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高三随想作文(关于梦想的作文高三)

高三随想作文(关于梦想的作文高三)

更新时间:2024-06-20 23:41:59
高三随想作文(关于梦想的作文高三)

高三随想作文【一】

这,可能是秋天里的最后一场雨,另具含义,更发人深思。

那是一个秋雨缠绵的中午,我独自一人走在孤独的小路上,路上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要知道往常,路上的行人如云,车辆川流不息,然而今天,孤伶伶的只有我一个人。人们都躲在家里,暗自品味着苦涩与甜蜜,甚至在屏气思考,这孤寂伤感的天气在意味着什么……

一阵风吹过,大树哗哗作响,打断了我的思考,抬头一望,一片瘦小的、枯黄的树叶从树枝上翻着跟头滚落下来,落在水湾中,飘飘悠悠,仿佛在瑟瑟发抖。秋风太不尽人意了!怎忍心让这么娇小的生命就这样结束呢?不会的,不会的,不要怪秋风,秋风是在锻炼你呀!果然,树叶并没有气馁,而是在水中打着旋转,如同驾驶着自己生命的航船,勇往而前,虽然,它没有指南针指引方向,但它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追求,终究到达了彼岸,停往航船,既然化作一只蝴蝶,朝着自己理想的地方努力的飞去了。

人生又何不是这样呢?身处困境中又是怎样得到救助和摆脱?当然是想办法,开动自己智慧的脑筋,再加上一双勤劳勇敢的双手,这样,困难不得不被我们所征服。

人生如一只杯子,稍不注意,就会破碎,但是,如果好好地把握,杯子可以盛五彩缤纷的鸡尾酒,可以盛颜色迷人的橙汁,同样,也可以盛帮你解渴的白开水。是的,无论盛什么,杯子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人生同样如此,鲜艳的衣服,秀丽的长发,漂亮的高根鞋算不了什么,梳妆打扮这后人人都可以拥有,但是,坚实的内涵,在逆境中看到的动力、方向,能够梳妆打扮出来吗?

在逆境中成长,会磨练人们坚强的意志,好好把握!惊受考验!把握自己七彩的人生!七彩的人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是与世事格格不入,而是适应生活,在红尘中悠然漫步,笑面人生,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去前进、前进……

高三随想作文【二】

我离开西藏的时候,正是秋意正浓的日子,在那片神秘的高原土地上,到处笼罩着肃的凉意。特别是在夕阳余晖的时刻,星星点点的金色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碎碎地洒在满地的落叶上,折射出一缕缕迷蒙的光彩。微风过处,那些铺在地上的还微带点湿意的枯黄的叶子,便翩翩起舞起来,仿佛是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对生命做最后的舞蹈。

无言的高原厚土,就那样默默地欣赏着这样的美景。而此刻身临其境的人,思绪便变得有些飘忽起来,生命消失的诗意,难掩缠绕心头的那些淡淡的忧愁,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份处之泰然的享受。

初冬的北京城,已经让人体会到了足够的寒意,对我这样一个从小生活在南方的人而言,这北国的冬季,完全是一片脆生生的冷。而真正让我感觉到生命的苦短和匆忙的,却并不是这北国的冷,而是那漫天飘洒的绿叶。

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里,始终认为落叶应该都是枯黄的,而这北国的落叶却是那样鲜绿脆嫩,仿佛是一个个年轻早夭的生命,如流星般划过人世的天空,匆忙得让人来不及发出那声对于生命的叹息。

或许这就是喧嚣的都市和宁静的高原最大的不同:一个是对生命最大限度地忽略,一个是对生命本身的细敏体验。我所感叹的是连树叶这种无言的东西,也学会了“入乡随俗”:在高原宁静的天空中,树叶会慢慢地完成生命的全过程。而到了喧嚣的都市里,它们就不得不加快生命的步伐,一边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存活着,一边努力地将一树绿色献给喧嚣的都市,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一番,又不得不带着一身绿意匆匆地飘落,生怕被涌动匆忙的都市人流将它们完全忽略。

在身处北国的每一个无眠的夜晚,我就会在心底默默地怀想西藏,怀想高原上那些枯黄的落叶,怀想着它们那份对于生命的悠然和恬淡。而这北国飘飞的绿色落叶,唯一留给我的,是那份莫名的、残留在心底的沉甸甸的难受。

高三随想作文【三】

一天清晨,我被一阵秋风给唤醒了。

如今,已是秋天。一棵棵银杏树上的“小扇子”,在一片一片的、慢慢地落下去,金黄金黄,美丽动人;抬起头,蓝天下飞过一群大雁。就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史铁生。

史铁生,当代作家,生于北京。他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三年后到了陕西延安一带插队;后来因为双腿疾病转回北京。在瘫痪后,他没有放弃生活,反而是用笔来开创了一个新世界,写下了许多著名的书:《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

在七年级上册的课本里,有一篇史铁生的文章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写的是史铁生在瘫痪后,她的母亲用爱的双手来保护她的故事。通过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爱与坚持才是人生的王道!

他,史铁生,一个失去了双腿的人,因为有了母爱的呵护,开创了另一个开阔无边的天地!而树叶,此刻正在慢慢地、“刷拉刷拉”地飘落下来,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里,我想它们也在用生命书写母爱的的传奇吧!

树叶金黄金黄,我坐在窗前,远远地看着那棵银杏树。我又想起史铁生,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每次,我在地坛那儿看书时,除了我的车轮印子,最多的,就是母亲脚下的鞋印!

落叶飘飘,我的耳边传来母亲催我学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