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有关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考的作文)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有关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考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22:55:53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有关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考的作文)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一】

[1]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王秀阁,杨仁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6.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二】

在展播的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不少平凡的人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他们就是唐山十三农民兄弟。2008年初,特大雪灾发生时,他们自发组织顶着风雪来到灾区参与救灾。在5.12地震时,他们又组队来到汶川抗震救灾,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当看到他们在除夕之夜奔赴灾区,在途中用电话与家人问候的情景,当看到他们不断寻找四川灾区幸存者,为抢救儿童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为他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的小手,18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这就是彝族村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他们在艰险的环境下,扎根在贫穷落后的二坪村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把二坪这个文盲村变成了文化村。当我看到他们在峡谷绝壁上爬着云梯上山教学的情景,当我看到他们为山里的孩子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有一种感动在我心中流淌,我觉得他们是最优秀的人民教师。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他就是英雄武文斌。在抗震救灾的34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sjbwz/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武文斌对战友们说的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感动着每一位灾区群众。武文斌是一位中国的军人,在他身上,我读懂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他为了灾区的群众,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当我看到他的妻子捧着他的遗像拍婚纱照的情景,当我看到多少与他素昧平生的人泪流满面的场面,当我看到他年老的父母撕声地呼喊永不归来的儿子时,我的泪水也悄然流下。

武文斌,这个英雄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看完感动中国2008中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韩惠民、经大忠、李 隆、神七航天员他们留给人们的是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用平凡铸就了伟大!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三】

(一教育目标理想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将目标设定得过于高大、理想,渴望将学生培养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他的“圣人”,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品德培养。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更是将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高大全空,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学生的发展实际。无论是对天真的小学生,还是懵懂的中学生,抑或是日渐成熟的大学生,不分层次,不分水平,都提出相同的要求,必然会忽视做人基本道德的教育,造成教育对象满口仁义道德,而实际行动却背离基本的道德标准的现象。

(二教育过程知性化

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的“道德即规范性的知识”,都将道德列为一种知识,由此产生知性德育。知性德育过于偏重道德知识的授受,将培养“知识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知性德育很少涉及生活,仅就概念、原则进行教学,忽视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以致不能从教育对象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健康的生活。同时,知性德育也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造成了知识与情感的分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无法在书面中准确地体现出来,道德情感的丰富也不能增加受教育者的道德分数,这就导致受教育者情感的缺失,成为有知无情的人。

(三教育方法说教化

所谓的“教”就是将知识或技能传给他人,此观念普遍存在于智育与德育中,然而以现代教育观点来看,这种观念明显混淆了德育与智育的根本,智育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对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树人、育人、使人为人,使受教育者成人要比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复杂得多。“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均强调将知识或技能口口相传于他人,即通过教育者的口头讲解、阐述,使知识为受教育者所理解、记忆,然后在受教育者的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类道德知识并非全部具有传递性,有些知识甚至不可能通过口授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掌握和获得,因此,单纯的“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四】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五】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一头牛,就是要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牛和羊都是屠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六】

(一将成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措施

1.指导受教育者认真做人。人若想与动物区别开来,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就必须经历第二次生成,经历做人的过程,做人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中国人历来将做人视为“成人”不可或缺的内容,认为只有先做人才能“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所讲的做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学习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使自己具备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指导,使受教育者明白做人之道,学会做人。2.引导受教育者踏实做事。做事是个体生存方式之一,是个体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事有好坏之分,做事当然是指做好事。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怎么做,引导受教育者在做大事的同时做好小事,既要做有报酬的事,也要乐于做无报酬的事。教育者应在受教育者做事的过程中及时提供咨询、指导,帮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对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做事的能力。3.启发受教育者灵活处事。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关系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总免不了同他人交往,离开交往,人就无法正常生存和发展。个体若想正常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交往,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因此,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针对受教育者在处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予以指导,让受教育者在处事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处事之德,学会处事。

(二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措施

1.确保教育活动立足完整生活。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指的是完整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这些生活都是受教育者品德发展不可或缺的领域,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可以有所侧重,但原则上应保持这些方面的内在统一。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不同生活空间,防止受教育者生活的片面化,以促进学生德性的全面、协调发展。2.引导受教育者体验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经历现实生活、过好现实生活是生活德育基础的、直接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做准备,还是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服务的,因此,不能仅将受教育者当作“未来的成人”,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教育者应更多地引导受教育者正确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不粉饰、不诋毁。3.帮助受教育者构建可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目的是指导受教育者过好现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进行规范,还要帮助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生活,把握、创造可能生活。教育者应帮助受教育者创造条件,使之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去接近可能的生活。

(三将导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措施

1.树立导育意识。导育意识是指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观念等。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增强对受教育者进行自觉的导育,使教育者的导育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有了清晰明确的导育意识,教育者才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不断施以有效的导育;相反,如果教师导育意识不明确或不正确,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就只能靠自发,效果自然差强人意。2.形成导育能力。教育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准确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和趋势,既要了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共性,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其思想品德发展的个性特征。全面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准确传达自己的所知、所感,力求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秉承客观、辩证、动态的原则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评价。3.提高导育水平。对受教育者进行导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具备高超的导育艺术,在导育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谈话艺术和因人施导艺术。教育者应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和谈话类型,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有效地与受教育者沟通,以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态势。同时,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导育。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作文1000字【七】

(一由“成圣”转向

“成人”现代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就个体而言,道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各阶段组成的过程。由“成人”到“成圣”也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且“成人”是“成圣”的基础和前提。圣人的高度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先“成人”方有可能“成圣”,越过“成人”直接提出“成圣”的要求,只能揠苗助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将“成人”作为基本追求,确保教育标准的设定立足于多数人,力求对多数人的道德发展提供指导。

(二由知识转向生活

道德与生活密不可分,它不仅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还存在于生活、实现于生活,更是在生活中得到确证。道德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获得道德,而道德的最终目的也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因此,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道德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在生活基础上。

(三由说教转向导育

当今多数学者都认为,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或者说思想道德主体的形成,主要还得依靠受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是其自主构建的,教育者仅仅是一个外因,只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帮助”。虽然各个阶段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同,但总体而言都包含知情意行等要素,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掌握道德知识,却很难使其形成受教育者所期望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由说教转向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