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写出人物精神的作文500字以上)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写出人物精神的作文500字以上)

更新时间:2024-06-01 23:08:12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写出人物精神的作文500字以上)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佩服或可恨以及讨厌。我则是有一个我最佩服的人,她便是我的姐姐。我记事起她好像一直在学习,而我却赶不上她,她可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人。她就如一个机器人日夜不停地去学习,虽说有时会偷一会儿小懒,可是因为偷一会儿小懒被我舅妈抓到了,说是让她去罚站,我没有想到舅妈这么严格。

我有不会的题便会去问那“机器人”,她可是什么都会的。我真想和她一样成为一个聪明的“机器人”。

一次去公园玩,舅妈在上班没时间去,我的妈妈便带着我们去玩了,我们玩得十分高兴。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机器人”这么的开心。可是不到一会儿她就不玩了,说是要去看一会儿书。我真搞不懂他好不容易出来玩儿就要玩个开心再去看书啊!后来在我和妈妈的劝说下,她决定多待一会儿。走着走着,到了一个鬼屋旁边,我和妈妈说要去看,但一会儿我和妈妈就跑了出来,我们吓得快走不动路了。她一看说:“里面到底有多恐怖,把你们吓成这样,我进去看看。”可她刚进去没五分钟出来了,说也没什么恐怖的。可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恐惧和害怕。回家之后,我便在她看书时,吓了一下她,她大叫了起来说:“你为什么要吓我呀?”我说“我就知道你还是害怕的。”

因为舅妈要值班,姐姐住到了我家,我家只有两张床,我被逼的只好睡沙发,我正要睡觉的时候,妈妈说姐姐有一点害怕,让我去安慰她。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害怕的!虽然姐姐的胆小令我些“不屑”,但姐姐的胆小令我意识到原来她并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人”呀!这样的姐姐在面对如此具有诱惑力的玩耍时,依然能适时、自觉的收心学习,是多么了不起、令人敬佩啊!

我现在觉得姐姐对学习的热爱和刻苦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也十分敬佩她。我敬佩她对学习这件在我看来有些枯燥的事的坚持和刻苦努力以及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将向她看齐,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必有一天可以成为她那样厉害的人。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二】

每忆起那座小村庄,总会闻到丝丝缕缕的家乡味,从我的记忆深处传来。

家乡味是秋日清晨荡漾在空气中的桂花香。爷爷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银桂静悄悄地生长。一早,一股浓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觉地,从门缝里挤出来,从未掩好的窗户里钻进屋里,似乎无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并不腻人,只会让你一夜好觉后倍感神清气爽,还夹杂着一点点早晨的湿润空气,毫无遮拦地直直地钻进你的鼻孔。这香味时常会使你忍不住顺着香味去寻它的出处,好让你尽情地享受一番。

这香味,是约莫在清晨可以闻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时候。也许还在梦中朦胧着,只听见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准备去剪枝。我便时常忍不住下了床,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里供养起来。这花香没有城市里的有时香的冲鼻,花朵也没有城里的迫不及待地想从绿叶中凸显,它们只是隐在叶子中,星星点点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顺着味道探寻。

家乡味是猪圈草棚里臭烘烘的,阴冷的味道。这味道虽不好闻,但时常伴随着我愉快的童年回忆。草棚里几头小猪挤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于墙角那堆黑漆漆的东西吧。偶尔会有几只睡过了的鸡从草棚里不紧不慢地踱着步过来。有一次,姐姐带我到后院摘了白菜,一起喂猪。不好闻的味道始终弥漫着,可乐趣却丝毫未减。白菜一扔进猪圈,几只窝在墙角的小猪慢悠悠,摇摇晃晃地走进,只听得一声声嚼白菜的脆响,欢乐极了。

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的饭菜的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的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的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的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的眷念。

家乡味,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闻过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这一缕浓浓的家乡味。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三】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够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够“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够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好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四】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妈妈把一个红包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红包,高兴地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又把另一个红包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哈哈哈!”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妈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五】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的,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的两头,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的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的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的为自己的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的歌声引来姥爷的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的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的。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的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的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够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的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的面,真的好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举动笑的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的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六】

令他玉宇扬威制六合,令他涸泽斩自蛇,令他素丹心精忠报国,令他草莽登御座。——题记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志士傲骨风存,不知多少名家曾被包装成华丽的“磨喝乐”,等待的,却只有被送上牵丝木偶戏的台面。

起·不忘初心

我记得自己刚学了一篇课文,写的就是你读完后,我被震撼到了。

原本你可以在美国找一份好事业,甚至可以常定都于此,或为华人,或为华侨。可你就犟啊,犟着回来,回到那阔别已久的祖国,把从美留学学到的所有东西,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并做领头人,带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这,是你不忘初心的事业心,我敬佩你。

潮·坚持不懈

那年,查出直肠癌的你本就知道自己是因为长期在外工作,环境艰苦,没有充足的营养,可是你没有退缩,依然坚持关研究,坚守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有一次实验室的危险质泄漏,别人都劝你不要靠近,万一爆炸了,这些天的研究成果就泡汤了,就白忙活了。可你就偏不听啊,一个劲儿的往前冲,非要进去完成最后一点工作,才肯罢休。

试问,是什么给了你这么大勇气?

你最后一次手术完成的时候,已经位居晚年了,却还是去完在岗位上,直到全身大出逝世。

我不解,你为什么就不想让自己妇孺皆知。在戈壁滩上隐姓埋名了28年,而“呯”的一声,是你沥尽心的成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你的信仰,是属于中华儿妇的骄傲,从那一刻起,你便真的家喻户晓,真正的成为两弹元勋了。

天之骄子,岂有不佩之理?你——邓稼先,就是让我敬佩的那个人。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七】

“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集中发布活动,1月24日晚在武汉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武汉重点工程建设者群体和蔡常春、毛兰成、刘玉、梁望仙、许奎、叶明壮、余洪芝、肖文智、杜诚诚、涂晓珍等10人“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伴随着《不忘初心》歌舞,“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集中发布活动启幕,10位年度人物和6位武汉重点工程建设者群体代表先后亮相。

“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评选活动是武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2016年,全市各区各行业各单位深入挖掘、广泛推荐,评选了一批植根百姓、大众崇尚、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时代楷模。此次集中发布的“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武汉精神的典范。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为“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

追寻人物精神作文550字【八】

现在的.年,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浓郁的味儿。

“从今天起,我国正式进入了春运高峰,今年乘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广播里、电视上,都在传播这样的消息。年味开始酝酿起来了。

会有亲朋好友来我家拜年,热闹增添了一点儿“年味”,但奇怪的是,来的人不少,送的礼不少,待的时间很短,说的话很少,好好像礼到任务就完成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还个礼走个过场罢了。

我们也会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好多次我们刚坐下甚至还没坐下,主人好像是有很多事情要办一样的,我们茶杯还没捧上就离去了。刘少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写过年的情景是人们从腊八开始就酝酿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门聊天,热闹得不亦乐乎,尽管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而现在,送礼几乎成了串门的唯一目的。

唯一比过去更有“年味”的就是大量购置年货。人们刷着贵宾卡、会员卡,把一推车一推车的年货搬回家。超市里的人们洋溢着物质满足后的笑容,却因失去了精神的依傍而显得僵硬没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的座位早就被定完了,大家去饭店吃所谓的年夜饭,看似“年味”很浓,但在情感还没来得及充分沟通就该散了,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几家亲戚,送礼呢。

“年味”发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了,但它好像一只未熟透的苹果,吃起来酸涩涩的。还是以前小时候的过年过瘾呢。虽没有那么多好吃的零食也没有饭店里的美味佳肴,但兄弟姐妹们一块儿放两元钱一包的小烟花能够玩得痛痛快快,拿上个小电筒就可以去幽暗处探险,一副残缺的扑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乐就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个小红包就让我们对新的一年憧憬无限……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好像有讲不完的话……那种心心相通毫无防备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才有真正的“年味”。

现如今,很多过年时的仪式都开始简化甚至省去了,贴春联、迎灶神、祭祖宗、喝腊八粥的习俗都少见了,人们认为这些太形式化了,那么请问,实实在在的东西究竟在哪里呢?

当外国为中国春运规模之大而感慨,连纽约帝国大厦都为中国年而亮起喜庆的红灯时,他们是否知道,中国年的“年味“已经一年不如一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