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作文以花为题1000字(以花为主题的抒情作文)

作文以花为题1000字(以花为主题的抒情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03:28:57
作文以花为题1000字(以花为主题的抒情作文)

作文以花为题1000字【一】

人生什么事最值得做呢?吃喝玩乐吗?不是。娶妻生子吗?不是。买房买车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值得做的事,莫过于拼搏了。人若学会拼搏,虽挫不馁;若懂得拼搏,虽成功而不骄;成、败乃是人生常有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特别的,但在得到结果前的拼搏中所获得的经验却是宝贵的。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值得去拼搏的事。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病魔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凡属努力拼搏过的人,那么在拼搏过程中得到的快乐都会比别人要多得多。

那么,怎样才算是成功呢?自然拼搏过了,就算是成功者了。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人成功的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越是努力拼搏,成功就越容易降临,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拼搏中得来的成功才算真的成功。这种拼搏与成功的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一翻过来,处处敢拼搏,便处处有成功;时时敢拼搏,便时时有成功。成功之权,操之在已。容国才所以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正是这种作用。

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着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弄,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着《史记》。

正是拼搏使人们获得了成功。现在是认真看待拼搏的时候了,因为拼搏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作文以花为题1000字【二】

我们盼望已久的春游终于来到了。早上,我们排好队向西河乐园北边的“桃花岛”走去。

我们边走边唱歌,路边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开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在微风中向我们频频点头,那柳树象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在微风中梳理着自己的长发。过了一会,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象黄花铺成的地毯。西河的水清澈见底,看,还有鸭子在戏水……美啊,真是太美了。

不一会,我们来到“桃花岛”。在一片粉色的散发着香味的桃林中,有一个长廊,我们飞快地跑过去坐在石凳上观赏那美丽而迷人的风景。有的桃花开了两三瓣,有的全开了,露出粉红色的小脸蛋。一朵朵鲜艳夺目的桃花挂在枝头,在嫩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一阵春风拂来,桃花香味扑鼻而来,花林顿时象一条粉色的绸带般舞动起来。小鸟在“桃花岛”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同学们在林中跑啊跳啊,有的还做起了游戏,最有趣的要属老鹰捉小鸡了,罗老师做鸡妈妈,张老师做老鹰,罗老师左护右挡,可是有些“小鸡”还是被“老鹰”捉住了。

时间在我们的欢乐声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回家的路。

作文以花为题1000字【三】

从什么时候起,精英不精英以收入计,不得而知。商品社会,应当理解。那么非精英者,自然而然也就是收入微薄者也。芸芸众生,温饱即足,少富更安,大多不存攀比思想,你就是想攀比,也只能气臌了眼珠子。只是不该将他们叫成了与英们相对的根,且在前面加了个草字,大有辱人之嫌。长久以来,英雄创世还是民众创世,论争似已有结果。很可惜,某些英雄情结就是挥之不去,高级错误还是低级错误?

翻启中国古代史,名气贯春秋的莫过于孔子。光是纪念他老人家的庙宇国内就有四大座:曲阜孔庙建于先生后的第二年;北京天定门内国子监街孔庙建于1302年;广西恭城的建于1560年,康熙年间毁于刀兵道光24年又重建;台湾的台北大龙峒孔庙建于1879年,乃满清统治摇摇欲坠之时所建,足见老孔得道多助万民敬仰了。他是古代英雄,古代文化精英。然而,你若细心看看他的身前与身后却并没有许多金条元宝美钞支撑着,塑像却巍然屹立于庙堂,立于无数人的心中。

不以金钱论英雄是对的,孔子是例证。看看当代史呢?人是变得越来越势力,越来越俗气,怎不叫人扼腕叹息!且看,名气与金钱缔结了啼笑因缘,紧跟着,精英桂冠从天而降,不要大惊小怪,还有人在那推波助澜,嫌草根与精英划分不细,未能做到泾渭分明!这就有一个不明白存于大众心中:到底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难道草根除了经济上抬不起头来,还要遭受另类的嘲讽?谁叫你没本事呢?有人冷嘲热讽。草根们不回答。不回答不是没话,他们知道,倘若没有了他们这些根,作为花的英是产生不出来的,你牛什么牛?!中国的精英们不大知道应该为大众说话,他们嫌贫爱富已成习惯,少数的主持正义的学问者,很难有立足之地,同化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情弱者应该的',有时候也该想想弱者是怎样产生的,仅仅是同情远远不够,还当该杜绝弱者产生的根源。

公平的说,人的能力有大小,智愚有区别。少数人由于各种因素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不是坏事情。及时回馈社会回报民众促进社会发展,很好。但你不要矫情。平心静气想想:没有一个好的自我发展环境,抑或说一种好的大气候,你什么也不是!想一想吧,想当年你的本事哪去了?据说曾经有人问大哲学家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城市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城市当作纯粹的城市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也许就在提醒决策者们:穷人永远是大多数,任何决策行为必须首先想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不能否认,很多精英发财之后作过许多好事善事,对此,大家是不会忘记的。自己也不要以为是在施舍,作富人就该守富人的本分。财富,说到底全是社会的。即便你囤积居奇也还是在地球上,而你却不过是历史隧道一匆匆过客。传于后世子孙,后世子孙还是社会人,他们迟早会以各种方式散财于民,还财于社会,自觉不自觉的要与财富分离,自觉不自觉的为社会的公平稳定和谐作出贡献。你是大款赚足了腰包,不光是你的决胜于运筹帷幄之中,还有那么多的草根在默默支持支撑你,没有员工的剩余价值你连吃馒头就咸菜都不容易。

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强化富人与穷人的界限。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到了贫富对立情绪噌噌上涨时,你想捂也捂不住。社会的整体进步,靠的是全体国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少数人再富举不起兴国之鼎,众志成城才无坚不摧。翻翻中国近代史,富豪大贾不少,而国力照样衰微,外侮照旧势不可挡,何也?草根羸弱民无觉悟也。套用一句时兴话:而今是到了花虑及根的情义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