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4-06-02 05:47:34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一】

新年到了,老家门前的广场早早就挂起了大红灯笼,大街小巷也贴满了春联。春联贴了,福气自然也就到了。但是今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这个新年过得心里很不畅快。

现在国家为了十几亿人民的安全,所有医护人员奋战在第一线。这其中就有我的妈妈,我觉得很骄傲。当然,我也很担心她的安全。为病毒传播不再继续扩大,她努力工作,放弃休假。

本来的计划是爷爷奶奶弟弟先回老家,我跟老妈在年三十坐高铁回去。可到了年二九,妈妈退掉了车票,郑重其事地和我说:“妈妈因为临时工作原因,不能陪你回去了。你已经长大了,可以独自去,希望你能理解。”当时我就懵了,一想到自己从没有一个人出门这么远,心里不理解,甚至有点气愤。一路上爸爸妈妈打来的好多电话,我也是带着情绪交流。

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加上爷爷奶奶不断开导我:“妈妈是医护人员,这是她的责任。”我慢慢释怀,理解了妈妈,知道妈妈就是电视上说的“最美逆行者”。

我在老家很无聊,就畅想楼下的情景:楼下的广场舞大妈翩翩起舞,烟花在天空中尽情绽放。广场上形成了一股人流,大家作揖拜年问候……现实却让人大失所望,广场空无一人。我一探脑袋,大声嚷道:“爷爷奶奶,今年广场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我在家里难受啊!我想同学们了,真希望早点开学。”

家里最欢快的,就数我那两岁的弟弟了。他时而冲出房间,时而扯着奶奶,时而拽着我。因为他,疫情好像并不存在,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

年夜饭上桌了,虽然比不了大酒店的色香味俱全,爷爷也准备了一天。辛辛苦苦做的一桌子菜,都是我喜欢吃的。我有时候在想:过年到底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团圆嘛。现在我深有体会了,妈妈舍小家为大家,虽不在身边,但是我心里觉得很幸福,也很光荣。我能做的就是减少出门,不去人多的地方。只要勤洗手,不去找病毒,病毒自然也不会来找我们。

最后,我想对在外的爸爸妈妈说一声:“新年快乐,我爱你们!”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二】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然后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然后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然后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然后每一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玩,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拿红包,然后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此刻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取,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齐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然后少了一种期盼,然后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齐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此刻,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小说。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此刻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然后聚在一齐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齐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取,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然后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带给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三】

活动日,人们可以暂时放下肩上沉重担子,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忧无虑;小孩子们更是开心,新一年对他们来说是很愉快,他们可以吃好多好吃东西,玩好多好玩游戏,还可以拿压岁钱。瞧!他们满面笑容,多可爱!

团圆日是远方打工人们最盼望,他们长期在外地打工赚钱,很辛苦!一年里也只有这一天可以回家看看父母,他们匆匆赶回老家与父母团圆。父母看见儿女回来,都高兴地流泪了。全家围着一张大圆桌,一边吃一边谈着孙子和生活怎么样……,有说有笑,吃完饭后,便拿着写东西去亲戚家拜访,还包了些压岁钱给亲戚儿女或孙子,两家也坐下聊了一会话,又匆匆地去另一家拜访……,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笑。

最热闹当然是晚上了,人们打折方桌或圆桌,摆上拜祭东西,小孩子们则和朋友嘻戏,扯着爸爸衣服说:“爸爸,给我买小烟花棒吧!”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在春节过得开开心心,自然会给孩子买。小孩子一般都是买那种较小烟花,叫父母点一下火,这烟花点起来后很漂亮,小孩子就喜欢在街上走来走去,所以街上不时出现小烟花棒影子。比较大孩子就玩那种花棒,他们小心翼翼地点起火,烟花猛冲上天,给黑色天空点缀了色彩。看着这写漂亮烟花,人们心情更加好了。这样气氛,当然少不了一场好戏。大家都和亲人、朋友结伴到看戏地方,哪里更加地热闹,看戏前观众真不少,那里没有座位,站着久了,脚也酸了。他们从自家搬来了椅子或凳子,看到老人站着,也很热心地让座;小孩子不够高,也会搬只小椅子给小孩子垫脚,戏一出接着一出,越来越精彩!这是免费,那些戏是祝贺大家新年快乐,安排了很多出。那里还有很多小卖部,卖一些冰糖葫芦,还卷着些白色糖,很好吃!,还有很多好吃……。小玩意也很多,那些闪闪发光球,很漂亮,还有很多很多……。人们沉浸在欢笑中,笑声笼罩着两英镇。

这是潮州新年,过年为就是喜庆、热闹。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四】

在我看来,过年讲究的就是气氛,也就是‘年味’。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便是有年味。

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弟弟、我三个人计划贴春联。父亲用面粉和水,放在火上熬一会儿,做成面粉糊,拿来胶带、春联、小刀、刷子,一切就准备就绪了。我和弟弟要将春联裁开,首先将其对折,使它变得整整齐齐。我让弟弟拿着的一角,我同时拿着另一角,再用小刀沿着折痕将其裁开,对联也就变成两半。我和弟弟一人一半,在对联的背面刷着面粉糊,我们一只手按着对联的一角,一只手拿着刷子。有时,面粉糊粘在手上,黏黏的;有时,对联正面的红色印在手上。不一会儿,手就脏兮兮的。像门楣这些地方,太高了,父亲够不到,他便搬来椅子,踩在椅子上,我从下方将已经刷好的春联递给他。也有些地方,不需要用面粉糊,便用胶带来粘。我先将胶带拉长,用小刀割成一段一段的,贴在弟弟的手背上,再由弟弟将胶带递给父亲。在这样的合作下,我们终于贴完了春联。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六口围着桌子,吃着团圆饭。团圆饭,自然是丰盛的,并且这些菜肴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肉丸子寓意着团团圆圆,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餐桌上,父亲替爷爷夹菜,叮嘱着让他多吃些。这时,老人的心中定是喜悦的。他笑着,眼角的皱纹加深了些,同时默默地点着头,就像一个小孩子。其实,这个年纪的爷爷也就是一个小孩子,他需要全家人的呵护与关心,我们应像珍惜宝物般珍惜爷爷,毕竟爷爷年岁已高,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父亲似乎很高兴,从柜台里取来酒杯和酒,一个人就喝起了酒,与母亲、奶奶她们嗑起了家常。那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在此刻已化为飘渺,一切只随着心意。估计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顿饭了,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场,不似往常我上学,回不了家,父母工作,回不了家,一张桌子总是坐不齐全。

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喝着刚泡好的茶。他们偶尔也会谈论着正在播放的那个节目,我则不时抢着红包。

在我看来,与家人一起过年就足够了,就有了年味。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但我已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了。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五】

那剥夺我们年味的罪人到底是谁呢?

每逢春节过年,我的手机总会遭到上百条群发祝福短信的攻击,面对这种情况,有时候我都懒得看短信的具体内容,因为凭借着多年的,我已经对于这些祝福短信不抱太大的期待了,看到某某的名字之后,接下来就是将这些短信删除了。

单从手机短信这一点来看待为何年味会变淡,我想面对面的问候或者电话问候会比短信的问候要更有人情味一些,而人情味是组成年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人情味少了,年味当然毫无疑问也会减少。除了手机短信,满天飞的信息或者群发信息,那简直就是便宜到让我都不想看了,除非是些有新意的短信,其余的短信在大多数人心里不出意外都是一种敷衍、忽悠别人的文明的方式罢了。

试想,如果现在我们的家里不是独生子女,过年都是兄弟姐妹在一起和父母开开心心地吃一顿算得上丰富的年夜饭,饭后孩子们一起出去找玩伴,放烟花的放烟花,逛街的逛街,三五成群的,有说有笑,没有势利眼,不用想着过年要不要给哪一个重要的上级送礼,那该多美好。可惜,时代的发展,正确地说是人情的变迁,过年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有时候甚至会比平时学习和工作的压力要更大,因为过年要给红包,要考虑到该讨好谁、该疏远谁,或许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特色吧。

这也难怪,我们是一种有着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动物,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下去,我们也学会了去适应,大年夜吃过年夜饭后或者看看春晚,然后没有什么出去的,因为家里已经实现对外的联网了,很多人都坚信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地与朋友保持联系。而我相信面对面的交流是比电子信息的交流要来得更真诚一些的,毕竟面对面会比冰冷的信息多了眼神的交流,以及朋友之间温暖的拥抱,这要比网络视频要真实不止几倍。

另外,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热衷,花在追求西方节日上的时间多了,自然而然放在我们自己的春节上的时间、精力和心思便会逐渐减少。这也不是西方节日的错,这是我们一代代新时代人的习惯,亦即一个新时代的新趋势,新趋势指向的春节,它的含义更多的精髓是回家过年和亲人团聚,并没有追求什么年味,对于常年在外拼搏奋斗的人来说,能回到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小孩数量的减少和亲情的褪色,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关系的处理难题,也跟年味的浓淡变化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有着富有创造性和幽默风趣的孩子,便定会为过年增添不少的精彩,有着真心真意、热心有爱的朋友和邻里,毫无疑问这样的\'过大年大家都会相互给予新年的温暖和祝福的。可是现在大多数人都离开了乡村,城市里密集的建筑群里,虽然人口密度很大,但这只是仅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离,对于能否拉近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我想大家心里自有答案。

谁又明了我们的春节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话又说回来,享受过节就很好了,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又有何用。可再深入思考,谁又会为了不明不白的东西而执着坚持呢?一个人总不会为了不清不楚的事物而拿出一份真情吧,那样的话我们的感情也太廉价了。而我从这点想到的,是我们这几代人对于我们本民族节日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的疏远与淡化,一代比一代的情况更加严峻,年味的消失自然是一种大趋势,尽管春节不会消失,但它的精彩程度绝对是一代比一代衰退的。

不管春节要演化到何种地步,我想最重要的并不是它的未来,而是它的现在,我们自己是否又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美好时光呢?我们自己是否会给我们亲爱的朋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呢?我们是否又会真的采取措施去挽救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再创造呢?时代的趋势的确在变化,但我们必须明白现在就是未来,现在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的大方向如何。

如果真的要给出一个谁剥夺了我们的年味的答案,我想我会这样作答:情感的淡化,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的拉近的同时心与心的距离却被疏远,迅速发展的通讯网络联系替代了人与人面对面真实的交流,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国民内心的土壤里迟迟不能发芽或者发芽了却缺少营养,到最后春节这棵树便有着枯萎的大趋势了,这里面剥夺我们年味的,就是这些前前后后的改变,它不是谁,他就是整个国家民族以及它的子民。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六】

大年初一了,本以为我们会到亲戚家拜年,却见父母在厨房里忙活着。我疑惑地去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去凯凯哥哥家呢?”“因为今年有冠状病毒感染,而且非常严重,去亲戚家聚会,极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所有今年只能‘窝’在家里头。”

“啊,不去凯凯家了。”我不心,又揪住还在赖床的懒哥哥,哥哥用很不屑的眼神看着我:“没文化的孩子真可怜,不要影响我睡觉。”我这懒哥哥又回到冬眠状态。

不走亲戚不拜年,这年过得还有什么味儿呢?满心欢喜化为乌有,我失望极了。中午饭桌上,虽然妈妈一直在声明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但我充耳不闻,一口饭都不想吃。这举动引起大家的注意,爷爷奶奶赶紧问我是不是生病了。哥哥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赶紧多吃饭,增强免疫力,养得壮壮的,如果生病了,你就得被隔离了。我同学的爸爸在湖北打工,过年回家就被隔离了,连家人都不能见,老惨了。”我一听,心中咯噔一下,赶紧扒饭!

饭后,哥哥给我讲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听得我汗毛直竖。那以后,我在家闭关,每天认真温习功课,有计划地完成寒假作业,每天观看新闻了解全国疫情播报。渐渐地,我对新冠状病毒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此次疫情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为了自己为了亲人的健康,踏踏实实“窝”在家里头是最好的选择。

疫情的年味作文议论文【七】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咖啡色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付出,由衷祝福。分寿桃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亲情友情。家乡过年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旅途。可家乡热闹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年味最浓!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