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以青春之笔绘绚烂篇章作文)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以青春之笔绘绚烂篇章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3 19:36:48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以青春之笔绘绚烂篇章作文)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一】

我们身边有许多以诚待人的事,你碰过吗?我就碰过。不信?那你慢慢听我说。 来自:作文大全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在家里看书,一阵叫卖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我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位大叔正在楼下大声吆喝大家来买他的雪梨。我禁不住雪梨的诱惑,拿上一点钱,带好钥匙,就下楼买雪梨去了。

我挑了一些雪梨放在称上,他提起称,麻利地称起来。这位大叔约40岁左右,身穿蓝色上衣,灰色裤子,眼里显露出几分真诚和憨态。“小妹妹,一共是一块八角。”他微笑着递过雪梨。我急忙接过来,把钱放在车上,他看也不看就放进了口袋。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啊,真甜!

梨汁犹如一股清凉的泉水,滋润着喉咙。我吃完以后一数钱,我应该还有两角钱的呀?不好,那个人没找钱!

我像箭一般的冲下楼去,那个人不见了。我呆住了,心想:怎么办,那是我妈妈给我自行车打气的钱呀!

我正准备回去,突然听见一声“小妹妹,等一下!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大叔。他一边将两毛钱递给我,一边说:“对不起,我太着急回家了,没数钱就走了。该要的钱不能少要,多出的钱不能多要。再见!

”他说完转身就跑。我又呆在那里一动不动。

好人一生平安!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二】

我以湖北为荣,因为湖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逶迤的武当山坐落在鄂西北上;秀丽的丹江口水库交错在鄂冀边界处;蜿蜒的大别山如同湖北的脊背。还有富有神奇色彩的原始神龙架;九折弯曲的荆江河流;富饶平坦的江汉平原。湖北无处不美,山川上,田野里,丘陵中,湖北如画般展现在每个人的眼眸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生活在湖北,饮用着“母亲河”给予的水源;生活在湖北,陶醉于美丽的景色;生活在湖北,沐浴阳光享受充实的生活;生活在湖北,在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下,接受他们的无私与恩惠。

我以湖北为荣,因为它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文化内涵的地方。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他以“别创新体”开船了历史的先河,为湖北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李时珍四处寻药方谱写了《本草纲目》,以崇高的医德救济黎明百姓,为楚人创造了开括创新的.精神财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要从细节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举手之劳”更能反映我们的素质与品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会到做一个文明公民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弘扬和传承湖北的文明道德精神。

我以湖北为荣,因为它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地方。中国古典美女王昭君背井离乡,远嫁塞外,以保国家安定,为历史勾勒出一条和平之迹;武昌起义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以宝贵的生命开创历史新纪元,伫立了新的里程碑。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是引领风尚,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所以我们要有奉献精神,以自身为主体,责无旁贷的担当责任,服务奉献,共同完成建立湖北的愿望。

我爱湖北,他给予了我美丽的家园,让我依偎在爱的港湾;我爱湖北,他告诉了我文明道德,坚持奉献的道理;我爱湖北,它教育了我如何做一名谦恭礼让,懂事明理的青少年;我爱湖北,我们要为建设文明礼仪湖北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爱湖北,我要让明天的湖北以我为荣。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三】

门前的五柳树摇曳着苦涩与悠然,南山的菊花热烈的\'如火尽然。着一丛雏菊本该属于凝重沉静的秋天,是什么赋予了它热烈奔放的本性?是谁在她头顶浇灌一壶烈酒?对,是他,陶潜。那他呢?是无奈无依无望的现实造就了他?还是那浊酒东篱的炽热唤醒了他?以书为伴,我看到了他的孤傲与高洁。

归隐的脚步向来沉重,历史的重门向来没有温度。他的出现让浊酒洒遍了南山,让烈菊开遍了东篱,也让自己了却了对尘世的奢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悠然中的那个倔强的身影,又有谁有他那样的洒脱?那份尘世的污浊又有几人撇的干净?唯有像他手下的烈菊开得热烈、活的自然,唯有保持一颗“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心才能在尘世中找到一方归隐的净土。以书为伴,书教会我面对世俗的牵绊。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四】

拿起一支笔,展开一张纸,手起笔落,用心去描绘,等待一幅画作的产生。

从幼儿园起,不知为什么,我就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下课回家,既不玩玩具也不看电视,拿出颜料和纸,画粉色的.南瓜,画蓝色的小狗。每一张画都是那么富有童趣,那么可爱。也不说画得有多好看,但我一直为自己的画自豪。周末在家,也只是偶尔看看电视。看完,再拿纸,拿油画棒,把自己心中最喜欢的人物描绘在纸上。

老师说我画画非常认真,在涂颜色时,从来不涂到轮廓外边。

上小学后,在白纸上涂涂画画的时间一下子少了很多,更多的时间会用在家庭作业和看电视上。在外面的培训班也忽地多了起来,任务也多了起来,包括绘画的培训班。后来我在学校艺术节上绘画得了一等奖,只能说,我画得比较一帆风顺。

三、四年级时,可能是因为作业比较多、比较忙的原因,我逐渐对画画失去了兴趣,除了学校里的美术课和培训班,其他时间我都将画具丢在了一边,然后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画具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上开始使用彩铅、水粉、水墨画工具了。曾经的笔和纸就这样孤单地被我“丢弃”了。

在家里的一次大扫除中,那些画具又被整理出来了。奶奶说我必须要练一练绘画了,单单在学校或培训班里画怎么行呢?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画画吗?现在怎么一点也不感兴趣了?面对奶奶一连串的提问,我只是尴尬地笑了笑,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画具依然躺在原位,等待寂寞的来临。

五年级了,第一节美术课,老师忽然要求每个人一个星期画5张速写,看到什么画什么。哦——速写呀!我在培训班可没少画,画速写要用画具里那种特制的笔!

回到家里,急忙开始翻找起来。咦?画具呢?我的画具呢?奶奶见了我这着急样,微笑着说道,我把它放在一个它该待的位置上了。往我的书桌上一望,那些东西正端端正正地在那里等我了。轻轻地拂去上面的灰尘,岁月并没有在上面留下什么痕迹。拿起画笔,轻轻描绘,用心去画。画出的线条是如此流畅,这种感觉又是如此的熟悉,停在笔尖的灵感顿时在纸上涌现出来。就好像是和童年的小伙伴重逢,用纸和笔在诉说一段故事。

笔停,画纸上出现的是——我的童年。

我以我笔绘我心作文【五】

乘着一筏小舟,顺着悠悠秦淮河自赏悲戚。烟雾颓靡轻笼水波荡漾的淮河,一弯新月勾挂于天边,沙水和云伴月。还未断黑的湖面荡漾着柔波,是这样的清丽与恬然。行船雾里看花,尽是飘飘然。孤帆靠近岸边,近水楼台,心中却多了惆怅与辛酸。那曲婉转的《后庭花》撩拨人的心弦,亡国之音前朝之鉴那得饮酒作乐?他们又怎会懂得中兴王朝背后的忧患?“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唯有孤船上他看的明白。以书长见,书带我悲叹盛唐最终的苟延残喘。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者与听者哪懂人间心酸,将一切见于眼里者又能奈何。乱世之痛,大唐之昏庸,谁予晓之?离殇之苦,亡国之恨,他又能与谁商讨?唯有拭泪对月吟,喃喃负手叩水悲。家的破落,国的覆灭,人的戮始于秦淮,止于诗人无尽的悲哀。以书长见,书带我看清一个时代的兴衰。

手执古卷,与古人同行,以书为友,以书作伴,以书长见,从而以书为鉴,读书,也便读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