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儒学作文(儒家思想的优秀作文)

儒学作文(儒家思想的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7 08:35:45
儒学作文(儒家思想的优秀作文)

儒学作文【一】

挖掘儒家思想的当今意义。这本《探古求今说儒学》与体系严谨的儒学教科书截然不同,也与众多谈论儒学的高头讲章判然有别,它很少类似学术规范的条条框框,很少叠床架屋的繁琐引证,很少故作高深的拿腔拿调,很少自以为是的颐指气使;它解读一部部儒家经典、剖析一位位儒学大师,多在细读原典的基础上,直指其来龙去脉和基本内涵,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原原本本地和盘托出。

儒学作文【二】

对儒学思想的深思明辨。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历朝历代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名家辈出,解说蜂起,门派林立,其中既有守正开新的阐发,也有断章取义的误读,还有填塞私货的曲解。我们承继儒学遗产,必须下一番深稽博考、探本溯源的功夫,才能达到治乱反正、拨云见日之境界。本书作者细读儒家经典,梳理儒学要义,时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彩之论。作者指出:“用‘学而优则仕’来证明孔子宣扬读书做官论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古汉语中的“优”虽含有优良、美好之意,但此处却是闲适从容、富有余力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论语》中的原文是对仗的两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为“做官有余力,可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可去做官”。他想说明的.道理是:为官者如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做官;为学者如有余力,则要出来做官,因为只有做官,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这种观点,即便在今天看也完全是正确的。岂能砍去前半句,再加以错误的解释,张冠李戴到孔子头上并大加鞭笞?

儒学作文【三】

解决问题要靠言和行两方面。儒家崇尚仁义礼智的话虽然很好听,哪一句话也不能说错,但如果矛盾来了当政者又处理不了,岂不是让百姓认为是愚弄忽悠么?说一套做一套将把社会拖入虚假败坏的道路。当然这也不怪孔子这位几千年前的老者,说一套做一套是后来的'实用主义者为了统治就把儒学改造的结果。宣扬道德的人不是道德败坏的根源,两面派和利用善良的人才是。老实人无法生存,不是道德欺骗的结果,而恰恰是道德得不到贯彻的结果。古代道德文化运用得当是征服天下的利器,运用不当也是自取灭亡的根源。要避免儒学成为道德上的花言巧语或君子灭亡的导火索,大家不能不具备火眼金睛。中国以前批孔是因为它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批孔才能兴起革命,如今不批孔了,证明统治者背离了继续革命的路线,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毛泽东批孔不是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而是批判封建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看看那些领导的豪华住宅和办公室,抽的烟喝的酒和坐的车,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了骑在人民头上的贵族。

我们可以宣扬“和为贵”、“仁爱”和“中庸”,但这是对人民内部或在朋友之间。我们不能否定对国内外寄生阶层或对敌人的斗争。那些寄生阶层希望劳动人民继承儒教的仁爱精神,如同豺狼希望绵羊继承善良一样,如果搞不清敌我,劳动人民的仁爱会促使自己在豺狼的口味里变得更加鲜美。中庸也应该是在同类里搞折中,如同在红色与橙色之间求平衡,对于白黑之间搞折中就会导致一锅好汤被一颗老鼠屎坏掉。在敌人和恶势力面前不讲原则地搞中庸之道是带给中国人民耻辱的罪魁祸首。几个日本鬼子押着上百强壮的中国北方男人去处决,这种情况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中国人中少有敢于冒头斗争的人。中庸本意是让人凡事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人应当不卑不亢、不屈不挠,而某些人的中庸之道变成了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

发扬儒学,就要提防西方肉食动物思维的掠食文化,改造自身温文尔雅的内敛型草食动物思维特征。有必要将儒学的精华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这样中国儒学就如同牛羊长了锋利的角。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好朋友就应该如此,但是对于亡我中华之心不的西方豺狼,就应该给它们点颜色看看。儒家是中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和其它文化综合运用和继承,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众人捧柴火焰高,否则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独木难支的情况。

儒学作文【四】

游曲阜,主要是游“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听导游说,游“三孔”,最好是从规模最大、最雄伟壮美、金碧辉煌的祭孔要地----孔庙开始。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跟在导游身后,我们游览了五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堂、两斋。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殿。这儿的殿宇都有着精美的雕刻,而且金碧辉煌,好像一副美丽的画卷。我们还看到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都是来敬拜孔子的。听导游讲,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有皇帝写的错别字。我非常感兴趣,便前去观看,果然在门额上看到了“棂星门”---- 由乾隆皇帝亲笔题的三个大字,其中“棂”字是个错字,因为“棂”字按繁体写法应当是“欞”,而皇帝将此字去掉了下面的“巫”字。乾隆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按导游的解释,皇帝不喜巫术,所以有意去掉“巫”字。按书上的说法,由于“星”和“门”二字笔划少,而“欞”字笔划太多,为了达成和谐,便去掉巫字,减少笔划,放在一起和谐美观。说来说去,最终也不知乾隆是有意去掉“巫”字还是真的写错了。反正几百年过去了,至今,棂星门上一直有个字典里也查不到的“欞”字。

游完孔庙,我们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家” 的孔府,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豪华的封建贵族府地,孔府的布置很有讲究,院内的路分为中、东、西三路布局,东路为“东学”,是孔氏家庙或接待朝廷钦差大臣的;西路为“西学”,是孔子的后裔学诗习礼的地方。中路名堂很多,我只记得有三堂六厅,当我们走到通往二堂的过廊时,看到两条很普通的红漆凳,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俗话中“冷板凳”,原来“冷板凳”是有来历的,孔府的`故事真多!

从孔庙出来,我们乘坐观摩车观光浏览,边走边听导游和司机的讲解。在万木苍翠,百花掩映的孔林中,碑石林立,我们还看到了明代李东阳、严嵩和清代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3600余块。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子墓前,这个墓就像一个隆起的马背,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在孔子墓的东边,我们还参观了孔子的儿子孔鲤的墓,南边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墓。孔子子孙三代都葬于这个墓区里,而且墓葬这种成“品”字形布局,被成为“携子抱孙”。原来墓碑也蕴藏着这么的文化。

游玩归来,我发现孔庙、孔府、孔林的一石一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不禁为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