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敬廉崇洁崇德向善作文500字(五年级崇廉敬廉从我做起征文600字)

敬廉崇洁崇德向善作文500字(五年级崇廉敬廉从我做起征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9 07:10:13
敬廉崇洁崇德向善作文500字(五年级崇廉敬廉从我做起征文600字)

敬廉崇洁崇德向善作文500字【一】

贵州省黔西县甘棠镇春晖行动有生意色。据悉,贵州省春晖行动现场会初步拟定在甘棠召开。新年新气象, 1月23日上午,甘棠镇举办春晖大讲堂首场演讲,邀请我做开讲嘉宾,甘棠镇干部和教师代表、返乡游子代表近200人参加演讲会。

今年1月11日,春晖行动荣获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最高奖,贵州省两位领导作出批示。在演讲之初,我及时宣讲。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在春晖行动获奖专报批示:请宁宇同志(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研究如何将“春晖行动”纳入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活动(贵州省将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中。

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对春晖行动荣获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最高奖批示:春晖行动开展10年来,秉承“尽孝、感恩、反哺、回报”的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广泛赞誉。这次荣膺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实至名归,可喜可贺!望再接再厉,为多彩贵州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黔西县游子、春晖使者潘丽,十多年前到浙江金华打工,后来返乡创业成功,去年8月,她回到甘棠镇,投资900多万元发展中药材种植,带领乡亲致富。我特邀她登台做现身说法演讲。

首届“寸草报春晖·共圆中国梦”全国电视演讲大赛百强选手、春晖演讲团演讲员周瑜,是黔西一小教师,我特邀她登台演讲了黔西一小春晖雏燕社的做法。

优秀春晖使者、黔西一小春晖雏燕社发起人、春晖感恩教育排头兵秦兵,毕节市实验二中教师、毕节市辩论大赛亚军队主辩谭雪梅等出席演讲会。优秀春晖使者、书法家彭沛先生出席演讲会并为甘棠镇春晖行动创作书法作品。

演讲会由首届“寸草报春晖·共圆中国梦”全国电视演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黔西县甘棠镇党委书记鲍曙光先生致辞。

演讲会结束后,举行了甘棠镇2014“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座谈会,30多位在外乡友参加。

敬廉崇洁崇德向善作文500字【二】

我是初一、八班的徐思雨同学。我演讲的题目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带领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秉承崇德向善的高贵品德,率领全国人民建设新家园,构建幸福生活,惩恶扬善,维护了世界和平。

在我国历史上,用人标准一直是按照德与才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的,这就很自然地要牵涉到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刘邦打天下时,是把才能放在第一位的,陈平“盗嫂受金“照旧得到重用。曹操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看才能。唐太宗曾就用人问题与魏征交谈,魏征很明确地讲了一番话:“大体意思是说,在乱世争雄的时候,用人往往顾不了许多,只求其才能,有利于打天下就行;但在治理国家时,就必须是德才兼备才能用。到了宋朝,《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德才关系有了更精确的论述,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意思是德行是才能的向导,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就会得到善用;才能是德行的辅助,有了好的才能才可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同时,优秀的民族搜索文化承载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有孔融让梨的尊长,有三顾茅庐的恭敬,有负荆请罪的谦让团结等等。其实,做到讲文明、讲礼仪并不难。其中一部分同学身体力行,已经成了我们学校一道明礼的独特风景线。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敬廉崇洁崇德向善作文500字【三】

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良好的文明习惯要从小抓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雷锋》相信每个人不会不熟悉这句话。雷锋精神像春风一样拂过了同学们的心灵,播下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争做文明使者的种子。

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崇智求真、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我们的先贤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有孔融让梨的尊长,有三顾茅庐的恭敬,有负荆请罪的谦让团结等等。其实,做到讲文明、讲礼仪并不难。其中一部分同学身体力行,已经成了我们学校一道明礼的独特风景线。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希望每个人积极努力,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共造和谐新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