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活着作文话题(作文题目叫《活着》)

活着作文话题(作文题目叫《活着》)

更新时间:2024-05-16 12:09:57
活着作文话题(作文题目叫《活着》)

活着作文话题【一】

我总认为人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当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才明白什么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可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本事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刚开始我骂过福贵,因为他实在是太败家啦,可是看到后面我又开始敬佩他,他是那么坚强

当生活在8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明白上一代人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情形;当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时,是不是也应当想想这世上更苦难的人,与他们相比,我们是不是更应当感到幸运呢!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在我脑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前几天报道的那位为钱财而贪污受贿的官员,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话:受贿巨款,只是为了下一代过得更好,再说,我所贡献的远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这就是他活着理由吗

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当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千万别为自我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作文话题【二】

小说就这样以平淡的语调地叙述着一个似乎微不足道而又壮烈的故事,作者说:“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作者一次次将读者对变好的幻想打破。也许这是作者经过种种后得出的结论,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去追求幸福。诚然,福贵的一生的确饱经磨难,当他的亲人一个个相继去世,他还活着!但他的活着比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

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是幸福的,正因我们无需生活于那个动荡的.岁月,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好好地活下去。有太多的人去质问活着的好处,总要去追求金钱,名声,这些我们都未必能获得,但我们该庆幸的是我们都活着!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等而选取亡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选取亡呢?只有活着才会有期望。我们要活着,但不能只为活着而活着,我们需要目标,需要追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赋予好处给本没有好处的生命。

因此活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作文话题【三】

冯唐的阅读量之大,功底深厚,他的文字中信息量很大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文章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他的文字很嚣张,怪力乱神,最崇高和最庸俗的,最神圣的和最猥琐的,最高调和最低调的,都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

冯唐笔下随处可见学霸级理科男的睿智和调侃,真是个鬼才,极其自恋张狂,但对文字驾轻就熟已致臻入化~他说:“别说别人,我自己都管不了这支笔,它有它的生命和人生观,无法无天,自行自止。”冯唐是善于深入思考人生的,对过去对未来对世俗都有他独到的见解,他知世俗而不媚俗,是个有趣的人……他最不能忘记的是写作带给他的,单纯的细碎的离地半尺的快乐。呼吸不止,写作不止,少见些人,多读些书。

冯唐也写书评,简短、刻薄、挑剔、一针见,天马行空的思绪!冯唐遇到让他佩服的人和书也会一本正经的,比如司马迁,曾国藩。本书中冯唐评论了以下人物(主要是作家),有的知名,有的没名气!有:王小波,金庸,古龙,劳伦斯,亨利米勒,齐白石,林曦,曾国藩,巴金,王朔,卫慧,董桥,盛可以,胡赳赳,高晓松,石涛,张弛...

冯唐从一个医生成长为畅销书作家,他是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如今,医疗投资、业余写作。他是个有理想,很拼,很勤奋的人!平台大了,眼界开了,到过的地方多了,对某些城市有他独特的眼光,他说要择一城终老,谈到红灯青烟里的阿姆斯特丹,桃源古巴,首尔,敦煌,旧富香港…饶了一圈还是忘不了“我混沌、脏乱、安详、美丽的北京”~~

文中随处不忘他对女人对性的调侃,直白,露骨,让人不忍直视,有时想抽他!但转念一想,也是实话!

活着作文话题【四】

窗外太阳硬硬的直射,白白的光线晃眼。

打着赤膊,斜躺沙滩椅,品着冯唐的文字。有古义,有幽默,有灵气,有侠气。

冯唐名字取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时间易逝之意,这本散文集名《活着活着就老了》,其实冯唐当时才30多一点。以后我60岁也写一本,书名叫《活着活着就年轻了》,好像这样才实现冯唐的理想:用文字打败时间。

一直以为冯唐是韩寒郭敬明之流,写点不干不湿的文字,靠炒作成了文化明星。成名之后又不写书了,整天忙其他挣钱。看完这本书后发现冯唐是有一些不同的,起码他有要写10本长篇小说的计划,有写传世之作的野心。

以现在的‘成败决定人生‘’的眼光来看,冯唐是一个牛逼轰轰的.人:北大生,海龟博士,妇科肿瘤博士,麦肯锡咨询高管,国企领导,公司老板等等。上苍偏心,这样的人偏偏还兼具才情,写得一手妙不可言的文字。

冯唐说曾国藩是一个通才,我觉得他也算一个通才。

冯唐对他的文字极其自负,老子天下第一。能入他眼的,中国近百年只有二周一钱(周树人,周作人,钱钟书),二王一钟(王小波,王朔,钟阿诚)。睥睨常人那是无知,睥睨高手才是英雄。要写出伟大的作品,确实需要这种自负。冯唐的伟大作品万事具备,只欠退休时间。

冯唐的文字有自负的资本,极具灵性,有深厚功底,读起来有韵味。例如他的名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虽是从杜牧的诗句而来,杜牧的诗句1000多年,那么多人熟悉,也没人能化出这么一句绝美的句子来。这样的句子还有不少,文字确实是他所长。

在这样的文字面前,感觉自己的文字迟迟不肯出来相见,怕了羞,就像资质平凡的女人见到了绝世美女。但要想以后写得好,不出来是不行的,丑就丑吧,哪怕丑得天下第一。活着活着就老了,后面还有一句,活着活着就无耻了。以后就和冯唐一样无耻无耻:‘我仗着小学参加过比赛,初中写过,高中写过情书,大学写过入党,脸皮厚起来感觉自己也是个作家,坐在当红写手之间,酒来酒去,毫不脸红’。人生要是不无耻一回,怕是永远不能知道什么叫无耻。

为了让自己的文字能好看一点,以后必须加强古文的修炼,重新补回缺失的幼功。

但文字终究是小技,拼文字就算能拼过今人,但能拼过宋词吗?能拼过《红楼梦》吗? 文字很重要,但不可过于沉迷。华丽炫彩的文字容易流于表面,而失其深度。

发现和冯唐相近,还是那句“非班花不娶,非绝学不学”,这句话是他说的,10成说的他。但也3成说了你我——谁的青春不张狂?

在这本书里又找到一些相近处:

例如都喜欢古龙(语文成绩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古龙害的,课本下经常夹一本古龙的小说。)金庸大侠和古龙大侠,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过,把金大侠比作宝钗,古大侠就是黛玉,喜欢金大侠的人更多,金大侠知识渊博、学识超群、才学无双,我无比佩服。但就性情来说,更接近古龙,就女人来说,更喜欢黛玉,没有道理可讲。

例如都是王小波的粉丝,冯唐和小波风格很像,都是理工男出身,却以写字为己任,都是体制外的作家,文字幽默,充满灵性,同时又有较强的逻辑性。

正如冯唐评小波:成也幽默,缺也幽默。冯唐成也文字,缺也文字。

幽默和文字,两者都有个限度,都不能过,过就是贫,就是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