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传承优良家风的400多字作文怎么写)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传承优良家风的400多字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2:42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传承优良家风的400多字作文怎么写)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一】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二】

中国是一个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风俗。《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两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

在上幼儿园时,妈妈要求我读一些关于“中华美德”的书籍。上小学了,老师让我们要弘扬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中华美德就是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尊敬师长……雷锋叔叔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活例子,我们应该学习他那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的精神。我明白了中华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只要你乐于助人你就拥有了;尊敬师长你就拥有了;节约你就拥有了………如果没有中华美德,一个承载着几亿人民的大国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颖而出,所以传承中华美德是一个国家好坏的见证。

家风是一个家的顶梁柱,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诚实,和谐,守信。家庭关系和谐,融洽,这与良好的家风是不可缺的'。因为家庭的教育,灌输文明的思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它既有历史的遗传性,更有鲜活的现实存在。在我们的周围,许多人都喜欢铺张浪费。有一些大老板,总以为自己很有钱,办一大桌一大桌的酒席,留下很多的剩菜,有的根本没吃,烟酒更是肆意挥霍。他们难道不知道非洲有些国家连水都没有,更别说吃饭了。有时甚至跟狗抢东西。那一桌剩菜够他们吃几个星期呀!在我们学校,虽然有管理人员,但还是有同学想蒙混过关,把饭压在菜下面,随手倒进了剩菜桶里。我们要节约粮食,珍惜每一粒米饭。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好的家风,会影响人的一生。

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家风不能被我们遗忘,不能丢掉,要继续坚持弘扬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三】

我们中国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事。我们家的家风是:勤俭、好学,祖辈们都遵守这个家风。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家家风的来历。

我的姥爷姓孟,是孟子的后代,祖辈生活在山东渚城市孟家庄,那里有很多孟子的后人,从家族的族谱也能查到是从山东邹县迁居到渚城的。但到姥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曾曾外祖父时,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山东老家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曾曾外祖父就带着全家老小,忍饥挨饿,闯关东来到辽宁抚顺市落脚。一家人没有什么生计,只能男人下矿井挖煤,过着暗无天日、十分危险的日子。在这种环境下,太姥爷养成了艰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格。1942年,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万恶的细菌战,在抚顺城投放了大量的鼠疫、霍乱等细菌,害得抚顺城老百姓尸横遍野,经常出现送葬的人在半路上。姥爷的爷爷、大伯父、三叔都被日本鬼子的细菌感染、失去了生命,我的家人和全中国老百姓一样恨日本鬼子了。1943年在抚顺生活不下去了,姥爷的奶奶带着姥爷的父亲和姑姑逃难到了吉林省辉南县,在那里,姥爷的父亲和母亲成亲,生下了姥爷五兄妹。

太姥爷是高小毕业,40年代在农村就是有文化的人了。他深知要想孩子长大有出息,必需供他们上学读书。太姥爷和太姥姥他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历尽千难万苦,通过养猪、养鸡挣钱,供子女上学。一些亲属不理解他们这种行为,对他们说“孩子都那么大了,还让他们上学!赶快回家种地吧!”太姥爷和太姥姥坚决不同意,就是累断腰身也要把孩子供养成人!在这种精神感染下,姥爷五兄妹学习非常刻苦,姥爷在1962年考大学时,全县只考上12人,就有姥爷。姥爷觉得,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对不起父母。60年代,全国大饥荒,姥爷吃不饱,晚上看书的时候,经常饿得肚子咕咕叫,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姥爷五兄妹都大学毕业或中专毕业,这在当时的农村简直就是奇迹!

在太姥爷太姥姥的影响下,姥爷五兄妹都很勤俭努力并且十分孝顺。孩子们每天放学后,放下书包大的带着小的帮大人干活;上中学,每次放假都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来减轻太姥爷他们的负担。现在姥爷还十分勤俭,不愿意浪费,他说他们几个兄妹都是按照“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的家风去做人,做事。

听姥爷讲以前的事,我明白了以前的生活有多么艰难、困苦。姥爷他们在那么不好的环境下还坚持学习真是让人佩服!我现在拥有的条件不知道比姥爷小时候好了多少倍,怪不得姥爷总说我这一代人是生活在蜜罐里的,不知道什么是困苦。听了这些故事,我觉得必须认真努力地学习,向姥爷他们一样遵守家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家风传承的作文咋写【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灰“”

从古至今,孝敬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家风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我们也学了很多关于孝敬的诗词,和歌颂孝敬品德的故事。古语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敬是美好品德中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我的家风宽中有严,看是平凡,实则规矩很多。爸爸常说,他小时候,每次开饭了都必须帮爷爷奶奶先盛好饭才可以吃,8岁上山砍柴,自己上学放学,在爷爷去世后每天抢着帮奶奶做家务,说奶奶一人拉扯他跟大伯很辛苦,学习成绩还不拉下,总是优秀。然后在一次次唠叨中也给我立下了很多规矩,那时候,我并不懂这些,总觉得他太啰嗦,太麻烦,不理解他为什么总跟我说这些。我不愁吃不愁穿,妈妈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总觉得这些事都离我好遥远,直到我9岁那年,我才知道,看似平凡无奇的小事,也蕴含着生活中的大道理。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因为期中考试考砸了,回到家我难过的吃不下饭,把自己关在房间发呆,妈妈很是担心,怕我饿着,就端着刚泡的热牛奶进来,温柔着鼓励我说这次找出问题所在,下次努力就是了,我心里烦躁的很,想也不想一把打掉妈妈手上的牛奶,滚烫的牛奶瞬间撒在了妈妈手上,顿时通红的双手好几个泡,妈妈红着眼眶,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的收拾了地上的牛奶就走了。我像一个刺猬一样,扎伤了妈妈的柔软的心,我很后悔这么对妈妈,但是已经于事无补。过后,客厅里安静的出奇,我悄悄躲在门后却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落泪,我心里一下子内疚到不行,妈妈每天不管多累,晚上都要帮我泡一杯牛奶,说这样身体会更健康,会长个子,而我呢,不但不感激,还把她当成了理所当然。我越想越惭愧,越想越不安,我想打破这尴尬的局面,安慰一下妈妈,于是,我笨拙的搬来一盘冷水,因为我书里有看到烫伤的手马上浸入冷水会消痛,我要弥补我的过失。我边说着对不起,边把妈妈的手放进冷水里,妈妈楞了一下,随后会心的笑起来摸摸我的头说没事了。看到妈妈那开心的一笑,我瞬间明白了,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在为我做这做那,我坐着享受不知感恩,但是他们也非常需要我的回报,哪怕是一点小事,只要为他们做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骄傲。我也终于明白,爸爸小时候为什么总是先帮爷爷奶奶盛好饭在吃,看着父母吃着自己帮忙盛的饭,应该比自己吃饭还香吧。

孝敬,应从平时的小事做起,慢慢你会发现,孝敬是满足,付出是快乐。从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选择孝敬父母吧!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你的父母。行动就是证明!孝敬老人,孝敬父母……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