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4:20:23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一】

正好看见刘备和诸葛亮正从他家出来,显然是刘备成功请到了诸葛亮做他的军师,两个人有说有笑的。

眨眼间,我到了“空城”上,见到诸葛亮在城墙上神情自若地弹古筝,只见诸葛亮身穿紫砂衣,头戴白素巾,手持朱雀羽毛扇,在古琴的衬托下,颇有一种神仙之感,再一看城下曹军的千军万马,与这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我不禁担心这样敞开城门会不会有危险,于是便上前问道:“诸葛亮先生,请问您有把握吗?”虽然已经知道结果,但还是有一些担心,只见诸葛亮神定自若地说:“小朋友,你放心,虽然曹操的兵多将广,但他自认为精通兵法,看我这打开城门,他一定会以为有埋伏而不敢过来,我诸葛亮一向谨慎,如今打开城门,必定让那曹操疑惑,而且万一曹操他真的过来了,城下还有我的心腹,一看曹军过来了,必定会马上将城门关闭,然后自刎而。”果真是高,真不愧是诸葛亮!

忽然,眼前一阵模糊,转眼间,我又来到了一条大船上,只见周围雾气朦胧,往船舱一看,正是诸葛亮和鲁肃,鲁肃一看我,立马站起来说:“你是何人,怎么进来的?”诸葛亮在旁边微微一笑:“没事,是自己人。”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原来这个情节是草船借箭。我开口问道:“诸葛亮先生,您为什么就断定曹操会往船上射箭呢?”“呵呵”诸葛亮笑笑,“曹操生性多疑,我只不过运用了一点小计策,迫使曹操射箭罢了。”正说着,忽然,眼前又一阵模糊。

甩甩头,原来书已翻到了最后一页。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二】

当我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鲁滨逊,文中主要写鲁滨逊外出海,不幸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了,但他却强忍着痛苦和折磨,克服悲观与绝望,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艰难生存了28年!这生命的奇迹,完全凭借着他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

记得我四岁半的时候,妈妈帮我报名参加了古筝学习,刚刚接触这门乐器,音乐老师弹奏的\'那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深的吸引着我,令人如痴如醉。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老师达到今天的境界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因为有了童心的向往,我每周都按时上课,回家按要求练习。

一次课上,老师指出了我弹琴时要注意自己的手型,掌心撑起、好似握着一个鸡蛋。指关节要灵活的弹奏,唯有基本功扎实,将来演奏时动作才会标准。课后一连好几天,我尽力地纠正自己的手型,但一点效果也不明显,妈妈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还狠狠地批评了我,那时我心里委屈极了,心想:我才这么小的人,每天按琴弦小手指都按得通红,再说我也想努力去纠正啊!你这么狠狠地责骂我。这一刻脑海中闪现了一个念头,“不学了”!以后的学习古筝课程中都一直带着抵触情绪,偶然一次机会我接触到这本书,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鲁滨逊曾说的一句话:“我要决定做件事情,不成功不放弃。”正是因为这句话才让我有所顿悟,同时也让我有了改变,鲁滨逊能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凭借着智慧和勇敢能在孤岛上生存,我这点小困难算的了什么?于是,我暗下决心:向前辈学习并及时纠正自己的畏难情绪,好好地在学习上再拼一次吧!一年不行两年、三年、四年……我把意念化为了实际行动,每天增加一小时的训练量。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经过我刻苦的练习,几个月后,我的手型完全符合了老师的标准。

五年来,我一直坚持不懈地练习古筝曲目,反复机械性地进行基本功手型练习,在上课时,多次赢得了老师的夸奖;在舞台上,赢得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但我深深地知道,未来的路更加艰辛,还需要流更多的汗水,我一定要以鲁滨逊为榜样,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会放弃。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树雄心,立壮志,记住昨天,把握今天,建设好祖国的明天吧!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三】

当我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着《鲁滨逊流记》时,突然一阵头晕目眩,一头跌进了书中的大门。

抬眼望去,我正身处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环顾四周,远处那个身着兽皮,蓬头垢面,腰间挂着斧头,手中端着长枪蓄势待发的,除了鲁滨逊还能有谁?我迫不及待地向他跑去。

见到我,鲁滨逊十分高兴,热情地将我请到了他的帐篷。刚一坐下,我就忍不住好奇地发问:“鲁滨逊叔叔,您的同伴们全都在大海中丧生了,是什么促使您在独岛上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笑着回答我:“上帝令我绝处逢生,我应该更加珍惜我的第二次生命。虽然陌生的环境给我带来了恐惧,但我战胜了自己,让我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我接着问道:“在您病好后,有了什么启发和感悟?”他沉思了一会儿,郑重地对我说:“在体力恢复的过程中,我时时想起《圣经》上的一句话‘我必拯救你’。当时,我觉得这句话是多么可笑啊!我深深感受到,获救是绝不可能的。正当我心灰意冷时,猛然醒悟到,我一心只想求上帝把我从目前的困境中拯救出来,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获得了拯救。我扪心自问:我不是从疾病中被拯救出来了吗?难道这不是一个奇迹吗?”

“那您一人在孤岛,不感到无助、孤独吗?”鲁滨逊大笑起来:“请看看我的周围吧!我的鹦鹦是我的宠臣,只有它才被允许与我讲话。我的狗又老又昏聩,它总坐在我的右手边,而那两只猫则坐在另一边。同时,还有星期五这个人类朋友陪伴我,过着这其乐融融的日子,还会感到孤独吗?”

我想:鲁滨逊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勇敢、机智、聪明,更是一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鲁滨逊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都能过得快乐,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四】

王羲之是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许许多多的墨水,写烂了不计其数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入木三分”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深感惭愧。因为只要一说起我的字,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没有一个不摇头叹息:“你都六年级了,写的什么……”唉,我和王羲之是天壤之别。

记得有一次,妈妈看着我的语文试卷,语重心长地说:“烨烨,你看这成绩还行,但按书写排名,倒数第一的‘桂冠’非你莫属呀!”听着妈妈苦口婆心的唠叨,我的脸“熟”了,头低着,恨不得找条缝钻进去。瞧瞧我的试卷仿佛变成了“T”字舞台,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在上面又蹦又跳……听了妈妈的话,我决心好好写字,可没几个月,就又重蹈覆辙,写的字就如同大海里的波浪,高高低低,胖胖瘦瘦,深深浅浅。它们仿佛在嘲笑我:“何辰烨,老毛病又犯了吧!”后来,妈妈买了一个“神奇练字板” ,让我练字。开始我还有点儿新鲜感,可没过多久,我对它不再感兴趣,不再每天都练,即使练也草草了事,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啊!

是啊,与王羲之比起来,我缺少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因为作业书写太差,一再地被老师、家长批评,但我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不把它当回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没有多大进步,连这么一个小小的缺点都没有改正,真是无地自容。我想:王羲之刻苦练字,成为伟大的书法家,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只要努力,肯下决心,狠下功夫,难道还有改正不了的缺点吗?我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定下规定:认真完成各科作业,把每一次作业都当作在练字,锻炼自己的写字能力。平时一有空就描红练字,因为现代社会,虽然电脑已经普及,电脑打字代替了手的书写,但会写漂亮的字,还是引以为傲的一项技能,是每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同学们,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一个像王羲之一样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人吧!

我与王羲之的对话作文【五】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笛福,笛福是英国小说家和新闻记者。1719年,笛福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鲁滨逊漂流记》讲的是鲁滨逊?克鲁索是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人。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五次三番地抛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在船海中,船碰上岩石,结果船上四十一人,只有鲁滨逊活下来了,他在岛上靠着船上少得可怜的食物,坚持了28年,他在岛上修建住所、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荣的家他在岛上还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和他的父亲,一个西班牙人,三名英国人,在那里度过了28年。

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我们学到了,不管自己的处境多危险,多困难,都要顽强的活下去。

我非常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