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作文我的学习好习惯)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作文我的学习好习惯)

更新时间:2024-04-27 14:39:02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作文我的学习好习惯)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一】

清明节放假一直忙于聚会,因此这篇读后感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顾名思义,本书讲的就是习惯,全书所有的描述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眼。习惯就像宏,一旦被触发,就会自动运行,这样看来习惯是人类节省脑力的自利性选择,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很懒惰的,它往往只去处理新情况,而熟悉的场景则扔给习惯来应对。

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没有沦为一本热青年励志指南,无论是框架的建构、层次的划分、分析的方法还是案例的编排、行文的风格,都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扎扎实实的功夫。

本书思路非常清晰,主要讲了习惯的三个层次:个人习惯、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其中,个人习惯的剖析是基础,作者在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第一,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引用科学研究的分析结果,认为习惯的内部运行机理可以用习惯回路来概括,而一个习惯回路又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触发条件、惯性行为和奖励。就像早上起来刷牙,早上起来是触发条件,刷牙是惯性行为,而满口清爽则是奖励。时间、地点、情绪、人物、上一个动作或者某个符号都可能构成触发条件;奖励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说白了就是目的的达成或者需要的满足;而惯性行为则是连接触发条件和奖励的一连串动作,这些动作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演练构成一个行动组块。另外,习惯回路还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人们本身对于奖励存在渴求,或者说人们本身存在某种需求,而习惯则是将人们的渴求前置于触发条件之后,即一旦触发条件出现,渴求就会出现,进而惯性行为就自然而然的发生,而奖励则不过是对渴求的确认和强化。所以说,渴求在习惯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你形成期待时,表示你已经落入了网彀之中。

解释了习惯的形成,就可以进一步阐述如何更好地创建一个新的习惯。大部分习惯的触发条件和奖励其实都是我们可以自主设置的,如果减少触发条件到惯性行为的阻力,那么,当触发条件出现时,人们就更倾向于作出设定的动作。即,惯性行为越便于发生,则越容易发生。而奖励有直接间接、显性隐性、大小长短之分,往往坏习惯都源于奖励来的直接且快捷,而好习惯则往往遥远而周折。这是客观现实,要不哪来好逸恶劳之说呢?我们所能做的是,将奖励设置的更加直接、具体和易于达成。另外,新习惯的形成还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或者信念,就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自制力。团队能够增强这种信念,我们往往选择跟着群体行为而动,在群体行为中,一种信念更容易得到强化。这是一种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仿佛我们常有的思维模式:他们都这样做,如果我不这样好像不太好;他们都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呢……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改变一个旧习惯。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辨认出这一习惯背后的习惯回路,惯性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触发条件和奖励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们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才能够将其剥离出来。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去除触发条件和奖励来中断习惯回路,但是这种硬生生的办法往往效果不佳,旧有的习惯回路依然存在,只是潜伏在意识深处,一旦触发条件再次出现,它依然会灰复燃。另外,一个人的旧有习惯若是被强行打断,往往会遭到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反弹。有时候,当人们遭受重大变故后,会更易于改变旧有的习惯,但这种改变如果是属于心理强制性所致的话,也很容易故态萌发。所以,作者认为习惯不能被消除而只能被替换,而替换的诀窍就在于化生于熟,或者说旧瓶装新酒,即保留住旧有的触发条件和奖励,然后用新的惯性行为来替代旧的惯性行为。最后,就是将新的惯性行为转换为真正的习惯,这有赖于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而计划往往是最有效的工具,计划之外,就是不懈的坚持。另外,团队或者群体活动也有助于改变旧有习惯,其机理上面已经提及,不予赘述。

第三个问题则是如何改变所有的坏习惯。作者认为我们不可能同时改变所有的坏习惯,明智也科学的办法是从核心习惯开始改变。核心习惯是那些一旦其改变也会带动其他的习惯加以改变的习惯,这一方面是因为好习惯的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的意志力或者自制力,而自制力的增强又有利于促使人去改变更多的坏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好习惯占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时,坏习惯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再者,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和某些坏习惯产生冲突,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说,习惯是脆弱的,就如风中烛火,只有善加护持,才能不至于湮灭。

其实这样看来,习惯回路的形式与巴甫洛夫实验所讲的条件反射机理差相仿佛,但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并非简单地提出这一个习惯回路的概念,而是真的将这一回路的作用原理讲的精细透彻。

作者在组织习惯部分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利用渴求创造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如何利用关键习惯改变企业文化。其实,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组织惯例,这些惯例也都是在组织实际运行过程中出于自利理性形成的,它们不越雷池、不过红线,总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腾挪折转,大家默契地遵守各种潜规则,而它们也往往足以应对绝大部分一般性状况,甚至显得格外直接、有效和有人情味,但是一旦情况发生重大或者突然变化时,组织惯例就会成为最大的漏洞或者绊脚石。

作者在社会习惯部分主要讲了一个问题,即人们之间的强联系和弱联系相互影响的社会习惯如何掀起一场社会运动,这是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假设基础之上,并且要求触发条件具有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我一向反对直接的群体分析,认为所有的群体分析的起点必须是个体分析,作者在这一部分对社会习惯的处理很好地遵循了这一点,案例分析从个人行为选择出发,进而推演到群体的行为选择,整个逻辑链条就显得比较清晰和合理。

作者在书中最后还探讨了习惯的责任承担问题,个人认为这部分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予置评。

习惯是自然而为的行为,有些人能坚持每天锻炼,有些人能坚持每天看书,有些人能坚持每天冥想,有些人能坚持每天写日记,凡此种种,其他人可能觉得了不起,但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口渴了就端起水杯喝上一口一样自然。

人啊,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是以为记。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二】

人的一生其实都由习惯组成,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习惯行为,这本书从个人到公司到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习惯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力量。

我每天坐地铁上班,在相同的车门上车,就算我后来发现这个车门到站时离出口更远,我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很多女孩子最后都会找一个和自己父亲很相像的男人,父亲的行为模式已经伴随着她经历了几十年了。我们还会看到很多公司领导在和领导不在,雇员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企业没有培养企业文化,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大家没有习惯去按照价值观去做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搞核心价值观,想要形成习惯。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都可以被改变,只要你掌握了习惯的黄金法则,是不是听上去挺不科学的,体验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我准备拿自己做个实验。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习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找准暗示和奖赏,替换其中的惯常行为,你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要的自己。比如我玩游戏,玩游戏是惯常行为,获得胜利是奖赏,那什么是暗示呢,找准自己的暗示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信息围绕着我们,从中找出暗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书中提了一个科学的办法,所有的暗示都可以归为五大类中的一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进一步的分析自己,我喜欢那种对抗的感觉,渴望胜利。我想了想从小到大我玩游戏从来不喜欢和电脑玩,总喜欢和人玩,赢了别人很爽,输了很懊悔,触发了我想要赢更多的渴望。生活中并不总是赢的,甚至说赢少输多,就会寄情于游戏。玩游戏的时间过得飞快,我不想沉浸在虚拟的现实中,我想改变自己。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书中介绍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我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的惯常行为。它可以给我胜利,对抗的感觉,又是在家可以放松的项目。我发现我找不到,可能没有这样的项目,那怎么办,难道就要一直玩下去。我进一步思考,我能不能分开来。

第一、家,可能就不是个学习的地方,我在家很放松,那第一点少待在家,我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去咖啡厅,总之不要待在家里学习。

第二、如何去获取对抗的感觉,渴望胜利,去参加比赛吧,去运动对抗吧,去工作上和别人竞争,有很多可以比一比的项目,竭尽全力获取胜利,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把短期的胜利换成人生中长期的胜利。

第三、还可以换个思路,可不可以培养自己在家学习的习惯,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后面我可能会尝试一下。

以上就是我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获取到的东西,如果你感到困惑,如果想要改变下自己的习惯,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收获。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三】

《习惯的力量》是美国著名的新闻社会家、实践学者查尔斯·杜希格关于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建立以及代替的一本具有实践价值的书籍。全书以个体心理感知、组织经营习惯、社会群体影响等三个维度,通过阐述习惯养成原理——“提示——奖励——惯性记忆”的相关内容,以及利用习惯回路原理完成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戒除的实践探究,阐明了习惯不可消除,习惯可以被替代的核心观念。全书通过精确的实例研究,以生动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冲破惯性思维,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的必要性,书中对既有习惯的反省、辨析和替代,给予了我深刻的启发。

1、习惯的形成原理。在《习惯的力量》书中,查尔斯·杜希格用思维回路来描述一个习惯的养成: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和提示下,我们的大脑会提示诸多的工作方法,并分析不同方法所能获取的“奖励”,从而指导我们获取行动的指示。当实践完成,并获得了预想的奖励时,这个工作的方法就作为经验储存,并借助大脑寻求最简洁的路径机理,它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不断在今后的实践中反复出现。因此,奖励是促成习惯养成的重要诱因,而且这样的奖励需要与明确的行为动机挂钩。以戒烟为例,戒烟者抽烟的行为动机,来自于烟草吸入体内后,精神麻醉带给抽烟者的体感满足感,因此戒烟可以用过寻求一种获取相同感觉奖励的行为加以替代,在《习惯的力量》书中,选取了嗑瓜子这一习惯,通过食欲满足,抵消戒烟者失去烟草精神刺激奖励的缺失,并最终实现习惯替代。

2、减少妥协与侥幸。按照《习惯的力量》中的习惯回路原则辨析,我们的大脑是有选择获取奖励的最优路径机能的。每天我们沿着最短最快的线路往返与家和单位,按照最简便的出行方式选择公交或者地铁,选择打折质优性价比高的商品,吃着最简单而又荤素搭配的汉堡,这一切都是源自大脑对于事情最优、最快、最简捷的习惯路径选择——这样做,我们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减少费用,又快又节省地达到目标奖赏。但是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大脑在完成习惯回路的选择时,是存在选择妥协、甚至是侥幸的。按照固定的路线回家,我们会错过其他路线上的风景,总吃汉堡身体也会吃不消,打折品大多存在质量问题,这样获取奖励之后的隐患,是我们在养成习惯回路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减少妥协与侥幸的目的在于通过多思考,总结出事情的反面,特别是辨析通过这样的路径获得奖励,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从而找到更好更优的习惯进行替代——放弃资源消耗型的快速经济发展模式,国家正在用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代替旧的;抛弃短平快出成绩的应试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让教育从业者修正了原来的教学习惯,一个个通过既有习惯中关于妥协与侥幸的辨析的例子,真实地为我们展现了习惯替代与优化。

习惯意志:创建合理的工作方法:

1、习惯和意志的关系。《习惯的力量》一书的末尾,查尔斯·杜希格运用了关于自由意志神经学的理论,阐明了关于运用意志力来配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书中有个很有趣的减肥实验:将饥饿的人分成两组,一组只能吃胡萝卜,一组只能吃饼干。实验的结果,吃饼干的一组成员,顺利快捷地完成了任务,而吃胡萝卜的一组,并没有顺利完成实验。由此看来,即使是相同的满足奖励——食欲和饱腹感的满足,也应该讲究实现的方式与方法,同样应该结合实践者的意志力与承受能力。诚然,每每学期末,学生们总会拼命读书学习,希望在短时间内弥补漫长的整个学期落下的问题。

2、构建合理工作机制。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最终工作奖励的实现,来自平日点滴工作积累。短时间的高强度工作,犹如让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突然去跑马拉松,不仅会拉坏了肌肉的筋,也会让工作结果不尽人意。实际的工作中,让工作意志与工作奖励完美结合,就是有计划的将工作分步、分段的实施。例如,面对项目周期较长的预算编制工作,分为策划布置、申报汇总、调研修订、预算审定等几个阶段,可以有效减少最后的工作压力,获取更优的工作方式,替代原有的工作习惯。

习惯运用:减少不合理“奖励”诉求:

个人的行为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而企业的经营习惯,则影响着品牌经营与树立。《习惯的力量》书中例举了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少校通过减少商贩进驻中心广场,实现乱管控的事例。通过分析当地市民有哄抢实物、聚集恐慌踩踏的行为心理,通过习惯行为修正,减少他们聚集的诱因,从而减少了乱事件的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这样的习惯剖析与修正的例子有很多。有的人怕迟到,会故意将时钟拨快一刻钟;有的人为了减少糖分摄取,故意将糖罐中装满食盐。习惯不能消除,但可以代替,而习惯的代替,都是从修正开始的。在工作中,很多人的快速捷径,往往和偷工减料、偷懒侥幸有关,希望付出少的劳动,实现既定报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实现奖励诉求,必要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工作中的行为修正就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通过多学习多比较,找到差距,避免自己产生工作的懈怠与抱怨;而实现当天事当天毕,也是解决工作囫囵不精细,避免工作积累压力的好方法。

总之,《习惯的力量》涵盖了查尔斯·杜希格先生关于习惯的溯源、替代与运用的理论智慧,其中书中关于习惯回路、奖励与意志的习惯系统建构,让我此次阅读受益匪浅。习惯是大脑对于实践行为与奖励满足的平衡,也是大脑思考行为模式的体现。习惯不能消除,养成好的习惯可以提高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实现实践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完善个人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这不论对个人事业拓展或是对企业发展,都有着巨大助益。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四】

星巴克最初占领市场是靠服务制胜的,培训员工以应对各种需求、各种性格、各种情绪的顾客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星巴克是怎么做的呢?星巴克的员工手册里详细为员工阐述了遭遇各种困扰时的惯常解决办法,比如针对“尖叫的顾客”或“拥挤在收银台前的长队”这样特定的暗示来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指引。手册中还有十几页的空白,以留给员工自行记录客服重压诱惑的方案。这其实是在困境发生前就想好解决措施,以建立起处理困难的习惯回路。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有很多情绪,我们也可以参照星巴克培训员工的方式来培训自己。分析产生情绪的暗示,发泄情绪得到的奖赏,用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来替代情绪发泄。

《习惯的力量》里还有很大篇幅阐述了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很适合机构和公司的管理者。全职妈妈的视野只在家庭和教育,所以也仅写到此。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五】

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很多人都能一边开车一边聊天,丝毫不受影响,就是因为已经把开车中的种种操作植入了潜意识之中。但可能正因为习惯是根植于潜意识之中,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习惯的强大,又或者苦恼于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艰难。

现在很多讲师都在推崇“21天形成一个习惯,改变你的\'一生”等等。实际上这种“21天”的说法纯属谣传,并没有实际的科学依据。

21天可能仅仅是一个起步阶段,真正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更久更久的时间才行。所以,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很难坚持到最后,就是因为没有跨过这个坎。何况,旧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会在不经意间就蹦出来,扰乱你的行为,让你重回舒适区。在《有效学习》里提到一个理念:学习没有舒适区。同样,在习惯养成上也一样。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六】

假期,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查尔斯·都希格著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书中每一个精彩的案例给自己留下很大的感触。《习惯的力量》确实是一本好书。从本书中,我了解到好习惯应该如何保持?坏习惯应该如何做到见微知著,从而可以防微杜渐。这本书对于每一个人习惯的改进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人生,成功的人生,都是从一个好习惯开始的。”习惯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生活中,我们因为习惯的惯性,我们做事总是拖拉,克服不了懒惰的坏习惯导致很多事情挤到一起去做,最终收效较低;生活中也有人吃得太多发胖常下决心去锻炼,但总是克服不懒惰的坏习惯做不到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同样,凭借习惯的力量,有人写“饮食日记”成功减肥,酗酒之人成功戒酒,习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也可以成为一种硬伤。我们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多少好习惯,能改变多少坏习惯,是否善于借用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一书,在书中告诉我们: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习惯如此重要,但习惯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改变机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习惯的力量》中,查尔斯·杜希格告诉了我们“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然而,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完全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第一步,找出坏习惯并明确要替代的新习惯;第二步,找出习惯的奖赏并替代,当初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现在,用一种更积极的奖赏替代原有的奖赏,并不断地反省和强化;第三步,找出暗示并努力克服,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都有可能是让坏习惯运转的暗示,找出之后努力克服。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成为习惯的主人,也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就如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的一样:“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习惯的力量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只有改掉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和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学校里好习惯的作文【七】

我们曾经读过很多励志书,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成功是什么,以及实现成功还需要什么。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你也许有同感,那么多励志图书、录像、演讲以及电视节目,看过后,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为什么?原因就是,这类励志材料都把重点放到了“哪些事情能让我们成功”上了,而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我们缺少的正是能阐释“如何把那些成功所必需的事情坚持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理论和帮助,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撰写的《习惯的力量》回答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而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那么,惟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习惯。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改变习惯的关键是什么呢,自我控制的能力、长期的坚持不懈、长期累积的过程,这正是本书要传达的最核心的内容。

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不仅赋予了他们健康的体魄,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