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汉语言文学的作文600字)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汉语言文学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3 01:46:26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汉语言文学的作文600字)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一】

凭着粗重的吼声、笨拙的严肃和傲慢的虔诚,熊早已平步青云,担起了所有弱小动物的风纪检查官的重任,像暴君似地为所欲为,一意孤行。动物个个都怕它,没谁有勇气觊觎它的位置,和它进行抗争。

终于有一天,正义感在狐狸身上苏醒。从此这儿那儿也有只狐狸将风纪整顿。如今我们发现它俩追求同样的目标,同时却看见它们走着不同的途径。熊只 想以严刑峻法提高德行,狐狸也惩罚,却满脸笑吟吟。这儿只一味咒骂,那儿老说笑打浑;这儿只修饰外表,那儿则改善内心;这儿是昏天黑地,那儿却快活光明; 这儿在虚以委蛇,那儿在追求德行。

你深思远虑的读者,岂不会马上问:熊和狐狸该已成为好朋友吧?

真这样就好啦!真这样,道德、智慧,风纪何其有幸!可是不,倒霉的狐狸受到熊的排挤,它尽管用心良苦,仍被逐出了教门。原因何在?因为狐狸竟敢把熊批评。

这次我不能多谈故事的含义;钟已敲五点,我得赶紧上剧院去。朋友,别再说教!愿不愿和我同行?

“演什么?”

“《达尔丢夫》。”

“要我去看这丢人的戏文?”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二】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三】

于是人成了公正人。

威严的狮子向人喊道:“在你宣判之前,还有一句话,你是按什么标准来判定我们的价值呢?”

“按什么标准?”人回答道,“毫无疑问,按照你们对我的用处大小而定。”

“那好啦!”受到揶揄的狮子气愤地说,“依此标准,我要比驴低下得多!人!你不配作我们的公正人!离开会场吧!”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四】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能够透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必须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用心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能够下一次再说啊。"

励志寓意:人一个时光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五】

成功的寓意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我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的寓意只有6个字,这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悲哀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明白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那里听到的一半寓意,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寓意: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六】

一头会跳舞的熊挣脱锁链,重新回到了森林里。

它习惯地用后脚立起来,为同类表演它的拿手好戏。

“瞧瞧,”它大声道,“这就是艺术,这就是人世上学来的技艺!跟着跳吧,要是你们能够并且欢喜!”

“滚,”一头老熊咆哮起来,“这样的艺术只显示你的卑鄙和奴性,哪怕它多么难学,哪怕它如此稀奇。”

一位显赫的廷臣,一个善于谄媚弄权然而缺才少德的人,他窃取了君主的宠信,阿谀逢迎,平步青云。这样一个廷臣,一个大人物,是该赞扬呢,还是批评?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七】

莫里丹携带妻儿乘船远航,不期然遇上了狂风恶浪。

“神啊,请发发慈悲,平息风浪!”莫里丹伸出双手叫嚷,“只要这次不让海水把我门埋葬。我发誓,永远不再过海飘洋!海神波塞冬,请听我讲!我会非常感激您,我将献上六头黑牛供您独享!”

“六头黑牛?”和他一同乘船的邻居蒙达尔在一旁惊呼,“六头黑牛?你疯了吗?我心里非常清楚:命运不曾赐予你如此多的财富,难道你以为,波塞冬心中无数?”

人啊人,你常常相信神灵比你的邻居更容易上当!

国文经典作文700字【八】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古国文明的发扬光大,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大有裨益。

所谓“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 历史 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 规律 作了具体的 总结 :“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在教学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