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关于理性思维的800字高中作文)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关于理性思维的800字高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2 12:30:01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关于理性思维的800字高中作文)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一】

如果您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很可能您并不绝对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您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您更加关心如果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您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或者您在读《麦肯锡工作方法》时,至少我更加关心麦肯锡人的工作步骤,那么就做一个工作步骤相关的思维导图——重点不在于作者是如何写的,重要的是你关注什么!另外,就算您希望了解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基本上来说您前面根据目录做出的书籍框架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并不是您理解到的框架。在这个步骤中,根据您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个全书的框架。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二】

思维拓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顺序。

常用的思维顺序: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三】

1、框架笔记:以目录为基础

2、精读笔记:以具体内容为基础

3、大师笔记:融会贯通,通过主题阅读笔记中包括更多的知识、感受和。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四】

实、虚;外、内;现象、本质;表象、原因;形式、内容;现象、危害、根源、本质、方法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五】

1.中心论点:不能忘记曾经痴迷的东西,那你也将错过原本同样美好甚至更加美好的东西。

反①正像旅行,愚者痴迷于一处,他们不懂得美景无处不在。横人正②生活本来有多样的精彩,智者不会痴迷于其一,他不会因为去了多!纵③同时,智者还不会因为旧而失去新,他懂得将自己固定于旧有的虚幻当中,生活也就无法向前。我④让我们学会忘记,新的精彩在远方呼唤。

名师点评:分论点①和②之间形成反正的转换,分论点①②与③形成横纵的转换,分论点①②③与④形成人我的转换。这样的转换也就是思维拓展的过程,在这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维转换中,论证逐层深入,从而文章做到见解深刻,层次清晰。

2.中心论点:不能忘记曾经痴迷的东西,那你也将错过原本同样美好甚至更加美好的东西。

①正如旅行途中有人痴迷于一处美景,从而无视其他美景。

②正如情感路上有人痴迷于一人,从而失去一人,生活也就暗淡无光。

③某一景物、某一人既已错过,还不能忘记的人只是使自己生活在虚幻中,本质上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弱。

名师点评:

①到②是由实而虚的转换,①②到③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转换。

3.中心论点:不能忘记曾经痴迷的东西,那你也将错过原本同样美好甚至更加美好的东西。

①何必太痴迷,忘记曾经追求而不得的东西吧!

②何必太痴迷,忘记曾经追求而得到的东西吧!

③不管得与不得,过去的只是昨天,生活需要向前!为了明天只有忘记!

名师点评:

①到②是“不得”到“得”的转换,这也是正反的转换;①②到③是过去到明天这种时间层次的转换或者是表象到原因的转换。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六】

您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您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思维方法作文800字高中【七】

①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摆脱一段感情重创,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个理论在朋友A身上没有得到验证,她在3年前结束了一段感情,至今仍然沉浸在那段情事之中。她开了一个博客,每天上去抒发她的怀念、展示她的怨恨、宣布她的诅咒,出现在她生活里的新人一律不被她接受,因为她们总会在于旧人的对照中败下阵来。

②朋友B则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之中不能自拔,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南下海南,见识过财富,却与财富擦肩而过。在南方的经济低潮中,他回到了家乡,从此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他新加盟的公司,大到产品定位、运营方式,小到表格制作、待客咖啡的品牌,全都入不得他的法眼;朋友聚会畅谈理财,他也会抛出“没有一亿你还想炒股”这样的句子,让所有人面面相觑。

③朋友C咋走不出她旧日美貌所造成的怪圈。20年前,她确是一等一的大美女,但20年后,她仍然不能接受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外出旅游,她从来都拒绝与人合影,有人为她拍到了一张照片,她勃然大怒----美貌消逝之后,她拒绝影像为她留下消逝的证据,宁可当自己此后的生命不存在。

④他们全都不肯忘记,就像侯孝贤电影《童年往事》里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从广东去了台湾。他总以为那只是暂时偏安,总想着能回家去,所以从不置办价格略贵的木制家具,只买藤制的家具,只为离开时可以毫不惋惜的丢弃,直到他去世,他也没能丢掉那些家具;就像谢晋电影《最后的贵族》里的李彤,她的美丽和身世,是她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行李,也让她始终不肯“正正经经去嫁一个人”,直到最后自沉到水里。那些不能缓释的记忆,耿耿于怀的过去,一点好处也没带给她。

⑤人生却需要不断忘记----这急弦繁管的大时代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一切恒定不变。朋友曾给我看过他在中俄边境上拍摄的若干小镇,这些小镇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后流落到中国的俄国贵族建立的,虽然不知道能在那里住多久,但那些人还是认真的建了房屋、教堂,认真地生活下去。我想,对那些想要开始新生活的人来说,建造房屋并不是最难的,难在忘记过去。忘记当年农庄里的奢侈生活,忘记舞会上的音乐和塔夫绸宁乡一中:喻敏良的沙沙作响,忘记俊美的军官前来邀舞,能忘多快就忘多快,偶然提起,也是当做讲给儿孙的炉边故事。在往日的一切都已遭毁灭的情况下,忘记,是废墟里最先探头的那簇雏菊,是最好的工程师。

⑥时光不能倒退,往日荣华不可能重来,塔夫绸的裙子不可能像画面倒放,再次穿到被冰冷的洗碗水弄脏了双手的主人公身上。在什么都不能逆转的情况下,忘记可能是一剂良药。尽管,在记忆的机制里,记忆是主动的,遗忘是被动的,“人能够主动选择记住某件事情,而不能选择去忘记某件事情”,但我们必须用不断的练习,促成这种忘记,至少也得使得那些横亘在心上的记忆慢慢变淡减弱。

⑦唯有忘记,才能承认情已逝、美貌不再,才能建起石头的房子,置办木头的家具,嫁人、生娃,铁了心在新生活里生根,余下的时光,才不至被浪掷。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过程:

1.概括每段内容;

2.找出中心论点,明确文章论证方法,画出以下图示;

①感情

(虚)②荣光

(一)(反)不能忘记③美貌

(实)④家具

⑥⑦唯有忘记(虚)美丽身世

(二)(正能忘记⑤奢华生活

3.找出以上思路背后的思维拓展顺序。

①②③④⑤到⑥⑦是原因到结果的思维转换,因为有前面正反现象对比,所以有“唯有忘记”这一结论;①②③④到⑤是由反及正的思维转换也是由中及外的思维转换,前面是不能忘记的结果,后面是能忘记的结果,前面的事例选自国内,后面的例子选自国外;①②③到④是由实而虚的思维转换,由现实向电影的转换,而④段内又形成了由实而虚的转换,即由家具之实(当然其实质是对故乡的无法割舍,所以也可看成虚)转换到美丽、身世之虚。有了这样的思维转换,思路自然得到拓展,文章观点深刻,层次清晰。所以我们应学会在思维转换过程中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