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抓住细节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抓住细节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更新时间:2024-06-12 15:23:22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抓住细节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一】

要全面考虑,忌失之于偏

有一《关于命名表彰上海市双拥模范区县和爱国拥军模范街道(乡镇的决定》初稿,在决定命名16个区县为\"上海市双拥模范区县\"、146个街道(乡镇为\"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街道(乡镇\"后提出:

希望上述受到表彰的.区县和街道(乡镇再接再厉,不断创新,继续努力,开拓进取,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推动上海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段中,只是要求受到表彰的区县、街道(乡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推动上海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是不够的,本市各单位和驻沪各部队都要这样做。同时,表彰性的《决定》最后写\"希望\"时,希望的对象一般包括两个:一个是受到表彰的单位(个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另一个是其他单位(个人,希望他们向受到表彰的单位(个人学习。公文中,特别是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要全面考虑,兼顾各方,反映出整体思维。

后来,这段修改为:

希望上述被命名的区县和街道(乡镇再接再厉,不断进取,争取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并在其后补充了一段:

希望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驻沪各部队向上述被命名的区县和街道(乡镇学习,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推动上海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这样,\"希望\"的对象比较周全,所提的要求也比较切合实际。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二】

1、找你们班的大力士上前来砸蛋,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要用你最大的力气去砸;二是听老师命令,老师喊砸你再砸。(我还要看看谁有一双慧眼,一双巧嘴,能成为我们班的观察小明星、表达小明星、合作之星)让学生拿起铁锤,摆好姿势,准备砸蛋。

师:谁仔细观察到了这位同学的动作?

生1:这位同学屏气凝神地望着这只鸡蛋……手用力地握着铁锤……(师:你的有词很准确,一听就知道他非把这蛋碰破不可。但是,这个句子有点别扭,把“地”改成逗号更好。别的句子如果有错,也要指导学生说正确,说通顺,说完整。(这是在告诉学生这个词的作用和正确用句子表达。)把它写到黑板的词语宝库)

生2:我觉得他脸上呈现出紧张的神态,眼睛地盯着那只鸡蛋……(师:看你多棒,还注意观察到了他的神态,尤其是这个“盯”字用的好,他一定想一下子就碰中它。你就是第一个观察之星,继续到黑板写词语)

(他怎么举的?——高高地举起。)

2、师:我想知道,同学们此时,你心里想些什么?生1:我很紧张,怕一不小心这只蛋被砸破了。生2:我很兴奋,很想看看到底这只蛋能不能被砸破?生3: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啦

3、好,既然大家如此期待,我们现在开始砸吧!同学们可要认真看了啊!三二一砸!

蛋被砸破了,同学们一片哇哇声

4、师: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听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1:我看到同学的锤子下去,鸡蛋被砸得稀巴烂 生2:听到“砰”得一声,这个鸡蛋就蛋花四了……(这个蛋花四溅用的好啊,把蛋的可怜样儿描述得真形象啊。)

5、看到这个可怜的鸡蛋,你有什么话说?生自由发挥

6、想对何老师说些什么?生:老师你骗人,这只鸡蛋明明被砸烂了,你怎么说砸不烂呢?

7、别人的话就一定可信吗?是不是真的,还要靠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候还要亲自试试才行,是不是啊。今后,要养成多问个为什么的习惯,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学生要能反思出这一点,有多好,哈哈。这要靠你引导。)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三】

1.学生原有的本、本等,课前学生找出,仔细阅读教师作文本中的“眉批”、“总批”。

2.学生摘录的描写各方面的好词好句,适时利用。

抓住细节作文修改范例【四】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敢于说出自已看到的,听到的,都敢于说出自已的心里话。这是何老师最欣赏大家的,老师告诉你们:敢于表达自已的真实情感是写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把你认为最有趣、印象最深的片段写下来。(这里,可以写过程的,如果前面的工作做的好,学生应该写得很快的。)

1、怎样写好一个片断,才能让同学们感觉到刚才的砸蛋过程就发生在你们眼前?

生:用上黑板上的好词,加上自已的想象,加上神态、动作、心里想的……(这几个要求不要说,只提基本要求,降低学生的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如果学生写出来了,哪就是“彩”)

2、幻灯片出示要求:句子一定通顺、过程完整、标点要正确、一气呵成

3、改一改:先写完的同学,把它念出来。叶圣陶爷爷不是说过吗?修改自已的文章光看是不行的,一定要把它念出来,才会觉得到底通不通顺。(这个环节安排学生课下完成,保证现面的展示时间。)

4、分享作文,体验成功 (我打算师生共同写片断,如何)

谁来把你写的精彩片段读给我们大家听?看看谁最会欣赏?(在学生读的环节中进行指导,让学生知道从哪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