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过年时合家团圆的瞬间作文(过年吃团圆饭时的热闹场景小作文)

过年时合家团圆的瞬间作文(过年吃团圆饭时的热闹场景小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19:42:09
过年时合家团圆的瞬间作文(过年吃团圆饭时的热闹场景小作文)

过年时合家团圆的瞬间作文【一】

网络流行一句“认真你就输了”,但在这部电影上我不得不说我甘愿一败涂地。

我觉得喜剧可以超越现实,但是自超越现实的同时,如果向活在现实当中的人传播的是不合适的观念,那将是比较可怕的。

《愤怒的小孩》非常成功地“愤怒”了我。这部电影讲的是小孩子与罪犯的“斗智斗勇”。

敢问真正绑架小孩子的罪犯到底会多傻多笨才会被两个15岁未到的小孩弄的头头转?这样的片子如果给小孩子看了那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呢?稍大一点,有判断力的孩子还可以说,但是如果是海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罪犯”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的小孩子来说,那么“罪犯”就和“傻缺”划了等号,这个将会多么可怕啊?!

世界上有那么多迫害小孩子的变态罪犯,那些变态从不上荧幕(那当然是不会上荧幕的,这也就罢了。在孩子们面前表现这种几乎不切实际的罪犯形象,以及那么“聪明”的孩子形象,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

这种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甚至扭曲现实的电影是不是应该先三思后上映?

这种现象不单单指《愤怒的小孩》,其实《愤怒的小孩》可以说算轻的,或者大家指责我小题大做都不为过,那么再看看抗日片呢?

许多抗日片扭曲了日本军队的形象,甚至有些还显得特别傻。敢问我们历史上的军队啊,面对这么傻的敌军为什么你们打了这么长时间,而且还伤亡了这么多人呢?

而实际上日本人不傻,他们也有他们的策略,但给现在年轻人留下的映像就是“日本鬼子”“啦啦滴”“把卡雅鹿”,是不是造成了一代人对日本人的误解呢?

相较之下《鬼子进村》倒是不错。

希望今后媒体可以更多的上演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反应真正生活的,滋养灵魂的影视剧。

过年时合家团圆的瞬间作文【二】

作为一个新生代导演的处女作来说,《愤怒的小孩》剧本打磨的比较用心,很多桥段的设置巧妙且有趣,真正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没有传统国产儿童片中刻板的“说教味”,也没有将孩子们的行为过度“成人化”,更没有想当然的将孩子们的智商“低幼化”,可以说是一部考虑了孩子的兴趣,又兼顾了大人的感受,通俗幽默、生动温馨的合家欢式儿童喜剧片。

《愤怒的小孩》融入了警匪、罪案、公路等各种类型片的元素,讲述了两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智斗笨贼的故事,有那么一点像好莱坞的经典儿童喜剧《小鬼当家》,但其实与《小鬼当家》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小鬼当家》中的小孩是在一个被封闭的屋内与屋外的笨贼斗智斗勇,而《愤怒的小孩》则是小孩选择走出封闭的屋内在开放式的户外展示自己的勇敢与智慧。两个逃跑的孩子反抗的不局限于追捕他们的几个坏蛋,同时也括他们的父母、警察、乃至整个社会。在轻松搞笑的故事背后其实是在呼唤现代社会中亲情与家庭的回归。

虽然影片的整个大的故事构架看起来有点俗套,但细节的设置颇有新意,片中孙小傲利用各种手段聪明的躲过了大楼与小区保安的监控从被反锁的家中逃出那一场戏简直让人拍案叫绝。虽然是小成本的电影,但《愤怒的小孩》很懂得用巧劲,无需大场面和大特效,单靠一些爆笑桥段和让人捧腹的台词,也能让人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影片最让人惊喜的还是有一群优秀的大小明星出演或是客串,陈坤饰演的刑警队长被孩子们的小聪明所蒙蔽,张嘉译继续成功男人形象却在孩子面前卖萌装可爱,范伟则成了一个想着找老伴的空巢老人,陶泽如的演技更是让人称赞,十余位明星让片中的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个性鲜活,可以说《愤怒的小孩》既有内容也有卖相。

所以这让人忍不住阴谋论的设想一下,《愤怒的小孩》这部电影有多少是属于黄建新的功劳,又有多少属于是黄雷自己的能耐呢?如果黄雷的爸爸不是黄建新,一个粗出茅庐的新导演又怎么可能在自己的低成本电影处女作中邀请到这么多的明星出演和客串呢?当然,这是一个玩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对影片本身质量的肯定。

有一个名导父亲坐镇可以协助的把控和提升影片的质量,但毕竟影片的资金有限,影片没什么大场面的镜头,特效镜头少,也制作一般。有好创意、好题材和好故事是不错,但还需要更精良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