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回忆18年的那个夏天作文)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回忆18年的那个夏天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21:31:47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回忆18年的那个夏天作文)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一】

3年前的夏天,新搬来了一家人。一家三口由于工作变动,暂住在这。

每天他家都会在下午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我也会准时趴在窗口静静地聆听。不知是谁弹奏出这指尖的音符?

终于有一天,我家的门被敲响。原来是新邻居家的男人,他邀我去他家玩。我小心翼翼的\'跟在他后面,来到他家。一开门,一架漂亮的黑钢琴就跳入我的眼帘。一个可爱的与我年纪相仿女孩安静的坐在钢琴旁。

看见我来了,她冲我一笑。我的紧张感一下子就在这笑容里消失了。

原来她和我同年,居然在同一学校。感觉亲近了许多。于是我们聊开了,谈喜欢的音乐,喜欢明星,喜欢的…

夏于是就在我们中快乐地过去。

可是要上学了,都没有什么时间玩了,当然琴声也少了。偶尔在晚上,琴声才会伴着清风吹进我的耳朵。琴声中总伴着我说不出的忧伤。

一天,来一阵嘈杂声。我出去一看,原来有人在搬家。她突然跑来塞给我一盘磁带,和我拜拜手,进了车。我看着卡车渐渐远去,一头雾水。妈妈告诉我他家搬走了。

我跑到屋里,插入磁带,熟悉的钢琴曲从录音机里传来。黑白琴键里的声音又在我的身边萦绕。淡淡的情谊慢慢地在空气里弥漫,我才懂得了有些东西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现在,每当我失意的时候我总会拿出这首曲子听。或许它比不上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振奋人心,但在我心中它确实最好的一剂良药。因为它寄托了一个小女孩纯洁美好的友谊祝福。

再见了,那个夏天还有那个可爱的小女孩,以及那段美好的回忆。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二】

小学校服被整齐的埋在衣柜的最底层,那些被风偷走了颜色的红领巾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把记忆连成一串......好像是这样的。

叮咚

瑶瑶,有人来啦!

谁啊!''

你同学''

马上从房间里出来了,''瑶瑶,我们去打扫教室,你去吗?''

哦......好吧......

403,哈!终于找到教室啦!

教室里残留的灰尘。它们都是童话,一扫尘土飞扬,就想流泪。林婷音,你拿命来!老师;我恨你桌子上的斑驳,又唤起了那些被遗忘的记忆......也不知什么时候课桌上多了一句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永远都是我用力的想擦掉它,可是那句话已经深深刻进了我的心里,怎么也擦不掉。

这所学校,我只不过呆了六年;有什么不舍得呢?我曾这样想过,可心里总有一种痛楚......

好像有些什么是还没干完啊!

哦,对了。她的大头贴我没机会要了,我还没找他算账呢!我还没有叫他投篮给我看呢!她的书我还没看完呢!我的故事还没写完,她急着要看的......

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的事情没做完......

转眼间,一个陌生的.环境,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到熟悉;这里面有多大的差距啊!陌生的同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七言八语、陌生的欢笑、陌生的脚步声......这、算是一种不舍吗?

你在那发呆干嘛,快扫啊

哦、知道了

那些零碎的记忆,也只能属于我呆了六年的地方......

那个夏天,一阵风吹走了一切,只能成为回忆,散落某个角落......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三】

新妈妈刚来的一个月当中,盖慧玲总是躲着她。可是新妈妈并不计较,对她很关心。原来破破烂烂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桌椅板凳一尘不染。盖慧玲几次想喊她“妈妈”可总是喊不出口。

一天,盖慧玲着了凉,呕吐了。身上、地上、都是秽物,气味难闻。新妈妈给她洗衣服,清扫地上的脏物。晚上,专门为她做面汤,亲自喂她。说:“玲玲,快点盖好被子好好睡一觉,捂一捂就好了。”盖慧玲忍不住哭了,搂着新妈妈的脖子,喃喃地叫了一声“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又回到了盖慧玲的.身边。她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因为她拥有了人间最珍贵的东西——母爱。母爱是无私的,富有牺牲精神的。

想回到2018的那个夏天作文【四】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