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冬至作文 范文(冬至叙事作文)

冬至作文 范文(冬至叙事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12:50:30
冬至作文 范文(冬至叙事作文)

冬至作文 范文【一】

有个孩子的名字叫青蛙,他聆听过春天的音乐,欣赏过夏天的美景,勾画过秋天的图画,可是他不知道冬天是什么样的,那就让我来告诉他。

冬天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季节。腊梅在雪儿姑娘的伴舞下,挺起腰,用优美的嗓子唱起了歌。冬天也有雪。雪白白的,纷纷飘着向天上的白衣天使,舞着轻盈的翅膀,在天空中打旋,悠悠地,悠悠地降落人间。雪飘到屋子上,屋子开心极了,又穿上了一件过年的新衣;雪又飘到了马路上,给马路哥哥着了凉的身子铺上了一条柔软又舒适的毯子:雪也飘到了……

下雪时小动物们在窝里可是憋不住了,实在想来这仙境玩一玩,它们在雪里尽情地奔跑着,留下一个个形状不一的脚印。

青蛙啊青蛙,你以前不知道冬天是什么样的,现在听了我的介绍后,你明白了吗?

冬至作文 范文【二】

冬至日祭祀祖先,祭毕,阂家聚餐,分享祭品。

以米粉做汤团,或者包制馄饨。

窖藏鲜花在市场上出售。

妇女向茸长敬献鞋袜,小辈拜望问候尊长。

女儿出嫁后回家探亲的,这天晚上必要返回夫家。

腌演肉、鱼、鸡、鸭以及各种蔬菜,准备过年。

九人相约宴饮小聚,从数九中的一九至九九,各做东道主一次,叫作消寒会。

画素梅一枝,花瓣共为八十一枚,每天染一枚花瓣的颇色,花瓣染尽而九九出,则春色巳深,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禁戒房事,节制嗜欲,多休息,安静毋蹂,注意养生。

冬至作文 范文【三】

“叮铃铃、叮铃铃……”哎!我又被讨厌的闹铃声吵醒了,今天又是一个“黑色星期六”,要早早起床去上兴趣班。

我迷迷糊糊地从床上坐起来,眯着眼睛穿完衣服;简单刷完牙、洗完脸,顿时感觉精神好多了。忽然,我闻到一股浓浓的饺子香气,顺着香味,我来到餐桌旁,映入眼帘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这时我脑海中呈现出妈妈昨天晚上说地话:“冬至的早上吃水饺,寒冬就不会冻耳朵哦。”我赶紧尝了一个水饺,哇!真好吃!于是,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就和奶奶急匆匆地出门了。

一出大门,顿时感到寒风刺骨,仿佛走进了一只大冰箱,马路两旁的树都在颤抖,早行的人们几乎都用围巾把脸颊“里三层、外三层”围的严严实实。我也不例外,尽管戴着厚厚的帽子和手套,还是在不停地打哆嗦。

此时此刻,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快快赶到兴趣班教室,那里面正开着空调呢!

冬至作文 范文【四】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朝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于冬至这一天,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作文 范文【五】

冬至而至,每当这个时候,靠近北方的城市早已大雪飘飘,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才能出门。南方的城市就算不下雪结冰,气温也会一夜之间下降,白霜爬到了树儿草儿上。

冬至时节,每当我起床时,基本上都能看见窗子上出现了一层水雾。挣扎出暖和的被窝,那寒冷的空气就让我一激灵,瞬间清醒了许多,不禁感叹冬天起床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儿。

窗外,三棵银杏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那些叶子还没怎么黄的绿树旁,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确也昭示了冬的来临。地上的雨水差不多快干了,一阵寒风吹来,树上的叶子在枝干上无助地瑟瑟发抖,最终等待它的是化为泥土。

冬至的时候,人们最快乐的是窝在家里,煮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火锅,一家人围着暖呼呼地吃着。外面北风呼呼地吹着,屋里人们把自己吃得热乎乎的,这是多么舒适惬意的日子啊!

传说中,冬至在历史上是新年元旦,也作小年。有着不一样的期许——对来年甜蜜生活的期待!

冬至作文 范文【六】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来临了。

冬至俗称“冬节”,被人们称为“小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民间有“吃了汤圆长一岁”之说。

晚上,妈妈早早揉好面团,准备搓汤圆。妈妈把精心揉好的糯米粉团放在一个大筛子中间,我们全家围坐在大筛子旁边,开始搓汤圆。妈妈捻了一点粉团,搓成长条,再掰成一小段一小段。我们每人拿一段放在手心里,来回搓着。妈妈搓得像个玻璃球;弟弟怎么搓都有裂痕;我呢,搓得像个鹌鹑蛋。这时,妈妈手把手地教我们包馅儿。先用大拇指往汤圆的中间一压,其他四指拖住粉团,不断旋转,形成一个“小碗”。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用勺子舀了一点芋泥放进“碗”中,然后左手托着粉团,右手捏边,把“口”封住,再一次把汤圆放在手心搓。不一会儿,一个小乒乓球似的汤圆在我手上诞生了!妈妈立刻对我赞不绝口:“我家的孩子可真是心灵手巧啊!”我听了,心里比吃了汤圆还甜。“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我情不自禁唱起了小曲。接着,爸爸给我捏了一条龙,真是惟妙惟肖。弟弟看了,连忙说:“我也会,我也会”他很快也捏了一只,可是我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什么都不像。最后,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四不像”。

不知不觉,我们全家已经搓了一百多个汤圆。最后,妈妈把一个特制的大汤圆放在中间,我和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Yeah!大团圆!”。

今年的冬至,我们全家一起搓汤圆,其乐融融,真是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