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重阳节作文317个字)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重阳节作文317个字)

更新时间:2023-11-08 02:52:08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重阳节作文317个字)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一】

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听妈妈说,重阳节我们晚辈必须陪同长辈一起去登高望远,我可高兴了。早晨,刚吃好早饭,我就跟着妈妈,陪着奶奶一同来到了风景秀丽的绍兴蕺山公园。

蕺山公园丹桂飘香,秋意浓浓。我和妈妈拉着奶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山上的文笔塔前。只见文笔塔一共有六层,上面有一个尖尖的角,就像一棵巨大的松树一样。我又扶着奶奶,一口气登上了高高的文笔塔。我们往下一看,哇!绍兴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近处,昌安立交桥连接四方,各种车辆在桥上自由穿梭。远处,水面宽阔的大滩波光粼粼,大滩旁边的高楼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现代化的绍兴城正在崛起……奶奶高兴地对我说:“孩子,你看,咱们的绍兴城越变越美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恩!奶奶,所以,你平时也不能太劳累了,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哦!”说完,我还故意淘气地给奶奶捶了捶背。“你呀!真是奶奶的贴心宝贝!”奶奶紧紧地搂住了我。

哈哈哈!我和奶奶的笑声回荡在塔上,连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也快乐得飘起来了。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二】

亲爱的爷爷奶奶们:

您们好!

九月九,佩茱萸,食蓬糕,饮甘菊,踏清秋,享高寿。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同龄孩子向天下所有的老人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您们重阳节快乐!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是一样的,每每忆起童年,总是会闪现出您们慈祥的面庞;总是会记起那段有您们陪伴的小时候。还记得小时候的我常因为不听父母的话而被父母罚站,奶奶您总会像救星一般及时出现,让我免于责罚。每当我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爷爷您总是会耐心讲解,让我茅塞顿开。也许对于同龄的我们来说,那时的爷爷奶奶就是偶像,就是英雄。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变得叛逆,会因为奶奶您们的一句叨唠而和您们大吵大闹,甚至说出许多伤害您们的话;会因为爷爷的一句关心摔门而出;可是您们并没有因为这样而生气,在您们的眼里,我们始终都是孩子。

就这样我们不断地犯错,不断地在青春的道路上跌倒,爬起……直到有一天,我们才突然发现曾经的自己是多么的面目可憎,曾经说过的那些话有多么的伤害身边爱我们的人。而爷爷奶奶,在我们一路跌跌撞撞的青春路上,您们一直陪伴着,一直呵护着,一如既往的爱着我们。成长路上是您们让我们学会了世间最温暖的亲情,教给我们什么是爱。感谢您们在我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最长情的陪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清风捎去我轻轻的问候,愿白云寄去我甜甜的祝福,愿所有的'爷爷奶奶们重阳节快乐,老人节愉快,愿您们的暮年平安幸福,愿您们的重阳多彩绚烂!

 写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三】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值此重阳节来临之际,乡党委、政府谨向各位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重阳节

在石塘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位老同志任劳任怨、艰苦创业,用辛勤的汗水谱写出壮丽的诗篇。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你们以深厚的爱党爱民之情,时刻关心石塘的发展,继续发挥余热,用最美的夕阳红辉映着我乡的蓬勃发展。石塘的发展蕴含着你们的智慧和付出,石塘的腾飞凝结着你们的奉献和心。在此,我们谨向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乡党政一班人坚持以富民兴乡为已任,团结全乡广大干群,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坚持“基层先行、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融城对接、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乘势而上谋跨越、再鼓干劲立新功”的工作要求,突出项目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民生,确保了全乡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我乡连续2年被评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是全市文明乡镇、全市十大魅力乡镇,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集体;连续3年评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红旗单位、“五个好”乡镇党委、计划生育工作红旗单位,招商引资、安全生产、新农村建设、卫生教育等多项工作都评为全县先进单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后,乡党委、政府一定会做到对老同志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努力把老干部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同志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更期盼你们一如继往地关心石塘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

祝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中共石塘乡委员会

石塘乡人民政府

二○xx年十月十六日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四】

九九重阳是个登高望远的节日,也是老年人的节日。周末,爸爸、妈妈和我一同去了姥姥家。

次日清晨,我们一家就开始爬云龙山。刚到一半,姥姥姥爷就累得直喘气,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听着耳畔松涛阵阵,看漫山红叶缤纷,还不忘在林中搜寻一闪而过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边的野花。话说“路边的野花你别采”,怎么能不采呢?山花烂漫,鲜艳夺目,点缀在绿草丛中,那么招人喜爱。我像鸟儿一样,追着蝴蝶雀跃,一不留神,就采了一大把。分了送给姥姥和妈妈,她们都很高兴,抱在怀里爱不释手。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记起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风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体现。

“哇!好美的山哦!”从小我就随家人爬了无数次,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爷背我爬的。现在姥姥姥爷腿脚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背着我上山的体魄了,妈妈爸爸的'额头也爬上了皱纹。我的成长凝聚着他们的心。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我好幸福。成长是个过程,我愿我的成长如爬山一样,有时可以停下脚步,陪伴家人歇息片刻,欣赏路边无限风景,采撷鲜花装点他们的容颜,他们的梦。

山景无限,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阳节去登山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五】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名“老人节”。今年的重阳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因为我们学校组织了三,四,五年级的中队长和五(1)班的全体同学到东成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陪老人们度过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来到敬老院我们按照辅导员的吩付在敬老院门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后提着抱者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们。公公婆婆看了我们后,心花怒放,立刻排成两队队伍欢迎我们。好象当我们是他们的孙子了。

后来,红十字会的一位阿姨和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们还有我们学校的校长轮流上台演讲。最受人欢迎的要数华润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冲冲忙忙地上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就说“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说就暂告一段落。

我们非常醒目,立刻把礼物交给了公公婆婆,而且我还对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说了一段祝福的话:“祝老公公老当益壮,身体健康”呢!老公公听了乐呵呵的好象十分开心。为了哄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几个同学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虽然讲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细一听,故事里蕴含着老婆婆的热情和好客,使我百听不厌。

快乐的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没有了像刚才来老人院时的兴奋,心里好像有什么想不通似的:我看见东城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触景生情,担心我老了之后也会在那里安家,没有亲人来看望,每天孤孤单单,生不如。不过,经过一会儿思考我那个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现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已经改变了很多,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好,所以,我又恢复来时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六】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

重阳节作文最少字大全【七】

1、据《续齐谐记》记述

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

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另外,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也有三种主流说法。

1、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初步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及祭祀酒业神等。在之后的流传演变中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2、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风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一些情景。

3、重阳节据说是汉高祖刘邦时代兴起的

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