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认识规律的作文(以规律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认识规律的作文(以规律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4-30 09:34:40
认识规律的作文(以规律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认识规律的作文【一】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丁丁冬冬和心心老师忙着在“数学乐园”里布置联欢会会场呢!

这时,智慧星铿锵有力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二一、一二一……”当丁丁冬冬和心心老师抬起头时,智慧星已经站到了他们的面前。

“啪”地一声,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首长,智慧星前来报到。”

“好呀,来了就好!我们已经把小彩旗串在了一起,你就把我们串好的小彩旗挂起来吧!”心心老师温和地说:“注意安全哟!”

“得令!”智慧星拿起彩旗挂在墙上。“咦,你们串的小彩旗蛮有规律的呀!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依次重复出现,真好看哟!”

“是的,有规律的排列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其实,你刚才来的时候就带来了好多规律。”丁丁冬冬手里一边忙活,一边说。

智慧星很吃惊,把自己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一遍。

“你‘一二一、一二一’的吆喝声里有规律吧!你走路的时候,左右手的摆动、左右腿的抬动,这些动作里呀也有规律。”

听了丁丁冬冬的话,智慧星紧走几步。

“就是就是,我的左手在前的时候,右腿就在前,右手和左腿在后;我的右手在前的时候,左腿就在前,左手和右腿在后。左右手、左右腿是交替出现的。”

心心老师鼓起掌来。

“啪”、“ 啪啪”、“ 啪”、“ 啪啪”、 “ 啪”、“ 啪啪”……

“这掌声里也有规律,我也拍拍。”智慧星高兴地说。

“啪”、“ 啪啪”、“ 啪”、“ 啪啪”……智慧星一边有规律地拍手,一边东张张西望望。

他在找什么呢?他在找规律呢!

小朋友们,生活中的规律多着呢,睁大眼睛,也来找一找吧……

认识规律的作文【二】

陪刘昶看完电影出来,已经快10点了,可是刘昶劲头还是很足。是啊 ,今天看的是奥特曼的电影,确实够让他兴奋的。迎着习习晚风,刘昶提议说:“妈妈,咱们来找规律吧!”

“什么规律?怎么找?”刘昶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刘昶微皱着眉,想着怎么跟我这个“学生”讲解。他指着两边的树说:“你看这些树,它们总是一棵大,一棵小,这就是它们的规律。”

哦,我明白了。这应该是最近数学书上正在学习的“找规律”的内容。刘昶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自然乐得配合。“那么,咱们找吧!看谁找得多!”

我仔细地找,发现脚下的地砖颜色很有规律。“地砖总是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我抢着说。

刘昶也在找:“那边的灯一闪一闪,总是红色、绿色、蓝色这样来变化!”

刘昶突然蹦来蹦去,让我找他动作的规律。我仔细一观察,原来,刘昶隔一块砖蹦一下,隔一块砖蹦一下。嘿,还真挺有意思。

刘昶又规规矩矩地走了起来,还让我找规律。这下可难住我了,我左看右看也没有看出门道。刘昶说:“你看,我的左手在前的时候,我的右手在后;我的右手在前的时候,我的左手在后。”哈哈,是啊,运动也有规律可找啊,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走着走着,刘昶又开始玩花样了。他先隔一块砖蹦一下,再隔两块砖蹦,然后隔着三块砖蹦,想让我找规律。可是,奈何小小刘昶,腿儿不长,蹦不了四块砖那么远的距离,急得他不行,却把我乐坏了。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当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它就会趣味横生,甚至妙不可言。和孩子一起,爱上数学吧!

认识规律的作文【三】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

认识规律的作文【四】

有一次,菲菲和蓝猫玩跳格子的游戏,他们跳的格子是这样的:1 2 3 4 5,菲菲把一个沙包抛到第一格,再单脚跳进此格,捡起后回到起点,再抛进第2格,菲菲跳进第一格后再跳进第二格,但跳进第二格时,菲菲踩到线了,所以失败了。蓝猫接着玩,他一下就跳进了第二格,菲菲说它赖皮,不算。刚好洋博士经过这儿,问明情况后,夸它们说:“知道吗?你们玩出了一道有趣的题目。”蓝猫和菲菲很惊讶。

洋博士说:“你们跳格子,每次可以跳一格,也可以跳两格,还可以一格两格断续的跳,但每次最多只可以跳两格,跳完5格共有多少种跳法呢?”

菲菲和蓝猫都认真地想了想后,蓝猫拍着脑门说:“第一格,很显然只有一种跳法。第二格,可以一次跳一格,跳两次;还可以一次跳两格,跳一次;有两种跳法。第三格,可以一格一格的跳,跳三次;还可以先跳一格,再跳两格,跳两次;或者先跳两格,再跳一格,跳两次;有三种跳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知,跳进第四格有五种跳法,跳进第五格有八种跳法。”洋博士高兴的笑着说:“你们仔细观察跳进每一格的方法数1、2、3、5、8,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菲菲回答说:“我知道,我知道,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洋博士说:“对,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数列。想不想听一个关于数列的故事呢?”

蓝猫和菲菲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当然想。”

于是洋博士说,意大利比萨的一位绰号为斐波那契的数学家在《算盘书》这本数学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若每次不多不少恰好生一对(一雌一雄。假如养了初生的小兔一对,试问一年以后(即第13个月共可有多少对兔子(如果生下的小兔都不的话?

此题的推算方法和跳格子一样,从第三个月起每个月的兔子数是前两个月的兔子数之和。据此推知,一年后,共有233对兔子。以上兔子数构成的数列,现在称之为“兔子数列”。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认真的观察,才能不断地了解生活中的奥秘。

蓝猫和菲菲不约而同地点头称是。

最后蓝猫说,我出两道关于数列的题,请大家一起算一算吧!题目是这样的:

1、4、7、10、( 、16、19、( 、25、28

96、( 、24、12、6、3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吧!

认识规律的作文【五】

找规律是一种十分锻炼人逻辑思维的数理游戏,它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有些同学可能讨厌它,认为它很枯燥很无奈,一碰到这样的题就变得抓耳挠腮。但我很喜欢,因为在找规律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我的观察力、相互联系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我还从中到了无穷的乐趣。

其实,我对找规律的喜好,还是从做妈妈给我买的《哈佛给学生做的3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开始的。书中列举了300个思维游戏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中有许多找规律的题型。例如:你能找出最后一个数字盘中问号部分应当填入的数字吗?

猛一看三个圆盘中相连的两个数字之间毫无规律可言,这可怎么解呢?别急,慢慢地观察或许不难发现,假若把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拿出来比较一下,规律好像就出来了。真的吔,每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之间都存在相同的倍数,或叫“特定数”。如:

第一个圆盘中:21÷7=3  9÷3=3  15÷5=3  27÷9=3;即第一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3。

第二个圆盘中:30÷5=6  24÷4=6  12÷2=6  36÷6=6;即第二个圆盘中的特定数就是6。

好吧,既然第一、第二个圆盘中的规律都是找“特定数”,那么第三个圆盘中相对应的一组数字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即找特定数。从9÷1=9  45÷5=9   27÷3=9 就可得出,第三个圆盘的特定数是9。以此类推,?÷8 = 9  那么 ?= 72

所以,问号部分应当填入数字72。

啊!终于找出来了问号部分的答案了。每当此时,我都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经过苦苦思索后,又猛然间豁然开朗,那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苦思觅想,一次次的豁然开朗,使我欲罢不能。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痛苦并快乐着的找规律游戏,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通过找规律的游戏,我渐渐地领悟到一个真理: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深入其中,不断探索,勇于拼搏的人才能真正的找到它。