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叙事性文章作文(叙事作文八篇)

叙事性文章作文(叙事作文八篇)

更新时间:2024-04-29 05:03:50
叙事性文章作文(叙事作文八篇)

叙事性文章作文【一】

小时候,妈妈还在缝纫机厂上班,每晚都会带回好些东西回家做。所以在很多个夜晚,我都是伴随着缝纫机时快时慢的“嗒……嗒……嗒嗒”声入睡。每每夜晚惊醒,却发现妈妈依旧弯着腰,埋着头一下一下地踩着缝纫机,几缕发丝垂在脸旁。啊,缝纫机,你可否歇一歇,让我亲爱的妈妈有一夜好梦。

后长大了一些,由于工作的调动,我们去了外地,但是妈妈并没有因此而歇下,妈妈依旧带着缝纫机,仍旧不知疲惫地踩着缝纫机一下又一下,唯一改变的是缝纫机日益老去的容颜,妈妈每踩几下就说“不行了,这家伙看样子不行了。”老去的缝纫机并没有使妈妈停下,经过修理,缝纫机渐渐恢复了功能,然而妈妈却病倒了,本来瘦削的面庞愈发苍白。医生说妈妈体质差,必须休息,重活累活都不能做。经过家人的劝说妈妈同意休息,缝纫机终于盖上了桌布,静静地躲在角落里。只是偶尔,妈妈会擦去上面的灰尘,上一点油,察看一下。缝纫机啊,你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妈妈啊,您也要好好歇一歇呀!

上高中后,妈妈陪读,但仍不忘了把缝纫机带上。她说“陪读,没事做很无聊,多做几双拖鞋,可以上下楼梯时换换。”缝纫机声再次响起,“嗒嗒。。。。。。”只是已不再在我的梦中响起,因为怕影响我学习,妈妈总是在白天于她的.活。也正因为那缝纫机,我家特别热闹,一会儿,一位阿姨来做做鞋垫。一会儿,一位阿姨来补补裤子。阿姨们都很诧异几十年的老家伙竟然还那么好使,也只有妈妈从知道这么多年她是如何保护它的。妈妈从心 底就没想歇过,只是为了这个家,妈妈是想分担一点生活压力啊!那日放假,我在一旁休息,妈妈开始埋头做鞋垫。阳光透过窗玻璃洒在缝纫机上,耀眼而又温暖,妈妈的鬓角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阳光照射而变白了。缝纫机“嗒嗒。。。。。。”你是否能永远别停下。

那晚,缝纫机再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我知道它会伴随我一生,因为它让我看到妈妈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伟大,以及她对我对家,永远不停歇的爱。

叙事性文章作文【二】

在人生中,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往事,似乎每一件事情都印证了我的成长,成长记事中,有我最开心的,有我最难忘的,还有我最刻骨铭心的.。

这是小学毕业后的暑假,那时的我,特别的胖,胖到你无法想象。身高一米六,体重一百六这句话形容我最恰当不过。连我妈都看不下去了,最后决定给我报篮球班。

谁知,小升初要考试,初升高要考试,这小小篮球班也要考试。一天上午我便被老妈叫了起来。半小时后,我就来到了一所学校的操场。

不一会儿,就到了最后的一个项目。我心中暗叫不好,估计是长跑,小声默念:不要长跑。谁知老师一开口便是:来,三千米,跑完今天就可以走了。虽然我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大吃一惊。三千米,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有点累。但这对于当时体重一百六,最多就跑过六百米的我来说,犹如一场马拉松。还未开始跑,便两腿微颤,身冒冷汗。看着他人走上了起跑线,我也只能木木地跟了上去。

逃避估计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上了。随着老师一声令下一行人跑了出去,我则在后面慢慢跟着。一边跑,嘴里一边小声默念:一圈4百米,一共八圈,这是第一圈。希望借此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跑的轻松一点。但事与愿违,第三圈,我便十分累了;三圈半,我的两腿如同灌铅,两眼发黑;第四圈,我便被超了一圈,迈一步都极累,一秒如同一个世纪。无数次想放弃,看到老师期待的眼神,我都打住了,我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迈过了终点线。两腿一软,便坐在了地上。老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看刚才跑过的跑道,我的心里满是震撼,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可以跑下来。

在成长的路上,我第一次懂得了坚持,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如今,我已经初三了。我知道,成长这条路还很远,我也要在这条路上走出光。

叙事性文章作文【三】

于是,每天的饭前饭后,爷爷总会端上一袋旱烟,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爷爷家已经拆迁了,耕地全部被圈了起来,爷爷也被安排在村里做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我问爷爷,你现在和爸妈一样每个月有工资,吃国粮,为啥每天还闷闷不乐呢?

“孩子啊,庄稼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啊,庄稼都没有了,国粮吃完了咋办呢?”

没有人理会爷爷,也没有人能回答爷爷的问题。后来听说那道围墙不知道被谁撕开了一个口子,再后来,听说爷爷一个人经常从那个口子进进出出。

直到有一天,爷爷发现了那棵庄稼,爷爷的心情才舒畅起来,他拍着手掌,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每天去看那庄稼,今天又长高了多少,今天叶子又大了多少,或者某天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把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成了一滩绿色的汁水。

到了白露节令的时候,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爷爷更高兴了,村里的水泥地被爷爷扫得锃亮。“老爷子,地扫这么干净,家里有啥喜事?”村里人总是打趣着爷爷。

“我家独苗要生了!”爷爷的脸红得像极了快要落山的太阳。那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爷爷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

。爷爷说,那个娃娃,比我出生时还让他开心,让他快乐!

爷爷说,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睡梦中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爷爷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爷爷再也没有笑过。后来,那个口子被重新堵上了,等我过年再回家的时候,那片土地已经全部变成水泥地了,一座工厂已经矗立起来了。

再后来,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爷爷总会佝偻着背,围着那块已经硬化的土地转一圈,他不再扫地了,地上落满了枯叶,爷爷的影子在水泥地上格外清晰而孤独。

叙事性文章作文【四】

??学生叙事性散文:阳光下的藤椅

“吱咯,吱咯”,一阵熟悉的响声飘入耳鼓,我知道姥爷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赏那些花了。

八十出头的姥爷,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却还挺得直。头发已经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皱纹爬满了脸颊,姥爷常常感叹,“岁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点畏惧姥爷。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爷大发雷霆,竟然当着爸爸的面,拿扫帚打了我一顿。后来,姥爷提起这事儿,那时,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眯着双眼,轻轻说道:“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们陪我好多年了。现在我没事的时候,给它们浇点水,翻翻土,看它们有没有开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姥爷似乎在自言自语,可他平静的口吻和阳光下安详的面容,着实让我愧疚了好一阵呢!

姥爷不是很爱说话,闲暇的时候,除了摆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镜,翻翻破旧的辞海。小时候,我有不知道的词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爷说一声,他就会戴上他的老花眼睛,翻开厚重的辞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时,在我的眼里,姥爷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辞海,无所不知。

当然,尤其让我对姥爷心生敬畏的是姥爷的一身正气。姥爷以前是财务科的科长,这是多么令人眼红的位置啊,可是姥爷一直两袖清风,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傻,成为同事私下的笑料,连姥姥、小姨们也怨姥爷老实。可姥爷很坦然,“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门。什么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啦!就我这样的'。”姥爷说完,还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长大,姥爷却在一天天地老去。可我对姥爷那种畏惧依然存在。我想,这不是别的,正是被他内在的威严所折服,正气所感染的缘故吧!然而不管怎样,他终究是那个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爱我的姥爷。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藤椅上,那些花儿在空气中摇曳,我看到姥爷脸上浮着满足的笑意。这个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叙事性文章作文【五】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

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

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张献忠剿四川,得鸡犬不留”——在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让我把花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花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