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好奇心的作文素材初中)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好奇心的作文素材初中)

更新时间:2024-05-21 00:35:42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好奇心的作文素材初中)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一】

人生而好奇,不同的是,有的人想想也就算了,而有的.人则更愿意伸上手去摆弄一下。后一种人,我们称之为——“熊孩子”。

当美好的事物放在面前时,人们总会心存艳羡,不同的是,有的人觉得看看就好,而有的人则恨不得将所有美好事物纳入囊中。后一种人,我们称之为——“剁手党”。

当好奇心遇上占有欲,于是就有了收藏癖。

其实,收藏癖没有什么不好。在《我的好奇心橱柜》的序言,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去讲述收藏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剁手党”汉斯·斯隆爵士,就曾拥有5843种贝类的标本,后来斯隆爵士去世后,他数不清的藏品全部捐给了国家,而英国政府以这些收藏品为基础建造了英国国家博物馆。

而在作者看来,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熊孩子”的努力。大航海时代,人人都成了发现者、探索者,但有些“熊孩子”就是特别,热衷于收藏头骨和人体骨架。这在今天看来有点有点变态,不过却是当时医生了解人体的一种方式。

你妈知道吗?

当然,有时候想想,这段关于收藏的开场白——为了将收藏头骨这种事情显得高大上一点,作者花了不少笔墨来论证咋人们收集东西的习惯已经有两千多年——与其说识为了说服读者开始收藏以填满橱柜,倒不如说识为读者准备的说辞,方便日后拿来和家人交涉。比如,你准备收集猫头鹰食团了:

食团是很有意思的收集物……最受欢迎的是猫头鹰食团……有时你可以从他的食团找到老鼠骨头……食团是干燥的……唯一需要小新的是细菌……把食团放进微波炉里加热就可以菌(不过要先征得家人同意)。

除了微波炉加热猫头鹰食团,还有用蒸煮的方式保留完整的龟壳。如果你捡到一个乌龟的遗体,作者推荐你先用沸水把肉煮松软,然后用旧牙刷把残留的肉刷掉,再煮,再放凉……前提是,你家人愿意忍受发出的很臭的味道。

所以,切记!一定要告诉你妈,收藏,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事情!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学生们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我曾让学生以“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位学生选择了本班一位同学被推荐保送“杭州高级中学”失败后重新振作的真实事件写了一篇记叙文,结果赢得了我和其余学生们的肯定。像这样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自然就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学生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这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

除了指导学生有所发现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1、观察积累。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三】

很多同学知道在文章中表现或倡导某种优秀的品质,从而使自己的文章立意较为深刻。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文章中倡导,没有通过具体的真实可感的事例或情节来表现这些品质,不能感染读者。其实,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学生所写出的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

“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不妨这样改动:

“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

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上段中加点的语句“加快脚步”表现了我去看父亲的急切心理,说明我和父亲之间的心理距离很近,为下文流泪作了很好的铺垫。“我惊呆了”写出了我看到那是父亲的一刻的合理反应,为文章增添了真实感。“瘦弱矮小”“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等语句表现了父亲为了我、为了家庭的过度操劳的结果。而 “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身体被压成了弓形”“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等语句则从情态、动作等方面把父亲沉重的负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文章才具有真实的强烈的感染力。最后在“我”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流泪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变空泛为具体就是要认真观察生活,把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行为、语言、心理等细节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写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融入到这些动作神情、言语、心理之中。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四】

那里的沙滩并不是黄色的,而是白色的.,这个沙滩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也相当刺眼,所以被称为“银沙滩”。而在澳门海湾,有一处沙滩更是少见,那里的沙滩既不是黄色的,也不是白色的,而是黑色的,这里的沙滩,放眼望去,全是乌黑乌黑的,给人一看到,就感到很不舒服,所以被称为“黑沙滩”。听当地导游介绍,这个“黑沙滩”原本与其它“金沙滩”一样,但后来,经过长时间的环境污染,渐渐地变黑了。因此,这里的沙滩从此就非常独特。为什么我们人类这样不珍惜自己的环境呢?我想知道,我好奇!

我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黑沙滩”为什么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这肯定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很早以前,这个“黑沙滩”很美丽,但后来,由于人类的不重视,才使原本美丽的沙滩变成今天这样的“黑沙滩”。我们不能再这样破坏环境了,大自然需要绿色。现在,只有我们人类携手共同环保,才能不让我们居住的地球村毁灭。。 好奇心,可以让我不断进步;好奇心,可以让我不耻下问;好奇心,可以让我······我现在只有拥有好奇心,才能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五】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触发点往往与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息息相关。只有把这种“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语),才能真正激起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我现在所教的学生曾于前年中秋节参加军训活动,第一次有了与家人分别的经历。本学期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他们十分有感触。结果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由于分离而思念亲人的真实感受。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六】

学生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材:

有关好奇心的材料作文【七】

中考话题作文提倡的“三自”原则,即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主,鼓励同学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的作文来,在文章的立意上作了很大的解放。但从历年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同学的立意还是令人担忧的。在对作文材料进行立意上,我们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

(一)、放开视野,寻求广度。学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立意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话题本身,要把视野放开。联想是我们放开视野,寻求立意广度的有效方法。如以某一事物为话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三个角度来进行联想。1、相关联想。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该事物相关的事情,从联想中去炼意。如以“蜡烛”为话题,可以讲述一次停电之后,寻找到一截小小的蜡烛头,它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给黑夜带来了光明;或在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蜡烛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品;或小时侯,母亲把中药丸的蜡皮碾碎,盛在小碗中,再用棉花搓成一根细条,把它放入煤油中浸泡之后作为灯芯,这土制的小灯伴我和母亲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或在伊拉克战争之前,一群妇女儿童在教堂中手捧点燃的蜡烛默默地祈祷着和平;或在富有诗意的咖啡屋里,围着一簇簇烛火所发生的动人的温馨故事……这些都是围绕蜡烛所发生的事情,每一件事都可以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2、横向联想。即注意与现实生活挂钩,寻找出与之特点相似的人或物。同样以“蜡烛”为话题,既可具体联想到老师、母亲、父爱、非典时期的医务工作者等,表现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亦可反弹琵琶,从蜡烛外表坚强但内心软弱,一碰火便涕泪涟涟、灰飞烟灭,从中立意。3、纵向联想。把事物放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分析其原因,以此来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还是以“蜡烛”为话题。原先的蜡烛是蜡加灯芯,现在许多商店里的“蜡烛”已经不再真的燃烧,而是蜡烛形状的电灯。由此可以立意:科学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或是环保意识正在渗透于商品的销售之中,或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蜡烛由生活的必需品转变为生活的装饰品,或是传统文化产物只有以新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才能不被现代文化淘汰。

(二)、纵横拓展,追求深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立意时放开思想,多往更深层次上去思考,挖掘出深刻的内涵来。成功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写出这些表面事件的内涵。因为你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态度和想法。如果这些态度和想法过于浅显,或是不够成熟,那这样的文章是不能激起别人的思想浪花的。在挖掘材料的深度时,一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这样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的。如以“追求”为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深入挖掘。是什么?追求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追求是人生的使命等。怎么办?追求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骛远。追求要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待明天。怎么样?心中若没有追求人生便失去意义,生命便失去光彩。我曾要求学生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仅记叙自己把握了某一次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事件,而没有进行更深入地挖掘。这样他的文章就停留在表面,缺乏内涵,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如果作进一步挖掘,在记事之余点明“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走向成功的机会,只要好好把握,定能走向成功”等,那么,就可以突现文章的主旨,引起阅读者感情的共鸣。

(三)、正面拓进,主题升华。

正面拓进是指对某一种话题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适当引申,从而深化原有主题,提炼出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它是对材料进行主题升华的一种主要方法。

请看话题:田野,人们在那里播种、收获。那里有人们的辛勤汗水,也有收获后的串串喜悦。当你到野外郊游时,当你看到满眼的郁郁葱葱时,当你看到一望无垠的绿波时,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田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田野”需要得到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正面拓进:由眼前的田野升华到人生的希望的田野;还可以由眼前的田野深入到人类的“心灵”,如果把我们的心灵看作是一块广袤的田野,那么我们就应时刻在这片田野上精心耕耘,使其成为一块肥沃的心灵的“田野”。

(四)、逆向思维,主题求异。

逆向思维求异,是指对话题或材料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引申,最终形成一种异于常理的新主题。对材料进行逆向思维处理,往往可以起到令人耳目一新之效。

同样先请看话题:太空,是一个充满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古人遥望过它、冥想过它,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近人探索过它、研究过它。今人开发它、利用它;上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上月球,七十年代人造卫星纷纷上天,八十年代建立空间站,九十年代火星探测器着陆,21世纪初美国人蒂托成为第一位太空游客。请以“太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初一看,我们可以从人类的智慧的伟大、对太空的开发等角度进行肯定。然而,有位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对此材料进行逆向思维,表达了“我不喜欢宇宙开发”的思想感情。正是人类对宇宙的不断开发才导致了今天的环境严重破坏!这样的主题确实令人眼睛为之一亮。

爱因斯坦说过:“思维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概括了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从作文的角度来说,思维能力乃是成功的关键。一个话题从多角度去思考、挖掘材料,就更容易产生新颖、深刻的立意,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