们遗憾的时候,一条条“小金蛇”又窜进我们的眼帘。

五彩的焰火给彝族人的火把节增添了无限节日的气氛,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中秋节火把作文【二】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从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

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坚得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一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点燃的小火把逐人上传,然后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洒、茶款待簇拥人。

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火把节的高潮的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响声,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

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火把节的尾声的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这就是大理火把节。

中秋节火把作文【三】

暑假,我和妈妈到云南旅游,一下飞机,我就感到一丝凉意迎面扑来,比靖江炎热的天气凉爽很多。

第一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西山游玩,那儿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

第二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少数民族的新年。听说:民族村里要举行一年一度盛大的火把节。爸爸驾车带我们来到民族村,好一派热闹的场面!四面八方的人们像赶集似得涌上了广场,宽大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天渐渐暗了下来,一群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和美丽的姑娘身穿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火把节的开始。

在一阵阵欢呼声中,人们翘首期盼的点火仪式开始了,人们点燃了象征吉祥如意的火把,高举着,在广场上奔跑。广场上空像一条火龙在游动。后来,人们把火把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小火堆,大家手拉手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红红的焰火照亮了广场的夜空,歌声,笑声,欢呼声汇成一片,在空中久久回荡。

中秋节火把作文【四】

火把节——是纳西人民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火把节的前几日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火把。第一天是在家装饰火把,有多美就装饰多美;第二天则是去亲戚家、朋友家祝贺节日,并各自谈论着自家的火把;第三日就燃烧火把,高举着火把走进田野,走进万家,给人民带来幸福,祝愿农田五谷丰登。

第三日夜幕降临时,就到火把节的高潮了。

这时人们欢呼雀跃,分外热闹。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艳装,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他们高举着火把,挤进人群,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他们融为了一体,高举的火把格外闪耀,把原来漆黑一片的夜晚一瞬间变成白昼。

年青的几个小伙子跳起了火把舞,姑娘们也不甘示弱,高举着火把舞动起来。场内人山人海,人们举起袖子似乎一片云,挥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整个场内灯火辉煌,,格外耀眼。

午夜过后,人们又拿着火把游行,在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放上一束还未燃尽的火把,以示祝贺。此时此刻,人们把整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欢呼着,条跃着。那欢笑声、歌声、尖叫声汇成一片。

看那一束束火把,像一条游龙,到处乱撞;像一条青鱼,到处挪动;那微弱的光芒像一只只萤火虫般美丽。

火把节这一日真是热闹非凡啊!

中秋节火把作文【五】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彝族人民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可是天王恩泽古兹不愿人民过好日子,就放了许许多多的害虫,人民痛恨入骨。有个叫包聪的小伙子把火把丢进田里,害虫全被烧光了,稼才没吃光,彝族人民为了纪念包聪,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这天举行盛大的火把节。

说到火把节就想起了那丰收的稻谷;那燃烧的火把;那美丽的传说;那欢乐的笑声;那勇敢的人……

火把节分为三天,第一天人们高高地举起火把在田里走来走去,还要吃丰收饭,庆祝丰收。第二天彝族人民把火把节的气氛推向高潮,彝族人民要举行斗羊、斗牛、斗鸡等。等第三天,彝族人民围着火堆跳舞,吃丰收饭,高举火把,直到凌晨一时整才熄灭。

火把节带给彝族人民的是一曲丰收的歌,也是一曲快乐的歌。

中秋节火把作文【六】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从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火把,看谁家火把坚得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一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点燃的小火把逐人上传,然后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的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响声,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火把节的尾声的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一堆堆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这就是大理火把节。

中秋节火把作文【七】

火把节是我们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6月24日到26日,节期三日。

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日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在火把节期间,男女青年点燃火把到村寨田间,用火光驱除病魔灾难。第一天为“都载”,这一日,家家户户都会先鸡,后宰羊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在外面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酒,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第二日为“都格”。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比赛。晚上,人们就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直到深夜。第三天叫“都沙”。这一天人们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举行送火仪式,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

火把节是点燃圣火,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是丰收的重大节日。我们小朋友最喜欢过。

中秋节火把作文【八】

假期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去云南旅行。我们在石林游玩的时候,当地司机告诉我们,再过几天就是火把节了,还热情的挽留我们。石林的彝族火把节可是鼎鼎有名的哦!可是,我们的行程已经安排好了,只在石林呆一天,所以我们以为错过了火把节,满怀遗憾。

石林之后,我们又去了大理。大理古城也到处充满了火把节的气氛。街上的人们举着刚刚采购的大大小小的火把来来往往。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门店前,立着一个三米多高的大火把。以前,我想象中的火把,就是一根木头,顶端点上火就成了。可我们看到的真实的火把远没有那没容易做。就说这家门店前的大火把吧,一整根碗口粗的大木头,把它的上半部分劈成许多小杈,下半部分不用劈。在劈开部分的中心里撒上松香粉;缝隙里,插上鲜果、彩旗等装饰品,远远看去挺像圣诞树的。

热闹的大街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卖凤仙花。买凤仙花干什么用?我心里想着,便上前询问。原来,在火把节这天,有白族女孩儿都要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传统习俗。我仔细一瞧,哇,真的!卖花的老奶奶、买花的阿姨姐姐们,都用凤仙花给指甲染了色,有的甚至连整根手指都染红了呢。我本以为又跟火把节擦身而过,那是因为,火把节当天下午,我们不得不因为行程安排,离开了大理。而跳舞、斗牛等真正的节日狂欢,夜幕降临时才会开始。

但是,当我们晚上赶到丽江时,那里的居民给了我们惊喜,原来纳西族也过火把节!就是今晚开始,而且要持续三天呢!第一天晚上,我们因为到达束河古镇的时间太晚没去成。第二天晚上,我们吃完饭就匆匆赶往四方听音广场。我看见广场中央有个巨大的火堆已经点燃,火苗越来越大,最后成了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红了所有人的脸。

有一些身穿表演服装的哥哥姐姐们随着音乐,牵着手,跳了起来,我们也赶紧参与。大家手牵手,围绕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舞步。我赶紧学着他们的样子,一、二、一、二的跳起来。看着那些当地人跳得那么轻快,我们却手忙脚乱,心里真有些不服气。可我很认真的学着,第三天,我就跳得好多了。跳啊跳啊,人越来越多,;里里外外围了一层、两层、三层、四层。我们跳得直到大汗淋漓才回客栈。

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