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细节描写的作文120个字)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细节描写的作文120个字)

更新时间:2024-03-20 00:46:30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细节描写的作文120个字)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一】

《教师月刊》这本杂志的贴地性与思想深度在圈内是早就有名的,主编林茶居先生更是早就熟识,寒假里拜读该刊首席记者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感触尤深。用王木春先生的话来讲,是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

这部作品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的.框架内的平实述说,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读完之后能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感受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这些书评都极为中肯。

感触最深的是书中“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这个章节。第120页,朱先生借引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的名诗《其实有一百》,质问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里去了?

孩子是有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问题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不需用手操作,无须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理想世界不必伴随快乐……

他们要求孩子,去发现只存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

朱永通先生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也极有可能存在诸多可怕的盲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于一些随意的教育细节中灭失了学生的天知,我与此有着很深的共鸣。在2013年第8期《教育新理念》我曾经撰有《语文课堂:教师引导拒绝先入为主》一文,剖析教师本位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指出首要原因是缘于对儿童的误读——儿童是什么?“语文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么?”

其实,儿童天生会学习,儿童的学习力几乎与生俱来。可是,对儿童的误读使得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面对这样的窘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主编李红云曾撰文呼喊:“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对世界不是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呢?哪一个孩子不是急切地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呢?是谁把孩子的求知销减了?是谁把孩子的求知火苗扑灭了?”

回想起传统的语文课堂:使用精美的语言导入新课,解读文本由教师率先发问,迫使学生跟进。教师上课讲究起势、勾连、承转、收合,教学预设程式化,追求教师表演严丝合缝、至臻至美,“三维目标”精准达成,师生课堂表现常常“精彩纷呈”。这类课堂,教师课前对教学设计往往苦心孤诣,对文章内容、特色已然凝练概括,对作者生平、写作动机更是反复推敲,课堂上只几下“蜻蜓点水”,便极为轻巧地“帮助”学生清除了阅读障碍,省时、高效、创境、激趣,一举数得,教师显得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也似乎顺顺利利。但这样的课堂真的可取吗?2011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部颁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显然,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并不支持这种课堂上以教师为本位,强调教师引导先入为主的做法。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以教师引导先入为主为范式的教师本位课堂在当今小语界的教学中仍比比皆是,是主流的教学样式。为何迟迟不见变革?教师本位课堂,以及教师在小语课堂上先入为主的引导底气从何而来?

现在读读朱先生的作品,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体现了很多老师,平时对一些教育细节的忽视,其中包括对儿童的仔细观察,渐渐的导致自己累积了一些教育的“恶习”,生出许多“反教育”的行为,灭失学生的天性,这其实是极为可怕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与领悟!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共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虽很朴实,却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确实是一本教育界的好书。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二】

一人漫步在街道上,感受着那已不再苦涩的空气,薄荷糖的味道到处弥漫着,像丝绸飘过人的脸庞。

在城市的一隅,我发现了一垛矮矮的院墙。它倚靠在一户人家的院旁,大大小小的石砾,混着湿沙,胡乱堆在墙外。我好奇地走过去,抬头望向墙内,虽有些吃力,但不高的墙还是放行了我的目光。

妙啊!墙内是一片新天地。墙下挤着一簇蘑菇,头紧紧地靠在一起,水灵灵的。旁边生着几丝娇柔的小草,中间还点缀着各色的小花,花儿并不艳,可那一团洁白包裹着蛋黄色的花蕊,透着一种道不出的灵韵,突然联想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可又觉得用来形容这块天地太过单薄。

那画面定格在我脑中,久久不能消散。于是,又是一次雨后,我又寻到这里来。可墙被拆了。墙的残肢还被丢弃在那里,没清理干净的水泥伴着雨水流淌着。我再也无须费力探头去看了,可那股惊艳也荡之无存。

草,只是杂草,花,只是野花。这不过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平凡地方。可是我失望离去的同时,我忽然又明白了什么。占据我脑海的,不是嫩绿的小草,不是娇艳的花儿,只是那一方矮矮的墙。这并不起眼、常常被人遗忘的墙,赋予了花草美丽,震撼了我的心灵。

仔细咀嚼,这难道不是“距离产生美”的完美释义?隔墙而望,一切都可望不可即,它有了一股微妙的神秘魅力。剥开这层薄膜,一切都触手可及,可也就平淡无奇了。人的心理真是微妙,垂涎于得不到的东西,得到后却又将其冷落,不在多看一眼。在那幅美景中,也许那墙是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也是最绝妙的一笔。

那堵墙,带着它的美丽,带着它的意义,从此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三】

记得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妈妈答应我考试得了100分,就奖励我20元钱。在一次单元考中,我真考了100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大功告成,如果能吃上一只烤鸡该有多好呀!”想着想着,口水不停地直往下流。

一回到家,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刚想告诉妈妈我考了100分这个好消息之时,突然发现桌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妈妈今天去赴宴。”于是我灵机一动,跑到了老地方——菜厨。(老地方是我和妈妈的一个放东西的“仓库”重地,决不让第三个人知道,只要不辞而别时有东西要交给对方时,就把东西放在菜厨里。)妈妈果然把这串宝贵的钥匙放在菜厨里。

我自作主张地拿起钥匙。同时心里也浮现出了一个坏念头:“妈妈去赴宴也没那么快回来,倒不如自己去拿钱,如果现在不拿,妈妈晚上回来也会给我的。”

于是我向妈妈的房间走去。突然我发现外婆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仔细一瞧,外婆正在闭目养神,我趁这个好机会,犹如一只小老鼠似的飞快地溜进妈妈的房间。找准抽屉的钥匙,开锁之时真是提心吊胆,但我还是拿出了20元。

钱是已经到手了,拿这么多钱干什么呢?突然,我脑里一闪:“拿这20元钱去买只鸡烤好了”接着我拿起电话,邀了几个同学在我家楼下见面。我争分夺秒地珍惜剩下的时间向隔壁的王大妈买了一只鸡,叫她把鸡好。规定的时间快到了。我拿起鸡,向汇合点跑去。

我邀请的几个同学都到齐了。我带着几个同学向后山走去。到了后山顶上,我们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把一些黄泥土弄湿,裹在鸡外面,再起火,把鸡放在火里烤。大约过了40分钟,我们拿起香喷喷的鸡大吃起来。好像沉浸在一片欢乐海洋里......

回家时才想起拿完钱后忘了把抽屉关了。我一回家就跑进妈妈的房间。没想到妈妈已经回来了,这简直是自投罗网。刚想回头就被妈妈叫住了:“你刚才去那里了?”妈妈生气的问,我吞吞吐吐的说:“刚才......刚才我去同学家玩。”妈妈气愤的说:“你还强词夺理,是不是拿了我得钱?去干什么了?快把钱拿出来。”我惭愧的低下头,把事情一五一十,一字不漏地说给妈妈听。妈妈心平气和地对我说:“孩子。你考了100分,妈妈是要给你20元钱,但是你不可以自己去妈妈抽屉里拿,你没经过妈妈的同意,这可以算是偷,你要知道‘小时偷真针,大时偷金’这个道理。”听了妈妈的话,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回想起当时的所作所为,我不禁对自己所犯的错后悔万分。我决心洗心革面,做个诚实、正直的人!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四】

强者,这个名词对于普通人来讲,很心酸,因为。是强者,占尽了世界的风光;是强者,令万千弱者而臣服;是强者,独霸了至多的眼球。

而。强者,不就是最令我们难忘的吗?强者何来难忘?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巨多闪光点,而是因为他们让我们更加懂得前进,更加懂得鞭策人生,更加懂得怎么驾驭人生这匹狮子骢。

强者,我惧怕;强者,我感恩;强者,我难忘。曾经在稚幼园有一个挚友,成绩比我好,长得比我可爱,可想而知,她自然招来一阵阵赞扬。我呢,一定是不服气,我想:哼!凭什么,不就是成绩好,是班花嘛。看我怎么超过她。

后来,她悄悄的、无声无息的转学了。后来,我成了稚幼园的佼佼者。他们羡慕我,而我却羡慕那个转学的女生。为什么?不是因为她成绩好、长得好。是她让我懂得追求,她是我必定要超过的目标,我竭尽全力的想比她好,结果,自己的成绩遥遥直上。

现在,我也不会放弃,我也不会满足已有的东西,我的目标不是这些我有的,而是那些我没有的。

她是强者。而我却想获得强者的桂冠,的确,现在我成功了,我的确获得了这顶桂冠。而我却永久地失去了一样的东西——追过她的信念。我想,有得才有失,有失才有得,我失去了这些,却获得了那些。

的确,强者令我们难忘。

关于细节描写的作文10篇【五】

也许是记忆力的关系吧,我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认识的人,忘记了相貌,却记得那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一句话;发生的事,忘记了过程,却记得那时候的一个细节,一个想法,或是一处风景。

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和我处处作对的同桌。我们似乎是天敌,每天都要大战三百回合,把班里闹得鸡犬不宁。也怪得很,虽然我们一见面就是非打即骂的,但要是对方出了什么事,我们就会非常着急,对对方关怀备至。一天我看到她一脸严肃地坐在座位上,就好心地问她说:“你怎么回事啊?”她一抬头,我看到了她的眼神。我忘记了她说了些什么,甚至忘了她的姓名和长相,却记得她的这个坚定的眼神。

当时我还不太理解这个眼神。我之所以记住了它,大概是因为我觉得那个眼神很奇特吧!就好像一个人突然变得目光炯炯,充满自信,决心放手一搏一样。我又一次看到这种眼神,是在初中我的一位好友身上。她那时因为身体不舒服,数学考得很差,所以一直很不开心。我正打算劝说她看开些时,她突然盯着我,说:“我想明白了,你们看着吧,我下一次考试要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一番!”她果然做到了。她那时的眼神无比坚定。

我其实是一个没什么上进心,又不太努力的人。想想看,我似乎没有什么下决心一定要争取的东西,也没什么一定要达到的目标。那两件事过后,我偶尔也开始思考:我是否也能成为那样的人呢?我是否也可以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地拼搏呢?细细想来,我也有自己藏在心底的想要完成的梦想啊!

我开始慢慢地改变自己。我开始努力了,开始好强了,开始追逐起了自己的梦想。因为我希望,我也可以拥有那样坚定的眼神,有那样完成目标的决心!

是那令人难忘的细节打动了我,让我有了这样的勇气。这令人难忘的细节,是很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的。那让我改变的眼神,我会永远铭记在心的。我希望,今后我的这样的眼神也可以让人改变。

令我难忘的细节,谢谢你让我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