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关于孝的作文小学生五年级)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关于孝的作文小学生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3 01:18:46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关于孝的作文小学生五年级)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一】

爸爸妈妈经常教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孝顺父母,我们还要孝敬爷爷奶奶。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疼爱着我,爷爷奶奶也陪伴着我成长。我有一个带我探索世界的爷爷。小时候爷爷常牵着我的小手去公园玩,陪我放风筝、捞鱼、捕蝴蝶。当我想学自行车时,爷爷一口答应。在练习过程中爷爷怕我摔跤,一直紧紧地跟在后面以防我摔伤,当时爷爷累得可是气喘吁吁。现在想想,不管是骑自行车还是滑旱冰,都是爷爷手把手教会我的,那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是我和爷爷最快乐的时光。我还有一个无微不至照顾我的奶奶。她总是默默地关爱着我。我喜欢喝果汁,奶奶便每天早早起来买最新鲜的水果榨汁给我喝。我的胃不舒服,她也是每天早早起床煲好小米粥给我喝。奶奶的爱在香喷喷的饭菜里,在暖烘烘的棉被上。奶奶的爱让我安心健康地成长。

现在我已经三年级了,要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我能做什么呢?

我和爷爷常常联系。现在爷爷要照顾年近九十岁的太奶奶,所以留在了老家。不在深圳的日子里,爷爷最想念的就是我,特别想看看我的样子,听听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学习情况和家里的事情。为此,我每天上课好好听讲,为的就是早点完成作业。我打开手机跟爷爷和太奶奶视频,跟他们讲一讲我开心的事情,问一问爷爷和太奶奶在老家的情况。我们几乎每天都视频,仿佛我们就在彼此身边。对了,我还学会了写信。我时不时给爷爷写信,让爷爷看到我书写的点滴进步,而且在信的结尾我会提醒爷爷和太奶奶保重身体。到了寒假,我终于能回老家看爷爷了。回老家前爸爸会带着我给爷爷精心挑选礼物,如一件衣服,一双鞋或者是爷爷和太奶奶喜欢吃的东西。我回到老家后,除了跟老家的小伙伴们玩耍,每天还会陪着爷爷散步、聊天、滑冰、走亲戚。

我减轻奶奶的负担。奶奶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务。看着奶奶的背一天天弯下去,头上新长的一根根白发,我真的好心疼。现在奶奶送我上学的时候,不管书包多重我都要自己背书包。放学回来,我开心地告诉奶奶我回来了,跟奶奶分享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周末的早晨,我和奶奶一起扫地、拖地、饭后收拾桌子、照顾小弟弟,每到这时奶奶就开心地说:“我的好大孙子啊。”不仅这样,我还让奶奶保持好心情。奶奶以前很少旅行,所以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跟爸爸妈妈一起带奶奶出去走走,让奶奶多看看外边的风景,尝尝各地的美食。

爷爷奶奶把他们的爱都给了我。如今他们一天天变老了,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关爱。我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多陪伴爷爷奶奶,用实际行动告诉爷爷奶奶我爱他们。希望我的爷爷奶奶一直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二】

孝是一种伟大的品质。

古往今来,亿万中华儿女莫不推崇孝道。

孝本是一种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百善孝为先,不孝,即使有好的才华也无人赏识。

古有替父温席,也有弃官寻母。

像二十四孝等的故事如今广为流传,人人皆知。

这就是中华儿女孝顺的体现。

弟子规中也曾提到: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的要求我们应该尽量满足,并且不能耽搁。

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是我们用尽一生也报答不完的,恩情不用说也没有人能够忘记。

给予我们生命的他们,养育我们长大的他们,就是那么的不辞劳苦、高尚。

随着小树苗的茁壮成长,园丁却已渐渐衰老,他再也无法修剪我们的枝条,也无法达到我们的高度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伸开自己的双手为他遮风挡雨。

渐渐老去的他们,脸上布满了时间刻下的痕迹。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绝不是嫌弃,也不是怠慢,而是向她们对我们的那样呵护他们、陪伴他们、照顾他们。

他们随着时代的演替,不再那么的知识渊博,也已经被时间所抛弃,行动也日渐迟缓起来。

可能连家用电器也不太会用了,但是这只是时间的留下的遗憾,不是他们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做的是原谅、宽容,并帮助他们。

时间抛弃了他们,我们才是他们永远的陪伴。

多想一想他们无私的爱,没有他们的付出,不是他们的努力,我们哪来的本钱去面对人生路,只是给予生命这一点,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恩,更何谈我们之后的辉煌与光明。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对父母的态度,具体一点,父母的心意不能违逆,父母的身体也已不是太好了,尽量让他们每天多笑一笑,多活动活动身体就好。

百善孝为先,知孝方为人。

孝说到容易做到难,我们要多和父母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们,多包容他们,更加积极的去和他们相处。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孝在不言中,我的父母就是这般的不善言谈,不善于表达情感,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他们的爱,你可以不说出你的爱,但必须要以实际行动来代替。

无言的孝更能给别人以温暖。

古今中外,流芳百世的古人们,许多皆是以孝名垂千古,木兰替父从军,就是为了父亲着想,父亲年事已高,不宜上阵敌,最终巾帼不让须眉,最后威名远播。

孝道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感恩;孝道也很难,只有真正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才真正懂得孝为何物、怎样做到孝,才能做到孝感动天。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三】

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君叫臣,臣不得不,可以说是忠吗?人们误解太深了。孝,不是盲目地“愚孝”,是有是与非的原则的。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人们误解太深了。在孔子看来,“父之令”,是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的。其中或善或恶,或对或错,或道义或不道义,均要分而析之,区而别之,不可笼统对待,不可盲目听从。因此孔子感慨系之,觉得曾子疑之深、惑之大,而为之再作解惑。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四】

怀胎十月,我们出生了,离开了母亲的身体,开始了生命的路程,也开始了对世界的感知……

我们都是吃着母乳长大的,可能我们早已忘了母乳的滋味,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吃着母乳长大的,是喝着母亲的长大的。所以,我们是不是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呢?难道我们不应当去孝敬父母吗?

父母将我们生下来,教我们写字,叫我们走路,将我们养大成人,尽可能的满足我们的要求,让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除了父母,还会有别人为我们做吗?我们应当庆幸,我们有父母,能够让我们去孝敬他们来回报他们。但令人痛心的是,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仅仅不感恩父母,还对父母恶言相对呢?我曾见过一个母亲的泪。她那不孝的儿子恶狠狠地将她送到敬老院,她不知所措。世上像这个儿子一样的人还少吗?这样的人也配称作人吗?父母将他们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放在我们的包裹里,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对待他们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来越成熟,而父母,却越来越年迈。我们开始嫌弃父母的啰嗦,不愿和他们呆在一齐,也越来越少和父母说话。想一想,有多少次我们摔门而去?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冷漠了呢?摔门而去,摔上的,不仅仅是门,还有父母对我们的爱。

孝敬父母,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一些小事便可可让父母开心,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能够帮父母捶捶背,帮父母端端饭,替父母做做家务……我们能够做的有很多很多,但这些又怎样能和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相比呢?父母能够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的身高、我们的爱好、我们的体重……我们呢?我们明白的关于父母的有多少呢?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他们甚至能够用生命去保护我们。我们怎能不去孝敬他们呢?

我期望,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大地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心怀感恩的孝敬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让父母开心。

六年级作文孝怎么写【五】

古往今来,孝都是人们所追求,奉行的美好品德。

在中国古代,对孝尤为严格,若丧父,应守孝三年,丧母,守孝一年。

期间不能做官,应考,嫁娶。

因此,留传下来了二十四孝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哭竹生笋的故事,讲道,一个叫做孟宗的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去世,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

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

担心忧愁中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

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

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

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

而孟宗后来也大有作为。

这个故事到可以接受,因孝顺而感动天地,使竹笋生长。

但埋儿奉母的故事,却让我无法接受。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因为一个生命而要舍弃另外一个生命,这难道是孝吗?古时的孝有一些过激了。

而反观现代,人们悲哀的`通过法律去规定亲情,那里知道法律只能规定财产,不能规定亲情,与古时相比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了。

经常有一些情感节目,无非讲兄弟阋墙,母子相争的事,令人无比唏嘘与感慨。

在外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姓名。

像大仲马与小仲马,他们是父子更是文学界的竞争对手。

大仲马经常以他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小仲马也以自身出色的文学作品来回报父亲的期望。

百善孝为先,而孝,不是郭巨埋儿,不是法律规定,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子女对于父母源自真心的敬奉与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