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基层作文题目(社会类的作文题目)

基层作文题目(社会类的作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4-06-23 17:03:51
基层作文题目(社会类的作文题目)

基层作文题目【一】

10月31日上午,我们14位实验小学小记者、校长、主任、老师们一起乘坐大巴车,前往颍上黄坝乡吕塘小学。我们要去吕塘小学体验同学和老师们学习生活。

我们有序的地了上了大巴车,过了几分钟便出发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要去采访了,而且,还可以亲身感受农村的气息!路上,冯主任告诉我们:“我们今天要去的学校是黄坝乡吕塘小学。那个小学啊很偏僻,学校不大,跟我们的一个操场差不多。但是,”主任提高了声音,“他们却不为艰苦而放弃他们的梦想,依然为梦想而努力!我告诉你们: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多方面了解,然后把你们所见所想写进你们的文章里!”我们听了,都张了张嘴巴。太惊喜了!对这次活动更有期待了!

进入了黄坝乡,那里是不宽的水泥路,还有纵横的泥土的小路,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黄澄澄的稻子。远处的蓝天,金黄色的稻田,我的心情快乐极了!

又过了几分钟,我们抵达了吕塘小学。大家有序地下了车。我向学校里望望,还真的很小!教学楼很矮,只有两层楼,白色的墙,有的都掉漆了。我们排成两行,端正、自然地走进 校园了。

我们同行的朱雨萌拿着相机到处拍。“你拍这些有什么用啊?”我问道。“搜集素材!也可以根据照片写啊!”我见她拍了学校的教学楼、办公室、操场,还有那些正玩得开心的同学们。“你看,他们的笑容多灿烂啊!只可惜环境不好。”朱雨萌叹息道。

“同学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可以自由采访了!”冯主任说。我们就把本子和笔从包里掏了出来,寻找自己的采访对象。有的采访操场上的同学,有的采访办公室里的老师,还有的采访校领导。我,则去采访办公室里的老师了。

“老师您好!请问您现在有时间么?”我拿出本子,看着本子上的采访提纲来问那位年轻的女教师。她很漂亮,看起来很温柔!

“嗯!有啊!”她温柔的语气让人听着就喜欢她。“那您能不能接受我的采访?”“当然可以!”

“老师,我想问,学校和以前比,都有那些变化啊?”我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有啊!比如以前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是土做成的,而现在你看看,这都是和城里的一样了,都是铝合金的;你看,这里也有了电脑了。虽然只有一台,但这也是一个突破啊!因为我们学校经费比较紧张啊!我们正准备装上宽带呢;你看窗外,那儿有正在建设的功能室。看见了没?那儿就是将来的食堂!”老师微笑地说。我也快速的记录着。

“哦!嗯,确实有很大的变化!老师,您是教什么的?”“我教两门课。语文和美术。我带一年级的语文和一至四年级的美术。”老师很轻松地说。“啊!这么多!那您都不觉得很累么?您都没想过离开这儿么?您看这里是乡下,地也是泥泞的,教学环境也不好。”我问。

“当然不会。虽然这里环境不好,但是这里的孩子们很活泼、很可爱。我今年才来这里,我觉得这里很需要我,我绝不会离开这里的。”“哦,好!谢谢您!”我心里升起一种敬佩和感动。

我离开了办公室,来到了大家聚集的地方。我看见好几个小记者在那里,还有一个叔叔。

“孩子们,孩子们。你们好啊!”“叔叔好!”我们向叔叔问好。看来现在他还没开始谈话呢。

“孩子们哪,今天看见你们啊,我真的很高兴!感谢你们这些小记者来我们吕塘小学采访。现在呢,我就帮助你们了解黄坝乡和吕塘小学!”“好!”“黄坝乡啊,一共有13所学校。11所小学,2所中学。我们吕塘小学规模小,总共有四个年级,一至四年级。我们学校里啊,还有一位残疾老师。残疾了啊,但他依然代课,给同学们上课啊!黄坝乡的道路啊,变化很大啊!前几年还是泥地,下雨天出门啊,就得弄得全身泥!但现在不一样了啊,现在你们走的都是水泥路了;我们学校啊,为了同学们上午在学校里能补充营养,就给全校同学们免费的营养餐;学校里为了让穷一些的家庭的孩子,也能够上学,就把全校同学的书费、学费都免了。只交本子的费用,十块钱。”

我又来到四年级教室,真的被震撼了:这间教室的屋顶是木头的梁,教室里也只有七、八个座位。黑板也有一点锈了。但是仍看见黑板上工工整整的粉笔字。看得出那位老师很用心教学。有几位同学在座位上写字。他们在方格本上,用铅笔一笔一划的写着,坐姿也正确。看到这,我立马想到了城里的学生。我们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有漂亮、质量好的文具,教室设备也是高水平的。为什么还是有人不好好学习呢?

我还在思考着,大队长许霁瑶忽然跑来:“快走,参加升旗仪式了!”我才赶紧和她一起回去。

升旗仪式开始了!我们和吕塘小学的所有同学一起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看见,吕塘小学的同学们都深情地目视着国旗,整齐的唱着国歌。他们的手都高高地举过头顶。

升旗仪式结束后,我们又和吕塘小学的同学们开展联欢活动。他们总是为我们鼓掌。

联欢会结束了,我们挥手告别吕塘小学,有几个小朋友还一直送我们到车旁。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上午体验,但我却明白了许多:我们比农村孩子要幸福,但这却使我们不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不懂得好好学习。而农村孩子,比我们艰难,但他们比我们懂得珍惜时光,更知道好好学习。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农村孩子就瞧不起他们,而是要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间处处有真情,感受到社会的美好,感受到党的`阳光雨露的温暖!

基层作文题目【二】

1月25日,县人社局组织中层以上干部统一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基层新答卷》系列报道。记录片中讲述的上海朱泾的“下楼便民”、福建屏南的“精准扶贫”、深圳沙井的“扶贫超市”等基层工作纪实,看后感触很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认为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真情真意。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群众所想、盼群众所盼、急群众所急。上海朱泾大芒村的“转变作风,先从下楼开始”,干部下楼办公,工作环境透明化,一方面是方便了群众办事,另一方面也把干部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群众赞不绝口,这就是顺民意,得民心。

二是要有胜任本职的过硬本领。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新的形势,群众诉求、政策制度、服务方式等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新问题、新政策、新方式、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把握新的机遇,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是要有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要以严谨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群众真正见到实效。

四是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对待工作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格尽职守、甘于奉献,心中装着群众,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五是要有耐得寂寞的宽阔情怀。为官“三淡”方守本色,要看淡金钱、看淡权力、看淡关系。诸葛亮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正廉洁、平淡安宁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本分和本色要求。平淡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态度。甩开膀子,才能干得更好。放下包袱,才能走得更远。

基层作文题目【三】

015年乡镇走基层征文

今天,市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39人,在局党组书记的带领下,到xx县xx镇xx村走村入户,与xx村77户(287名困难户、五保户、低保户、烈军属和残疾对象等特殊群体,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制作了《保山市民政局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民情联系卡”》 154份。全体干部职工个人出资,对xx村77户特殊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送去了月饼、食用油等礼品,表达了市局每位干部职工对xx村困难群众的深情厚意。

来到xx村渔塘村时,已是中午12点钟,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在xx村黄副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xx(56岁家,全家6口人,其父母健在,妻子平时在家照顾老人和家庭,女儿留在家中,生有一个小女孩,在读中学。全家人居住在400多平米的院落,倒也显得宽敞。他的父亲83岁(1931年出生,母亲81岁(1932年出生,两位老人均享受高龄补贴和新农保待遇,由于其父亲属于三级伤残,当地民政部门早已为其办理了低保手续。两位老人行动迟缓,眼睛有点不好使,听力也下降了很多,每天力所能及在家做事;看得出来,他的妻子是一位善良贤惠、勤劳能干的农村家庭主妇,她动作熟练的倒茶让座,还拿了几样小吃,很热情的`招待大家。全家人没有技术,靠种庄稼过日子。当问及他父母的养老事宜时,xx不暇思索地说:“现在老人年事已高,我和妻子都会很耐心地照料,父亲虽然到了高龄,但仍然闲不住,打猪草、扫地、喂鸡等能干的都干,听说你们要来家里,看,今天的地都是他扫的。”我想,一个83岁的老人,每天还能做这么多事情,无怨无悔,不急不噪,精神尚好,老人可敬。来到老人面前,发给他香烟,他比较热情地接着,由于与老人交流不便,我只好借助手势表达对老人的问候,老人会意的点点头。xx的母亲说:“家里虽说不富裕,但地里产的粮食每年都够吃,除了买油和盐巴,每年粮食换的钱还是基本够用。”

他家里虽然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暂时没有更多的经济负担。但是经济隐患比较大,毕竟双亲年事已高,吃药看病是难免的,老人一旦病倒,无法承担过重的医药负担,这是一个很现实很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与xx告别之后,走在不太平坦的山路上,我想,一定抽时间多到农村、多下基层,多掌握第一手材料。

从xx家出来,已经是14时20分钟,下一个是xx家。

几点:一是农村,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只要经济跟得上,居家养老仍是当代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二是农村缺乏技术,致富门路不多,渠道很少,经济发展相当滞后,加之交通不便,发展经济需要政府大力引导;三是高龄老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有人照料和侍奉;四是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拉扯大,我们也含辛茹苦将孩子拉扯大。我们是父母的孩子,但现在,在父母进入老年时,我们却是父母的大人,敬老要细心,爱老要耐心,养老要爱心,养老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五是农村家庭,虽然经济比较困难,但幸福指数并不算低,有的家庭“用粮食换的钱,除了买盐和油”,似乎钱并没有更多的用处,选择少,痛苦也少;六是局里制定xx村发展“15559”行动计划(即:到2016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并明确了产业支撑;结合村庄规划,建设5个村民和党员活动室,目前已建成两个;架设5条人畜饮水管道;修建硬化5条村庄道路;结合绿化荒山行动,以种植澳洲坚果为主,绿化荒山9000亩。我把它叫做“1万5室、5管5 路,9千亩山”,很具体很管用,对农村发展,具有提升和跨越的作用。

基层作文题目【四】

春节回老家前,父亲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地一定让我把照相机带上。我很纳闷父亲的这一要求,因为他平时不爱照相,但惧于父亲的一贯严厉和沉默寡言,我又不敢问他,只能照办。

腊月二十八上午,我回到位于鲁西南的家中,父亲立刻给我升起了一个火盆取暖,母亲高兴地在厨房里忙上忙下准备午饭。过了一会儿,父亲说:“让你娘先做着饭,你跟我出去转转,带上照相机。”

“中。我给你照几张。”我一边拿相机一边说。

“不是给我照,你照照咱庄吧”。父亲点燃了手里的香烟低头猛吸一口,说:“乡里盖了‘新农村’(指建楼房,过了年咱庄搬完就要拆了,你多照几张,我好留个‘念想’。”

原来,城镇化的东风吹到了我的家乡,地方政府将我们附近的6个自然村5000多人合并成一个社区,集中一处盖起了8户一排的二层小楼。农民搬入新楼后,这些村的老宅基地全部平掉统一复垦,听说可以节约出2000多亩的土地。

按说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好不容易赶上了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政府将我们的瓦房变成楼房,他应该高兴才对,但是“住楼”要以拆掉整个村庄为代价时,父亲心里却多了一种莫名的伤感和失落,甚至是不舍。

在爷爷生前留下的老院前,在村里早已坍塌的戏台前,在“文革”年间刷在墙上的标语前……父亲让我为他留下一张张影像,我知道在那里一定有他最难忘的回忆。村子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与生活在那里的父亲息息相通,而今这些东西即将不在了,情感就像被狠狠地闪了一下,没着没落的。

在街心空场上,我们遇见了几位晒太阳的老人,嘘寒问暖后,话题自然转到了“新农村”。八十多岁的二爷爷握着我的手忽然掉起了眼泪,哭着说:“小啊,你说建新农村咱庄要是扒(拆的意思了,那不是连祖坟也得刨,等二爷爷老了(去世的意思,还有地方埋吗?以后咱庄上的后代还知道他们是哪里的人吗?”

面对老泪纵横的二爷爷,我只能劝他“大过年的不想这些”、“您老能活到一百岁”,但忧伤的气氛却弥漫开来,不经意间袭上了每个人的心头。坐在一旁的堂大爷说:“咱也不是不想住那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新楼房,可就怕住不起啊!”他嘴角咧了咧,似是一丝苦笑,“听说住楼房得交不少物业费、煤气费,连喝口凉水都得花钱(指自来水费,咱又没工作,地里那点收入也就够填饱肚皮的。再说咱那锄镰锨镢、犁铧耢耙往哪里放?干草秸柴火棒往哪里堆?楼上能养猪狗牛羊吗?……咱庄稼人就是土命,就像庄稼棵儿,根得扎在土里,吊在楼上,和土隔开了,还能过好吗?”

“是啊。要是搬到那边去,以后下地也不方便了,光走路就多了六七里。(地不在家门口,地里长个草、庄稼生个虫也不能立时知道。”老庄稼把式兆泉大爷也忧心忡忡地说。

回来的路上,村里一个个的大红“拆”字又尖利地扎进眼窝,疼得我受不了。我扭过头,不看它们,我厌恶它们,是它们宣判了这个村庄的刑,是它们夺走了人们年节的欢乐。可这些“拆”字却老在我眼前晃悠,飘飘忽忽,铺天盖地。快到家门口时,父亲望着厨房里升起的炊烟,若有所思地说:“要是烟囱不冒烟了,那还是农村吗?”

中国人常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拆掉一个村子,就是拆掉一处乡思,就是拆掉一群人心中的根。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大势所趋,谁想阻挡都是徒劳甚至愚蠢的,这个道理我懂。可从小养育我们的农村家园即将消失时,父亲那抑于心底的乡愁又叫我无比痛惜。我无力挽回什么,更谈不上拯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里的相机尽量为父亲也是为我多留下一些影像的“念想”。但是相机里一幅幅行将湮灭的故乡场景似乎一直在纠缠着我,过年的兴味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基层作文题目【五】

统战部元月26日下午组织大家观看了5集《基层新答卷》系列扶贫报道,五个特色扶贫做法,看了以后很受教育。感想有四:

一是带着责任扶贫。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观念,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始终有一种干不好就无法向人民群众交待的强烈责任感。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二是带感情扶贫。全体党员干部要真正感知、感受老百姓的酸甜苦辣,解决百姓的所思所盼、所需所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的一切都要围绕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进行。

三是顺民意,合民心。扶贫工作犹如看病把脉,需对症下药,要充分认识当地产业特色、地理情况,摸清优势作用,因地制宜,集思广益,积极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推进,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子,要量体裁衣。真正从人民群众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动力和才智,干群一条心,党群一条心。

四是打基础,管长远。围绕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摸清贫困村和各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撰写求真务实的调研报告,大胆提出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精心制定结对帮扶计划,细化帮扶内容,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多做基础性工作,不要做花架子,搞形象工程。

扶贫工作并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

基层作文题目【六】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在这深秋的日子里,我和小记者朋友们一起去黄坝乡吕塘小学,就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采访。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进入乡村,车窗外一排排新农村整洁美观的楼房从我们眼前闪过,一片片齐整的田地上狗儿在欢叫,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泥土的芳香。呼吸着乡村新鲜的空气,看着那一棵棵渐行渐远的行道树,让我陶醉在这无比美妙的田园风光中。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黄坝乡吕塘小学。学校不大,校门口的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颍上实验小学小记者”。我先下了车,帮老师扛起了我校的旗帜,站在校门口合了几张影。

走进校园,学生们还在上课,于是我们先采访了中心校的何校长。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整个黄坝乡有13所学校,其中有2所中学,11所小学,有5所学校总人数不到100人。吕塘小学学生共102人,大多是留守儿童,家里都比较困难。老师有5人,人虽少,但老师都很敬业。其中一位身体有残疾,行动不太方便,却能坚持为学生上课。听了他的介绍,我心头一震:真敬佩乡村学校的师生们这种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叮铃铃”下课了,飞奔出来的同学们和我们开心地玩耍起来。他们虽然少了一份父母的呵护,却个个活泼可爱,满脸阳光。

我采访了一个11岁的女生,她是个留守儿童。

“你叫什么名字?在家由谁来照顾?”我问。

“吕明月!爷爷已经去世了,现在由奶奶照顾我。”她用清脆的声音回答我。

“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想让父母早点回家,别打工了,在外面太累了!”

听了她的话,我的鼻头一阵发酸。父母的远离,使他们多了一份生活和成长的压力,显得比同龄人成熟。但是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却感觉他们的生活和城里学生一样多姿多彩,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采访了一位老师。她答道:“这些年,在党的关怀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关注。现在孩子们和城里孩子差不多,在宽敞的教学楼里学习,一人一桌,并且每天都能吃上营养餐,这可一定要感谢党和政府呀!”

我们又一起举行了升旗仪式和小型联欢会,把当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在回去的路上,我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孩子,谁不希望时刻享受父母的爱呢?从这点来说,这群孩子是寂寞的,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在党和政府的关爱下健康成长。我相信在如此良好的环境下,同学们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回报党对我们的爱。

基层作文题目【七】

"119"一个读起来顺口、写起来顺手的电话号码,许多人都知道它的用途。人们常常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想起它,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拨响它。可是,我希望大家记得它,而不要常常去亲近它。虽然,在生活中会导致火灾发生的行为很多,例如:农村居民喜欢把柴草等易燃物堆放在房前屋后,城市居民有些喜欢在一个电插座上插很多插头,这样会使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等等这些却常常被人们忽略。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是不行的。

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做饭时,把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换气扇的插头全插在一个多用插座上。我看见了,忽然想起了动画片《消防大本营》中因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的情景,大声说:"妈妈,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电视上说,一个插座插满了插头,会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的。"妈妈听了,连忙拔掉几个插头,让它们有的工作、有的休息。这样虽然做饭的时间长一些,但是消除了安全隐患、让人吃得放心!

我想,平时大家都要时时刻刻把消防安全放在第一位,火灾隐患就不会发生。例如不要在角落堆放易燃物、不要在一个插座上插许多插头、不要将装满水的玻璃瓶放置窗台等阳光直射处……只要人人都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让"119"变得安静,才能让消防员叔叔每天都睡得踏实! 

基层作文题目【八】

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当耳边响起那雄壮的国歌时,我不禁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跨入新的辉煌!在党的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在党的关怀下,我们刻苦读书上,为国争光!现如今,因为党的政策,许多贫困学生得到了帮助,所以,今天我们将走进农村学校,感受党的爱!

我们坐上大巴,一路颠簸,向目的地出发。路上,我们边唱队歌,边开心地笑,望着窗外蔚蓝的天空、金色的稻田,我们的心都飞了起来。快到了!只见汽车左拐右拐,进了一个偏远的小院--黄坝乡吕塘小学。我们举着队旗,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学校。

刚进大门,耳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透过窗户,只见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正认真地听老师上课。“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一声下课铃声,小同学们纷纷从教室里飞快地跑出来,对我们投以好奇地目光。虽然他们身上脏兮兮的,衣服也不整洁,但是他们天真可爱的小脸上仍露出甜甜的微笑。接着,我们进行了采访,通过和老师、学生以及校长的对话,我们了解到:吕塘小学共有102名学生,5位老师。学校的留守比例是100%。因为孩子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一直都是爷爷奶奶从小带大的。但是,近年来,因为党的关爱,使同学们免去了学费和书费,不仅如此,学生们每天都能领到新本子和营养餐。因为天气逐渐变冷,学校还建起了食堂,给同学们做起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这些全都是党对贫困学生的关爱。

为了使同学们能开心一点,我们还举办了一个“小小联欢会”,让同学们尽情展现自我,展示才艺。然后,我们小记者们与吕塘小学全校师生进行了升旗仪式。随着一声国歌,一只只稚嫩的小手高举过头,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瞻仰着五星红旗,一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后来,我们与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耍、嬉戏,一起笑,一起玩,一起手拉手尽情奔跑!

我们虽然相处时间很短,但是我们的友谊已经建成,我们心已连在一起。我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就这样,小记者走基层的活动在告别声中结束。

通过这次采访,我不禁感到怜惜和敬佩。我怜惜的是:吕塘小学的同们还这么小,父母就离开他们,他们便独自生活;我感到敬佩的是:虽然他们很贫困,但是他们学习十分积极,学习态度端正,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看到他们吃着香喷喷的营养餐,用着免费的课本,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时,我也更加领悟到党对我们的关爱!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手拉手,心连心,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栋梁之材,为祖国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