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流年作文开头结尾)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流年作文开头结尾)

更新时间:2024-03-01 09:37:10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流年作文开头结尾)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一】

南方的风景真好,四季花开不断。然而没有季节更换感觉不出变化,时间久了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从北方来的人就十分怀念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

春天的确令人神往。今年早些日子,当我乘坐北上的列车向故乡进发时,就逐渐找回了春天的身影,而且是越往北行越感觉到春的姗姗来迟。当华南已是繁花似锦的时候,江南水稻正在插秧,中原大地一片葱茏,而关外的黑土地上,小草刚拱出嫩芽,树上枝条也刚抽出新绿来。

在东北感受春天,是从春节开始的。尽管那时天气还是很冷,野外还是皑皑的白雪,但是西北风刮在脸上已不觉得刺骨,朝阳处的积雪也在悄悄融化。最明显的还是心情的变化。“猫冬”的人们欢天喜地、山吃海喝地过完大年,就该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地迎接新春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开始挑选良种、检修农具、整平土地,单等东风送暖、大地回春之后,把种子连同丰收的希望都播撒进土地里。

春姑娘向来羞答答的,不喜欢声张,迈着轻盈的脚步,一步步走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人们面前。

报告春天来临的信使,并不是第一声春雷。住在江边的人,都盼望一年一度开江跑冰排的壮观,觉得那才是庄严宣告春天到来的钟声。我是在松花江边长大的,亲眼所见千里冰封的江面顷刻间轰然开裂,巨大的冰块排山倒海般向下游奔涌的场面并没有几次。然而每次开江,不论看见的还是听到的,人们都会奔走相告,分享得知这一讯息的喜悦。“开江了!春天来了!”人们欢呼雀跃,甩去棉衣,扛起农具,迎着春风,走向田间,到处呈现人欢马叫闹春耕的繁忙景象。

后来,我搬进城里,由于远离了乡村,远离了乡亲,也渐渐淡漠了对春天的热恋和渴望,但毕竟还在北方,还能时时感受到春的爱抚。现在到了南方,只能在梦中回到春的怀抱,或是对着VCD唱一曲《北国之春》过把瘾了。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二】

又是一年岁末时,辞去今朝看明年。邻舍烟火飘散去,多少一醉方解愁?

若是忧愁也可以称出个几斤几两,那么,也不可能卖得个好价钱吧!毕竟,人们总觉得开心、幸福才是值得追求的。我不仅一次的怀疑这个世界的幸福指数,大概是我没有达到可以所谓幸福的那种境界,所以才不知好歹地妄加怀疑反问。而这种问题又确实是一时找不到答案的,久而久之,差不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意思。但是,我必须的相信,总有一天,我会知道答案:忧愁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好是坏。在这之前,我是知道幸与不幸是相关的,打个比方,它们就是两条平行线,当然,是有交点,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或者说时时发生也不为过。你说,有的人听着悲伤的音乐,却没有哭反而开心地笑,这样解释是否合理呢?有人看着开心的电影,感动得哭了,当然这种哭不叫悲伤或是不幸,那就介于幸与不幸之间吧!确切一点,幸与不幸就是一个人的实体和自己的虚体,也就是我们说的影子。当我们感到开心、幸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的。换句话说,看不到即将到来的不幸那一面。因为总的有个条件,像是催化剂一样,才能看见明显的反应。当一束光打在你的后背,你的前面就才会有影子。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举一反三,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毋庸置疑,幸福的人得到了满足,或者是某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某人的价值观相契合;不幸福的人就像不幸福的家庭一样,都有着各自的不幸。但是这种不“幸”要比那种“幸”来得猛烈,我以为,这种不幸确实让人活得有意义的某种方式。这种理解当然建立在某人没有被不幸打垮,也正是坚强的一部分灵魂。宁愿相信有这么一个灵魂在指导你的人生和命运,也不相信快乐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尽管有时候正能量是能够给某些人带来意想不到或好或不好的东西,不好并不一定代表不好。

如果某些人的幸运,包括开心变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倒不如给他一个痛快,去活来得好。物极必反,乐极就生悲。所有的事物总都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就像人的脉搏,摸久了自然知道它在哪里。当一件事情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或是高峰时期,假设预想不到处理不当,那必是落入低谷,进入低迷状态。然而,乐极生悲,悲极会不会生乐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还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如果说某人无法承受在这种“悲极”,那么自然就不会有生乐。所谓置之地而后生,那也必须在自己能够承受的一种心态之中,事先必定是有意识去面对“置之地”,而又预料到会“后生”,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达到事先预料之效果。不是所有的凤凰都烧不,因为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那一场“火”的炽热程度就不一样。

应该说是有一年了,确切地讲,是一年半少一点。此时,翻看压在皮箱底部的你的相片,那是高二的时候你给我的。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纯真无邪,可是时光相去甚远,已然回不去的青春。有的人也只有用怀念沉默了等待,等待了失去和忧伤。就算藕断丝连,你要知道,通俗的说法是:时间总会冲淡一切。我不否认,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彩虹。那么,究竟美了多少岁月、愁了多少青丝?默默是最诚挚的表达。

不是江湖要我背对着你,而是内心的连绵起伏,如果我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小说,当然很乐意自己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但,正如你所知,我不是。圆规跨出去的一只脚总以为自己走去很远,但是回来的时候,另一只脚告诉他:你只是在走同一条路。因为你从来没离开过我这只站在原地的脚。两个人的爱情有时候不正像一只圆规么?而掌控这只圆规的人是命运,也可以说是缘分。我们走着走着,开始的时候执子之手,走到半路的时候,就不牵手了,到最后缘分这只手就把我们分离。就是这样,一只圆规变作两条不相干腿,是哪儿也去不了了。然而我们还可以掌控一点自己的方向,开往无知的世界。

也许是你太简单,或者是我太复杂。

忍字头上一把刃,我们习惯这样表达:忍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鲁迅先生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什么又叫做狗急跳墙,当然我怎么会无缘无故骂自己呢?这只是一个比较通俗易懂有生动准确的比喻,要知道有时候狗也是很忠诚的。

沉默,是沉默者的特许证;沉默,是嘲笑者的通行证。人们可以褒义的说狗,相反,也可以贬义地说狗。

我以为自己就是个“忍者”,还真有点滑稽!可能就是半途而废而已。 我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比作刺猬,可惜还没有刺猬骨子里的那种保护意识。好比自己没有没有洗米就要吃饭,一点儿也不靠谱。有人会说,你可以到别人家吃啊,当然,但是终究不是自己的,你吃得安心吗?什么又叫吃人家嘴软。

冷静的夜晚,似是而非的潜伏于夜幕后面,像是和白天的自己玩躲猫猫,安静地躺在静静的夜里,任月光肆意的搔挠也不发笑。其实,今晚是没有月亮的。

——只是我突然想太多罢了。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三】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习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总感觉那是幼稚的事,幼稚的连自己都觉得陌生可笑。

可当夜深人静,独处窗前,又不能安然入睡的时候,我就想起很多。所以又提起笔来,决定为自己的生活写下点什么。

我一直害怕自己的生活太过于简单,简单到文字也会成为一种奢侈的表现。所以我选择了继续。

很久没有提到梦想这两个字了。在闷热的空气中行走在炙热的柏油路上,在有气无力的身形下重复着无味的工作,还有杂乱的头发下迷茫的眼神。这些都好像是笑梦想的可笑与无聊。

但当我无意间发现自己的过去照的相片。无意间看到自己写过的话,无意间听到当年听过的歌曲。莫名的伤感便会油然而生。之后便会反问,伤哪处,感何人?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难道是我们走的太快,以至于灵魂跟不上了?还是我们在残酷的现实中苟且偷生时间长了?在不就是我们已经习惯这种无聊的生活与孤独的寂寞?

我们可以忘掉过去,忘掉那些秋天的落叶,雨后的彩虹,但不能忘掉自己。不能忘掉自己曾经内心深处的梦想。

趁还有做梦的机会,我们就赶紧在梦想的思想下做最好的自己。因为很快秋风就会催枯叶回家,很快雨停彩虹就会出来,很快我们也会悄悄的永远离开。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四】

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了《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是谁呢,他就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道主义作家。《名人传》是其代表作之一。《名人传》与其他传统不同,《名人传》使我们看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与常人一样有自己的痛苦,挣扎和矛盾。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常人。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罗曼·罗兰指出人生的坎坷,生活中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写《名人传》。要把伟大的力量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其得到安慰。

罗曼·罗兰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及其品格。他认为唯有实在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因此,伟人们的生活往往是长期受难,他们的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然而也正是忧患造就他们的们的未来。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这样的人才竟然终身未婚,未能享受他们真正的爱情,而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不理解,这是他的悲剧最直接根源。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了最冷酷的对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了欢呼,他的困难却无人过问;米开朗琪罗除了为教皇服务外,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些卑鄙下流之士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攻击,托尔斯泰面对的则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免于被认为“叛教者”,从而开除了教籍。

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中提到耳聋之事,可想而知,耳朵对于音乐家而言是多么重要!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也导致他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这一切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

从《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他隐藏自己的痛苦,却用他的痛苦换来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一种力量。

一个遭受不幸和排斥的人,要在孤独中去,要么不屈服地抗争,这三们伟人属于后者,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的几天还刮着雕像,终于留下传世巨作,托尔斯泰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才下定了摆脱贵族的决心。

他们为我们树立了高大的形象,罗曼·罗兰的写作技术值得我们肯定,要想独树一帜,就要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要有成功的心态,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耳边回响起铿锵的音乐。

往日留香作文结尾【五】

今天立春,又是正月初五,电话询问各家,好像都有安排,既不能小聚,也不想出去拜年,站在院中,阳光明媚,天气宜人,灵机一动,出去走走,就算晨练了。

动员好儿子和老公,一家三口,带点干粮,出发。

取道卧阳路,才过了雕塑“燃烧”,就感觉到了风的势力,我带着手套,围着围巾,但露在外面的两腮却被风吹的生疼,儿子憨厚年轻,倒是没有什么抱怨,老公直喊冷,要回去。这个懒大王,放几天假,不是睡觉,就是上网,今天能把他拽出来,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走几步路,放他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我们平时很冷的时候也出来散步,开始冷,走着走着就热了,今天虽然风很大很冷,但与刺骨还有点距离,现在是九点多,接近中午应该会暖和些吧,想到这里,便断然拒绝了老公的矫情,并软硬兼施的强迫他陪着我们往前走。

我们拣背风的地方走,遇到风景点,就掏出手机拍几张,景观带还是不错的,雕塑,盆景,长廊,竹林,常青树,真的感觉不到冬天的苍凉,只是雕塑南瓜上的男孩不见了,路边的地灯坏了好多,几张石桌石椅残缺不全,令人遗憾,老公大叹市民素质,我才见怪不怪呢。顺着台阶下到河边,惊奇的发现,河水居然清澈见底,这真是奇迹,这条河一直都臭气熏天,流淌在景观带中,简直大煞风景,前段时间看见在清理淤泥,本以为得明年才有可能好转,谁知这么快就见效果了。政府还是很有作为滴。我靠着河岩,那岩上披着从路边垂下的绿藤,在风中摇曳生姿,竟有一种杨柳依依的春意,这样的景致岂能不留下来,老公拿出手机拍了两张,放大一看,我们都笑了,春意盎然的背景下,我身穿羽绒服,头上包着围巾,只有两只眼在外面,太违和了,不过又有什么呢,事实就是这样。走到蓼城路附近,看见那个长廊被题为“思廉廊”,还有两幅,想给它记录下来,老公说:“你需要思廉吗,你有贪的机会吗?”“哼,别量小官没马骑。贪官抓尽,我就有出头之日了。要先打预防针。”我们一家嬉闹着过了思廉廊。一块巨石赫然眼前,“清风徐来”这太应景了,只不过这风大了点,冷了点,吹得人有点发抖,这题字得改改:狂风呼啸,寒风刺骨,冷风瑟瑟我们改着改着,就穿过了蓼城路,一处雕塑把我们的视线成功转移,“观棋不语”走近一看,一个小屁孩趴在桌边看两个辫子党下棋,小孩能说个屁,这主题不行,看看棋势,石桌上只有三颗棋子了,象、士、卒,其他的只剩下突出桌面的钉子,唉,人民的素质啊。

卧阳北段一直没有去过,听说以后好多单位的办公室都要搬到这里,我们单位也要搬过来,今天就先考察考察吧。画廊,竹坛,帆亭,次第涌来,我们一路看着拍着笑着,就来到了卧阳楼,“天下第一古塘”跃入眼帘,哦,今天我又来参拜孙叔敖老先生了,他当初负责修建的这个水门塘蓄水工程,倒是给后人留下一笔财富,这里不仅盛产鱼虾,还建成了水上公园。我曾经在这上过一年学,那时这塘边就是古树森森,梨林飘香,拿着书走进树林,找一棵大树靠着,放声朗读,默默背诵,都无人打扰。春天真的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秋天也有稀稀疏疏的几树梨花,我们会很新奇的摘上几朵,从没有红楼梦中提到的花妖树怪之说,因为这里的梨树每年秋天都有开花的,它已是令人欣赏的一景了。那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大大的水塘,里面一个个草滩露出水面,知道的人说那是防浪台,全塘有七十二个呢,塘是望不到边的,没有看过介绍,上学时想绕塘走一圈,总是半途而废。今天来了,就了了这桩心愿吧。

现在的水门塘已不再单调,许多防浪台上都修建了景点,台与台之间有拱桥,蘑菇桥,吊桥连接着,还有游艇,划船,可以自由往来,只是今天才正月初五,景区没有开门,我们也没有准备进入景点。

沿着堤坝前行,一边是浪涛拍岸,一边是古树参天,可惜不是春秋时节,西边几个能看见的防浪台上也只有蓬蒿树杈,走在高出附近六七米的堤坝上,时而风推人走,时而风阻人行,我们只能侧身而走,逆风而行,塘的西边还未开发,只有几个模样类似的涵闸水榭,塘坝上偶尔穿过一辆私家车,前面的路,一眼望不到头,我又想退缩了,只是回头路也很远,在这进退两难之时,一个单衣薄衫的跑步者呼哧呼哧的与我们擦身而过,受到他的激励,我们决定不再退缩。转过塘西头,风小了许多,我们的信心大增,数着一个个涵闸,聊着与塘有关的人和事。终于走回到来处,

下了大坝,我们决定从霍寿路回去,走到陈埠街上,本想打的,可是那的哥看我们一脸风尘,大概以为是刘姥姥进城吧,提了三倍的价,还不打表,老公的检查证没带,也没资格查他,只好放了他。我们在路边找个花坛坐下,吃点干粮,补充能量,决定继续步行,反正也不远了,上学时走过多次,迎着风,一路上寻觅着旧时的记忆,区分着现在的变化,欣赏着,感叹着,批驳着,争论着,到下午两点,终于腰酸腿疼的回到了家。

老公一回来就忙不迭的找钙片,找维生素吃,说腿疼得难受,大呼上当,感叹自己老了。要加强锻炼。“哼,这就是收获,叫你不锻炼。”我故意在他面前活蹦乱跳。

晚上去姐姐家吃饭,谈到了我们的奇葩旅行,大家都瞪圆了眼睛,像是看见几个神经病:“今天风那么大,天那么冷,你们没事吧?”

是啊,那么多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都呆在屋里玩电脑,看电视,却选了一个冷风猎猎的`时候出行。不过看看照片,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壮观,有的飘渺。竟没有丝毫冷风的味道。大家欣赏着我们的照片,听着与照片有关的叙说。其乐融融。

人生偶尔神经一次,也不为过,它会让你发现一些平时发现不了的东西,也能为你留下一些别样的记忆。

这个立春之日,在风中行走的情景,将永远储存在我家人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