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以艺术为话题的征文1500字)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以艺术为话题的征文1500字)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52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以艺术为话题的征文1500字)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一】

我家有好几件工艺品,但我最喜欢的是套娃。套娃是一个装一个的,它们的形状一样,而大小不一。今天听老师说了,套娃有五个的、七个的、十个的、十二个的,最多的还有十五个的。我的套娃只有五个。

制作套娃要在春天的时候,把树砍下,把皮剥掉,然后放好长时间,有的甚至要放一两年,把水分蒸发掉才能做。如果要做十五个的,必须需要非常薄的木料。

我的套娃外形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色樱桃小嘴,笑得合不拢。她头戴着一个沙巾,穿着一条金黄色的裙子,里面还有一条粉色的小纱裙,上面有紫色的小花,好看极了。套娃就像妈妈和她的孩子,她们一个套一个,所以叫套娃。

套娃象征着快乐,幸福,所以我很喜欢套娃。套娃是一个装着记忆的小娃娃,只要一打开这个套娃,我就会想起一些美好的事情。我的套娃是一个小公主,又像一个小天使。

我喜爱我的套娃。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二】

在肯定独立策展人对中国当代艺术传播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要正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独立策展人所面临的困境。

一、策展与策展人

策展的工作内容非常繁杂,从确立展览主题、立项申报、遴选作品,到设计展览形式、制订布展方案、确保展览安全;从设计展览宣传册、作品简介,到展览宣传、推广发布;从展览预算论证、资金分配,到材料费发放、作品包装、仓储、运输……这些都是策展工作,都是由策展人负责的事务。

二、策展人在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市场也日益活跃,画廊、展览、拍卖会开始频频出现。独立策展人已经成为艺术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当灵感乍现或创意迸发时,独立策展人可以凭借自身敏锐的文化意识猎取与其相符的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品策展,对作品背后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与表达,赋予艺术品更多的内涵和价值。由此可见,能否精准遴选出合适的艺术作品,并深入挖掘、表达出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清晰地呈现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进而引发受众的共鸣,是衡量艺术策展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标,也是对策展人策展能力、文化修养的考量。策展人在整个策展工作中,承担着传达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的职责。优秀的策展人只具备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甚至要具备与艺术家相似的创作经历,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同时,还要坚持以观者为本,让他们在充分感受展览现场独特氛围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展览的主题内涵和文化意义。展览是否成功,除了体现在学术意义方面以外,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教育意义方面。成功的展览是具有开创性和时代性的,并非简单地搜罗与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就可以。独立策展人是当代艺术的领军者,扮演着负责人的角色,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实现了对艺术市场的整合,推动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独立策展人在艺术展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传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策展人无疑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广泛传播,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职业身份,一些艺术家、媒体人、投资商人、评论家、教师等,都在尝试以策展人的身份进行展览策划。在他们看来,独立策展是一种能够创造效益的行为,而他们往往对于展览的文化品位、学术意义、教育意义以及社会效益不甚明了。由此带来专业水平较低、主题阐释不够、无法引发观者共鸣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传播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关注。

目前,独立策展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不同行业的工作者所组成的非专业群体,他们在策展方面没有太多经验,属于业余人士,文化意识不强,学术研究能力较弱,无法充分体现展览的主题思想。虽然这些人中不乏对艺术充满兴趣的、具有较强文化意识和学术钻研能力的策展爱好者,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与展览主题相结合,能够赋予艺术作品一定的'内涵与价值,但总体来看,这样的人比较少。另一类则是专门从事策展工作的职业策展人,他们具有丰富的策展经验,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在全面阐释展览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能够营造强烈的展览氛围,他们是当代艺术风向的引领者。所以,加强对独立策展人的培养,提高策展人的策展水平和学术品位,构建完善的策展人制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当代艺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是走出当前困境的解决途径。非专业的策展人最好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以避免因过多参与策展,造成本职工作的延误。否则,不仅无法起到推动当代艺术的策展传播作用,反而会因为理论研究的落后而影响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只有将当代艺术策展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独立策展人已经成为艺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策展人不仅要遴选、收集与主题相符的艺术作品,更要在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背后意义的基础上研究相关的艺术问题,提高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文化品位,有效解决艺术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需求关系,实现中国当代艺术更为有效的策展传播,推动艺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性大展中,成功的策展不仅能够充分彰显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传播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三】

我一直想学一门艺术,妈妈见我对书法情有独钟,决定带我去报读书法班。我感到非常的开心。打这天以后,一到双休日,我就到少年宫学习书法。

一开始的时候,我学得津津有味。书法老师教我们使用毛笔,教我们蘸墨,教我们写字的正确姿势,还教导我们学书法一定要认真,不能有一点马虎。老师讲的这些基础知识,我几乎都能背出来了。由于学得认真,我的毛笔字写得很好,不时得到老师的称赞。我心里甜滋滋的,谁说学一门艺术有多难呢?其实也不过如此吗!

可是后来,书法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天回去都要练习最基本的笔画,一写就是十几张,写完了还得让老师亲自检查。我开始厌倦了这些枯燥无味的练习,让我失去了自由。书法成了我的负担。有一次,我向书法老师抱怨,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练习都要写那么多遍?

书法老师并没有生气,只是很严肃地对我说:“学书法就需要认真,坚持,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随后,老师又给我讲了王曦之学书法的故事和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还教导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认真地琢磨了老师讲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和王羲之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于是我又全身心地投入书法的学习中。

暑去寒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学到了书法的真本领,其他基本功更不在话下。在读法的漫漫长路上,我愿意一直走下去。我深知,不经一番彻骨寒,不得梅花扑鼻香。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四】

周六,我跟随威海晚报小记者团去了里口山小苹果亲子乐园。在那里,我们亲身体验了糖画、槐花饼和陶艺的制作过程,大家都特别兴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制作糖画了。

做糖画的爷爷端坐于桌前,执勺在手,经过短暂构思,飞快地将勺中的糖液挥洒在光洁如镜的大钢板上。看着糖浆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幻化成一个个神奇的形象,凝固的糖液形成神奇的图画,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皆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放上一根竹签,风干后就能拿起来。在阳光下,糖画闪闪发光,轻轻地舔上一口,甜甜香香的麦芽糖味道充满整个舌尖,哈哈,真想多舔几下,却又不舍得把它吃完。

据史料记载,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在那时,每逢新年祭祖,官宦大户人家就会用模具将熔化的糖液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祭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戏称为“糖丞相”。后来,这一技艺传入民间,民间艺人将中国皮影、民间剪纸等艺术融入其中,逐渐演变为糖画。这一颇具民间特色的工艺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真没想到,一幅幅小小的糖画,竟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融入了这么多民间艺人的智慧。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我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再一次被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折服,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五】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那些白色的琴键代表着和谐与美好,而那些黑色琴键则代表着生活中的磨难,只有当黑白键交加方可弹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生活。

从古至今音乐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伯牙鼓琴犹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子期闻之则成画于脑海之间,于是便有了一段知音的佳话。

英俊潇洒的梁山伯与美丽动人的祝英台曾为世人留下了艺术的象征,他们的生活便是艺术,而艺术也不曾离他们远去。尘世给了他们凄惨与伤痛,他们却用化蝶双飞给世人见证了真情,也因此便有了遍布世界的千古绝唱《梁祝》。

回到过去,我看到了十二月充满忧伤的克莱得曼,用他音乐的灵魂弹奏出了那凄美的《梦中的婚礼》,用他的心灵为自己的祖国鸣奏了《c小调练习曲》,用艺术的方式给敌人留下了美丽的背影,这便是生活演绎出的艺术境界。

生活中的技术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是放羊的牧民,还是田地里的农民,他们嘴里哼着的便是生活赋予他们的艺术。艺术,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因此才体现出了它自身的价值。艺术的价值是自身散发的,无论演奏者身上穿的有多么朴素,他演奏的艺术才是代表他是否美丽的凭证,欣赏他的内心世界才是真正欣赏,才是欣赏真正的艺术,这才称得上是知音。

无论是对彼此知心的条件的伯牙和子期,还是相亲相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不是因人而美,而是因为它们为彼此所付出的真心的美丽,这才是艺术所追求的至高点,才是艺术的本质。

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感知,他们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之上才建造出了艺术,给自己寻找一个感情的载体,所以生活离不开艺术,而人永远在艺术之后,所以演奏也并不是突出演奏者的美,而是艺术的美,艺术是源于生活,但却比生活高雅。

有时候我们也在为感情找载体,不管载体的对与错,能表达自己的心声那便是艺术。

艺术源于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艺术有关的作文1500字【六】

摘要: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一直以来沿用的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课程设置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作为一名声乐教学工作者,多年来的学习及教学经验和实践,对声乐教学有着更深的了解和体会。本文从根据当今就业形势而调整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变革等方面论述,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 课程设置 就业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并不是每个从象牙塔走出的学子都能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特别是艺术类高等院校宽进宽出的今天。高校的声乐教学基本分为声乐表演及音乐教育声乐方向,顾名思义,前者是为了培养表演类人才,如歌舞团的合唱或独唱演员;后者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少量高校专业教师。那么真的是每个相关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就学有所用了吗?其实不然。在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加地有针对性才有利于学生把握方向,从而在社会上寻找到适合的位置。声乐表演专业主要侧重学生的演唱及表演技巧。既然是在舞台上为取悦大众的艺术审美寻求一片天地的专业,首先声音条件及形象两大客观因素得具备,这就需要高校招生选拔学苗时下一番苦功。在课程设置上继续沿用传统声乐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除了声乐演唱技巧的教学,还应设置其他相关课程,比如形体、正音朗诵、歌剧排练、合钢伴。形体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演及肢体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站在舞台上大气丰满———既然是表演就不能像木头一样站在台上。除了用声音去传达感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会增进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并带动歌唱经过使表演达到听觉与视觉的和谐。正音朗诵的课程设置很有必要。大部分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国招生,而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学生都在演唱中存在乡音问题,如前后鼻音分不清楚,不能自如地演唱儿化音等,这大大影响了演唱上咬字吐字的表达。就在去年的情歌赛上我还听到了某些选手存在相关问题。而正音朗诵课程不但可以解决此类问题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知道对于一个声乐表演者而言,语言表达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大声的朗诵不但有利于学生去体会歌曲的创作情感,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正确的发声位置。如果说这两种课程安排在学生打基础的大一和大二阶段,那么歌剧排练课可以在各方面水平相对成熟的大三安排。将学生按照唱法分成小组,每组都有相关教师负责并选取歌剧片段,由浅入深。根据学生的表演及声音特点安排不同角色,可以先从歌剧片段排练,随着学生演唱技巧的提高及表演能力的进步,可以排练整部歌剧。学生在排练中学习,在实践中找出不足从而各个击破。歌剧排练课程的设置既能把学生的演唱技巧与表演能力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可在适当的时候为学校创收。合钢伴的课程大多院校都没给予重视,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好的歌唱者不但会唱还要会听,更重要的是与乐器乃至乐队配合,才能体现自身的艺术修养。学生只有与钢伴配合,才能更深入地处理歌曲,使演唱具备歌唱性、表演性、艺术性。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方向的学生除了会唱,更重要的是会听,会分辨声音的对错与否。这就不能单单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了,除了必要的教授基本声音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应在每周设置1~2“1+X”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找出演唱技巧的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及解决声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此种能力。另外,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还应添加舞蹈编排、钢琴副科、合唱指挥与排练及合钢伴的课程。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侧重的是综合,也许不需要音乐教师培养出一个歌唱者,但更多的是需要音乐教师编排一台晚会、排练大型舞蹈或排练合唱。这就需要高校在音乐教育声乐方向的课程设置上侧重于综合。舞蹈编排课程设置可以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及舞蹈编排能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虽不能独立编制舞蹈动作,但可通过大学所学,根据音像资料组合一套舞蹈动作。钢琴副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毕竟大部分中小学音乐课还是传统的教师弹学生唱,所以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很重要。合唱指挥与排练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作者此处提及的原因是认为应该掌握授课的侧重点,从我入学至今所接触的是更加侧重让学生去演唱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排练。此门课程应教授学生如何分声部、如何处理歌曲、如何控制声音。应多锻炼学生的独立排练能力。合钢伴的课程再次提及是因为会有少数本专业学生进入高校教授专业课程,这不但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演唱技巧、较强的声音分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掌握与钢伴的配合并驾驭钢伴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使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方向的学生具备教与演的综合技能。

以上均为个人在学习与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有的旧的教学模式逐渐制约和阻碍了声乐教学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指出现状并提出新的声乐教学方案,构建新的声乐教学课程理念,以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民,赵世兰,赵燕.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引论[M].万卷出版公司,20xx.

[2]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3]俞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

[4]俞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