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觉醒作文800字(觉醒作文800字初中满分作文)

觉醒作文800字(觉醒作文800字初中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3 04:58:49
觉醒作文800字(觉醒作文800字初中满分作文)

觉醒作文800字【一】

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题记

看完老师布置的12集《觉醒年代》后,再次拾起笔来,想在此写写自己对这部影视剧的评价。觉醒年代是由于和伟,张桐,张晚意等一批没有流量的老戏骨主演的,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没有营销,没有热搜,没有词条,就是这么低调的,过了十多天,没有说教,没有无聊,没有为了献礼而拍摄的臭毛病,有的只是慢慢陈述那段历史,那段峥嵘岁月,讲述她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

查找《觉醒年代》相关背景资料时,网页上各种声音众说纷纭,有说其演的不好,有说不符合历史的,这些都仅是表层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仅看一眼就这般评议它未免也太过跟风了吧,经典就是经典,毋庸置疑,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部值得我们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细细揣摩的影片。

《觉醒年代》剧如其名,讲述的是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中国红船革命之间近十年的历史,短短十年,唤起了中国这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胡适,蔡公,鲁迅等人成为这期间中国人思想之启蒙,他们共同经营着新青年杂志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他们是光,照耀着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

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终于觉醒了。

看剧的过程中,我被一些影片细节所打动,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讲话,“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一群日本留学生中斩钉截铁的他似乎象征着中国的意志。还有一幕尤为感人,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立志要靠自己谋取一片新天地,烈日炎炎下,衣衫褴褛的他和弟弟却要看人眼色,饱受折磨,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背上背着两三大袋粮食没站稳,倒了下来,就要被主子用皮鞭狠狠的抽打,一道道鲜红的印折射出当时社会之腐败,处处充满酸臭味的吃人社会,平民老百姓过得连牲畜也不如,延年和乔年啃着发了霉的干窝窝头,身为哥哥的延年尽管生在黑暗中,却一心向阳,碗中的一只小蚂蚁也要将它放归自然,这要是放现在,蚂蚁早被人们碾了。

剧中无声胜有声的细节片段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但从这些英雄的革命先驱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爱才爱国,不畏惧牺牲,心系革命,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是中国14亿人共同的偶像。

这部剧中涉及众多,革命社会底层的婚姻,友情等众多领域来自那个封建时期的韵味,只有细细揣摩才能悟出来,那时似乎每个人不论底层人士还是学术人士,都会有一场无奈的婚姻。

伴随着共产党的成立,影片即将落幕,我想说的是,影片会落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历史永远都不会落幕。

中国之觉醒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牺牲,是信念的坚守。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革命先驱者们,历史永存,国家腾飞,都源于你们的坚守。

觉醒作文800字【二】

最近,我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感慨万千。

新生的中华民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不甘沉沦,一心想着救国,他们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并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才能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彻底消灭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认识,并走到一起的呢?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极具感染力。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看历史,年代感、画面感极强。剧情清晰勾勒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生动和形象,往往一出场,便令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谁才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的担当。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热和理想抱负,积极投身于革新运动中,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奋发有为,积极探索,刻苦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觉醒作文800字【三】

为什么是陈独秀?不是其他的人物不“香”,只是这他实在是一枝独秀,让人挪不开眼。

历史中真实的陈独秀——一张黑白照片,且不论,咱们只来说说这《觉醒年代》中让我感动的陈独秀。

陈独秀一出场,便是趁爱国知识分子激烈讨论中国存亡问题时,偷了一碗盒饭,旁若无人得解决温饱问题。这哪有一点大家的样子?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只道一句:“这样的国,无可救药。”之后能怎么样?激起了学生的愤怒,他只得落荒而逃。滑稽,但不可否认,他,是清醒的。

我曾看到过一个关于山石和卵石的辩题,便立马想到陈独秀,他无疑是一块山石,他兼具“锋芒外露,舍我其谁”的感性及“时不我待,逆流而上”的批判性。一面,人们仰慕他一身傲气,另一面,人们担忧他锐气伤人。

他这块“山石”总是爬上屋顶,批评指点四方的风景。他那封建大家长的做派,对家人,对学生,对同人,叫人又爱又恨。尤其是面对两个已然有自己的想法的儿子,他一面与他们说教,维护他家长的形象,一面又小心翼翼地,不动声色地待他们好。对与自己有不同信仰的胡适,他既欣赏又爱护,可也不影响他痛斥在关键时刻建议将北大迁到上海的胡适,“我要的不是北大的生机盎然,我要的是中国的生机盎然,不辩、不争,不可以。生机盎然不是等来的,适之,是要斗争来的,不破不立!此时的中国需要勇士和斗士。”你以为他们崩了,可他又会在两人唾沫星子互飚之际,感到抱歉,说出“改天请你喝酒”之类的话。

“面对问题,直抒胸臆;包容不同,但立场坚定;即便针锋相对,也能把酒言欢。”这是陈独秀,一块不折不扣的“山石”。

如此硬朗的.个性,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能不碰壁吗?在他看来不过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所以他能在研究室做学问,也能在监狱里读书看报写文章。

陈独秀是那个昏昏沉沉的时代的觉醒之人,是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的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真是在这部剧里见识和体会了。这不只是陈独秀与李大钊之间的友谊,这更是他与千千万万民众反抗压迫,并肩作战的精神。

“我必须要跟他们(陈独秀的学生)在一起去战斗,因为我爱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不仅是我的,更是你们的。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我觉得人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我愿意奋斗终身。”

使中国一次又一次成长的动力,都是当年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和千千万劳动人民所反抗,所不肯承担的逆缘和逆境。

觉醒作文800字【四】

江山阅年,觉醒改天——观《觉醒年代》

当丧权辱国的条约被敲下许可的印章,当共和将倾,国将不国。无尽仁人志士化作响锤,敲响众人,立志改天换地,跨过荆棘丛,找到一张救国救民的药方。

或许在《觉醒年代》这部剧中,仲甫先生与守常先生更像是璀璨发光的明星,是指引那个时代青年们走出阴霾,踏入光明的一道光。其实小生初阅此剧,第一崇敬的人还是蔡元培先生。当然,陈、李、蔡等人都像极了天上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作为当代青年们的领头人,都各自有各自的闪光点。可我却偏爱蔡公的兼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从小说到大的道理,但在现代社会,处处充斥着极端,自私与狭隘,网络发言处处横跳的是“二极管”。他们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扭曲了这个本不绝对的世界,而蔡公的“兼容”,是对他们这种思想最大的轻蔑与讽刺。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蔡公听诸导百家之言,集众智以探索救国之路。这是他长远的眼界与宽大的格局。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究竟是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还是空想社会主义亦或是杜威实验主义。当大家都在为把谁关在外面而争论不休时,蔡公却笑盈盈地把门打开,先让外面的各种人一同迎进来,然后再不缓不慢地将那些不必要的人清理出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公的兼容是有智慧的,他集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将“囊括百家,合成一统”各取其优的智慧用在了治理北大上。在1919年的北大,不仅能听到外街传来的抗议演讲声,或许还能看到一群长衫老儒坐在一起吹烟喝茶,闲谈国事。这是蔡公营造的北大,是当年那个国内各类思想交汇最繁荣活跃的北大,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襁褓。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一百个人发出一百种声音后,他们能彼此尊重。”

蔡公或许深谙其意。在新旧文化的对抗战中,他从未因自己的思想而去驱赶异类,反而敞开了胸怀,也大大方方的迎接老儒生们,让老将新将一起上,大家一起探索思想异同,才有了陈独秀辜鸿铭能笑见握手的一幕。“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我想这也是北大思想上能如此繁荣兴起的原因。的确,没有辜鸿铭,新思想或许不会成为新思想,而北大,也就算不得北大了。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长青。”

先生千古。先生的兼容精神千古。

觉醒作文800字【五】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段历史展开的叙述。

这段时间是一个动荡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艰难时世,当时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混乱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无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图复辟帝制,同时也有一大批青年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国民哄动,让在国外留学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钊等人愤愤不平,他们纷纷回国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李大钊说:“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时陈独秀也创办了《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倡导白话文,为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打开了新思想涌流的闸门。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们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革命观点。

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北京大学”里,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随后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编辑部”。此时北京大学的一些顽固的保皇党也与新青年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化。

在探索和发展真理时,十分艰难。在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交锋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加上白话文的迅速传播,如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巨作横空出世,大大推动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国道路的步伐。

这部剧中也有很多风云人物,他们的服饰习惯也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繁杂和混乱。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张勋的辫子军领兵复辟及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人,这些极具色彩与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观众眼帘。而且他们的人物特点也十分鲜明。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的青年学子也让我们过目不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有一批爱国人士正在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成功之路使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演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以深刻的历史意义揭示了这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同时赞扬了觉醒年代时期一批共产主义者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这部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负众望。

觉醒作文800字【六】

最近追剧《觉醒年代》感悟很深,能感受到自己成长了。儿时的记忆村子里有了第一步黑白电视,需要花钱才能去看。不管如何每天还是会厚着脸皮挤到邻居家的门缝里偷看,被逮住了就会被驱赶,偶尔有了钱也会付费光明正大的去看。后来自己家也有了黑白电视,老妈说后来也有了彩电。总之,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后来老爸又背回来一个单缸洗衣机。那时候并不懂得这些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经历了不少,从一个小姑娘单枪匹马闯江湖,四处流浪至今天的大大姑娘,回到祖国的怀抱,另有一番感触。儿时追剧也只是看热闹,隐隐记得那时候看得最多的就抗日战争和国共战争,只是看热闹。现在追剧会思考,在剧中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觉醒年代》我了解到北大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萌芽和确立、我们中国共产党政党的由来,以及思想的核心,为什么是中国革命而不是中国改良,为什么我们中国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为基石,为什么会有中国共产党。这让我有种要把整个中国历史系统的读一遍的计划。

剧中蔡元培聘请为北大校长,并邀请陈独秀到北大助力,协助陈独秀创立《新青年》。李大钊在北大组件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与陈独秀共同成功发起五四青年运动、新文化革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建立,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起工人运动、五一劳动节,以及8小时工作制的由来。引领中国新青年建立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影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伟大人物。他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为中国寻找一条拯救国家的科学、民主的革新道路。

让我联想到我们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就是沿着这条走过来的。那些年并不关心也不懂什么经济、政治政策,唯一考虑的是赚钱买房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过好,也从来不懂这些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中,从土地下放,包干责任制,家里生活逐渐好起来,到沿海的改革开放,允许先有部分人富裕起来,带动内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